精選五年計劃三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來為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可是到底什么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計劃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計劃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圖片處理技術的進步和變遷,學會光影魔術手軟件的旋轉、裁剪、簡單數碼暗房、花邊、等簡單處理技術,并能綜合應用軟件的多項工具進行設計、創作簡單的作品
2、培養學生學習用計算機處理圖片的興趣和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通過學習電子表格的設計制作和基本應用,讓學生初步學會用計算機處理數據,培養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4、通過運用“自動套用格式”選項設置表格,了解更多表格格式,讓學生嘗試應用“格式”菜單其他選項,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舉一反三的`應用能力,通過規范和美化表格,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5、培養學生自主獲取、處理、表達和運用信息的能力
6、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擺放計算機,學會如何合理分配和使用好計算機的磁盤空間,能簡單維護計算機。
7周次
教 學 內 容
1、微機室上課要求,圖片與信息技術
2、神奇的光影魔術手
3、玩轉藝術照,如何使照片看起來更美麗
4、精美的邊框,如何制作大頭貼
5、制作偏涼的臺歷
6、認識Excel,熟悉各菜單
7、表格巧設計,制作美觀的表格
8、算算知多少
9、自己動手制作美觀的表格,并計算相應數字
10、怎樣將表格演變成直觀統計圖
11、我們去旅游,這樣制作一張旅游費用的計算比較表
12、正確使用計算機,使用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13、合理的使用計算機
14、用光影魔術手制作自己的精美大頭貼
15、復習鞏固本學期所學內容,自由練習
16、評估學生學習情況
五年計劃 篇2
一、 指導思想
1、明確復習課的目的。復習課是為了幫助學生系統地整理所學過的知識,使遺忘的內容得以重視,薄弱的環節得以鞏固,涵蓋著全部教學內容。
2、復習課過程要尊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愛、進步與成功,會讓他們更有復習的動力。
3、復習課要內容新穎,形式多樣。拓寬學生參與的渠道,調動學生復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復習的興趣。
4、復習課的主動權要交給學生。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要更深沉。
二、復習目標:
基礎知識:
1、生字詞:掌握本冊要求學生學會的150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正確書寫。
2、詞語:理解常用的詞語并學習運用,主動積累課文中出現的四字詞語和成語,正確認讀,正確書寫,大致了解意思,理解常用的詞語并學習運用。
3、句子:語句通順,表達清楚。根據要求寫句子。
4、日積月累:能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段落、古詩詞。熟記積累運用中要求讀背的詞語、名言警句、諺語,歇后語、古詩詞。
閱讀版塊:
1、有一定的速度,能讀懂程度適合的文章。
2、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揣摩詞句的意思。
3、能把握文章的敘述順序,領悟表達方法。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4、能聯系上下文,生活實際,背景資料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結合閱讀資料,聯系生活實際獨立思考,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5、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間隔號的不同用法。
習作版塊:
1、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2、能按一定的順序寫,根據表達需要分段敘述。養成想清楚再寫和寫后認真修改的習慣。
3、書寫規范,整潔。做到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三、復習措施:
新理念:即減少頭緒,加強綜合,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運用語言,著力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新內容:適當想課外拓展,以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為經,以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語文實踐為緯,組織復習內容。
新教法:即從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出發,從課文入手,引導學生主動復習,多讀書,多積累,精做題,做好題,舉一反三,掌握規律。
四、復習方法:
分為:聽寫訓練、基礎知識、積累運用、閱讀、寫作等五個部分。
1、聽寫訓練、基礎知識穿插在每節課中進行復習。
2、積累運用總結出題型重在平時的練習。
3、閱讀部分的分類方法很多,可以從文章內容來分,也可以從文章的表達方式上分。
4、作文的分類也很多,可以從寫人、記事、寫景和應用來分,也可以從命題的形式來分。
在進行總復習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兩點:
1、突出重點。從學生的角度看,要特別注意差生,多幫助他們一點,從而提高及格率。從整個學習內容看,閱讀和作文是重點。在閱讀的復習中,詞、句、段的理解是重點。在作文復習中,怎樣把話寫通順,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是重點。
2、講練結合。在整個復習階段,以引導、歸納練習為主,在一堂課上學生應該有口頭的練習,又有筆頭的練習。
五、復習課時安排:
復習時間為12月22日到1月12日
課文內容:基礎知識,積累運用,總計14課時。
閱讀:5課時。
作文:4課時。
五年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共有6個班,平均年齡在11--12歲左右,正處在由兒童期進入少年期的年齡階段,骨骼的生長發育比較迅速,可塑性大富有彈性,但堅固性較差,容易彎曲變形。肌肉富于彈性,肌纖維較細,肌肉的力量較弱,耐力差容易疲勞,呼吸中樞調節機能較差。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仍占優勢且易擴散,不易長時間集中。興趣愛好時常表現出性別特點,此時的學生已學習和掌握了一定的科學鍛煉身體的常識和方法,學會了一些運動技能,并具備了一定獨立的鍛煉身體的能力。對學校體育環境已十分熟悉,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對典型的運動項目更感興趣,對運動技術的鑒賞能力也有了提高。團體意識相當濃厚,友情、對人、對事的互助合作觀念開始萌發,群體意識和集體意識榮譽感明顯增強。
二、教材分析:
(一)體衛常識:
1、爬山郊游益處多:介紹爬山郊游的益處和注意事項,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為保護生態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的事情。
2、課間體育活動的作用與方法:介紹課間體育活動的生理活動三要點及五種課間活動的方法。
3、生命的馬達:介紹了心臟的功能與健康的簡單常識,激發學生鍛煉身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脈搏的自我監測法:介紹測量脈搏的意義和怎樣測量和判斷脈搏。
5、在體育活動中自我保護的方法:介紹體育活動中自我保護的重要意義和各種自我保護的方法。
6、體育活動與營養:介紹營養的種類,營養的標準和如何獲取營養。
7、現代奧運會:介紹奧運會的各種知識以及中國與現代奧運會的.淵源。
8、運動損傷的預防:介紹運動損傷的原因和如何讓預防和處理運動損傷。
(二)體操:
1、隊列隊形:是指全體學生按照統一的口令和規定的動作,進行協同一致的練習。通過練習,能促進身體各器官正常的發育和身體全面發展,提高學生主動練習的積極性,體驗與感受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樹立個人與他人友好合作,適應集體活動的社會意識和觀念,培養學生注意力及集體動作協調一致的能力。
2、雙人操:是二人協作徒手進行的身體操練活動。它具有協同性、助力性和對抗性功能。能發展學生力量、靈巧、柔韌和協調等身體素質和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和能力及自主、合作學練的意識和能力,體驗學習的樂趣和合作成功感。
3、跳繩:是基本體操內容之一,是一項簡單易行、鍛煉價值較大的運動。包括跳短、長繩兩種方法,能發展身體靈敏、協調性以及觀察、判斷、機智、堅毅、果斷等心理品質,培養認真學習與鍛煉的態度和集體協作配合,融洽合作的意識和作風,以及互相學習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4、分腿騰越(山羊):是支撐跳躍典型的動作,從技術上分析,它是完整的支撐跳躍過程,也是由跳上、跳下動作的提高和結合。技術要求較高,難度較大。其中助跑、踏跳、和推手是技術的關鍵環節,能發展上肢、肩帶力量和彈跳力,提高身體靈敏性和協調性,培養果斷、頑強精神和協作、安全保護意識及能力,促進用于挑戰、克服困難、挑戰自我等心理品質的形成。
(三)田徑:
1、跑:是單腳支撐與騰空互相交替的周期性運動,是各項運動的基礎。通過學習一些基本技術與練習,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的主動積極性,發展學生跑的能力,培養跑的正確姿勢和鍛煉習慣,以達到發展身體素質、增強體能、受到教育的目的。
2、跳躍:學習蹲踞式跳遠,它動作簡單易學,是小學階段跳躍教材的主要內容。助跑與起跳相結合是教學的重點環節,能發展身體靈敏素質和協調性,提高跳躍能力,努力使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我,并充滿自尊和自信,體驗群體活動的樂趣,培養自我調節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戰勝自我,獲得成功的感受。
3、投擲:主要學習擲實心球和擲壘球的方法,初步掌握動作連貫、協調用力的投擲技能,發展投擲能力和協調性,養成鍛煉時注意安全的意識和習慣,培養守紀律、聽指揮和活潑有序活動的良好品質和習慣。
(四)武術:
五步拳:五步拳是查拳入門拳套也是學習國標武術入門之基本拳術組合小套。他包含了武術中最基本的弓、馬、仆、虛、歇五種步型和拳、掌、勾三種手型及上步,退步步法和摟手、沖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蓋打等手法。通過五步拳的練習可以增進身體的協調能力,掌握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要領,提高動作質量。為進一步學習武術打下基礎。
(五)韻律活動:
趣味韻律操:是由七大節和十四小節動作組成,同時還伴有雙人和六人為一組的動作及小隊形的變化。動作生動、活潑、有趣、趣味性強,模仿力和想象力豐富,可以培養學生端莊的儀態,幫助學生掌握禮儀,形成文明的舉止,有助于學生抒發情感,調節心理、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塑造高雅的氣質,可以促進同學交流情感、增進友誼,有助于學生增強體能,健美形體。
(六)小球類:
主要學習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的簡單技術,增進速度、靈敏、協調、平衡等身體素質,與同伴友好相處、團結合作、學會尊重對手,樹立良好的體育道德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尊、自信、勇于克服困難等堅強的意志品質及良好的溝通交流等社會適應能力。
(七)游戲:
形式生動活潑,內容豐富多彩,競賽性、趣味性強,是一項綜合性的體育運動,能使學生進一步增強靈敏、速度、力量等身體素質,提高基本活動能力,學會自我調節,體驗成敗的心理感受,養成嚴以律己,寬厚待人的品德,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智力的發展,培養遵守規則、積極進取、勇于開拓、善于思考和相互合作及勝不驕、敗不餒的優秀品質,提高互相溝通、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通過以上教材分析,確定教學重點為:50米全程跑、跨越式跳高、分腿騰越(山羊);教學難點為:少兒武術操、趣味韻律操、小籃球。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具有主動、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和行為,表現出樂于學習和對體育活動的濃厚興趣,并在活動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熱情,體驗到體育活動的興趣、情趣和樂趣。
2、使學生獲得一些體育和健康的基礎知;初步學習一些運動的技術和技能;學習科學鍛煉身體和自我鍛煉、自我表現、自我保護、自我評價的方法;培養參與體育活動的良好習慣,樹立安全意識,懂得自我保護。
3、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動作姿勢和良好的身體形態,通過多種形式的游戲發展身體靈敏、反應、協調、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體能,促進身體全面發展,增強關注自己的身體和健康的意識和行為。
4、使學生在學與練的過程中,體驗參加不同運動項目時的愉快與緊張、興奮與疲勞、成功與挫折等心理感受,學會通過體育活動調控自己的情緒,并在一定困難的條件下進行體育活動,逐漸形成克服困難與抗挫折等心理品質。
5、培養活潑開朗、積極向上、友好向上、團結合作、競爭進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頑強、堅韌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的意志品質,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會適應能力奠定基礎。
四、教學措施:
1、全面學習和領會《標準》、《解讀》的精神及實施建議,理解水平三學習領域水平的目標要求,充分體現《標準》的教學理念,從學校實際出發,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設計和制定出符合實際的教學實施方案。
2、根據學科特點及學生實際,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入教材,引入課堂,引入學生頭腦,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知榮明恥,規范自己的行為,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表現,捕捉榮辱觀教育的時機,加強榮辱觀滲透。
3、充分體現以身體練習為主的特點和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的三維健康觀,把學生的運動實踐活動作為實現綜合目標的載體,全面關注五個領域學習目標的達成,有目的、有計劃、有側重的靈活實施,始終把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貫穿于教與學全過程。
4、創設條件使學生有體驗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喜悅的機會,增進自信心,產生良好的、積極的情緒體驗,為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
5、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各個方面的學習情況,并進行分析,以便進行更有針對性地指導。
6、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采取恰當的措施保證學生的安全。
7、充分合理的利用各種運動場地、器材設備和現代化教學手段,指導學生從書刊、電視、互聯網等信息資源獲取體育與健康的知識,運動技能等。
8、嚴格考勤制度,嚴格課堂常規,嚴格考試制度,嚴密組織教學,改革評價方法,確立激勵機制,不斷強化優化學生參與體育的濃厚興趣和成功欲望。
9、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合理設計教學過程,給學生營造良好的交往和合作氛圍,提高學生間的友好交往、團結合作、互相幫助、互相提高的時間與空間。
10、給學生創造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培養他們積極地回答和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探求各種體育活動的合理有效方法,從而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11、主動的融入到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的生活,探索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內心世界,理解學生的心情和需求,從而創造出貼近學生生活的好教材,好題目。
【五年計劃】相關文章:
個人五年計劃范例06-12
五年計劃四篇05-25
五年計劃三篇05-27
【精選】五年計劃4篇05-27
五年計劃4篇05-25
五年計劃3篇05-26
精選五年計劃5篇05-28
【精選】五年計劃三篇05-29
精選五年計劃8篇05-29
精選五年計劃4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