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計劃

時間:2023-08-23 07:06:18 計劃 我要投稿

項目計劃3篇(熱)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項目計劃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項目計劃3篇(熱)

項目計劃 篇1

  在開發活動中,項目計劃是項目啟動后的頭一重大事,但也是經常被忽略的一事。

  項目計劃好比是一份項目的交通圖,指導項目準確的達到目標,即使它沒有被形成規范檔,它至少會在項目經理的腦子里,只不過比較粗糙和模糊罷了。

  為什么每個項目都需要一份項目計劃,并且要形成規范的檔呢?這是因為:

  第一、通過制定計劃,使得小組和有關管理人員,對項目有關事項,如資配備、風險化解、人員安排、時間進度、內外接口等形成共識,形成事先約定,避免事后爭吵不清;

  第二、通過計劃,可以使得一些支持性工作以及并行工作及時得到安排,避免因計劃不周造成各子流程之間的相互牽掣。比如測試工具的研發,人員的培訓都是需要及早計劃和安排的。

  第二、可以使項目實施人員明確自己的職責,便于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勵;

  第三、計劃可以有效的支持管理,作為項目經理、業務經理、QA經理、測試經理們對開發工作跟蹤和檢查的依據;

  第四、做好事先計劃,就可以使注意力專心于解決問題,而不用再去想下一步做什么?

  第五、計劃是項目總結的輸入之一,項目總結其實就是把實際運行情況與項目計劃不斷比較以提煉經驗教訓的過程。通過計劃和總結,項目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別很好的記錄和升華,成為“組織財富”。

  制定項目計劃的過程被稱為項目策劃。在項目策劃時,要盡量讓員工估計自己的工期,使團隊成員積極參與到項目中,而且由于技術發展如此迅速,往往只有具體模塊開發人員對那部分工作最了解;但是項目經理也不是完全消極的,他應該積累項目管理數據,推動開發過程能力成熟度的提高,以便可以協同開發人員進行越越準確的項目估計。計劃常以本檔和圖形檔結合的形式出現,本主要記錄項目的約束和限制、風險、資、接口約定等方面的內容,對于進度和資分解、職責分解、目標分解最好通過項目管理軟工具(如普遍應用的irsftpret)進行規劃和管理,不要分散在檔的若干個地方,那樣非常不利于同步修改。項目計劃需要設計成“可檢查”的,這要求任務的劃分要細到具體產品,如果存在有形產品的輸出,要羅列出。比如測試這一任務,不要簡單分解為測試準備、測試執行,而是分解為測試環境搭建、測試方案編制、測試執行、測試報告編制為好。

  使用irsftpret編制的可以稱為計劃進度表,可以用規劃項目時間進度,輔助項目跟蹤。計劃進度表的制定步驟是:工作分解和定義(WBS)、任務排序、活動歷史估算、編制。

  估算是計劃活動的基礎之一,有工作規模估算、工作量估算、成本估算等。估算要求有歷史數據,要求在項目過程中通過不斷的維護項目數據庫積累歷史數據。這些數據既可以分析和總結本項目,又可作為后續項目的歷史數據。

  在計劃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能把計劃“固定化”。“計劃趕不上變化”,但“要跟上變化”。實際運作中,要對計劃進行周期性維護。開發計劃會受到很多影響,比如相關計劃(質量保證計劃、采購計劃、測試計劃、驗收計劃等)的影響,實際進度變動的影響、資變動的影響、項目目標變動的影響、還有隨著需求的逐漸明確引起的項目計劃細化,如果在這些變化發生后,沒有及時維護開發計劃,開發計劃于實際的偏離會越越大,最后變得沒有價值,人們就會不再閱讀它。所以實際工作中要有具體的責任人和一套指導書對計劃實施指導和維護。計劃變更時,要保留舊的`版本,在總結階段需要閱讀舊版本的信息以對項目過程的變更歷史作評價。總之:變化的計劃才有生命力!

  實際工作執行項目計劃常常遇到各種困難。有的組織化中有種觀念認為計劃是一種約束,反正大家努力往前趕就對了,沒必要自己捆住手腳;另外一種情況是大家沒有按照計劃工作的習慣,計劃雖然做好了,做的時候還是我行我素,管理人員也沒有維護計劃的習慣,項目開始沒多久,計劃就被完全撂了一邊;還有一種情況是資不能保障,比如,設備不能到位,人員也頻繁被抽調從事計劃外活動,每天改計劃都不及,只好放棄計劃,這種情況常見于一些規模較小的還在“求生存階段”的公司。

  事實上,不僅是在項目計劃這一問題上,在其它引入制度化的場合都遇到了類似的困惑。據說,美國家庭常會對做家庭清掃這樣的事情列出一張“責任矩陣表”,按表的內容順序進行掃除活動,完成一項作一個記號,這其實就是一種簡單的項目管理,他們在如此自然的運用,對于中國人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制度化是商業社會的基石,遲早要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縫隙。具體到項目管理中的計劃活動,除了盡量把計劃做的更具可行性以外,努力在組織內傳播和培育制度化的組織化將是項目經理們的一項長期責任,除此,別無選擇。

項目計劃 篇2

  一、項目摘要

  丁基橡膠和鹵化丁基橡膠是重要的合成橡膠制品,針對我國在丁基橡膠和鹵化丁基橡膠合成領域起步晚、技術薄弱、高品質產品受制于人的問題,提出基于微反應器技術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合成工藝和裝備。設計、建設200噸/年的丁基橡膠合成、200噸/年的鹵化丁基橡膠合成和5000kg/年的溴單質回收微反應示范系統,完成長周期實驗研究,為產業化過程提供基礎,初步形成丁基橡膠和鹵化丁基橡膠合成產業化技術。

  二、項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丁基橡膠(簡稱IIR)是重要的合成橡膠,具有優良的氣密性和良好的耐熱、耐老化、耐酸堿、耐臭氧、耐溶劑、電絕緣、減震及低吸水等性能,使得其廣泛應用于輪胎、電線電纜、防水建材、減震材料、藥用瓶塞、食品(口香糖基料)、防毒用具、粘合劑、防腐蝕制品、碼頭船護旋、橋梁支承墊以及耐熱運輸帶等方面。鹵化丁基橡膠(HIIR)是丁基橡膠與鹵素(氯或溴)進行反應的產物,可分為氯化丁基橡膠(CIIR)和溴化丁基橡膠(BIIR)兩大類。鹵化丁基橡膠不僅保持了丁基橡膠的特性,而且克服了普通丁基橡膠硫化速度慢的缺點,主要用于汽車子午線輪胎的氣密層和醫用瓶塞。目前,全球只有美國、德國、俄羅斯、意大利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丁基及鹵化丁基橡膠的生產技術,其中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和德國朗盛公司的丁基及鹵化丁基橡膠生產技術和新產品開發能力在全球處于絕對領先地位,產能約占全球的80%。我國只有中國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合成橡膠廠和浙江信匯等幾家企業生產普通丁基橡膠和鹵化丁基橡膠,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實際需求,每年都要大量進口。

  丁基橡膠合成技術主要有淤漿法和溶液法兩種方法,兩種方法的核心都是異丁烯與少量異戊二烯的陽離子聚合技術。淤漿法是以氯甲烷為溶劑的聚合反應,原料異丁烯必須有要求很高的純度(正丁烯質量分數小于0. 5%),氯甲烷和單體的水含量必須很低。該法聚合反應溫度低,約在-100oC進行,制冷設備龐大。由于存在嚴重的掛膠問題聚合釜連續運轉周期短、能耗高。溶液法使用烷烴作為聚合反應溶劑,可以使反應溫度提高,但受設備傳熱的限制,膠液濃度必須控制在12%以下。這些生產現狀表明,發展新一代的聚合工藝和設備對于發展低能耗、周期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丁基橡膠合成技術十分關鍵。

  鹵化丁基橡膠是丁基橡膠的改進產品,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丁基橡膠的鹵化反應機理是單質鹵素與橡膠接觸,迅速將橡膠雙鍵上的仲位氫原子取代成為溴或氯的橡膠,反應同時形成鹵化氫,未反應的鹵素單質和鹵化氫最后經堿液中和。鹵化丁基橡膠合成的難點主要在于:產物鹵化丁基橡膠在鹵化氫存在的環境下易發生取代位由仲位向伯位的轉化,同時鹵化氫的加成也會使橡膠損失一定的雙鍵,因此鹵化丁基橡膠的合成需要反應迅速引發、迅速中和,但是反應物丁基橡膠的烷烴溶液的粘度很高,反應物的快速混合不容易實現;中和液和鹵化反應液為不互溶的油水體系,大量含鹵素廢水,尤其是含溴廢水,對生態環境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著鹵化丁基橡膠的合成過程。針對溴化丁基橡膠合成反應的快速引發、快速終止的基本原理,發展新型的鹵化丁基橡膠合成設備,建立可靠的鹵素(溴素)回收工藝十分關鍵。

  微結構反應器(簡稱微反應器)是一種新型的化工裝備,是實現化工過程微小型化的核心。眾多的研究結果表明微反應器能夠擔負起提高反應收率、減少副產物產生、控制產物形貌、以及提升過程安全性等重要責任,對于減小原材料消耗、降低后續分離回收難度和成本、減少過程污染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微反應器合成聚合物的優勢在于微小的混合空間能夠快速混合單體和引發劑,控制反應局部環境的均勻性,相對惰性的反應器壁面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能夠快速移除反應熱或者瞬間提高反應溫度。同時通過數量放大可以使技術快速走向產業化,降低放大風險,縮短研發周期。針對利用微反應器進行陽離子聚合,鹵化的初步結果表明,微反應器在實驗室里能夠表現出良好的反應特性,有望替代傳統的丁基橡膠合成和鹵化反應裝置,成為新一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

  三、主要研究內容、技術路線、技術難點和創新點

  1、研究內容

  基于實驗室小規模丁基橡膠合成與鹵化反應的相關結果,設計、建設200噸/年的丁基橡膠合成微反應示范裝置、200噸/年的鹵化丁基橡膠合成微反應示范裝置和5000kg/年的溴單質回收示范微反應系統,完成試驗研究,為產業化過程提供基礎,具體研究內容包括:

  (1)新型丁基橡膠聚合反應性能研究,研究微反應聚合裝置和聚合工藝的驗證和優化和長周期操作可靠性;

  (2)新型丁基橡膠溴化、氯化反應性能研究,具體研究微反應設備的反應性能和長周期操作可靠性;

  (3)溴單質回收過程研究,具體研究微反應設備的反應性能,考察反應工藝的穩定性、安全性和長周期操作可靠性。

  2、技術原理及技術路線

  (1)丁基橡膠聚合原理和路線

  目前,丁基橡膠的合成技術的發展趨勢逐漸由溶液法取代淤漿法,本項目擬采用溶液法聚合。溶液法是以烷基氯化鋁與水的絡合物為引發劑,在烴類溶劑(如正己烷)中于-90~-70℃下,異丁烯和少量異戊二烯共聚而成。新一代的聚合裝置將以微反應器為核心裝備,在微反應器內實現異丁烯與異戊二烯和烷基氯化鋁引發劑的混合,完成聚合反應。

  (2)鹵化丁基橡膠合成原理和路線

  由丁基橡膠制備鹵化丁基橡膠的反應過程是,主反應為異戊二烯鏈節中的仲位原子發生取代反應,主要副反應是溴原子在橡膠分子內的異構化過程。異構化反應容易在酸性條件下進行,主要受到溴化反應時間,水解反應時間,以及水解過程中堿用量的'影響,用過量的堿液快速中和溴化氫有利于抑制異構化反應的進行。新一代的微反應裝置以串聯微反應器為核心裝備,在微反應器內實現鹵素與丁基橡膠溶液的快速混合反應,以及快速的完成中和反應,中和形成的鹵化氫。

  (3)溴單質回收原理和路線

  溴化丁基橡膠合成中產生的溴化氫通過氫氧化鈉中和,由于廢水中含有大量溴化鈉,需要回收。溴單質的回收采用氧化還原方法,通過氯氣與溴化鈉水溶液反應置換出溴單質,再通過蒸餾或者萃取法分離出溴單質。本項目擬用微反應器完成氯氣與溴化鈉溶液的反應以及后續的萃取分離過程。

  3、技術難點和創新點

  (1)技術難點

  本項目的技術難點在于:微反應器結構設計,反應工藝開發以及微反應器與常規反應分離設備的對接。

  (2)創新點

  本項目的創新點在于:發展新型高效的反應裝備——微反應器,建立丁基橡膠和鹵化丁基橡膠新一代合成技術。

  四、研究目標和考核指標

  1、研究目標

  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丁基橡膠合成、丁基橡膠鹵化新技術,從而打破國外公司壟斷,填補我國合成橡膠領域生產技術的空白。

  申請發明專利3~5項。

  2、考核指標

  主要考核指標有:實現裝置的連續和穩定運行;與國外技術和國內現有技術相比,工藝流程大大縮短,能耗、操作費用和設備投資大幅降低。

  五、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研究基礎

  1937年,美國ESSO Standard Oil Development公司首先發現異丁烯與少量異戊二烯共聚合可制得可以硫化的橡膠共聚物開創了丁基橡膠的合成基礎。目前,世界能生產丁基橡膠的生產裝置總數為11套。我國于1999年底在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建成1套3萬t/a的丁基橡膠裝置,并于20xx年完成了4.5萬t/a擴能改造。丁基橡膠淤漿聚合工藝常用的引發體系為AlCl3/H2O,國內丁基橡膠裝置目前主要采用這種引發體系。新型的催化體系包括:活性陽離子絡合催化體系、烷烴Lewis酸催化體系、茂金屬催化劑體系、釩系引發體系等,這些工藝使用的反應裝置均為釜式反應器,未見微反應器在工業應用方面的報道。

  鹵化丁基橡膠是丁基橡膠的改性產品,其研究開發始于20世紀50年代,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工業化生產。目前,生產溴化丁基橡膠的企業主要是美國的Exxon公司和德國Bayer公司,生產的產品產量約占全球產量的80%,而國內溴化丁基橡膠基本依賴進口。鹵化丁基橡膠合成的技術核心在于反應器,目前國外公司都有技術相對成熟的釜式反應設備,未見微反應器在工業應用方面的報道。

  在產學研合作方面,清華大學與浙江信匯公司在溴化丁基橡膠合成上已經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雙方合作申請了多項專利技術。在丁基橡膠合成以及溴單質的回收方面,清華大學均開展了實驗室研究工作,研究結果表明在微反應器中可以可控的合成數十萬分子量的溴化丁基橡膠,而基于微反應器技術能夠達到90%以上的溴回收率,技術指標等同或優于國外報道的現有工業技術,具有很好的工業應用前景。

項目計劃 篇3

  二О**年 科 學 技 術 項 目

  計 劃 任 務 書

  項目名稱: 大運量運輸機擴容改造技術研究

  負責單位:

  起止年限:

  20xx年3月18日

  計劃任務書由承擔任務的主要負責單位(會同協作單位)詳細

  填寫,經主管部門審查后,一式三份上報。

  封面的編號由批準任務書單位填寫。

【項目計劃】相關文章:

項目計劃(精選)08-17

項目計劃07-23

項目計劃(經典)08-01

項目管理計劃01-21

實用的項目計劃07-27

[精品]項目計劃07-29

【必備】項目計劃08-15

【精】項目計劃08-16

(必備)項目計劃08-16

項目計劃(熱門)08-1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免费新区二 | 亚洲色欧美国产综合 | 三a视频在线观看日本 |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 | 热久久免费视频 | 伊人婷婷涩六月丁香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