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記錄隨筆

時間:2022-11-05 10:00:25 記錄 我要投稿

幼兒園記錄隨筆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記錄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記錄隨筆15篇

幼兒園記錄隨筆1

  生活中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強,如果表現的不能讓她們滿意,就責怪聲不斷,圍繞著孩子的就是這樣一句話:“你這孩子一點也不行!”想想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孩子也不例外,小朋友經常受到批評后會失去信心,對自己也會感到失望,有時還會攻擊他人來表現自己是個強者。

  我們班的曾一勝小朋友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個例子,母親經常當著老師、小朋友的面前數落他。久而久之,他失去了自信心,連寫簡單的字都不敢下筆生怕自己又寫錯了被老師批評。當他看到別人寫得很好,就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有時還會賭氣地說別人寫得也是錯的。

  父母絮絮叨叨地埋怨孩子,實際上總是在提醒孩子他又失敗了,又表現得不夠好。由此看出,這種方式教育孩子是不正確的。作為父母當在孩子失敗的時候給予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這樣相信孩子一定會表現得更棒的。

幼兒園記錄隨筆2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已經七年多了,我教過不少小朋友,這些小朋友中有的很可愛,有的很內向,有的……。但也有的小朋友很調皮。這不,今年我所教的班中,就有那么幾個調皮的小朋友,對這些小朋友的表現我總是拿他們沒有辦法。

  一天下來,來我這里告狀的小朋友不勝枚舉。其實,每個班里總是有那么幾個調皮淘氣的小朋友,對于這些小朋友的表現,不少老師認為他們是故意的破壞,搗亂。然后,就把這些調皮的小朋友進行批評教育。

幼兒園記錄隨筆3

  大班的音樂課開始了,我正帶領小朋友們一起學唱歌,這時聽見很難聽的噪音。我仔細聽了一下,是曾一勝、張奕銘的聲音,我終止了音樂。就問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唱歌的時候你們有沒有聽到刺耳的聲音。”小朋友們都說聽到了,他們的同位也指出是他倆,而他們倆竟然不承認。大家都說:“老師,讓他們倆罰站。”看小朋友們個個歡呼雀躍,神情異常興奮,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孩子們為什么會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我想這和我們老師平常的教育息息相關。由于,老師平時在教育活動中有意或無意地有過這種批評幼兒的行為,教師有時煩躁,表現出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發生同類現象時,孩子為了迎合老師就會說出這樣的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在孩子犯錯時,用正確的態度和合理的方式,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錯原因,從而提高孩子的評價能力。也樹立了老師良好的形象。

幼兒園記錄隨筆4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但是我也發現現在的孩子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是越來越弱了,從早上上班到下班,一天之中會接到無數告狀的聲音。

  每天從早操結束,我的耳邊就不停的出現孩子們的告狀聲:“老師,韋佳寶打我。”“老師,孫炎有卡片。”“老師,我的橡皮不見了。”······起初,我們的處理方法是:不斷地詢問,調解。“佳寶,你不能打人,欺負小朋友是不對的,跟他說對不起”,“孫炎,你再拿卡片來老師就交下了······”可是,我們的口干舌燥并沒有換來安寧,每天依然告狀聲不斷。

  于是我改變對待告狀的態度和方法,引導孩子自己處理同伴間的沖突,杜絕他們小題大做,張口就告狀的不良習慣。也為他們解釋了“告狀”一詞的真正含義,讓他們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告狀都是好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現在班上告狀的聲音明顯減少了,孩子們能主動解決與同伴之間的矛盾。其實有時孩子的行為都是成人的處理不當造成的,成人也應該進行不斷的反思。

幼兒園記錄隨筆5

  值日生工作即不是“監督”也不是“包攬”

  案例中的晨晨顯然并沒有理解值日生的工作任務,以為就是在收拾玩具時指揮和監督別人,看得出,孩子的錯誤認識來自教師對值日生工作模糊的定位,也反映出班級緊張的人際氛圍。

  案例中伊伊的任務雖說是幫助餐后整理,但其實孩子們都已學會自己分類收放餐具和毛巾了,因此,他的任務實際上演變成了檢查大家做了沒、做得好不好。孩子們無端地被設定為懷疑對象,感到不被信任。這樣的值日生工作給孩子們帶來的隱形傷害是不言而喻的。

  我認為,值日生的工作任務不是讓孩子指揮、檢查、監督同伴,也不應包攬本該孩子們自己完成的任務,因為前者反映出對孩子的不信任,而后者容易讓孩子逃避應盡的責任。因此,如果要開展值日生活動,教師必須明確哪些事情是需要值日生為大家服務的,哪些事情是每個孩子必須自己完成的,比如自己取自己的一份飯菜,自己收拾餐具和毛巾,自己穿衣、整理床鋪,自己收拾玩具圖書,自己管理書包等。如果教師能引導孩子對值日生的工作有準確的界定,孩子們就不會以為自己有特權,也不會無聊地堅守某些崗位了。

  當教師告訴孩子們:“我們班里需要一些小朋友為大家服務,這些小朋友就是值日生”時,教師不僅應該讓孩子們明確究竟有哪些工作需要值日生來完成,還要明確每一項工作完成的要求是什么,并分析孩子們有可能發生的問題,提前和孩子們討論,使值日生工作開展得更有意義。比如,值日生每天不是一個人,而是由一組孩子擔任,那么,當有些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做時如何分工?教師不妨將討論的過程作為“建立值日生工作常規”的開端,因為這是孩子們自己討論的結果,所以教師應該尊重并維護他們的約定。對于一些值日工作的要求,要給孩子留下自主的空間。比如,照顧植物時需要根據泥土濕潤程度考慮是否需要澆水,這樣培養出的孩子才是會主動思考的人。當然,教師所能想到的問題可能不及真實發生的問題多,但沒關系,發生一個問題就討論一個問題,這也是健全值日生制度的好方法,其本身就是極具價值的教育過程。

幼兒園記錄隨筆6

  今天陰天。午睡起床后,孩子們在整理被褥時,發現我們班的鄧小宇又尿床了。看著他一臉自責,不開心的樣子,我趕緊拿出我們班的備用褲子,給他換上,然后把他的褲子洗干凈涼到了樓道的窗戶上。

  放學時,小宇的媽媽來接他時,見孩子換上干凈的褲子,小宇的媽媽一再表示感謝。我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對于小宇尿床的問題,一開始我還注意隨時提醒他,久而久之就缺乏耐心了,竟有些習慣了,覺得換上備用褲子就可以了,缺不知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我能細心的隨時的對他進行提醒,找出規律,就完全可以避免小宇尿床,讓他免受這份潮濕之苦。這說明我的工作仍不夠耐心細致。如果我們每個老師都能及時地找到問題的根本,孩子們就不會這么不開心了。

  我想,從現在起我們班的“備用”褲子的使用率要減少了。所以,我們做老師的應該及時發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耐心細心地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問題,找出最好的解決辦法,讓孩子高高興興入園,開開心心離園。

幼兒園記錄隨筆7

  “老師,趙國坤又拿我彩筆了!”、“老師,趙國坤拽我衣服了!”、“老師,趙國坤打我了!”。前一段時間我經常聽到小朋友們這樣“小報告”,而對于趙國坤小朋友,我已不止一次地對他所犯這類小錯誤進行了批評教育,他當時也都很容易地接受了“老師,我不拿他彩筆了。”、“老師,我不和她打架了。”……但不久他又會犯一些小錯誤。對這孩子屢犯屢教、屢教屢犯行為,我真是傷透了腦筋。

  靜下心細細想來,是不是我教育方式用得不恰當呢?幼兒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動作、行為往往比較沖動,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看到什么就說什么。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們都不是有意犯錯。另外,我們在兒童心理學課上學過,幼兒長時記憶尚處在發展中。如果我們所講道理超出了孩子理解能力,他就可能根本聽不懂老師話,記不住那么多道理。再說,他也不一定能夠把一個情境中學到概念用到另外一個情境之中,所以才會出現“屢教屢犯”現象。

  后來我便換了一種積極教育方法,不再對他進行批評,而是盡量用簡潔、明了語言,耐心地告訴他哪里做得不合適了,應該怎樣做才對,并注意在不同情境中反復強化。

  慢慢地,趙國坤小朋友行為有了很大變化,他所犯錯誤次數越來越少了,小朋友們都愿意跟他一起玩了。

  有時候,老師耐心和容忍反而是激勵幼兒上進動力呢!

  珍惜孩子們愛心

  星期三下午大掃除,當我擦窗戶最上面玻璃時,由于太高,必須放上兩張桌子再放上小椅子才能擦得到,我心里很害怕,消息翼翼地站在小椅子上,心里直發怵。

  “老師,您小心點!”忽然一個孩子輕聲地說,接著全班幼兒一起說:“老師,您小心點呀!”并有幾個小朋友跑過來給我扶著下面桌子:“老師,您不要怕,我們給您扶著。”我心里一陣激動,而且心里也一下子塌實多了。

  這些孩子們,心靈多么純真啊!我一定珍惜他們感情,用十倍、百倍愛心去呵護他們,使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幼兒園記錄隨筆8

  xxx是我們班里一個很頑皮的孩子,他頑皮的一刻也坐不住,這兒爬爬,那兒摸摸,滿教室里來回跑。上課時,他忙著做小動作。我想了好多辦法讓他做在位子上不亂跑,可都不見效。無論是講道理還是受批評,對他也只是"耳旁風"。今天孩子們都去上小便,準備洗手吃午飯了,可他還在臥室里到處亂跑。我實在是沒轍了,給他找點事情做吧,也許能讓他安靜一會。“xxx”,我交給你一個艱巨的任務好不好?"小調皮睜大眼睛好奇的盯著我,"你在這兒監督小朋友洗手……" "我會提醒他們要洗干凈!"我還沒說完,他就興奮的告訴我。我說:"好的!太棒了!""你就在這里提醒小朋友們,浩浩真象個男子漢?""嗯!"他使勁兒的點點頭。

  就這樣,從第一個到最后一個洗手的孩子,xxx都在嚴格的督促他們,一刻也沒有離開。吃完飯,我又讓他去幫小朋友們擦桌子,課上幫老師分教具。這天,xxx像變了個孩子似的,不再到處亂跑,而是認真的做事,樂于助人。得到了小朋友和老師的贊揚,還有一朵小紅花,xxx開心的笑了起來! 是啊,像xxx這樣的孩子有很多,差不多哪個班里都有一兩個!他們并不是不聽話,只是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就連擦桌子、擺拖鞋,他都會認為是件好玩的事情。因此,做為一名優秀的幼教工作者要深刻的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對于個別性格獨特、鮮明的孩子更要重視!有時也許多給孩子找點事情做,他會變得伶俐、聰明又能干。為了能激發孩子能在各方面都有進步,我特別制作了一個小紅星評比欄。小朋友早上能按時入園、尊敬老師、團結小朋友,上課認真聽講。老師就在他的名字后面貼上一顆漂亮的小紅星。小朋友們比一比,看一看,哪個寶寶乖,得的紅星最多。孩子們都瞪大眼睛注意的聽著,有的還不時地點點頭。看來他們都想得小紅花呢?

幼兒園記錄隨筆9

  在這萬物復蘇、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帶著幼兒教師特有的激情和柔情以及對孩子的想念,走進了童話的.樂園,回到了孩子們的中間。

  迎來了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和歌聲,隨著各項準備工作的就緒,一切都要進入正常工作。我班今年又新來了幾個孩子,他們對幼兒園都不熟悉,剛開始的時候,必須要進入一個適應階段。在這個階段里,要領著孩子們多活動、多游戲、多讓他們做交流,以便他們能盡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讓他們以為上幼兒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不對幼兒園產生一種厭煩情緒,給他們創造一個活潑、舒適、溫暖的“家”,讓他們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里,快樂、健康的成長。

幼兒園記錄隨筆10

  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差,并且缺乏生活經驗,見了新鮮事玩得高興。他們敢于冒險,所以我要提高警惕心。把握好幼兒安全這一關,做到及時預防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根據多年的經驗,我總結出必須做到三勤,即:口勤、眼勤、手勤。

  口勤就是反復跟幼兒講解,時刻提醒,把安全時刻掛在嘴邊。眼勤就是把每個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掌握在你的視線范圍以內,才能杜絕一些危險事故的發生。手勤就是發現身邊的危險事故的發生及時處理,不存在危險隱患,這樣才能讓孩子玩得開心、踏實,才能讓家長滿意、放心。我們各項工作才能得到家長的積極支持。

幼兒園記錄隨筆11

  20xx年我到幼兒園當中班保育員,雖然我從教過小學低年級,但是負責幼兒的保育工作是一點經驗也沒有,只能在工作中摸索。

  一個多月來我和孩子們也有了感情,早上看到孩子們很有禮貌地和我打招呼,臉上還帶著甜蜜的微笑,讓我感覺很充實。平時,孩子們遇到困難也喜歡和我說說他們的事,我是孩子們的一份子,我喜歡和孩子在一起。

  中午,我進教室盛飯菜的時候,孩子們喜歡聽我告訴他們今天吃什么,然后再由老師告訴孩子們今天吃的菜對自己身體有什么好處。孩子們都會很開心地把所有的飯菜都吃完。每次見孩子們大口大口地吃飯,我心里有也特別高興。對于有個別幼兒偏食的現象,我會很有耐心地讓他嘗一嘗,再問他:"好吃嗎?”他也會很努力地慢慢把飯吃完。有一位新來的小朋友一到吃午飯的時候就要吐,但再換一碗,他會把飯菜全部吃光,而且也吃得很快。就針對這一現象,老師詢問了家長,他媽媽說他在家從來沒這習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和老師觀察了他吃飯的情況。原來,他一坐下來吃飯,就把飯全往嘴巴里塞,塞得滿滿的,喉嚨口咽不下去了,就全給吐出來了。經過了解才知道,他原來的幼兒園阿姨和老師一直讓他快點吃,吃慢了,還要挨批評,所以他剛來這,怕吃慢了也受到批評,因此吃得很快。找到了問題所在,每到吃飯前,我就和老師們就告訴他慢慢吃,克服他飯前緊張的心理。今天我驚喜地發現他不吐了,也不會緊張地一口接一口吃了。

  無論你今天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你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們的眼里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和孩子們是朋友,很他們在一起,我覺得自己又回到了童年的時光。

  今年我帶了兩個中班,一個是我以前的班級中一班,還有一個是中二班。一開學,中二班孩子們看見我就會叫我"阿姨早”、"阿姨好”的,不知什么時候,我發覺他們跟中一班的孩子們一樣,喜歡叫我"小萬阿姨早”"小萬阿姨好”了。這個稱呼似乎有了一種親切的感覺,也不知不覺地拉近了我和中二班孩子們之間的距離。

  一個多月來我和孩子們也有了感情,早上看到孩子們很有禮貌地和我打招呼,臉上還帶著甜蜜的微笑,讓我感覺很充實。平時,孩子們遇到困難也喜歡和我說說他們的事,我是孩子們的一份子,我喜歡和孩子在一起。

  中午,我進教室盛飯菜的時候,孩子們喜歡聽我告訴他們今天吃什么,然后再由老師告訴孩子們今天吃的菜對自己身體有什么好處。孩子們都會很開心地把所有的飯菜都吃完。每次見孩子們大口大口地吃飯,我心里有也特別高興。對于有個別幼兒偏食的現象,我會很有耐心地讓他嘗一嘗,再問他:"好吃嗎?”他也會很努力地慢慢把飯吃完。有一位新來的小朋友一到吃午飯的時候就要吐,但再換一碗,他會把飯菜全部吃光,而且也吃得很快。就針對這一現象,老師詢問了家長,他媽媽說他在家從來沒這習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和老師觀察了他吃飯的情況。原來,他一坐下來吃飯,就把飯全往嘴巴里塞,塞得滿滿的,喉嚨口咽不下去了,就全給吐出來了。經過了解才知道,他原來的幼兒園阿姨和老師一直讓他快點吃,吃慢了,還要挨批評,所以他剛來這,怕吃慢了也受到批評,因此吃得很快。找到了問題所在,每到吃飯前,我就和老師們就告訴他慢慢吃,克服他飯前緊張的心理。今天我驚喜地發現他不吐了,也不會緊張地一口接一口吃了。

  無論你今天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你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們的眼里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和孩子們是朋友,很他們在一起,我覺得自己又回到了童年的時光。

幼兒園記錄隨筆12

  培養幼兒常規的有效方法

  幼兒是否遵守常規與教師所用的方法有很大關系。方法得當,則事半功倍;方法不當,則適得其反。因此,教師要綜合而靈活地運用多種方法,使幼兒在積極、快樂的情緒情感中,建立良好的常規。教師可以嘗試的方法包括:

  1.在環境創設中滲透常規提示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常規要求用繪畫作品、照片、圖示、文字符號等形式展現在幼兒的活動環境中,提示幼兒遵守常規。

  例如:幼兒進餐后常常忘記需要做的事情,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擺放餐具、進餐、漱口、擦嘴等幾件事情用照片記錄下來,張貼在教室的墻面上,從而提示幼兒按順序做事。

  2.強化幼兒的良好常規教師要通過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對幼兒良好的行為進行強化,使幼兒感受到自己的優點和進步,使其良好的行為得到鞏固和發揚。例如:有的小班幼兒初入園時總是讓老師喂飯,不肯自己動手。當教師一發現這類幼兒有自己吃飯的行為時,就及時在集體面前表揚他們,還可以送給他們一些小禮物,以強化其良好行為。

  3.和幼兒一起制定常規針對班級常規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和幼兒共同分析、討論、制定常規。此方法比較適合中、大班幼兒。例如:戶外活動上、下樓時,幼兒會大聲喧嘩、推推擠擠。教師針對這個問題和幼兒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險,共同制定上、下樓的常規要求:一個跟著一個走,靠一邊走;手扶著欄桿眼看著地面;不急不擠。

  4.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兒歌靈活地規范班級常規比如,在引導幼兒輕輕走路時,教師可以帶領他們一起學習小花貓。教師邊做動作邊說兒歌:“走路要學小花貓,腳步輕輕靜悄悄,別人做事不打擾,大家夸我好寶寶。”幼兒愛模仿的特點在愉快的兒歌氛圍中被激發出來,這時,教師便可以告訴幼兒:“走路的時候我們也要像小花貓一樣輕輕的,不跺腳、不蹦跳,做個好寶寶。”

  在這樣的引導下,幼兒便知道了應該如何走路。用游戲激發幼兒學習常規根據幼兒喜歡游戲的特點,教師可以用游戲的形式或采用游戲的口吻激發幼兒學習常規,把對幼兒的要求轉化為幼兒的內部需求,從“你必須這樣”轉化為“我要這樣”。比如,小班的幼兒非常喜歡游戲情境,在情境中他們會不自覺地融入角色。

  因此,在培養幼兒形成收拾玩具的意識時,教師可以用“送玩具寶寶回家”這一游戲完成。比如引導幼兒邊收拾玩具邊說:“小玩具,要回家(把桌上的玩具放回玩具筐里),黃筐住樓上(玩具柜第一層貼上黃色標志,中間一層貼上紅色標志,最下面貼上藍色標志),紅筐住中間,藍筐住在最下邊。”

  5.用擬人的語言引導幼兒習得常規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年齡小的幼兒。教師利用生動形象的擬人化的語言,引導幼兒理解常規,遵守常規。例如:在培養小班幼兒的進餐常規時,教師發現幼兒不愛吃青菜,于是便將吃青菜說成:“小白兔最愛吃青菜,多吃青菜最可愛。”

  6.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根據幼兒“愛模仿”的年齡特點,教師可以強化某些幼兒的正確行為,以激勵其他幼兒以他們為榜樣。例如:教師對認真洗手的幼兒進行表揚和鼓勵,希望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也要認真洗手。好榜樣還可以是父母、教師或者是幼兒喜歡的文藝作品中的某個形象等。

  7.家庭與幼兒園同步培養教師可以通過家長會、班級教育博客等家園溝通的渠道,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一日常規以及幼兒常規、行為習慣培養的正確方法;還可以通過家庭教育講座、教子經驗交流會、專家咨詢等活動讓家長學習科學育兒的知識和方法,避免家長在家庭中過度保護幼兒和包辦代替,鼓勵家長讓幼兒進行自理、自立行為的嘗試。總之,常規教育就是幫助幼兒學會遵守集體生活規則,逐漸地從他律向自律發展,也就是從服從別人管理發展到自我管理。常規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幼兒的社會化發展。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運用多種方式持之以恒地、靈活地促進幼兒常規的養成。

幼兒園記錄隨筆13

  現象一:早上入園時,個別家長來到我面前說:“老師,麻煩你讓我的孩子多喝點水。”

  現象二:下午離園時,某些家長一接到孩子,就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白開水或各種飲料讓孩子喝。

  出現以上現象,無疑就是家長覺得孩子在園飲水量不足。其實,我們平時經常提醒孩子們喝水,并且在每次飲水時都會說出最少兩杯啊!但這個提醒的作用有多大呢?我悄悄地觀察了幾天孩子們喝水的情況:如果老師不盯著,孩子們就盛很少的水。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質。俗話說“小寶寶是水做的娃娃”,年齡越小身體含水量越高,幼兒身體中的水分約占其體重的70%~80%,如失水量達體重的10%以上就會危及生命。5~6歲的幼兒每日每公斤體重需80~100毫升的飲水量。當然,這并不是說每天要孩子喝十幾杯水,孩子平時吃的牛奶、蔬菜、水果和米飯等食物中均含有水分,補充了幼兒需水量的60%~70%,還須靠飲水來補充剩余的30%~40%。為了讓幼兒認識到水對人體的重要性,培養幼兒良好的飲水習慣,本人對中班幼兒的飲水習慣作了研究,認為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重視、共同配合。

幼兒園記錄隨筆14

  小班教養筆記觀察記錄——快樂洗手

  小班幼兒在洗手的過程中,總會聽到不斷的告狀聲:“老師,他又在玩水!”“老師,誰誰沒有挽袖子”……每天這些事情總是重復發生。過去,我總是反復提醒常規要求,“洗手時要這樣……要那樣……注意……”可效果總是不好。

  我想,幼兒天性好玩,喜歡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齡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愛的游戲也會樂此不疲。因此,教師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征,并深受幼兒喜愛的內容,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于是,我調整了策略。

  這天,在孩子們洗手時,我也加入進去,并有表情地唱起了《洗手歌》,這是我從《洗洗小手》改編過來的歌曲:

  挽起袖口,洗洗小手,我們來洗――手……

  甩甩抖抖,甩甩抖抖,水珠飛跑了……

  我邊唱歌曲邊洗手,當我唱倒甩甩抖抖時,時而快抖,時而慢抖,夸張地動作一下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紛紛跟我學起來。格格甚至一邊隨歌曲的內容進行表現,一邊把自己的想法也融入動作之中。

  讓洗手環節趣味化,游戲化,讓幼兒在歌曲的強弱,節奏快慢的變化中,通過動作表現歌曲內容,表達自己對歌曲歡快的感受,能促使它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現在,就連以前幼兒最愛敷衍的挽袖子,甩手,摘毛巾等環節,孩子們都愿意主動完成了。

  教師應做有心人,引導幼兒建立適合其年齡特征,能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科學合理的常規。尤其是如何引導幼兒由“要我怎樣做”變成“我要怎么做”,值得我們每一個幼教工作者深思。

幼兒園記錄隨筆15

  俗語說:"千人千脾氣,萬人萬模樣。"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每天面對的是幾十張不同面孔的幼兒,同時也是穿梭在幾十種不同的性格中。

  楊碩小朋友是班內一個比較靦腆內向的孩子,一看這個孩子,你會認為他是個安靜乖巧的孩子,但接觸長了會發現,其實不然,也許正是因為他的孤僻,所以總會出現過激行為。孩子集中如廁時,他會趁人不注意,打一下小朋友的頭或拍一下小朋友的背,這時就會有小朋友告他的狀:"老師,柴一圣打我。"追究原因,楊碩會很無辜地說:"老師,我沒有打人。"其實,老師明白,這也許是楊碩對小朋友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只是有些粗魯罷了,但這樣的行為畢竟是不對的,老師必須對其進行教育引導。讓他學會和小朋友友好相處,體驗和小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

  說到游戲,又出現了楊碩的有一大危險之處,當一起玩玩具時,他會因為爭搶某一玩具而張口咬人,作為老師,必須保證孩子的在園安全,當發現孩子的這一行為,我們必須及時教育。而面對老師的質問,楊碩沒有感到害怕,他會和老師表白,慢悠悠的對老師說:"老師,他搶我的玩具了。"其實,老師明白,在的楊碩心里,他并沒有覺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對,他喜歡這個小朋友所以他會拍他一下,用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他搶我的玩具,所以我咬他一下來維護我的利益。

  在孩子與孩子的交集里,其實并不存在明明白白的是與非,面對各種性格的幼兒,老師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證每名幼兒的心都不受到傷害,妥善解決孩子存在的偏激行為,保護他那幼小的心靈。

【幼兒園記錄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園記錄隨筆11-05

幼兒園大班記錄隨筆10-26

幼兒園教師的記錄隨筆10-24

幼兒園教養記錄隨筆10-21

幼兒園的教師記錄隨筆11-04

幼兒園大班隨筆記錄03-27

記錄的生活隨筆02-28

記錄寒假隨筆05-19

記錄青春隨筆05-1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日韩人人爽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电影 |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一二三四 | 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