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給每個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
在家看了一個講座視頻,是魏書生老師的,看完之后感觸頗多,在班級管理中“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時時有人干,人人時時干”。對于這四句話給了我很大的思考空間。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對于我們班的孩子,我給了他們多少事情,多少機會去體現自己在班級中的一個角色。
對于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我們應該怎么給孩子們來分配事情呢?
首先,事事有人干。適當的任務給每人一個機會。大班年齡段的孩子在進行學習的時候,能夠做哪些事情,給與孩子適當的量,才能吸引孩子來積極參與到為班級服務的行列中來。小組長使我們常用的一個方法,給每個孩子輪流做。顧名思義,組長就是管好自己所在的小組,是老師賦予孩子的一個權力。組長在每天的午飯前先洗手,幫助同組拿筷子,當然,在平時的活動中還要提醒旁邊的小朋友注意聽講,遵守游戲的規則。
其次,人人有事干。分工的調整,給孩子自己的崗位。每個孩子喜歡的事情不一樣,能做的事情也不一樣,那就給每個孩子安排不一樣的任務。喜歡植物的,做植物角的園丁;喜歡玩玩具的,負責監督每個小組的玩具收拾;喜歡當警察的,幫助管理班級內調皮的孩子,做一個小警察;善于整理衣物、系鞋帶的,可以教其他孩子疊衣服、系鞋帶等等,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空間。
再次,時時有人干。班級里的每個事情雖然發生的時間不是同樣的,但是一樣可以監督大家。在需要的.時候,一定要有人負責。班內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責任是作么。比如最近班級你的植物角怎么確定有沒有孩子負責呢?做一本小小的記錄本,每天做好記錄。如果孩子做膩了,沒興趣,那么就換人來。
最后,人人時時做。每個人安排好任務之后,也必須要時時的去做。在進行管理的時候,也要靈活機動,不一定要把這個孩子拴在這個事情,他感興趣的可以多次嘗試,每個學期可以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嘗試不同的工作,每個人經常要知道自己的現在該完成什么事情。
在班級管理中,每個事情要做的孩子會遵守這個規則,反而那些整天無事可做的孩子,帶來的副作用才是最明顯的。在關注好班級整體的時候,也要注意個體的差異,使得班級管理朝著和諧、健康的方向前進。
【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給每個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相關文章:
教育筆記-給孩子一個鍛煉機會10-13
教育筆記-給每個孩子一個表現機會10-13
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調皮的孩子》09-30
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恰當的回應孩子》09-29
一個能力較弱孩子的觀察記錄11-17
教育隨筆把機會分給每個孩子11-15
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用愛心溫暖孩子》09-29
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怎樣讓孩子更聽話》09-30
觀察記錄:孩子進步了!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