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堂觀察記錄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經典)課堂觀察記錄3篇
課堂觀察記錄1
觀察教師:xx老師
課題:繪本《啪啦啪啦砰》
觀察點:教師提問的有效性以及幼兒回答問題的完整性
觀察過程:教師首先通過圖片,直接提問:“它是誰?”讓小朋友們認識該繪本故事的主人公小鼴鼠,然后帶領小朋友邊看繪本邊講述故事。在理解繪本故事內容中教師將認識地底下的植物與動物作為重點。因此,讓小朋友猜一猜:“小鼴鼠啪啦啪啦砰,碰到了誰?”小朋友能夠根據教師出示的部分植物、動物圖片猜測出植物的名稱。在整個提問與回答的過程中讓幼兒理解繪本故事,最后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完整講述故事。師簡單、緩慢的語言有利于孩子們的理解,增強提問的'有效性。小班幼兒的語言能力需要在擁有講述條件的語言環境中不斷得到鍛煉。教師應該給與小朋友多一些的講述機會,所提問題可以增加一些廣度,盡量避免單一的答案。
課堂觀察記錄2
課題名稱:《培養小班幼兒在撕紙活動的動手能力》
觀察、記錄人:xxx
觀察時間:xxxx
觀察地點:小一班教室
觀察前情分析:
小班的幼兒是一個處在各方面都剛剛開始發展的階段,語言能力可以通過平時的交流、游戲得到發展,身體機能可以通過鍛煉得到發展,而動手能力在平時的發展中則是最為薄弱的一方面,幼兒的動手能力還是各方面能力中最為重要以及最常用的能力,它需要通過一系列有計劃、有步驟的方法,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而靈活的動手能力在平時的學習、生活、游戲中都將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在探索撕紙活動的過程中,不僅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還可以使幼兒增強注意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同時也可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幼兒在撕紙時,可以把自己撕下的紙想象成任何的東西,進行構圖,在撕的過程中,幼兒的動手能力就在做做玩玩中培養起來。
情況實錄:
今天下午,我在角色區里提供了一些彩色紙、紙盤,問他們:“誰愿意給小娃娃做一碗面條?”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叫著:“我來,我來……”積極性都被充分調動了起來,我在一旁讓孩子們先說一說面條的樣子,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面條長長的、細細的。這一次我提高操作的難度,告訴孩子們沿輪廓線將方形紙撕成長條。還沒等我
說完,他們拿起彩紙就“唰”“唰”地撕開了,許辰逸總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和節奏,很專注的在"撕"、貼。楊雅琪動手能力就比較弱些但撕出的全是塊狀,我著急了,我不斷地提醒她要撕得細細的、長長地,甚至讓她停下來再次看我的示范,但是她根本不理會我,還是自顧地撕著,不肯停下。時間倒是花了不少,但成功率不高,一碗面條最后變成了一碗米飯。
教師反思:
小班的幼兒比較喜歡涂鴉和任意撕紙。而撕紙活動容易被老師忽視。其實,紙是一種屬于低結構的材料,撕紙活動正好是幼兒年齡特點的'表現,利用撕紙活動對幼兒進行動手能力的培養是再好不過了。我經過在小班上學期的實踐,發現在撕紙活動中不僅可以鍛煉幼兒手部肌肉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而且能培養幼兒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及創造能力。
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點取材,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最初我將紙裁成長條,讓孩子們練習將長條紙撕成小塊,孩子們在一個多月的練習中,已經能夠熟練地掌握這一技能。因此,這一次我提高活動難度,引導幼兒能夠沿輪廓線將方形紙撕成長條。撕紙時: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緊捏紙,撕一撕、移一移,重復到完成為止。因為本節課的內容和難易程度很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面條也是他們最熟悉的東西。很多小朋友一開始圍著我說:“我不會,我不會。”在我的鼓勵下,孩子們膽子大起來,大膽嘗試各種撕的方法。
小朋友在互相比較中,激發了制作的興趣,從而激發了他們將作
品完成,沒有半途而廢的現象。在平時的活動中,我便選擇撕紙活動來發展小班幼兒的動手能力,以次來分層次的培養幼兒。活動中小朋友們都很安靜,總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和節奏,有一些平時比較好動的孩子我發現也特別認真,很專注的在"撕"、貼。
一些動手能力比較差的孩子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作品,這一點讓我感到很欣慰,也覺得很開心,因為我發現這樣的活動可以讓一些好動調皮的孩子安靜下來,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
課堂觀察記錄3
俊鵬小朋友上課打不起精神,經常走神。但是一到下課,他特別喜歡瘋鬧。說明他還是一個很活潑的孩子。面對他,我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和他談心,他告訴我他的媽媽喜歡打牌,總是把他帶到那里去玩。媽媽玩媽媽的,他和孩子們一起玩。有一天我嘗試了,讓他到第一排坐。他還是不學習。第二天,我就讓他回答問題,他還是不會回答。第三天,我就特別對他運用了豐富的面部表情,他偷偷笑了,他以為我不知道。我看他有興趣了,馬上讓他回答問題。他還真回答對了呢!真是奇跡呀!我想。于是后來的'學習中,我就總是對孩子們時而皺皺眉毛,時而開懷大笑,果然李樂被我感染了。他現在已經是一個很愛學習的孩子。通過和孩子談心,讓孩子感覺老師離我很近,讓孩子能接受我。在教學中,運用豐富的面部表情讓孩子感受學習的快樂,感受愉快的情緒,感受知識的樂趣。其實說白了,就是教師要用激情去點燃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愛去表達,用愛去照亮孩子的心靈。讓所有孩子快樂才是我們的服務宗旨,給所有孩子知識的樂趣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我們的辛勤培育下快樂、健康成長!
【課堂觀察記錄】相關文章:
課堂觀察記錄07-20
課堂聽課記錄08-15
記錄課堂作文11-05
大班個案觀察記錄-個案觀察記錄大班04-26
作文--記錄課堂鏡頭01-28
個別觀察記錄11-25
小班的觀察記錄11-22
大班觀察記錄06-26
幼兒觀察記錄【精選】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