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美文

時間:2021-04-25 08:12:44 經典美文 我要投稿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美文

  先賢,我覺得我們都要尊重他們,雖然他們已不在世,但是為我們留下了真正寶貴的財富。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美文

  雖然,傳承到今天,不少意思已經被曲解,但是擋不住我們去探索它的原本面目。

  不說為先賢繼絕學,也不說為后世開太平,只說自己的理解,合理不合理留給他人去評判。

  《論語》開篇第一章是“學而第一”,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這句話的重要性,或者說是它的價值性,占據了整部論語的一半,甚至可以說百分之八九十。

  我記得在小學的時候,老師教我們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并且經常去練習、復習,是很快樂的。

  這么一記,就是十幾年,期間從來沒有人能夠告訴我:這樣的解釋是錯誤的。

  在我拜讀了一些作品后,不禁感嘆:誤人子弟多少年!

  先賢程頤說:讀圣人書,要對每一句話,熟讀玩味,“將圣人言語切己”,學以潤身,放自己身上,切己體察,“不可當一場話說”,以為這句話好理解,輕飄飄放過了。

  學習,對于我們來說真的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如果不是,為什么孔子要說“悅”?

  我們回過頭去,看看自己上學的那會兒,對于學習是什么態度?快樂還是不快樂?

  再回過頭來,看看現在正在上學的孩子,對于學習,他們快樂還是不快樂?

  當然,還要看看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樣學習的?

  當然了,要直視著老人或者是鏡子,要摸著自己的良心說。

  那么,既然是不快樂,我們要怎樣去理解孔子說的這句話?

  先來說一說“學習”這兩個字、這一個事情。

  學,《說文》說“覺寤也”,繁體字是“學”。上面是兩只手以及工具和材料,中間是需要編織或制作的某個東西,下面是一個“子”,意思是有些事情是從小就要去學、去做的,才能從中有所體悟。

  習,《說文》說“數飛也”,繁體字是“習”。上面的“羽”代表“鳥兒”,下面的“白”代表“太陽”,意思是鳥兒不停地在天上飛來飛去,像在練習飛翔。

  一個人,從出生那一天起,他就對周圍陌生的世界有了一個好奇心。

  一個人從出生到牙牙學語、會爬、會走路、會跳……這些“本領”是通過“模仿”“大人”,并且經過不斷的思考練習實踐,而得到的。

  當孩子剛開始牙牙學語,他想要告訴我們什么的時候,我們未必能夠聽得懂,孩子的心里會“舒服”嗎?雖然孩子可能還不知道“舒服”“高興”“不高興”是什么,但人是有“本能”的,它會自然而然的表現在你的身體語言當中。

  當小孩子剛剛開始模仿著“學走路”的時候,應該有摔過跤吧?摔跤了,會疼會哭,會要“大人”抱抱。

  是不是應該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不亦痛乎?

  孔子在《易經·系辭》中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以現在的觀念來講,人類的語言不能夠表達所有的思想。

  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說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同理,同樣一個字,不同的`人,寫出來也是不一樣的。

  同理,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場景中,表達出來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那么,我們應該要怎樣去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句話呢?

  我們學習,要跟那些有“高尚品德”的“大人”學,要去“模仿”他們。

  他們怎么說的、怎么做的,我們“受教”了之后要去做,做了之后有所體悟、要自我反省,反省又有所感悟之后再去教授給其他的人,自然就是“悅”了。

  因為“說”在古代是通假字,通“悅”。你把你的經歷、經驗、感悟“說與”他人聽,你好我好大家好,自然就是“悅”了嘛。

  當然,或許之后的我會推翻現在的言論,但目前來說,這是我所理解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就像如今的去醫院看病一樣,往往是哪個部位有不舒服就去查哪個部位,不會去查整體,因為花錢太多了。往往好了一段時間之后,又復發,很少徹底治愈的。

  所以,從整體上來看《論語》才會比較全面的認識它,你才會覺得更為精彩。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美文】相關文章:

12-06

導師乎?園丁乎?(網友來稿)12-06

不亦快哉--金圣嘆12-06

醫生乎?屠夫乎?--《讀<伊索寓言>》12-06

經典美文之別樣人生說03-30

他說她會幸福經典美文04-02

認為乎?揭露乎?--《等待戈多》主旨探微(網友來稿)12-06

理想國后說新民-經典美文04-01

2012浙江高考零分作文:奔跑乎,鼓掌乎?12-05

鼓勵成才乎 拔苗助長乎---關于青少年寫作、出書熱的議論12-0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观看91免费精品国产拍在线 | 日本在线a综合免费不卡 | 六月丁香婷婷亚洲中文字幕 | 色婷婷综合和线在线 | 亚洲国产原创Av在线 | 亚洲成在人线中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