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南轅北轍近義詞
南轅北轍是指如果采取的行動跟所要達到的目標相違背,盡管條件好,也不會有好的結果。下面我們來看看南轅北轍近義詞,歡迎閱讀借鑒。
南轅北轍近義詞
背道而馳、 南山有鳥、 天南地北、 各走各路、舍本逐末
相背而行、 救經引足、 以火去蛾、 北轍南轅、掘地尋天
戴盆望天、 分道揚鑣、 抱薪救火、 舉措失當
《南轅北轍》故事
魏王要出兵攻打趙國。大臣季梁在外邊游歷,半路上聽到這個消息,立刻趕了回來。他衣服來不及理,臉也來不及洗,就跑進宮去見魏王。魏王很奇怪,問他:“您怎么回來了?有什么要緊話要跟我說嗎?”季梁說:“是呀,我在路上碰見一個人,他乘著馬車直奔北方。我問他上哪兒去,他說要上楚國去。”魏王聽到這兒,忍不住笑了出來,說:“上楚國去怎么往北走呢?”季梁說:“是呀,我也這樣問他。他說:‘沒關系,我的馬挺能跑。’我對他說:‘馬雖然能跑,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呀!’他說:‘沒關系,我路費帶得不少。’我說:‘你路費雖然多,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呀!’他說:‘沒關系,我這個駕車的挺有本領。’”魏王忍不住哈哈大笑。他說:“天下哪有這樣胡涂的人。”季梁說:“是呀,馬越能跑,帶的路費越多,駕車的越有本領,他離楚國可就越加遠了。大王老是想當各國君主的首領,那就應該讓各國的君主都信任大王。可是大王憑著兵精糧足,打算借攻打趙國來提高聲望。這樣攻打別國的次數越多,離您當首領的愿望可就越來越遠,這正跟到楚國去走了往北的.道兒一個樣。”
“南轅北轍”就是從季梁打的比方來的。“南”和“北”是“往南”和“往北”的意思。“轅”是“車杠”,這里就指車;“轍”是車輛在路上碾出來的痕跡,這里就指路。成語的意思是說:如果采取的行動跟所要達到的目標相違背,盡管條件好,也不會有好的結果。
南轅北轍讀后感1
《南轅北轍》這則故事的大意是:一個人坐車在路上疾馳,他的朋友看見后對他說:“你要去哪?”他說:“到楚國去”。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說:“楚國在南邊,你怎么往北走啊?”,他說:“沒事,我的馬跑得快。”朋友說:“馬跑的越快,離楚國就越遠了。”他說:“沒事,我的車夫是個好把式!”朋友搖頭說:“哪天你才能到楚國呀!”他說:“沒事,我的盤纏多。”殊不知,楚國在南邊,他硬要往北走。他的馬越好,車夫趕車的本領越大,盤纏越多,就越到不了楚國。
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必須要有正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如果背道而馳又固執己見,是永遠也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的。含有對那些做事情沒有明確方向性和目的性的人,又不喜歡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人,是一種辛辣的諷刺和善意的批評!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無論做任何事,都應該有一個正確的目標和方向,善于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并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才能早日到達成功的彼岸!我們現在的任務和目標,就是要好好學習,學好本領,才能到更好的大學進行深造,將來才會有一份滿意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我一定要朝著這個目標不懈努力,我有信心的,繼續加油吧!
南轅北轍讀后感2
今天,我們學習了《南轅北轍》這一課。主要講的是一個人目的是到楚國,而他卻往反方向走,在朋友的一再提醒下,還是執迷不悟。這則寓言是比喻有些人行動和目的是截然相反的,行動越賣力反而離目標越遠。
有時,我也是這樣一個人。有一天,我回家時,一個大坑擋住了我的去路。我可不喜歡走“冤枉路”,于是決定跳過去。我走到跟前一看。哇!這么深!這么遠!要跳過去可真不容易呀!這時,我心里產生了兩種想法:第一,冒著危險跑過去;第二,多走一些路。我的第一種想法沒能戰勝第二種想法,只好扭頭逃跑了。在這件事里,想跳過大坑是我的“南轅”,而轉身逃跑則是“北轍”,所以在這件事里我是一個“南轅北轍”的人。
我還想對這個寓言故事里的去楚國的人說:“這件事里,你錯得最重要的地方是方向錯了,而你認為的盤纏多、車夫是好把式、馬跑得快等沒用的理由,跟你往反方向走沒有一點關系。就像數學應用題一樣,希望你以后能問題的關鍵。”
好了,《南轅北轍》學完了,你們可不要向去楚國的那個人學習噢。
【南轅北轍近義詞】相關文章:
南轅北轍的近義詞09-14
詞語南轅北轍近義詞04-11
南轅北轍的近義詞及解釋01-17
南轅北轍說課稿11-04
《南轅北轍》說課稿06-28
南轅北轍教案08-20
南轅北轍 造句04-09
南轅北轍的造句精選04-09
《南轅北轍》說課稿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