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義詞】
擔負、包袱、累贅、職守、仔肩、義務、責任、承擔、承當、負責、肩負、擔當、職掌、掌管、擔任
二、【基本解釋】
[釋義]
(1) (動)基本義:承當(責任、工作、費用等)。
(2) (動)承受的壓力或擔當的責任、費用等。減輕負擔。(作賓語)
[構成]并列式:負+擔
三、【英文翻譯】
1.(承當) bear (a burden); shoulder
2.(承受的責任) burden; load; encumbrance; freight
四、【短語造句】
1. 你不要把負擔加在他身上。
2. 交稅是小企業的致命負擔。
3. 我不想再加重你的負擔了。
4. 我的面容成了自己的負擔。
5. 劑量負擔是不能肯定的。
6. 孤兒院不能再負擔你的費用。
7. 這些費用都由國家負擔。
8. 婚禮的全部費用都由我負擔。
9. 這對腎臟排堿功能是個負擔。
10. 有汽車是經濟上的一個負擔。
五、【詳細解釋】
◎ 負擔 fùdān
(1) [charge]∶費用,開支
(2) [burden;encumbrance]∶承受的責任
家庭負擔
精神負擔
◎ 負擔 fùdān
[bear;shoulder] 承當 [責任、工作、費用等]
全家開支由他一人負擔
她在公司里負擔全部抄寫工作
亦作“ 負儋 ”。1.背負肩挑。《淮南子·氾論訓》:“乃為靻蹻而超千里,肩荷負儋之勤也,而作為之楺輪建輿,駕馬服牛,民以致遠而不勞。”《漢書·食貨志下》:“時又通西南夷道,作者數萬人,千里負擔餽饟。”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每逢二、四、七、十的場期,鄉里人負擔著自己的貨物到街上來販賣。”
(2).對自己所擔負的工作的謙稱。《左傳·莊公二十二年》:“ 齊侯 使 敬仲 為卿,辭曰:‘羈旅之臣,幸若獲宥。及於寬政,赦其不閑於教訓,而免於罪戾。弛於負擔,君之惠也。所獲多矣,敢辱高位以速官謗?’” 宋 司馬光 《為文相公許州謝上表》:“避辭公鼎,雖弛負擔;違離天閽,倍深眷戀。” 清 查慎行 《肩輿》詩:“禮有扶衰病,吾今釋負擔。”
(3).指物質上精神上所承受的壓力和擔當的責任。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多一個就多一個負擔, 曾霆 連中學都還沒畢業。”
(4).承擔;承受。 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要》三:“我想我們的革命黨,預備把 中國 大事負擔起來的。” 丁玲 《自殺日記》:“我所負擔的苦,實在是太重了。”
更多熱門文章:
1.
2.
3.
4.
5.
6.
7.
8.
9.意識的近義詞是什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