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大全
今年和往常一樣,學校要求家長陪同孩子觀看《開學第一課》,并要求看后寫觀后感。以下為本期節目的觀后感范文,希望能幫到那些不會寫觀后感的小朋友喲。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1
又是一年開學季,我再一次坐在電視前收看《開學第一課》。這一次,我又像往年一樣,學習了不少。
節目分為多個課堂,最吸引我的是有關“奮斗”的那一課。
在課堂上,嘉賓俞敏洪和王桐晶依次講述自己的經歷。俞敏洪作為著名教育機構新東方的創始人,在中國的名氣很大,但很少人知道,他在多年前的高考中失利數次才考進北大。而王桐晶,則是在珠心算界響當當的人物。她在多次珠心算大賽中斬獲冠軍,成為大家的榜樣。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惑:“他們為什么會成功?”其實,他們的成功之路用兩個字概括,就是“奮斗”。俞敏洪在高考落榜后天天努力學習,堅持自己的大學夢。王桐晶則是從小到大一直刻苦訓練珠心算。他們的成功,歸功于他們為夢想而奮斗的精神。
很多人都想成功,但最后總是在嘆息聲中以失敗告終。這都是因為他們在困難面前低下了頭,向困難屈服,他們沒有奮斗到底。在我看來,成功需要不忘初心、堅持奮斗。但這卻是大多人都沒有做到的。
成功并非每人都能所得,在眾多困難面前,誰能奮斗到底,誰就是最后的勝利者。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向俞敏洪、王桐晶等各個奮斗者看齊,奮斗到底。這才是學生應有的態度。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2
在9月1日,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一勵志的節目,我認為這個節目令我受益匪淺。
成龍老師的一席話,令我明白:夢想小可以實現,但若可以實現大的夢想為什么不呢?對得起國家,社會就是一個成功的人。任何一次的動作都不能馬虎,一次一次失敗,一次一次受傷,再一次一次重來,不能放棄。就算一次一次的受傷,但是必須一次一次重來。為了夢想拼搏。而且成龍老師也是一位正義感十足的先生,我認為只憑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大家學習。而他也是一位意志堅定的人,雖然在他拍影片的時候有許多不好的人去指責他,但是他還是一直堅持著,從來就沒有放棄。
而在解海龍老師的演講中,我明白了,現在還是有許許多多的孩子的生活十分艱苦,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的生活,好好學習,為社會做貢獻。知識改變命運,夢想創造未來。
在俞洪敏老師的話中,我明白了少年一定要有目標,不放棄夢想,而個人的奮斗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游戲中,我體會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一個人的成功,靠的,不僅是頭腦,身體,還有團隊的合作。
所以,在這一次的觀看后,我自己體會到了青少年要敢于有夢,夢想是走向未來的動力,是追逐目標的燈塔,只要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小夢想努力,我們的大夢想就一定會實現。奮斗可以戰勝困難和挫折,也可以造就幸福的人生,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新時代,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3
熒屏一黑,舞臺的中心突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機器人,厚重的鎧甲展現了我國科技飛速發展的未來。
本課的第一個主題為“夢想”,成龍的亮相令電視機前的孩子們激動不已。成龍告訴我們,他身上有超過百處的傷口,甚至腦溢血,但是他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將那些傷口隱藏在粗布麻衣之下。若干年后,通過努力他成功了,不僅是事業上的成功,更成為了全球華人的驕傲!我們的雖微不足道的夢想,在衣食無憂生活中的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拼搏不奮斗呢?!
努力奮斗,是一個人成功的必需品。民航第一架大飛機的總設計師高考了三次,第一次英語只得了33分,第二次比第一次進步了22分,他沒放棄,他告訴母親再給他一年的學習時間,他第三次高考的分數終于讓他考入了北大。
最后一個主題是“探索.創造”,開學第一課請來了同為學生的王源,我們先見證了第一只在茶杯中誕生的小雞,接著,開始嘗試制作。王源在前幾步都做的很好,但是在破殼的時候卻屢屢失敗,但是最終在其他小朋友們的鼓勵下,他最終成功了。
我們現在還是學生,但是我們一定懷抱著自己的夢想,努力奮斗,不斷探索創造,為我們這14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撐起祖國美好的明天!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4
2018年9月1日,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個學年。晚上八點,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伴隨著爽朗的歌聲來到了我們的眼前。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巨大的銀幕最先出現的——著名武打片演員成龍。由他來給我們講講開學的第一課。“剛開始,我也只是一個跑龍套的,沒有鏡頭。最多也只是一個群眾演員,在鏡頭面前一閃而過,沒有人認識我。”臺下的觀眾個個都非常嚴肅專注的聽。“你們知道當時導演說我演的最好的是什么角色嗎?”臺下的小朋友都充滿疑惑地搖搖頭,十分渴望公布答案。“是死尸!”臺下的觀眾全都哄堂大笑,而電視機前的我卻非常嚴肅。“別人演死尸的時候都不懂得憋氣,而我做的比較好,雖然呈現時只是一瞬間,當時還是要花很多的時間來拍攝,導演都說我’死’得好!”又是一片哄堂大笑。我不禁想:明明再怎么努力都只是個龍套,幾乎不會有鏡頭,為什么還要這么努力?“在我的第一部電影上映后,大家都質疑為什么選我當男主角,當時我也就是轉身離開。后來,就慢慢拍,被全世界認可。”
這時,撒貝寧說:“今年成龍他已經64歲了,但是他在拍攝一些危險動作的時候,仍然是選擇自己去做,不用替身。成龍老師請問你有沒有在拍戲的時候有沒有受過嚴重的傷?””當然,從頭到四肢,到胸口,基本上沒有沒受過傷的地方。手斷過,胸骨裂過,背,頸椎......””在拍《紅番區》的時候,從橋上跳到氣墊船上時,我的腳變形翻了過來,我的攝影師都驚呆了,在我確認好他們拍到我這個鏡頭后,我就去了醫院。早上打好石膏,下午套雙襪子畫個跑鞋,就繼續拍戲了。“有一次我的手指翻到了后面,在做完動作后,自己把手指掰回來,繼續拍戲。我有時候在現場看到一些年輕人因為手扎到了刺就大呼小叫,唉......”
正是這些受過的傷,成就了成龍的夢想。夢想沒有拼搏,沒有奮斗,沒有一次次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挑戰,最終你是不可能站在夢想成真的巔峰上的!青少年要敢于有夢,夢想是走向未來的動力,是追逐目標的燈塔。在前進的道路上,只要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定能克服重重困難,創造出新的奇跡!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5
在《開學第一課》的節目里,國產C919大飛機震撼空降現場,大飛機設計師吳光輝叔叔也來到現場,為同學們帶來“巔峰之作”。沒有創新,我們的大飛機無法飛上天空;沒有創新,我們的大飛機飛不到很遠的地方,創新是我們進步的源泉。
當今世界局勢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這樣的現實下就要求我們每個人更應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企業、民族甚至是國家的希望所在。倘若將這些團體比作飛機,那創新就是將其托上天空的機翼。若無創新意識,就好比沒有機翼的飛機,連自己都無法騰飛,那還談什么夢想、什么未來呢?!所以身為21世紀的新青年,我們應該去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用創新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民族的夢想甚至幾億中華兒女的中國夢,用創新來創造屬于我們的未來。
創新并不只是那些所謂的天才們才有的事情,創新是屬于每一個人的。每個人都可以創新,只要你愿意創新。即使你暫時比不上別人也沒關系,只要肯努力,創新是不會放棄每一個有決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
相比那些抄襲者,他們為什么不用創新來證明自己?與其和他人一樣走一條死板的路線,倒不如自己披荊斬棘,開辟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雖然也許會遇上許許多多的艱難險阻,但你卻有了一條專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經歷。現在這個年代,沒有創新的人或許活得下去,但是沒有創新的國家卻是無法存活的。就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氣。人民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未來,但卻是創新賦予了人民這個能力。沒有創新,什么夢想、未來不過是一句空頭支票。
創新的力量可以使一個時代成為榮耀,可以使一個國家挺起脊梁,可以使一個人收獲他所沒有的榮譽和地位。它猶如一雙手,塑造著我們的未來。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相關文章: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06-10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02-14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09-02
學生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09-01
開學第一課的學生觀后感09-04
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精選09-03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精選09-04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10-17
開學第一課的學生觀后感12-11
2022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