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開學第一課日記(通用9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么能落下。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開學第一課日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1
入學以來開學第一天的《開學第一課》節目我都不會錯過,每次觀看這個節目我都非常的激動,今年又會有什么重要的事件和感人的故事呢?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節目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 我們看到了圍棋高手和阿爾法狗的人機大戰,見識了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移動支付等各種最新的技術;我們抬頭有“神舟”,下海有“蛟龍”,出門有高鐵,回家有大飛機……
說到大飛機我感到非常的自豪,這是我們中國造的第一架國產大型客機。大飛機的總設計師是吳光輝爺爺,他正在介紹的時候一架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制”成的大飛機倏然出現,飛過他的身前,在舞臺左側落下。我們的大飛機使用了新的機身材料,比同等機型輕了5%至10%,乘客量最多能達到190人。厲害了,我的國!
看到珠心算冠軍王桐晶,她能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記住屏幕上閃現的數字,是當之無愧的最強大腦。
聽俞敏洪演講我懂得了只要心中有目標,不放棄心中的夢想,并為之付出和努力,知識就會改變命運。
《開學第一課》觀看完畢我的新學期的課也要開始了,我要努力學習,為自己的小目標而奮斗。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2
四年級時,我們看了一部名為《我的長征》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位老紅軍爺爺青年時的長征歷程——紅軍部隊遭遇敵人飛機轟炸,不得不開始轉移。他們跋山涉水,歷盡了千辛萬苦。
在長征途中,他們被彝族人搶劫,用真心感化了他們,繼續向大渡河行進。部隊走時,彝族的姑娘們跳著舞向他們告別。在河邊,由于沒有交通工具,只好去搶占瀘定橋。戰爭非常激烈,許多人都犧牲了。最終,紅軍眾志成城,攻占了瀘定橋,完成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覺得紅軍的不屈不撓、團結一心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當時,紅軍的軍需物資短缺,又沒有御寒衣物,只能烤火取暖。餓了就抓幾把黃豆充饑,其身體狀況可想而知。再加上科學、醫療技術等方面的落后,不吃敗仗才怪呢!可紅軍戰士艱苦奮斗、前赴后繼,終于打退了一個又一個敵人。令我最感動的一幕就是“飛奪瀘定橋”。
當時,敵軍自知無法抵抗,便用起了過河拆橋的方法,死守橋的另一端,并將橋上木板全部拆掉。紅軍戰士們毫不懼怕,立馬分成三隊,一隊打頭陣,一隊掩護,一隊裝木板。戰斗開始了,敵人猛烈開火,紅軍也毫不示弱,拼死向前。殺聲、哭喊聲匯成一片,紅軍犧牲的人數不勝數,那位老爺爺僅剩的親人也犧牲了。可是,最終邪不壓正,紅軍奪下了瀘定橋。一江春水,吞噬了多少生命;兩條鐵索,凝聚著多少鮮血!現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許多人早已丟棄了艱苦奮斗這一傳統美德。有錢的,整天花天酒地,樂不思蜀;沒錢的,游手好閑,不知上進。
團結的高尚品質也早已蕩然無存。人們互相算計對方,爾虞我詐。我國已配不上文明古國這個稱號了。長征是人類的傳奇,在長征中,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3
星期五的晚上,我觀看了中央一套隆重播映的《開學第一課》。
這一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剛剛開始,是吳磊演唱的《夢想開始的地方》,接著有條不紊的講述了字以溯源、武以鎮魂、棋以明智……但其中我最記憶猶新的還是漢字叔叔查理德,他為漢字而狂。他廢寢忘食,漢字成了他全部。在他學習漢字,正要建立漢字起源網站時,他得了心臟病,命懸一線。當他醫治好后,他繼續研究漢字,雖然漢字叔叔生命轉瞬即逝,但他還要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熱愛的漢字研究中去,他還把自己僅有的`錢投到漢字研究中。漢字叔叔的事令我很感動,因為他是外國人,不需要學漢字,可他奉獻出一切,也要學習漢字,可見我們中國文化多么吸引人!
身為外國人都喜愛中國文化,何況我們呢?我們的中國文化遠及海外,我們為何不為我們的文化而驕傲呢?那是我們祖先流傳下來的,多么偉大。無論是變化多端的漢字,還是振奮人心的、令人熱血沸騰的中國功夫,還有琴棋書畫和古今中外的詩詞,都是那么的淋漓盡致……可見中國文化是多么的燦爛輝煌呀!我們應該驕傲,為我們國家——中國而驕傲,我為我是中國的小學生而驕傲!!
《開學第一課》在9月1號晚上的播出,更讓我們看到古往今來富強的中國。把一個國家創造美,轉化為全世界的美,這是全世界的樂趣。這是我們的驕傲!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4
開學了。清晨,正習慣懶床的我,被媽媽叫醒了。一個多月都沒有早起過,還真有些不習慣。但是一想到今天可以和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上課了,就興奮得馬上起床穿好衣服,拿著面包,抓起書包,飛奔到學校里。
走進校門,我才發現,今天,老師和同學們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辦公室和教室都打掃得干干凈凈的,顯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新氣象。我們班的每一位同學都精神抖擻的列隊去操場上參加開學儀式。接下來的時間里,四、五、六年級段派了三位同學上臺講了自己的寒假生活。他們幾位個個都講得有聲有色。
開學典禮結束了,同學們由高年級到低年級,如同小河般悄無聲息地回到了教室里。不一會兒,上課鈴聲響了,書聲瑯瑯,清風陣陣!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5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天氣:晴
今天一早,我們就知道了有《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美在你身邊”。第二節課時,開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分成了四個部分: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結合主題,讓我十分感興趣。
探索美
第一章節是探索美。美其實并不是富麗堂皇,雕龍畫鳳的代名詞。美也是無處不在的。有句話說的好:“不是世間沒有美,而是我們沒有發現美的眼睛。”第一章節,我看到了很多我平常忽視的美。看,那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馬快速奔騰起來真是飛沙走石;那極樂鳥似乎戴了一副面具;那可愛的小猴子的眼睛里寫滿了好奇與驚訝,一 個個鮮活生命在向我們展示美。可能這離我們有點遠,但是,當清晨的陽光普照在一片片幸福的葉子上時,這很美;當晚霞用創造的顏料讓云朵五光十色時,這很美;當風吹過草坪讓草坪成為一個綠色的“海”時,這也很美。這些美都是我們身邊的,也許,不足一分鐘的駐足觀望,坐在車上的余光一瞥,都能發現。有的人讓它從時間的縫隙里溜走了,可有些人卻欣賞它的美。這,就是探索美。
創造美
美不是單一的,它也可以創造。那自制樂器的劉大成用平常的東西,做出了不平常的曲子。水管,樹葉,藥瓶都能成為樂器。這平常的東西,用智慧改造了一番,就變了一番模樣,這一件件閃著智慧的神奇樂器,難道不美嗎?還有劉大成自身的技巧,讓沒有改造過的梳子也成了樂器。還有那好聽的《農家的早晨》,完全都是自導自演,不僅有精妙的技巧,還有無聲的演出,一切都讓我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那生趣活潑的農家的早晨
傳遞美
“最美” 似乎是現在很熱門的話題。而“最美”司機吳斌卻格外令人感動。身受重傷的他控制了車子,讓所有的乘客都安全了,可他卻走了。他的壯舉讓許多人知道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奉獻,在那“最美”的幾分鐘里,所有的人都了解了美。連我,也感受到了他的美,那顆時刻為著他人的心,是善良的美。吳斌用他自己的事跡和生命傳遞了美!
和諧美
在奧運會上,美也無處不在。那“零失誤”的中國體操男團憑著高超的技巧成功衛冕,讓我和許多人興奮不已。在《開學第一課》上,他們告訴了我和諧與美。他們無論其他人表現如何,都互相擊掌鼓勵,讓整個隊伍少了爭吵,多了和諧。和諧,團結,使美綻放在了每個隊員的身上,這讓我為之欽佩。
《開學第一課》只有1個多小時,也許并不能概括完世間所有的美。但是,它教給我的方法卻能讓我的生活無時不刻存在美!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6
校園生活時時有快樂,處處都快樂。同伴捉迷藏,師生做游戲。但最快樂的是這學期的科第一節課。
這學期從初小轉到完小讀書了。新的學校一切都新鮮,一切都陌生。很多新老師,很多新學生。
“鈴鈴鈴……”,上課鈴響了,我找到了自己的教室,等待新老師到來。走進教室的是一位身材苗條,扎著兩條小辮子,笑意寫在她的臉上的年輕女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新學期好”新老師用柔軟的聲調親切地對同學們說,立刻拉近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我姓劉,名林娘,雙木林,靠近山林里長大,娘表示女的,我是一個男老師還是一個女老師?”,頓時博得大家哈哈大笑,老師也咪咪地笑了。笑出了同學們寬松的心理,快樂的心理!
“我喜歡和活潑、誠實、愛學習、懂禮貌孩子交朋友……”。劉老師那櫻桃似的小嘴繼續發出激動人心的聲音。同學們頻頻點頭示意,都認為劉老師很爽快、真誠,平易近人。
“接下來請同學們也來作自我介紹”。也許是劉老師的話太突然了,班里頃刻鴉雀無聲。你看我,我看你,誰都不愿意先說。這時我在靜思:按以往的習慣,開學第一節課是班主任對同學們致歡迎和祝賀詞,提出新的要求,編排座位,發放書籍本子。而新老師開學第一天就有新的花樣,今后肯定會給同學們帶來更多的快樂。
“我叫孫俊義,與孫悟空同姓,和水滸中盧俊義同名…”,突然一位同學打破了教室平靜的氣氛,我啞然失笑了。“我是一個好玩的人,作業經常不交。很會做鬼臉,人緣還好”。看到大家都那么大膽,那么有勇氣,那么坦誠,敢于解剖自己,我也不耐不住性子。“李騰輝就是我,語文好,課余喜歡看書,人家說我書呆子。可經常被數學老師留下來”。一個接一個爭先恐后地自我介紹,別具一格,形式多樣,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快樂無比。
“我們班的同學都能說會道,敢于挑戰自我,大家喜歡才藝展示嗎?”,劉老師話鋒一轉,又在導演下一個節目了。“什么才藝展示”?正在我疑惑時,有的同學已經開始表演了。
有的上黑板畫畫,有的背古詩,還有的劃拳,豐富多彩,精彩紛呈。一時課堂熱鬧非凡,笑聲,歡呼聲,鼓掌聲連成一片。我等得不耐煩了,還沒有等到前一個同學表演結束,我就喧賓奪主跑到講臺說了終于搶到了機會,“靜靜的校園的校園里在閃爍,我們的老師還在……”,我唱起了我喜歡唱的歌曲,有節奏的鼓掌聲在教室里回蕩。
“鈴鈴鈴……”,下課鈴響了,同學們余興未盡。
這節課真快樂!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7
今天,我們全校觀看了中央電視臺大型公益活動《開學第一課》,看完后,我更堅定了自己追求夢想的那顆心。 這次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乘著夢想的翅膀”,主要講了一些普通的人追求夢想的故事。其實夢想就像一盞明燈,無論你是否殘缺,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你的生命就會充滿光明。 在這個別開生面的課堂上,一個個擁有夢想的普通人閃亮登場。其中,令我最佩服的是一個叫廖智的舞者,她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和雙腿,那時的她痛苦不已,但她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而是戴上假肢,強忍著劇痛練習舞蹈。廖智在我心中已是個沒有人能代替的舞者了,因為她的這份勇氣是很多舞蹈大師都做不到的,我覺得她是最美的舞者。 令我印象比較深的還有黑龍江鶴崗的單親媽媽鄭亞波,她是一位普通的加油站工人,兒子小威四歲被診斷為自閉,她在11年里堅持自學鋼琴,并手把手地把自己知道的教給小威,雖然是手把手地教,可小威在一個月里還是沒有一點進步,但她并沒有放棄,依然堅持著。
就這樣,11年過去了,現在的小威已經能跟上正常人的學習速度了,并且還會彈好多中外鋼琴曲,小威成了媽媽的驕傲。 獲得成功的前提是堅持,讓我們懷著希望,解開對夢想的束縛,乘著夢想的翅膀,并為之而努力吧!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8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姍姍來遲,一彎殘月仍高懸空中,我會想起“殘月皓煙霧”;當正午陽光正烈,四處樹蔭正濃,我會不禁輕吟:“樹蔭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當傍晚斜陽依偎著西山,我會嘆道:“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當夜晚明月高懸,蟬兒在清風里長吟,我便不由想到“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一天中的每個時光,都有詩詞相伴,在文學中徜徉,總會心生一股清幽典雅之意。古人常說“心靜自然涼”,也莫過于此。
當我想一步登天之時,總會想起“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中國古典文學教會我,做事要循序漸進;當我做事想要放棄時,又回想起“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中國古典文學教會我持之以恒,絕不半途而廢;當我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其解時,而后總會想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現在的許多人,寧愿把時間花在看那些不切實際的言情小說,也不愿一瞥積滿灰塵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在許多人眼中,這些文學作品都是些苦澀難懂的書,而相比之下,言情小說就顯得引人入勝了些。
隨意走到哪里,總有人談論道:“待我長發及腰,少年你娶我可好”之類的流行小說用語,然則古典詩詞就比不上這些嗎?“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海誓山盟;“在天愿做比翼年,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情意綿綿;“君當如磐石,妾當如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的海枯石爛,怎樣都要比荒謬怪誕的言情小說。
總而言之,走近中國古典文學,是對精神的陶冶,靈魂的洗滌,心靈的洗禮;走進中國古典文學,為心靈取得一抹淡淡幽香。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9
2017年《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分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五個篇章,旨在引導中小學生從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尋找中國自信的源泉,培養他們愛黨愛國愛人民,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
穿越五千年時光,走進中華文明的古老源頭,領略民族自強之魂的風采,品味字里行間的家國理想,開啟黑白二子間蘊含的智慧。追根溯源,鑒古知今……央視綜合頻道副總監許文廣說:“今年的主題演繹,注重讓傳統文化和當下發生關聯,而不是放在博物館里成為僅僅能欣賞、背誦的對象。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文化就在他們身邊,依然會影響他們當下的生活。”
【開學第一課日記】相關文章:
開學第一課日記09-26
開學第一課日記09-26
開學第一課日記09-26
開學第一課日記09-26
《開學第一課》的日記09-03
日記開學第一課09-03
開學第一課的日記09-05
開學第一課-日記09-05
《開學第一課》日記09-06
開學第一課日記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