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理《聲現象》復習課件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課件,課件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的、反映某種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寫課件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物理《聲現象》復習課件,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聲音是什么第一章聲現象(復習)
1、聲音是由于發聲體的______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_____。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發聲。_____停止,發聲也停止。第一章聲現象(復習)
(注意:振動一定會發聲,但發出的聲音人不一定會聽到;如果物體不振動,是決不會發出聲音的)第一章聲現象(復習)
2、聲音的傳播第一章聲現象(復習)
(1)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一切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作為______,聲音在介質中以波的形式傳播,叫做______。第一章聲現象(復習)
(2)_____ 不能傳聲。第一章聲現象(復習)
(3)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體,氣體的傳播速度最慢。
3、聲波能使物體振動,能粉碎小石頭,這表明聲音具有 。第一章聲現象(復習)
聲音的特征
1、聲音的三要素第一章聲現象(復習)
(1)聲音的三要素是指聲音的_____、_____和______。第一章聲現象(復習)
(2)音調指聲音的_______,是由物體振動的_______決定的;響度指聲音的_____,是由物體振動的________決定的;我們能分辨不同人的聲音,依據的是聲音的________。第一章聲現象(復習)
(3)聲音的特征
響度
音調
音色
影響因素
振動的
聲源的遠近
振動的
發聲體的材料、結構
改變方法
改變力的大小
改變發聲體的長短、粗細、松緊
舉例
震耳欲聾
脆如銀鈴
悅耳動聽
說明
1、 頻率: 單位:赫茲(hz)
2、 振幅:振動的幅度
2、用一把直鋼尺完成下列探究實驗:
(1)探究聲音的響度與聲源的振幅有什么關系?
(2)探究聲音的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什么關系?
(1)實驗方法:將鋼尺一端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另一端伸出桌面外( 相同)。第一次 撥鋼尺,使鋼尺振動發聲;第二次 撥鋼尺,使鋼尺振動發聲。
現象:第二次比第一次的響
結論:振幅越大, 。
(2)實驗方法:將鋼尺一端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用大小相同的 撥動鋼尺)。第一次伸出的 一些,使鋼尺振動發聲,此時鋼尺振動的 ;第二次伸出的 一些,使鋼尺振動發聲,此時鋼尺振動的 。
現象:第二次比第一次音調低
結論:振動越慢, 。
令人厭煩的噪聲
1、噪聲的來源、危害和控制第一章聲現象(復習)
(1)劃分聲音強弱等級的單位是____,用符號“dB”表示。第一章聲現象(復習)
(2)減弱噪聲的方法有:從噪聲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個環節來防治。第一章聲現象(復習)
2、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人耳聽不見的聲音第一章聲現象(復習)
1、由于人耳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____Hz~_______Hz,在這個范圍以內的聲音稱為可聽聲。人們把頻率低于____Hz的聲音叫做______,頻率高于_____Hz的叫做______。
2、超聲波具有 ___,易于獲得較為集中的聲能等特點。生活中的應用:聲吶、B超圖像、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焊接器
3、次聲波可以傳的很遠,容易 。一定強度的次聲波對人體會造成傷害。
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管制樂器考里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鐘考鐘振動發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生停止;但聲音并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出的聲音仍在繼續傳播);
3、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4、聲音的振動可記錄下來,并且可重新還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時損耗最少(在固體中傳的最遠,鐵軌傳聲),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軟木除外);
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
3、聲音以波(聲波)的形式傳播;
注:由聲音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s/t;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怎樣聽見聲音
1、人耳的構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及聽覺神經組成;
2、聲音傳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動,再經聽小骨、聽覺神經傳給大腦,形成聽覺;
3、在聲音傳給大腦的過程中任何部位發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鼓膜、聽小骨處出現障礙是傳導性耳聾;聽覺神經處出障礙是神經性耳聾);
4、骨傳導:不借助鼓膜、靠頭骨、頜骨傳給聽覺神經,再傳給大腦形成聽覺(貝多芬耳聾后聽音樂,我們說話時自己聽見的自己的聲音);骨傳導的性能比空氣傳聲的性能好;
5、雙耳效應:生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因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步調亦不同,可由此判斷聲源方位的現象(聽見立體聲);
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振動物體越大音調越低;)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聲者越遠響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體的音調、響度盡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么物體法的聲靠音色)
注意:音調、響度、音色三者互不影響,彼此獨立;
超聲波和次聲波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范圍: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低于20Hz叫次聲波;
2、動物的聽覺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臺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噪聲:
(1)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噪聲;
(2)從環保的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
2、樂音: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有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
3、常見招生來源:飛機的轟鳴聲、汽車的鳴笛聲、鞭炮聲、金屬之間的摩擦聲;
4、噪聲的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dB,超過90dB會損害健康;0dB指人耳剛好能聽見的聲音;
5、控制噪聲:
(1)在生源處較弱(安消聲器);
(2)在傳播過程中(植樹。隔音墻)(3)在人耳處減弱(戴耳塞)
聲音的利用
1、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石、清洗鐘表等精密儀器;超聲波基本沿直線傳播用來回聲定位(蝙蝠辨向)制作(聲納系統)
2、傳遞信息(醫生查病時的"聞",打B超,敲鐵軌聽聲音等等)
3、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飛機場幫邊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一音叉振動,未接觸的音叉振動發生)
【物理《聲現象》復習課件】相關文章:
物理《聲現象》總結05-09
初二物理聲現象科技論文09-22
聲現象教學反思04-16
聲現象教學反思04-16
《聲現象》教學反思09-26
聲現象的教學設計06-17
奇異聲現象教學設計07-02
《聲現象》教學反思 6篇02-25
《聲現象》教學反思6篇09-26
民族五聲性調式課件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