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書活動課件
捐書活動課件
教學目標
1.結合“捐書活動”的情境,經歷從表格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連加法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正確計算三位數的連加法。
2.能運用連加等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和方法,初步發展估算意識,逐步養成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突破方法:利用學生熟知的情境,理解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估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利用學生熟知的情境,理解算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我們學過兩位數加兩位數,誰知道它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研究“捐書活動”中的一些數學問題。板書課題捐書活動.
1、看一看,說一說。
出示主題圖。
大家仔細觀察主題圖從情境地表格中找出那些數學信息?
2、提出問題。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想說些什么?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匯報。
預設:
生1:哪個年級捐的書多一些?
生2:三年級一共捐了多少本?
生3:四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很好,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哪個年級捐書多一些?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與同桌交流,然后匯報。
預設:
生1:每個年級都有三個班,可以一個班一個班的對比,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一班多出來的書,比后比后兩個班少的書的數量多,所以三年級多。
生2:估算一下每個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生3:三年級每個班都補成100后,尾數是17,四年級每個班都補成100后,尾數是10,所以三年級多。
師:同學們的方法真多,如果我們算出每個年級的本書再比較就更準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你知道怎樣列式呢?
學生嘗試列算式,交流后匯報。
三年級:118+104+95。
四年級:103+109+98。
3.解決問題。
師:觀察這兩個式子有什么特點?
揭示課題(三位數連加),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新知識。(引出課題)
師: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算式:118+104+95.
估算。
師:先估一估,大約有多少本?并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估的?
(設計圖意:讓學生經歷“估”的過程,得出結果的大致范圍。)
(2)算一算(學生獨立計算)
師:請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方法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師:有同學已經算完了一種方法,試試你還能想到第二種方法嗎?(學生總共想到了四種方法)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很據情況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
(3)四人小組交流。
師:請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組中介紹一下(請幾名同學代表上臺板演)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同學的方法跟你想的一樣嗎?你能看懂他們的算法嗎?
(4)全班匯報。
(將計算的方法按計算的方式進行分類,口算、脫式的方法請板演的同學介紹。)
師:先來看看這位同學的豎式計算,他用了幾個豎式?(2個)他是怎樣計算的?(先把前連個數相加,再把它們的和與第三個數相加。)他很巧妙的用以前的知識解決了這個問題。
118222
+104+95
222317
教師板書:
師:這位同學的豎式有些不一樣,他只用了(1個)豎式,這個豎式以前可沒有學過,對比一下,這個豎式和前面豎式有什么不同?(三個數寫成一塊兒,直接三個數相加)
118
104
+95
317
教師板書:
師:三個數相加,怎么計算?思考一下。
師:以各位為例,有沒有同學為我們講解一下到底該怎么計算?
(個位上8加4等于12,12加5等于17,滿十進一……)
師:雖然是三個數在相加,其實計算方法是一樣的`。看來新的知識同樣難不倒我們。
(設計意圖:在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觀察板演的算式,聽、說計算的過程這樣一系列的活動中,讓學生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深刻體會計算的方法)
師:今天我們用多種方法計算出三年級一共捐書317本,和我們的估算比較一下,是不是很接近?看來我們的估算是準確的。
師:到現在,這道題我們解決完了嗎?對了,還應該寫答語,把問題回答完整。
二、展示交流,內化提升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二個問題“四年級一共捐了多少書?”
師:用今天學習的新方法算一算吧!
組織交流活動,讓學生在小組內將計算的方法和過程說一說,再全班匯報。
三、達標檢測 練一練1 2題
四 、拓展延伸 練一練3題
五總結。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生:學會了三位數連加的計算方法。
【捐書活動課件】相關文章:
捐書活動教學設計03-16
課件活動精品教案05-14
最新課件活動玩法05-10
幼兒的活動教學課件04-07
認識動物活動課件05-12
課件制作的活動總結范文11-23
好朋友閱讀活動課件05-06
《我長大了》PPT課件活動設計05-17
關于情緒調適的活動課件05-10
課件活動總結范文(通用5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