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物理《焦耳定律》課件
焦耳定律是定量說明傳導電流將電能轉換為熱能的定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九年級物理《焦耳定律》課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電流的熱效應;知道導體中產熱的多少與電流、電阻和時間有關。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參與觀察、分析和討論演示實驗的過程,提高觀察、分析的能力,體會控制變量法的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家在研究問題時嚴謹的科學態度和鍥而不舍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電流熱效應的概念;探究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
【難點】
控制變量法在實驗中的應用。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有沒有注意過我們生活中的用電器在用了一段時間之后就會發熱,比如將手靠近燈管的時候就會感受到熱,還有一些用電器就是利用發熱來工作的,比如電飯煲,這種現象該怎么解釋呢?引出電和熱之間的關系,導出課題。
環節二:新課講授
1.電流的熱效應的概念:
根據導入的例子,教師進行講解電流的熱效應的概念,接著拋出另一個問題:通過導體的電阻產生的熱量的多少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2.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阻、電流及時間之間的'關系。
學生猜想與導體的電阻、通電時間以及電流有關。
師生共同設計實驗方案:
①驗證與電阻的關系:兩個透明容器中密封著等量的空氣,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變化反映密閉空氣溫度的變化,封在兩個容器中的兩個不同阻值的電阻組成串聯電路,保證電流相同;通電一定時間后,比較兩個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變化,同時觀察其中一個容器中液面隨時間變化情況。
得到結論:在電流相同、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電阻越大,這個電阻產生的熱量越多。電阻一定,電流一定的條件下,時間越長,產生的熱量越多。
①驗證與電流的關系:兩個密閉容器中的電阻一樣大,在其中一個容器的外部,將一個電阻和這個容器內的電阻并聯,因此通過兩容器中電阻的電流不同。在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觀察兩個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變化。
得到結論:在電阻相同、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通過一個電阻的電流越大,這個電阻產生的熱量越多。
師生共同總結上述兩個實驗的結論并體會控制變量法在探究“影響因素”類問題中的應用。
環節三:鞏固提高
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用電器是利用電阻來發熱的。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回顧所學知識。
作業:預習“焦耳定律”的內容,搜集有關焦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