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說課課件
《改革開放》說課稿
尊敬的評委老師,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20周年,又逢上海世博會剛剛開幕,作為共和國改革開放歷史的親歷者,回顧歷史,我感慨萬千。因此,我選擇《改革開放》,作為我今天說課的話題。我就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敬請評委老師評議指正。
一、課程標準
1、知道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明白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這一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2、準確掌握我國5個經濟特區和14個沿海開放城市的地理位置,從整體上把握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
3、能以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為例,探討經濟特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影響。
二、教材分析
第三單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主要講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偉大的歷史轉折后,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歷史。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城鄉面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國之路。本課教學內容在中國現代史中起承上啟下的歷史作用,上承十一屆三中全會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下啟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初步理解偉大的實踐來自于偉大的決策;偉大的理論來自于偉大的實踐;偉大的理論反過來指導偉大的實踐。因此,改革開放這節課在本單元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是:知道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市的國有企業改革;了解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難點是:如何認識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是調整變革生產關系,解放并發展生產力的需要、經濟特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影響。
三、學情分析
通過近兩年的歷史學習,八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初步具備了在老師的指導下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我所在的學校,農村學生比較多,他們可以從父母和爺爺奶奶那里獲取一些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家鄉發生變化的信息。但他們對城市國有企業改革所知甚少,地理知識也比較欠缺。鑒于此,在教學中,我抓住他們思維比較活躍,愛發表見解,愛表現自己,希望得到老師表揚等特點,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語言講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音頻、視頻資料,預設一些問題,使用激勵性評價語言,啟發引導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通過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有企業改革的學習,使學生知道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是調整變革生產關系,解放并發展生產力的需要。
(2)、為使學生了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內涵,我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研讀史料,創設歷史情境,使學生初步達到運用已獲得的信息,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
(3)、通過指導學生在《早期對外開放地區示意圖》中,找出經濟特區、沿海對外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的地理位置,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
(4)、引導學生以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開發區所取得的成就說明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是完全正確的,使學生初步形成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滲透)
1、通過讓學生閱讀教材42頁小字部分,了解農村改革以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統一經營,集中勞動,統一分配,吃大鍋飯,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的史實,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在農村實行改革。
2、通過播放小崗村村民承包土地的視頻資料,讓學生直觀性地了解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先從安徽鳳陽小崗村開始的歷史。
3、視頻展示鳳陽縣改革前后的文字資料,預設問題,引導學生看課本42頁小字內容,要求學生前后桌四人小組互相討論, 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4、在學習國有企業改革時,為使學生明白為什么改、如何改?城市改革的重點是什么?主要在哪些方面進行?我用視頻展示海爾集團歷史變遷的圖文資料,引導學生閱讀教材45頁小字部分,請學生依據課文內容總結。通過這個環節的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歷史學習的方法——論從史出,從而使歷史知識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形成學生內在的品質,實現了歷史課學習的常態化。
5、視頻播放《春天的故事》,用歌曲形式導入,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感體驗中,思緒被調動起來,在高昂的情緒中一起進入新的學習主題。
6、在講述對外開放時,我使用早期對外開放地區示意圖,構建時空概念,樹立歷史的空間感,讓學生通過觀察地圖,直觀了解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過程。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對改革開放30多年來深圳、上海浦東開發區迅速崛起的圖文資料的展示,讓學生感受改革開放給我國帶來的巨大變化,認識改革開放的歷史作用。
(2)、通過廣州、廈門等地在中國近代史上被開放為通商口岸,在現代史上被開放為沿海對外開放城市的比較,使學生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國力強盛才能使國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從而樹立努力學習,建設國家的遠大理想。
(3)、通過講述時事熱點話題上海世博會的召開,將歷史融入現實,讓學生通過感知歷史,得出改革開放好的認識。
五、教學方法
教法:依據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采用直觀式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問題探究式教學、啟發引導式教學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主導作用,使每個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都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學法:依據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采用合作學習、運用地圖記憶、問題探究等方法,利用文字、圖片等視頻資料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提高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合作學習、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六、教學設計理念
備課時本著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依據教材而不是依賴教材的教學新理念,我對本課課標和教材內容作了整合和取舍,把國有企業的改革放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面來學習,理由是這兩個問題都屬于對內改革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學習起來圍繞一個主題,分析比較,達到理解學習內容的目的,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問題預設有針對性,創設歷史情境,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用教師的知識儲備,人格魅力,語言表述,組織教學,引領教學,使每個學生都有鍛煉自己,表現自己,發展自己的機會。
七、教學過程
1、復習提問:
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是什么會議?它做出了哪些重大決議?
2、導入新課:
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也許是歷史的巧合,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這一天,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發生了這樣的一幕歷史。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快速引入學習主題 )
(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播放小崗村村民承包土地的視頻資料,讓學生直觀性地了解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先從安徽鳳陽小崗村開始的歷史。
2、視頻展示鳳陽縣改革前后的資料
一、鳳陽地多不打糧,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見鳳陽女出嫁,不見新娘進鳳陽。
——人民公社時期安徽鳳陽的一段花鼓詞
二、說鳳陽,道鳳陽,改革鼓點先敲響,三年邁出三大步,如今飛出金鳳凰。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流行于鳳陽民間的花鼓詞
預設問題:
同是鳳陽這個地方,為什么改革前后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呢?
(引導學生看課本42頁小字內容,教師指導學生前后桌四人小組互相討論 。)
教師總結:
人民公社時期,農民集中勞動,吃大鍋飯,生產積極性不高,所以出現了第一段材料中所說的情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農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得到極大的提高,所以發生了第二段材料中所說的這種變化。
(二)國有企業的改革
1、視頻展示海爾集團歷史變遷的圖文資料
材料:上班八點鐘來,九點鐘走人,十點鐘時,隨便往廠區大院里扔一個手榴彈也炸不死人。
預設問題:
這番話體現了一種怎樣的生產經營局面?這種局面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45頁小字部分,請學生依據課文內容總結。通過這個環節的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歷史學習的方法——論從史出,從而使歷史知識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形成學生內在的品質,實現了歷史課學習的常態化。)
學生依據教材總結: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政企職責不分,企業的經營權集中在政府手里,企業沒有自主權;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各方面積極性不高,企業沒有活力。
教師總結;
二十多年來,海爾集團由一個虧損147萬元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2009年全球營業額1243億元,利潤34.9億元的中國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獲得越來越高的美譽度。
2、預設問題:城市改革的重點是什么?主要在哪些方面進行?
(引導學生看課本45頁國有企業改革的有關內容。)
學生依據教材總結:
(1)、把原來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
(2)、對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
(3)、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提高了各方面的積極性。
(三)、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
1、視頻播放《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
設計意圖:
用歌曲形式導入,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感體驗中,思緒被調動起來,在高昂的情緒中一起進入新的學習主題。
聽歌后請思考問題:
(1)、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這里的春天指的是什么?
(2)、你知道那位老人是誰嗎?
設計意圖:預設一個小問題,調動全體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3)、這位老人畫了一個圈是指什么?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閱讀教材43頁的內容并用視頻展示早期對外開放示意圖讓學生在圖中找到1980年開放的深圳等四個經濟特區,1988年增設的海南經濟特區
(4)、這個圈后來是怎樣擴大的?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讀課文讀圖,請3位學生到大屏幕前指出早期對外開放示意圖中:5個經濟特區,14個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的位置,提高學生的識圖用圖能力。
2、使用早期對外開放地區示意圖,構建時空概念,樹立歷史的空間感,讓學生通過觀察地圖,直觀了解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過程。
3、視頻展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深圳、上海浦東開發區迅速崛起的圖文資料,讓學生感受改革開放給我國帶來的巨大變化,認識改革開放的歷史作用。
4、問題探究:我國今天的對外開放城市與近代史上不平等條約中開放的通商口岸有何根本區別?
設計意圖:
啟發引導學生聯系相關歷史,實現歷史知識的遷移和延伸,提高學生分析比較說明問題的能力。
教師總結:
中國近代史中開放通商口岸是被迫的,便利了西方列強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中國是落后的,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抓住機遇,繼續擴大開放,發展我國經濟,提高綜合國力。(借這個話題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現在還是一個落后的發展中國家,振興國家,需要同學們一起努力。)
八、板書設計(板書設計突出教學重點,簡單明了。)
農村: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對內改革
城市: 國有企業經營責任制
改革開放
經濟特區
對外開放 沿海開放城市
沿海經濟開放區
內地
九、鞏固練習
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為加快現代化建設,黨和政府決定實行的方針是( )
A、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 B、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C、對內改革,對外開放 D、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經濟體制改革在農村實行( )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租讓制和租借制
C、股份合作制 D、租借制和承包制
3、被人們以一夜崛起的城市來形容其發展變化快的城市是( )
A、海口 B、北京 C、深圳 D、上海
4、閱讀材料、探究問題
材料一 :頭遍哨子不買帳,二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時期流行于農村的順口溜
材料二 :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坐牢割頭也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我們的小孩養活到十八歲。
——全國第一份分田到戶協議書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流傳于農村的順口溜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當時農村怎樣的狀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協議書出現在什么時間和什么地點?
(3)材料三中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5、合作探究、拓展思維
以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為例,探討經濟特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影響。(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引導、點撥。)
教師總結:
經濟特區利用國家優惠的經濟政策,吸收僑資、外資,引進的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 。
(1)、特區成為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的前沿地區;
(2)、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
(3)、為進一步的擴大開放積累了經驗,有利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十、課后作業:
1、結合早期對外開放地區示意圖,簡述我國對外開放格局是怎樣形成的。
2、課后通過上網、看電視等方式,了解有關上海世博會的信息,在小組內交流。
視頻播放歌曲《走進新時代》(要求會唱的學生跟唱),在高昂向上的歌聲中結束教學,為下節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做好情境鋪墊。
十一、教學反思
《改革開放》這節課,我在備課時搜集了大量資料,也學習借鑒了別人中的一些亮點,制作緊緊圍繞家庭聯產責任制、國有企業的改革、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三個學習主題,容量較大,環節較齊備。在教學中通過預設問題,借助多媒體音頻、視頻、圖片、文字資料,讓學生感知改革開放的宏大歷史場景,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三個教學主題的問題預設有層次有梯度,兼顧學困生,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發展。課程總體設計結構合理,注重多種教學手段與方法的實施,課堂氣氛輕松和諧教學效果良好。
存在的不足是:教師預設的問題有點多,學生探究性活動的時間略顯不足。
【改革開放說課課件】相關文章:
窮人說課 課件06-10
會計說課的課件03-31
體育說課 課件06-10
插花課件說課06-11
故鄉說課的課件06-10
體育說課的課件06-10
體育課說課的課件06-10
說課教學課件模板03-21
綜合實踐說課的課件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