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溶解度課件
導語: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分享就是關于“化學溶解度課件”希望內容對大家有用,歡迎欣賞。
一、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1、概念:
飽和溶液:指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的溶液。 不飽和溶液:指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還能繼續溶解時所得的溶液。 注意: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是針對某一溶質而言,不是對所有溶質而言。
2、判斷方法:看有無不溶物或繼續加入該溶質,看能否溶解。若能溶解,則是不飽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則是不飽和溶液。
3、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
飽和溶液
降溫、蒸發溶劑、加溶質
升溫、加溶劑
注:①Ca(OH)2和氣體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質、蒸發溶劑
4、濃、稀溶液與飽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關系
①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
②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飽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溫度時,同一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
二、溶解度
1、固體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義:
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注意:溶解度是指溶質的.質量
四要素:①條件:一定溫度②標準:100g溶劑③狀態:達到飽和④質量:單位:克
(2)溶解度的含義:
20℃時NaCl的溶液度為36g含義:
①在20℃時,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②或在20℃時,NaCl在100克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為36克
(3)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質、溶劑的性質(種類) ②溫度(外在因素)
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如NaCl
極少數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線
①曲線的意義:表示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
②曲線上的每一點表示溶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飽和溶液。
③兩曲線的交點表示兩種溶質在同一溫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曲線下方的點表示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2、氣體的溶解度
(1)氣體溶解度的定義:在壓強為101kPa和一定溫度時,氣體溶解在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
(2)影響因素: ①氣體的性質 ②溫度(溫度越高,氣體溶解度越小)
③壓強(壓強越大,氣體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離
(1)過濾法:分離可溶物 + 難溶物
(2)結晶法:分離幾種可溶性物質
結晶的兩種方法
①蒸發溶劑: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的物質。如NaCl(海水曬鹽)
②降低溫度(冷卻熱的飽和溶液):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質,如KNO3
溶質質量分數= × 100%
溶質的質量
溶液的質量
課題三、溶質的質量分數
1、公式:
100+S
2、在飽和溶液中:
溶質質量分數C%= × 100%(C < S)(注:S表示固體物質的溶解度)
即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與溫度有關。只要溫度不變,質量分數就不變。
3、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1)用固體配制:
①步驟:計算、稱(固體)量(液體)、溶解
②儀器:天平、藥匙、量筒、滴管、燒杯、玻璃棒
(2)用濃溶液稀釋(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
①步驟:計算、量取、稀釋 ②儀器:量筒、滴管、燒杯、玻璃棒
【化學溶解度課件】相關文章:
初三化學溶解度課件03-19
化學第一單元溶解度課件03-26
基礎化學課件:溶解度04-21
溶解度說課課件03-14
溶解度化學教案04-10
化學溶解度教學設計范文04-16
《9.2溶解度》化學教案06-21
初中化學《溶解度》說課稿09-08
初中化學《溶解度》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