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美術課件合集
漢族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這種畫被稱為中國畫,是五四以后相對西方繪畫而產生的,又稱國畫。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三年級下冊美術課件合集 ,歡迎閱讀。
第一課 水墨游戲
教學目標:
1、欣賞有趣的水墨畫,嘗試使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2、認識并體驗墨與水調和所產生的焦、濃、重、淡、清的豐富變化。
3、體驗水墨畫基本的用筆方法,培養學生熱愛民族傳統藝術。
教學重點:認識、體驗水墨畫工具材料的使用。
難點:a.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b.工具的使用。
C.用筆、用墨的訓練。
教學方法:欣賞評述法觀察體驗法實踐操作練習法
教具:國畫工具材料 多媒體圖片資料
學具:毛筆、生宣紙、畫氈(3-4張報紙)、墨、小水桶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教師出示一幅中國畫,并結合課本插圖《小雞圖》引導學生進行欣賞。
2、讓學生直觀認識什么是中國畫并出示課題——“水墨游戲”。
3、新授:
教師邊演示邊介紹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1)毛筆:羊毫(軟)、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閣、中華;墨塊:收藏、欣賞。
。3)紙:生宣紙:吸水性強、畫寫意畫用;熟宣紙:吸水性差、畫工筆畫用。
。4)硯臺:收藏、欣賞作用更多,實用性較小,取而代之實用性更強的是用盤子。
4、在認識工具材料的基礎上,教師邊示范,邊講解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1、練習,探索體驗不同的用筆用墨方法,體驗焦、濃、重、淡、清的墨色變化。
2、畫一幅有濃、淡變化的水墨畫。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做畫,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筆。
四、小結:表揚優秀作業
五、組織學生清理衛生,引導學生保持環境衛生。
六、板書設計
1.水墨游戲
中國畫分類:
文房四寶:筆(硬毫 軟毫 兼毫)
墨(分五色:焦濃重 淡 清)
紙(最早的..)
硯(質地)
常用國畫材料工具:
擴展:中國畫基本技法視頻講座
第二課重重復復
教學目標:
1、能說出教材及老師提供的圖案作品紋樣排列、重復的規律。
2、能夠說出1-5處現實生活中出現的有規律重復的圖案。
3、能夠選用拼貼、剪貼、繪畫等方法表現1-3個有規律重復的圖案。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學會去探尋、分析、找到圖案的排列規律。
難點:學會設計不同的排列方式。
教學方法:講述法欣賞法練習法
教具:圖片資料、課件等
學具:繪畫、剪紙及輔助用具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導入: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包裝紙,我想要選出其中最漂亮的一張包裝一份特殊的禮物,可我有些拿不定主意,到底選哪一張漂亮,請同學們幫老師選一選,并說說你的推薦理由,好不好?
生:躍躍欲試......
師:請同學們先欣賞圖片,欣賞完后再發表你的看法。學生方法舉手......
師:同學們的推薦理由各具特色,說的都很好,這讓我很為難,這樣好不好,誰能說出你推薦的這張包裝紙圖案的排列規律和特點,我就選用誰推薦的包裝紙,好不好?
2、新授:
教師出示課件范圖,讓學生發現重復排列的特點。
師:同學們邊欣賞,邊思考。這張圖片有什么特點?
(1)引導學生概括出重復的概念。
。2)師:誰能把剛才看到的說一說?
小結:像這樣,把一個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復連續的排列的圖案叫重復圖案。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學習和設計公司要設計的內容。
(3)板書課題:重重復復。
3、讓學生根據所學的二方連續紋樣,擺出一些重復的基本形式。
小結:重復排列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1、自由想象,進行課堂練習。
師:除了動物魚的圖案可以進行重重復復的排列,還有其他的基本形嗎?
引導學生觀察課本范圖,誘導學生說出還有用植物、靜物、幾何圖形等基本形進行排列。
四、小結:圖案藝術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生活中有圖案,圖案來源于生活,而且圖案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學習好基礎圖案,把我們的生活裝扮得更加美麗。
五、收拾整理
六、板書設計
2.重重復復
圖形向上下、左右重復有規律地排列圖案
第三課曲曲直直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a)能夠說說曲、直線及物品帶給自己的感受。
b)能夠用繪畫、剪貼、綜合等方法表現曲線、直線的畫面。
2、情感態度:
通過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進行創作,培養學生留心生活細節與自主創新意識。
3、學習策略: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教學重點:引導通過反復欣賞、觀察使認識直、曲線在畫面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利用身邊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創作一幅圖
教具:
楊景芝《線的認識與表現》VCD
克立作品《奔流》
畢加索《牛頭》
其他圖片
教學過程與方法:
。ㄒ唬┙虒W過程結構:
○板書
直接導入:提出主題
1、觀看
○課件
2、欣賞、感受
○線與圖片
3、小組班級展示
觀察觸摸同組描述分享自己的直、曲物品
4、評價最佳評論
全班展示
好在哪
學習欣賞作品
5、學生分析
師分析
6、試一試
完成直曲線畫面
7、展示(收拾與整理)
。ǘ┙虒W過程結構說明:
教具準備:直曲線課件,大量的作品。
學具準備:課前教師布置學生收集“曲”或“直”的物品和膠水、剪刀等學具,帶到課堂。
教學過程:
1、師:“這節課我們談論‘曲’與‘直’!
教師板書“曲曲直直”。
2、師:“在課前老師先帶你們一起去看看線條家族中的曲曲直直”。播放課件《線的認識與表現》,了解直線與曲線的類型及他們給人們的感覺。
。ɡL畫中的線具有豐富的表現力,線有許多的變化,這些變化使線的美感具有無窮的魅力。線的種類大體有直線和曲線兩類。直線有:垂直線、平行線、斜線、折線和交叉線等。曲線有:弧線、波浪線、螺旋線等。不同的線給人的感覺不一樣。欣賞范圖:這是幅山澗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優美曲線會給我們柔和、流動、輕快的感覺;而另一幅巖石圖,挺拔的直線會給我們明快、簡潔、力量的感覺。垂直線給人莊嚴、挺拔、高潔、希望和正直的感覺;霍克納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許多水平線,水平線有平和、安定、靜止的感覺。螺旋線則有變化、運動、緊張和不安的感覺。規則的曲線、使人感到明朗、整齊圓滑有序;自由曲線則顯得活潑、優美、生動、柔和。)
3、師:“你們也帶來不少曲與直的物品,互相觀察、細心觸摸、再跟同組的同學介紹,一起感受一下,特別要討論一下這樣的直或曲的物品帶給你什么感覺。注意:每一組評出一位最佳介紹(評論)員。”
學生小組討論,師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交流討論習慣。
學生分組介紹,討論。
4、直與曲物品展示。
師:同學們,推出你們小組選出的最佳評論員,帶上你們的物品上來介紹,與全班同學分享。注意聽、看、不同的物品給人的感覺不同,你適當時候可以舉手發言表達。
5、圖片欣賞,分析:作品中的曲線、直線或材料用得好嗎?
克立《奔流》、畢加索《牛頭》、陳半丁《凌波》、兒童作品《卡車》
《時尚卷發》
6、師:用你們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組成什么樣的作品?小組之間試一試。
7、作品展示,評出有創意的作品。環境收拾整理。
第四課平平穩穩
教學目的:
1.理解對稱或勻衡的原理,找出我們周圍的對稱或均衡的物體
2.運用物體的對稱或均衡原理,通過剪紙、拼貼、繪畫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覺表現出來。
教學重點:理解感受物體的對稱或均衡的表現形式。
教學難點:用各種材料來表現對均衡的感受。
教學用具:圖片投影儀 水彩筆油畫棒彩色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方法:欣賞、評述法、交流討論法、演示法、動手實踐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用投影儀放一組圖片,讓學生觀察這些圖片中的物體造型有什么特點?
師小結:對稱、均衡的物體給人以莊重、嚴肅、整齊、平穩的感覺。
二、發展階段:引導學生感受均衡:中心線兩邊的圖形、色彩雖不相同,但在視覺上有平衡感。
舉例:一棵樹、一籃水果,它們的左右不一定對稱,但視覺上看去是平衡的。教材中的《鏡前的少女》、《組合櫥》等都是給人的視覺上以平衡感,所以它們看上去是平穩。圖片《大海上的船》,海面上船有的大、有的小,畫面左邊一艘大輪船,右邊有遠近三艘小船。畫面左右不對稱,但視覺上看是平衡的。
小組討論:請同學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對稱或均衡的,小組個別同學匯報小結。
師小結;這些對稱的或給人以平衡感的物體、圖片,都給人平穩、莊重、整齊的感覺。
作業布置:我們可以用繪畫、剪紙、拼貼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現對稱
或均衡感受的作品?梢砸蝗送瓿梢部梢詡z人合作完成。
拓展:可用小組合作完成,還可以用立體折紙或泥塑形式完成作業。
第五課感受聲音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依靠聽覺激發美感情緒,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視覺符號的表達能力。
2.通過學習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對聲音節奏的認識與表達。運用線、形、色等諸因素的重疊來體現聽覺感受。
[教學重點]啟發學生感受聲音的旋律和節奏
[教學難點]讓學生聽音樂并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教學方法:欣賞、評述法、交流討論法、演示法、動手實踐
[教學過程及方法]
1.導入階段:(教師要求學生閉上眼睛聆聽)
選擇節奏輕柔的輕音樂和節奏強烈的迪斯科音樂讓學生感受不同節奏。
(學生小組討論對音樂的感想)
輕音樂感覺柔和、優美、甜潤、流暢;迪斯科音樂感覺堅硬、熱烈、緊張。
2.發展階段:
啟發視覺表現。如果把這種感覺用線來表示,(學生小組討論)
哪些線感覺硬,哪些線感覺柔軟?
直線有硬的感覺,曲線使人感到柔和,用線表現節奏如同音樂的.節拍,有上下、強弱、長短、起伏變化。由線組成的形有幾何形和自由形,通過點、圓、方、三角等基本形,產生規律的運動節奏。其基本方法是:數量的變化、位置的變化和方向的變化。由此產生各種緩慢、激烈的運動節奏。給人流動、滑行、奔馳、激蕩、升騰的感覺。
3.探究階段:(欣賞抽象繪畫作品)
康定斯基(俄)用圓表現宇宙空間和星系的相互作用。用飄帶式和漂浮體造型表現一種活潑、游動不定的、變幻的感覺。
馬列維奇(俄)用直線組成的一個個圖形,形成了神秘莫測的宇宙空間。
4.啟發創作階段:
閉上眼睛聽音樂,根據樂曲節奏想象出現的圖形,也可以根據樂曲中的樂器奏出的樂音創造符號進行表達,符號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變化。
5.學生創作階段:教師注意啟發學生的感受,使用造型語言不必過于工細行裝飾(欣賞學生作品)
學生創作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6.課堂延伸:
啟發學生可選擇各種方式和材料來表達聲音,如人體動作(舞蹈)、雕塑等。
第六課迷彩服
一、教學目的:
1.感受圖案的裝飾性特點。
2.學習幾種制作方法,拓展學生思維。
3.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感受圖案的裝飾性特點。
三、教學難點:色彩的搭配。
教學方法:欣賞、評述法、交流討論法、演示法、動手實踐
四、教學過程:
1.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解放軍戰士穿的迷彩服嗎?出示迷彩服的圖片,觀察迷彩服的色彩及圖案。許多動物為了保護自己,經過長期的進化,身上形成了跟周圍環境接近的圖案和色彩,就象一件件的迷彩服。展示欣賞各種有斑紋的動物圖片。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們,對嗎?
2.欣賞課本上有斑紋的動物圖片。說說你喜歡哪一種動物,為什么?
3.學習幾種制作技法。注意色彩的搭配。
、胚\用點、線、面畫動物身上的斑紋。
、朴眉堈侯伭嫌游锷砩系陌呒y。
⑶用紙對折,一半涂畫你喜歡的幾種顏色或花斑,另一半鏤刻出動物的外形,然后把紙合上,制作完成。
請同學們動動腦筋,還有其它的什么制作方法。(老師出示利用各種材料拼貼的斑紋圖片)
4.選擇一種方法為你喜愛的動物設計一件迷彩服,和它們一同去參加動物聯歡會。
第七課彩色玻璃窗
教學目的:
1、以欣賞的形式,讓學生初步了解彩色玻璃窗鑲嵌畫的藝術特點。
2、掌握利用套色剪紙制作窗花的方法,鍛煉動手動腦的能力及創作能力。
3、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顏色、材料來設計玻璃窗,在設計中,捕捉創作的靈感。
重點:掌握套色剪紙的方法,并學會運用套色剪紙來制作窗花。
難點:玻璃窗造型的設計及鏤空的技法運用。
教學方法:欣賞、評述法、交流討論法、演示法、動手實踐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搜集彩色玻璃窗圖片、做好的玻璃窗教具、彩色手工紙(卡紙、蠟光紙、彩色玻璃紙、包裝紙)剪刀、膠水。
2、學生準備:彩色手工紙(卡紙、蠟光紙、彩色玻璃紙、包裝紙)剪刀、膠水、彩色水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知
1、欣賞彩色玻璃窗鑲嵌畫圖片。
2、朋友說說這些圖片的特點及給你的感覺。(從紋樣、色彩上進行欣賞)
3、師對彩色玻璃窗做簡單的介紹:彩色玻璃窗鑲嵌畫,早在羅馬式時期就開始使用,一般使用于教堂,公元13—14世紀又得到長足的發展。教堂裝飾中采用彩色鑲嵌畫和窗玻璃畫,這種透光的畫面在白天的陽光和夜晚的燭光下搖曳,閃耀不定,畫上的圣像和五彩裝飾圖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神迷,非常吸引人。
4、揭示課題:彩色玻璃窗
二、探索新知
1、欣賞書本圖片,并請小朋友思考:如何用我們自己的方法來制作彩色玻璃窗?
2、與學生交流討論,從而引出鏤空這種表現方法,師在投影儀下示范幾種鏤空的技法。
3、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老師設計的這些鏤空的圖案都有一個什么共同的特點?(對稱,造型奇特)
4、通過師的示范引導學生也來設計不同的鏤空技法,并到展臺上進行演示。
5、欣賞老師做好的彩色玻璃窗教具,小組討論:老師是怎樣套色的?為什么顏色會這么鮮艷呢?
6、學生和老師一起交流,得出結論:在鏤空的基礎上,老師使用了不同顏色及紋樣的手工紙來進行套色,從而做出了顏色鮮艷的彩色玻璃窗。
7、欣賞一組窗戶造型設計的圖片(師課前手繪的作品),對學生在窗戶的造型上做進一步引導。
三、綜合實踐
1、作業:用彩色的手工紙拼帖玻璃窗。
2、要求:造型奇特、色彩鮮艷。
四、巡視指導
五、總結匯報
1、在小組中選出較好的作品貼于黑板展示,并和老師一起來說說,這些作品的優點,及你最想學習的地方。
2、督促學生做好教室衛生保潔工作。
第九課家鄉的橋和塔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
2、啟發學生欣賞和表現橋和塔,并添畫橋和塔周圍的景物。
3、引導學生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難點:橋和塔的造型表現
教學方法:欣賞、評述法、交流討論法、演示法、動手實踐
教學準備:
學生:油畫棒、水彩筆、水粉顏料、有關橋和塔的圖片和資料。
教師:范例課件、學生作品等、有關橋和塔的圖片和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說一說:啟發學生回憶自己所見過的橋和塔,觀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
師:為了讓同學們更多地了解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課前老師請同學們收集了有關這方面的圖片與資料,大家完成了沒有?很好,現在請你們帶著問題分組進行討論交流。待會每組派一名代表進行匯報。(1、你們在哪里見過橋和塔?2、它們在結構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征?)
2、小組匯報交流感受,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3、師小結。
二、發展階段
1、欣賞教材中的范畫,(利用多媒體演示)感知范畫媒材的運用以及畫面的趣味構成。
(1)這些作品運用了哪些材料來怎樣表現橋和塔?
。2)他們怎樣巧妙利用材料的特點?
。3)你們覺得哪幅作品畫面組合得好,為什么?
2、把你的想法與同組的同學交流。
師:欣賞了這些作品后同學們是不是也很想畫?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家鄉的橋和塔。請同學們看作畫要求。
3、作業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座橋或塔,利用各種材料和創作方式進行創作。大膽的想象、構思,自由地創造和表現橋和塔,并添畫周圍景物。
4、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5、作業展示、評價。
1、以六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比賽。請已經畫好的小組,評一評(由組長組織進行評價,先自評后互評)?匆豢凑l的作品最有創意,造型與眾不同,就讓誰代表本組上臺展示。(小組推薦)
2、全班欣賞和評價這些小組作品,評出“最受歡迎的作品”。
三、課后拓展
1、運用多種表現形式繪畫和制作橋和塔。大膽想象,創作出“未來的橋和塔”。
2、運用其他材料創作立體橋和塔(陶土、紙張等)。
第十課我設計的一本書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設計制作封面,使學生對設計的方法有所了解并掌握封面設計的基本方法。
2、通過欣賞不同形式的封面設計作品,培養學生的美感。
3、在課堂學習合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美術的興趣與愛好。
重難點:學習如何設計、制作一本書的封面的方法。
教學方法:欣賞、評述法、交流討論法、演示法、動手實踐
教具準備:教學封面設計范圖、封面設計作品、色卡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你們每天都在讀書,接觸過許多的書,不知你們是否有注意過書的封面?(給學生回答,教師即時引導)教師拿出學生書包里的一本書(掩住書名),請學生認一認這是同學們哪一課的書?(學生回答)教師引導請同學們也來設計一本書,教師展示課題:我設計的一本書。
二、引導學習階段:
1、學生小組討論設計一本書要注意什么方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由一位同學來記錄討論出的設計個在素。
2、教師請小組出示討論結果。各小組進行回答,教師引導并給予肯定。
3、教師出示自己的設計要素。教師對學生各小組的回答情況給予總結并板書,并為學生討論的要素進行補充,提出教師對設計的幾個要素的意見。
設計要點:主題突出背景畫面有趣并與主題內容相關圖文并茂色彩艷麗
4、教師提出另一個問題:如何實施設計方案?
教師請學生自由舉手并回答自己的意見,然后總結步驟:構思打稿修改定稿上色裝飾(拼貼)
5、請同學們欣賞設計作品,教師邊展示邊與設計要素相結合進行引導學生的思考。
三、學生課堂學習活動階段。教師布置作業(以“小小科學家”為題設計一個封面),學生作業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四、學生作業展示。學生完成作品的到黑板前展示,教師對學生作品提出看法(來得及的學生可以帶下去再修改),教師對學生的作品給予表揚并評出優秀作品。
五、課后拓展:本課如果學生感興趣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同學們一起來做一本書,書的內容自己定,文字材料及相關資料在課前小組進行準備,可以拼貼圖片和文字,課前把相關的材料帶好。
第十二課甜蜜的夢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在蠟紙層上刮出肌理效果,表現夢境。
2、培養學生的記憶、創新的能力。
3、引導學生體驗嘗試用刮法所產生的效果。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用各種工具在蠟層上刮出機理效果以及畫面組織。
教學準備:優秀作品、有關做夢的科學常識(錄象)、油畫棒、工具刀、牙簽等。
教學方法:欣賞、評述法、交流討論法、演示法、動手實踐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師問:同學們做過夢嗎?都做些什么夢呢?要不要描述給大家聽?
2、讓學生描述,同時激發學生描述最精彩的夢境。
3、師小結:剛才同學門描述的夢境有甜蜜的也有可怕的夢,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表現的是:甜蜜的夢(用課件出示課題)
二、滲透做夢的科學常識:
1、讓學生說說人為什么會做夢。
2、師播放錄象補充人做夢的科學常識。
三、引導欣賞對比學習刮法:
1、欣賞沒有刮蠟筆畫和刮過的作品進行對比,讓學生感覺它們不同效果。
2、指導學生學習在蠟層上刮出肌理效果:
(1)先畫出夢境內容并用油畫棒或蠟筆涂色(單層或多層)。
(2)師示范用刀、牙簽、指甲等硬物尖頭刮劃出痕跡使畫面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三、發展階段:
1、回憶做過的夢。
2、用油畫棒或蠟筆。
3、用帶來的工具刮出機理效果。
四、引導觀摩評價作業
1、學生互相觀摩作業,并選出比較優秀作業進行欣賞。
2、師點評全班同學作業總體情況。
第十四課變幻無窮的形象
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是否了解掌握各種身邊常見的物體,熟練的運用“加”“減”的方法,根據想象和變化,創造出藝術作品;整個教學是否有利與培養學生對造型藝術的興趣。教學中以學生獨立思考,共同探討,觀察嘗試為主,教師起引導作用。
教學目標:
、蓖ㄟ^欣賞各種形象加以聯想而創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組合造型藝術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養學生發現美,表現美,欣賞美的能力。
、矊⑸磉叺奈锲愤M行想象、變化,并嘗試將制作完成的不同的藝術作品。
⒊根據身邊的物品,進行想象和變化,創作藝術作品。
教學方法:欣賞、評述法、交流討論法、演示法、動手實踐
課前準備:
⒈學生與教師一起收集平時制作紙工、美化教室時剩余的皺紙、彩色手工紙的邊角料、廢料,準備剪刀、膠水、小鑷子以及繪畫材料等。
、舱n前教師收集一些根據不同物品變化出來的形象和作品。
⒊教師和學生在課前收集藝術家對形象進行變化的創作作品。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分析
觀察欣賞藝術家創作的各種圖片和學生作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造型藝術。
討論:⒈說說他們給你什么印象?
、材隳芨鶕愕睦斫庹f說這些作品是怎樣做出來的?
二、觀察與嘗試
、庇^察:學生觀察課本上范圖,討論作品是通過哪些方法加以變化而來的
、矅L試:大膽想象、創造,試著用各種形象變化出其他簡單的造型。
三、實踐與操作
⒈通過嘗試及再次觀察作品,小組討論:在制作是還要注意哪些要點?
歸納提示:
、灿螒颍罕纫槐,賽一賽,哪一組變幻出來的造型最多,最美。
、硯熝不刂笇,及時表揚好的作品。
四、評價與反思
、弊约涸u,把你的作品介紹給大家
⒉互相評,誰的作品最有趣。
、衬阕钕矚g誰的作品,說出他作品的優點和你給他的建議。
五、延伸與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的常見的物品,進行組合排列,會產生以外的效果。
第十五課我們的節日
教學目的:
、迸囵B學生構圖、造型、色彩等綜合美術能力。
、才囵B學生觀察記憶能力和形象思維的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構思、想象、構圖及人物造型的表現。
教學難點:構思、構圖新穎、獨特,能充分體現節日的歡樂情景。
教學方法:欣賞、評述法、交流討論法、演示法、動手實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同學們,你們的節日是哪一天呢?(六一)
導出課題:我們的節日
2、引導:“六一”節這一天同學們是怎么過的?
3、引導想象:現在同學們可以把歡慶“六一”節的地點、環境及其歡慶的方式進行大膽想象,構思出與眾不同的想法。比一比看誰想得有創新性。
4、欣賞范圖:引導學生欣賞教材范圖,并詳細說明作品在構思、構圖、色彩上的獨到運用;作品借助哪些因素烘托節日的熱鬧、歡樂的氣氛?(氣球、鮮花等)你還可以借助什么東西來烘托節日的氣氛?
5、表現技法介紹:油畫棒水彩結合法、刮蠟法等
三、布置作業:根據主題構思、構圖創作一幅作品。
四、課堂輔導:巡回指導,糾正普遍問題,及時展示有創新性的作品。
五、課堂評價:作品展示,學生相互評價、交流。
課堂小結:簡要總結本課的學習要點及學生的掌握情況,并交待下節課需準備的材料
第十六課二十二世紀的建筑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啟發學生對二十二世紀的建筑展開想象,對科幻片的欣賞,開拓學生思路。
2、引導學生用、繪畫、手工等方法,創作出富個性特點和形式新穎的建筑。
教學重點:二十二世紀的建筑的形狀
教學難點:如何啟發學生創造二十二世紀的建筑
教學方法:欣賞、評述法、交流討論法、演示法、動手實踐
教具準備:彩色筆、彩紙、卡紙、廢舊盒子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傩蕾p科幻片段(讓學生觀察片中人們生活、交通、建筑發生怎樣的變化)。
、趯W生討論、交流、發言
③師:二十二世紀人們在各星球之間,自由地來往,人們設計了許多先進的交通工具與外星人進行交流、工作,那么,二十二世紀建筑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人們設計了什樣的房屋。
、軐W生交流、發言
二、揭示課題,《二十二世紀的建筑》
①欣賞科幻畫作品,讓學生觀察,了解房屋的外形,結構,功能,色彩,有什么變化。
、谏喊l言
師:1、外形千變萬化,還有會長上飛翔翅膀的房屋
2、功能無所不能,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地點,變成各種廳特的房屋。
3、人們穿著各種各樣的宇航服,在太空中自由工作學習,做各種運動。
三、欣賞課文圖例。
四、創作。
1、繪畫步驟:①構思②得用各種形狀來綜合畫二十二世紀的建筑③人類在太空中的表現④太空的表現其他星球和星云的描繪⑤著包
2、手工步驟:①根據所帶材料、進行重疊插接。②引導學生用剪、鏤、折、畫等制作,表現二十二世紀的建筑物。
五、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六、展示作品,讓制作者根據自已的理解對自已設計的作品進行描述。
七、收拾與整理,保持教室整潔。
第十八課會飛的玩具
教學目的:指導學生利用易找到的材料,設計制作一個會飛的玩具。
指導學生采用繪制、剪貼等方法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引導學生通過創意及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一、教學重難點:
重點:制作會飛的玩具的方法
難點:如何使玩具會飛
教學方法:欣賞、評述法、交流討論法、演示法、動手實踐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各種材料,各種繪畫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學生準備一些包裝紙盒、卡紙、塑料袋、線等材料,鉛筆、蠟筆、剪刀、膠水、彩色紙等繪畫制作工具。
三、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我們已經學過了很多制作玩具的方法,那些會響的玩具,會滾的玩具,會爬的玩具著實讓小朋友們覺得特別有趣,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不同的玩具,大家看一看,比一比,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啊。
展示會飛的玩具。
問題,四人小組討論。
這些玩具怎么會飛呢?這些玩具的設計思想來源是什么?
我們生活中哪些東西會飛,它們為什么會飛呢?
生:觀察,思考、討論、回答
師:真好,通過同學們的觀察,大家發現了,要玩具飛動,必須借助空氣,它們是怎么樣借助空氣的?而我們今天制作會飛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生:(略)
師:知道了玩具的部件要有借助空氣的功能,我們就能設計制作出會飛的玩具了。
師小結:會飛的東西在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是,今天我們要把它和我們的玩具結合起來,變成一個會飛的玩具。
2、發展階段
講解示范作業的設計思路。示范制作步驟:
設計制作:找材料,通過想象與構思,設計并制作一個會飛的玩具。
裝飾美化:采用畫、剪、拼貼等造型手段裝飾美化。
欣賞其他學生作品,開拓學生的思維。
師: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們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你從他們的作品中學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還有不同的裝飾方法。(畫、撕剪啊、拼貼等造型手段進行美化。)
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四、布置作業: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知道制作會飛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馬上動手制作玩具嗎?拿出你們的材料,開動自己聰明的腦筋,做出一個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會飛的玩具。四人小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誰的玩具飛的最好,最遠,最高。比一比誰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意。
五、展示作品
小組比一比,互相評價
教育學生愛護環境衛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
六、小結拓展:
人類對于飛翔的夢想和努力從來沒有停止過,這種夢想和努力讓我們擁有了日新月異的航天空科技。
簡介人類航天航空發展歷程并展示其主要圖景。
今天我們初步學習設計制作會飛的玩具,希望同學們能多動腦動手,為人類的科技進步作貢獻。
第十九課保護珍稀野生動物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根據收集的材料和野生動物的分布,制作出小畫冊或分布圖。
2、讓學生懂得愛護環境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和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制作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難點:學生想象力的創新
教學方法:欣賞、評述法、交流討論法、演示法、動手實踐
教具:錄像、圖片、彩紙、彩筆、剪刀等。
學具:彩筆、彩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課題
以動物世界的錄象片和動物的圖片導入課題:
1、讓學生欣賞錄像和圖片,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所收集的資料和照片說說自己的想法。
師指生點名回答。
2、小組討論,說出野生動物的習性和分布。比一比哪一組說得最好。
3、出示課題——保護珍稀野生動物
三、說明野生動物受到人類的破壞在地球上漸漸的減少,師生討論該什么去保護。讓學生了解一些珍稀動物并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分布等。師小結: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就別忽略了它的每一件東西,哪怕是小小的動物,這小小的動物能為我們帶來許許多多的想象力和快樂。
四、探究如何根據自己收集的材料而展開設計。
引導學生于小組為單位討論:每個學生要什么設計小報的想法說出來,然后經小組討論。師提示學生展開思路,從封面、到內容的圖片和文字的穿插排版等等。以及小組的分工。
五、制作
1、以收集各種珍稀野生動物的資料和照片,制作環保的小報或畫冊。
2、以小組為單位來制作。
3、完成作業的手法可以多樣,但以繪畫和剪貼為主。
六、展示作業,總結評價。
1、是否有集體合作的精神。
2、是否能把自己想造型與色彩,大膽的表現出來。
3、是否能在完成作業的方法上有所創新。
告訴學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是我們的責任。
第二十課民間玩具
教學目標:
1、能夠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并制作一個玩具。
2、通過欣賞、探索使學生對民間玩具有個大致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3、激發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熱愛。
教學重點:制作一個玩具。
教學難點:玩具的設計。
教學方法:欣賞、評述法、交流討論法、演示法、動手實踐
教具準備:玩具作品若干件,圖片、錄像等。
學具準備:民間玩具若干,橡皮泥、彩紙、剪刀、膠水、易拉罐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請同學談談自己對民間玩具的認識,及自己所見所知的民間玩具。
2、播放錄像:欣賞收集的民間玩具,并簡單介紹這些玩具的出處及特點。
3、請同學分組討論一下錄像中的民間玩具。自己喜歡哪一件或分析某件作品的特色(造型、色彩、象征寓意等)
二、發展階段:
1、教材作品欣賞,分析作品中的民間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及寓意(師生共同完成)
。1)《大阿!罚航K無錫是我國歷來民間藝人,特別是泥塑藝人集中的地方,歷代人才輩出,《大阿!肥俏覈鴤鹘y的泥娃娃的代表作,胖的臉龐,討人喜歡,含有吉祥、幸福的寓意,(討論現代大阿福與古代大阿福有什么不同?)
。2)《套娃》:俄羅斯流行的木制娃娃,造型生動,色彩富有民族特色,五個木娃娃環環相套,可以合成一個大的木娃娃,設計非常巧妙。(請同學列舉并描述一下自己所見的相似的玩具作品)
。3)《扳不倒》河北玉田,是一種重力玩具,上部用紙,下部用紙包泥,扳倒后能自動豎立起來,故又稱“扳不倒兒”。這是同學常見的玩具,在我們這里很常見,叫“不倒翁”,很多同學自己都會制作,只是制作的材料各種各樣,請同學來談談(不倒翁的原理或制作過程)。
。4)欣賞《白釉彩繪陶貓》、《布公雞》、《泥狗》、《兔兒爺》、《竹龍》、《猴翻跟頭》、《竹制機關槍》、《沙燕風箏》、《泥公雞》、《虎》系列等作品,并談談各地民間玩具的創造者們,為什么要借助老虎的形象,制作各種不同的玩具。
小結:通過以上所欣賞的古今中外民間玩具作品得知,它們在造型色彩上都有獨到之處,看似簡單卻寓意深刻,實際上卻包含著勞動人民的創造才能。所以一直以來深受人們喜愛。小狗、小貓、小雞,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動物,也是民間玩具中經常表現的對象,請同學們用自己帶來的材料,設計并制作一個玩具。
2、設計制作玩具,可單獨完成也可多人合作。
(1)選材構思:合作者可討論如何先材定題。
(2)設計方案。
(3)完成制作。
3、輔導學生進行設計制作。
4、玩具作品欣賞交流:
。1)選出有代表性作品請作者談創作意圖及創作體會并進行交流。
(2)布置玩具作品展。
三、課后拓展:
可利用各種方法收集古今中外有關民間玩具的資料,利用木塊、泥土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歡的玩具
【三年級下冊美術課件】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下冊課件04-06
小學下冊美術課件04-12
三年級下冊美術課件04-12
小學美術課下冊課件內容04-20
三年級下冊重復的形美術課件04-14
7年級下冊美術課件04-03
初二下冊美術課件04-04
初二下冊美術汽車課件03-31
美術手工課件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