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冊化學課件鹽
鹽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與酸根離子或非金屬離子結合的化合物。小編收集了初三下冊化學課件鹽,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學習使用酸、堿、鹽溶解性規律判斷某些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
2.掌握碳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
過程與方法
會觀察實驗現象,并能通過討論、分析、歸納,整理實驗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前人的事跡,激發學習興趣,進一步增強學好化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對碳酸鹽的特性的認識、復分解反應概念的形成。
難點
復分解反應發生條件的判斷。
教學工具
1.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2.[實驗11—1]與[實驗11—2]:試管、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碳酸鈣、碳酸鈉、碳酸氫鈉、稀鹽酸、澄清的石灰水。 3.增加的演示實驗:碳酸鈣與鹽酸的反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天安門前的華表、人民大會堂前的柱子、豪華酒店的地面等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生:大理石。
二、新課教學
師:碳酸鈉在工業上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等。碳酸鈣大量用于建筑業,天然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它們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天安門前的華表、人民大會堂的許多柱子就是用大理石做的。碳酸鈣還用作補鈣劑。碳酸氫鈉是焙制糕點所用的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醫療上,它是治療胃酸過多癥的'一種藥劑。
你們能寫出這三種物質的化學式,說出它們的俗稱嗎?
生:碳酸鈉:Na2CO3,俗稱純堿、蘇打;碳酸氫鈉:NaHCO3,俗稱小蘇打;碳酸鈣:CaCO3,俗稱石灰石。
師:我們知道,純堿在化工生產中具有重要的用途,那我國是不是最早生產純堿的國家呢?
[投影]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侯德榜
純堿工業始創于18世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制堿技術把持在英、法、德、美等西方發達國家手中。1921年正在美國留學的侯德榜先生為了發展我國的民族工業,應愛國實業家范旭東先生之邀毅然回國,潛心研究制堿技術,成功地摸索和改進了西方的制堿方法,發明了將制堿與制氨結合起來的聯合制堿法(又稱侯氏制堿法)。侯德榜為純堿和氮肥工業技術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師:侯德榜先生憑借自己對科學的一片赤誠,懷著一顆愛國的心,為我國的制堿工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發展了我國的民族工業。希望大家也能利用自己的所學為祖國、為社會做點事情。
師:寫出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生:CaCO3+2HCl===CaCl2+H2CO3
H2CO3===CO2↑+H2O
師: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將一個新鮮的雞蛋放在盛有足量稀鹽酸的玻璃杯中,可觀察到雞蛋一邊冒氣泡一邊沉到杯底,一會兒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時又下沉。
[討論分析原因]當雞蛋遇到鹽酸時會發生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產生氣泡,由于雞蛋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邊冒氣泡邊下沉。隨著反應的不斷進行,CO2氣體不斷地附著在蛋殼表面,于是它們的總體積就比雞蛋原來的體積大得多,被它排開的水量不斷增多,浮力也就逐漸增大,等到浮力大于雞蛋重力時,雞蛋便慢慢上浮。當雞蛋浮到接近液面時,附在它上面的氣泡破散逸出,這時平衡被破壞,雞蛋又下沉。以后,繼續重復以上過程,表現為雞蛋不斷地上浮下沉。
師:碳酸鈣、碳酸鈉及碳酸氫鈉在化學式組成上有無共同點?
生:含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
師: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產生氣體CO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是否也能發生類似的反應?
師:通過下面的活動與探究,你們就會明白上述問題的。
【活動與探究】(投影展示)
向盛有0.5 g碳酸鈉的試管里加入2 mL鹽酸,迅速用帶導管的膠塞塞緊試管口,并將導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觀察現象。
用碳酸氫鈉代替碳酸鈉進行上述實驗,并分析。
碳酸鈉十鹽酸
碳酸氫鈉十鹽酸
現象
試管內出現大量氣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試管內出現大量氣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分析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現象]兩次實驗反應試管內都出現大量氣泡,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
師:這兩組物質反應都生成CO2氣體。上述反應可以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如下:
Na2CO3+2HCl===2NaCl+H2CO3
CO2↑+H2O
NaHCO3+HCl===NaCl+H2CO3
CO2↑+H2O
師:通過上述三個反應的學習,你能做何歸納?
生:含有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的鹽都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師板書)
師:你如何檢驗某物質里含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需要哪些試劑?
[板書]CO32-或HCO的檢驗
生: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鹽酸,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師:我們再探究一個實驗,看有何特殊現象。
【活動與探究】向盛有少量碳酸鈉溶液的試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觀察現象。
[現象]試管里出現白色沉淀。
[分析]碳酸鈉與氫氧化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種難溶物。
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
Na2CO3+Ca(OH)2===CaCO3↓+2NaOH
師:分析上述四個反應,從單質、化合物的角度以及生成物與反應物的結構關系討論各反應的共同點。
生:都是化合物間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板書]復分解反應: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師: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是否也屬于復分解反應?為什么?
生:屬于復分解反應。因為這類反應符合復分解反應的概念。例:HCl+NaOH===NaCl+H2O,在這個反應中,H+與OH-結合生成H2O,Cl-與Na+結合生成NaCl。
師:分析歸納上述幾個酸、堿、鹽之間的復分解反應,它們的生成物有什么特點?
生1:氣體。
生2:沉淀。
生3:水。
[師歸納,板書]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生成物中有氣體或沉淀或水。
(組內互相討論完成下面練習,組與組之間展開比賽,看誰更快,更準)
下列物質間能否發生復分解反應?若能反應,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投影:物質溶解性表)
1.硫酸和硝酸鈉溶液
2.氫氧化鉀溶液和硝酸
3.硫酸鈉溶液和氯化鋇溶液
4.硝酸和碳酸鉀溶液
5.硝酸鉀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
師:緊張的學習之后,我們來輕松一下,大家一起來參觀一下溶洞。
(投影出示一些溶洞的圖片)
師:看了這些圖,或者親自參觀過溶洞后。你是否會想了解這些石筍和鐘乳石是怎樣形成的?
[投影]溶洞分布在石灰巖組成的山地中,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當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CaCO3+CO2+H2O===Ca(HCO3)2。
溶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同時放出二氧化碳:Ca(HCO3)2===CaCO3+CO2↑+H2O。
洞頂的水在慢慢向下滲漏時,水中的碳酸氫鈣發生上述反應,有的沉積在洞頂,有的沉積在洞底,日久天長洞頂的形成鐘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筍,當鐘乳石與石筍相連時就形成了石柱。
課后小結
課堂小結
師: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生:本節課我們了解了三種鹽的重要性質和用途,總結出了含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的鹽的檢驗方法,并分析得出了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及反應條件。
師:熟記[附錄]部分酸、堿和鹽的溶解性質。
【初三下冊化學課件鹽】相關文章:
《鹽》初中化學課件04-19
初三下冊化學課件04-21
初三上冊化學課件04-19
人教版初三化學課件06-11
初三化學課件ppt04-20
滬教初三化學課件04-20
初三化學課件人教版ppt04-22
魯教版初三化學課件04-21
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下冊化學課件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