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蝸牛ppt課件
【教材分析】
蝸牛是學生非常喜愛的小動物,它行動緩慢,易于觀察研究,因此非常適合在課堂上進行觀察研究活動。本課將對它的身體構造、運動、反應等方面進行觀察研究,學習中,不僅僅是觀察它的外形,更要關注它的生活。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蝸牛的特點體現在它的運動、身體構造等多方面。
2、蝸牛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相應的反應,如觸角伸縮、身體躲進殼內以躲避危險等。
3、蝸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種物體上爬行,腹足做細波浪狀運動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跡。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和體驗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過程,并學習使用放大鏡做更細致的觀察。
2、用簡圖畫出蝸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書介紹的方法飼養蝸牛,做好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研究小動物的興趣,樹立起認真細致、實事求是地觀察態度,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小動物。
【教學重點】
經歷對蝸牛外形、運動、反應等方面的觀察活動。
【教學難點】
學生觀察過程中對蝸牛的態度及對觀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學準備】
1、分組:2-3只蝸牛、放大鏡、樹枝、繩子、玻璃、飼養槽。
2、與學生相同的但大一號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課前布置學生捉蝸牛
1、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蝸牛,捉到蝸牛的地方有什么環境上的特點。(潮濕的草叢里,菜地里等)
2、關注:學生捉蝸牛是否傷害蝸牛和其他動植物。
3、設計意圖:使學生對蝸牛的生活環境有一個初略的認識。
二、觀察蝸牛的身體
1、提出按一定的觀察順序進行觀察的要求:依次觀察蝸牛的頭部、腹部和尾部。重點觀察頭部,觀察蝸牛的眼睛、觸角和口。
2、將蝸牛放在觀察盒里,學生觀察、記錄蝸牛的身體,適時用放大鏡觀察。在觀察過程中嘗試按一定順序、有一定條理、有重點地描述蝸牛身體的特點。
3、投影出示蝸牛身體結構圖
4、在觀察的過程中,把自己觀察的蝸牛畫在上面,標上名稱。播放《蝸牛與黃鸝鳥》歌曲。
5、生:交流匯報。
6、關注:學生在觀察過程中的組織紀律性,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交流和記錄情況。
三、觀察蝸牛的運動和反應
1、師:你們觀察過蝸牛怎樣運動的嗎?
2、學生觀察、記錄蝸牛的運動。
*將蝸牛放在玻璃上,仔細觀察。(蝸牛有腳嗎?蝸牛的腳是怎樣的?蝸牛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爬過的地方有什么痕跡)
*用手指輕輕觸碰蝸牛,觀察它的.反應。
3、小組討論匯報。
4、教師小結蝸牛運動的特點:靠腹足運動,爬過的地方有粘液,能對刺激做出反應(縮到殼里)。
5、欣賞蝸牛在各種物體上爬行的圖片
6、關注: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是否用到適度刺激的方法觀察蝸牛的反應,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交流和記錄情況。
(備注:觀察蝸牛的身體和觀察蝸牛的運動最好結合起來在同一時間段內完成)
四、飼養蝸牛
1、教師介紹飼養蝸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學生飼養、觀察蝸牛并記錄發現和產生的新問題。
3、關注:飼養過程中是否堅持觀察、記錄。 (三年級學生可能不能很好的堅持飼養,平時多到班內去交流飼養心得。)
4、設計意圖:在飼養過程中了解更多有關蝸牛的信息。
五、課堂小結
1、在這節課里,我們觀察了蝸牛,知道了它的一些什么?
2、課后堅持飼養蝸牛,同學之間多多交流心得。
3、我們要愛護小動物,愛護它們的生命!
【中班科學蝸牛ppt課件】相關文章:
《蝸牛二》教案PPT課件06-12
小班科學ppt課件04-21
科學海底世界ppt課件04-27
高中班會課件ppt04-24
初中期中班會ppt課件04-25
《莊子》課件PPT精選06-12
ppt課件制作04-20
PPT培訓課件07-20
水調歌頭課件ppt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