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05-06 09:59:31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科學教案范文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科學教案范文5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蔬菜奶奶過生日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形狀,顏色,觸感,學習將物體按某一特征來進行排列。

  2、學習按物點數,知道茄子西紅柿黃瓜蘿卜等是屬于蔬菜。

  3、在給青菜奶奶過生日吃蛋糕時,體會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茄子、西紅柿、胡蘿卜、黃瓜若干根,青菜奶奶的圖片一張蔬菜分別放在小布袋里;相應的蔬菜圖片。

  生日蛋糕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題(出示青菜奶奶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師:"小朋友們,你們瞧,這是?是青菜奶奶還是青菜寶寶呀?"幼:"青菜奶奶。"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她是青菜奶奶呀?"幼:"她帶著眼鏡。她臉上有皺紋。"師:"今天青菜奶奶要過生日了,她想請很多寶寶一起和她過生日,誰想去?"師:"青菜奶奶還要你們帶一樣東西去,帶一個小袋子里的寶寶去。你們先來猜猜看,你的袋子里都是什么寶寶"幼:"茄子寶寶,西紅柿寶寶,球寶寶,棒子寶寶……"師:"好,那我們一起打開來看看,看看到底是什么寶寶。"

  二、引導幼兒觀察手上的蔬菜寶寶師:"你們手上的都是什么寶寶呀?它們長的都是什么樣子的呀?"(形狀:圓圓的,長長的。顏色:紅色,橘黃色,紫色,綠色)幼:"我的是圓圓的。我的是長長的。"師:"那你們來摸摸看,你們的寶寶是摸起來是什么感覺的呀?誰摸起來是光光的,滑滑的?請你把手舉起來""誰摸起來是光光的,是粗糙的?也把手舉起來。"

  三、排排隊師:"這些寶寶呀都是要帶到青菜奶奶家去的,可是呀,這么多寶寶出去呀肯定會走丟的,怎么辦呢?想想看,我們小三班平時出去玩的時候都是要怎么樣的呀?"幼:"搭火車、排排隊。"師:"好,那我們就給它們來排排隊。要怎么排呢,我們先給西紅柿排排隊好不好。這里的西紅柿呀,有的大,有的小,怎么排呢"(引導幼兒從大到小進行排列)

  四、點點數師:"好,下面我們來看看,這里分別有西紅柿寶寶,茄子寶寶,黃瓜寶寶,胡蘿卜寶寶,它們都有幾個呢?我們一起來數數看好不好?好,我們一起來把它寫下來。西紅柿有幾個,黃瓜有幾根,茄子有幾個。青菜奶奶有幾個呀?誰會寫1?"師:"好,青菜奶奶還有這么多的寶寶呀他們合起來,合在一起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有一個大家都可以叫的名字,是什么?叫做蔬菜。"

  五、敲敲門師:"現在小班的寶寶們要帶好這些蔬菜寶寶一起去青菜奶奶家過生日了,可是呀青菜奶奶年紀大了,眼睛啊看不清楚了,所以到了青菜奶奶的家門口敲敲門,奶奶看不清楚,那我們要怎么樣呢?要告訴她。但是呀,奶奶年紀大了,耳朵也不太好了,所以我們告訴她的時候也要大聲的說,好不好?誰想去?好那我們要來敲敲門拉。"師(扮演青菜奶奶):"你是誰呀?你是什么樣子的西紅柿寶寶呀?"幼:"我是圓圓的(紅紅的)西紅柿寶寶!"

  六、和青菜奶奶過生日師:"我們一起為青菜奶奶過生日吧。"

  1、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師:青菜奶奶請我們吃蛋糕啦,我們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吧。

  孩子唱《生日歌》。

  師:老師準備的生日歌和你們的有些不一樣。(老師將"青菜奶奶"填進生日歌里)孩子也和老師一起唱……

  2、分生日蛋糕。

  師:青菜奶奶的蛋糕誰想吃?一個蛋糕給誰吃?引導幼兒說出蛋糕要分著吃。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以青菜奶奶過生日為主要情節,引出整個活動。一開始是請出青菜奶奶的客人,通過摸一摸、聞一聞、猜一猜,認識幾種常見蔬菜,接下來是是排隊,引導幼兒學會按照數量的多少排序,最后是通過為青菜奶奶過生日、唱生日快樂歌、分吃生日蛋糕,讓孩子學會關愛他人,樂意和別人分享快樂。幼兒的回答是各抒己見,但是沒有幼兒能回答出要每人一份,這里對幼兒來說難度也很大;總之,整個活動下來,覺得自己準備的很不充分。由于要上的是科學課,很多老教師聽下來覺得很亂,不像科學課,所以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于是我對這一節課進行了修改。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 蝸牛的特點體現在它的運動、身體構造等多方面。

  2、 蝸牛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相應的反應,如觸角伸縮、身體躲進殼內以躲避危險等。

  3、 蝸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種物體上爬行,腹足做細波浪狀運動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跡。

  過程與方法

  1、 經歷和體驗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過程,并學習使用放大鏡做更細致的觀察。

  2、 用簡圖畫出蝸牛的外形。

  3、 按照教科書介紹的方法飼養蝸牛,做好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研究小動物的興趣,樹立起認真細致、實事求是地觀察態度,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小動物。

  【教學重點】

  經歷對蝸牛外形、運動、反應等方面的觀察活動。

  【教學難點】

  學生觀察過程中對蝸牛的態度及對觀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學準備】

  1、 分組:2-3只蝸牛、放大鏡、樹枝、繩子、玻璃、飼養槽。

  2、 與學生相同的但大一號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課前布置學生捉蝸牛

  1、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蝸牛,捉到蝸牛的地方有什么環境上的特點。

  2、 關注:學生捉蝸牛是否傷害蝸牛和其他動植物。

  3、 設計意圖:使學生對蝸牛的生活環境有一個初略的認識。

  二、觀察蝸牛的身體。

  1、 組織討論觀察蝸牛的身體的順序,討論紀錄的方法。在學生觀察過程中解答學生問題和給與指導。

  2、 學生觀察、記錄蝸牛的身體。并在觀察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問題。

  3、 關注:學生在觀察過程中的組織紀律性,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交流和記錄情況。

  4、 設計意圖:認識蝸牛的身體結構特點。

  三、觀察蝸牛的運動和反應。

  1、 組織學生討論觀察蝸牛運動的方法和記錄的方法。在學生觀察過程中解答學生問題和給與指導。

  2、 學生觀察、記錄蝸牛的運動。并在觀察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問題。

  3、 關注: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是否用到適度刺激的方法觀察蝸牛的反應,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交流和記錄情況。

  4、 設計意圖:認識蝸牛運動的特點:靠腹足運動,爬過的地方有粘液,能對刺激做出反應。

  (被注:觀察蝸牛的身體和觀察蝸牛的運動最好結合起來在同一時間段內完成)

  四、飼養蝸牛

  1、 教師介紹飼養蝸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 學生飼養、觀察蝸牛并記錄發現和產生的新問題。

  3、 關注:飼養過程中是否堅持觀察、記錄。

  4、 設計意圖:在飼養過程中了解更多有關蝸牛的信息。

科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稱和作用。

  2、懂得一些保護骨骼、促進骨骼生長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X光片(手臂、腿、胸部);PPT:脊椎骨、全身骨骼圖文字卡:支撐、保護;好習慣、有營養;

  三、活動過程:

  (一)我的支架

  1、我們馬上就要成為小學生了,小學生是怎樣坐的?是什么讓我們的身體能挺直?

  2、捏捏身上的骨頭,捏上去什么感覺?(硬硬的)這是脊椎骨。出示PPT

  3、身上哪些地方有骨頭?

  4、:骨頭長在皮膚和肉的里面,我們看不到,但能摸到。有一種機器能夠讓我們清楚地看到骨頭。

  (三)看X光片,認身體部位(腿部、胸部、腳部)

  1、這里有幾張X光片,你能認出這是什么地方的骨頭嗎?說說它們的樣子,在自己的身上摸一摸。告訴幼兒骨骼的名稱。

  2、你還知道身上有哪些骨頭?

  (三)人體骨骼。

  1、看了這張圖,你能知道些什么關于骨頭的知識?(老師可先示范:看了這張圖,我知道人的手臂由兩部分骨頭組成,上面一根、下面兩根)引導幼兒關注:腿部、頭部、胸部、腹部、手、腳

  2、對你不知道的地方提問,相互解答或老師解答。

  3、人體有這么多的骨頭,骨頭有什么用呢?(支撐身體、保護內臟)出示文字卡:支撐、保護:有的骨頭能支撐我們的身體,比如:脊椎骨、腿上的、手臂上的骨頭;有的骨頭能夠保護內臟。比如:肋骨做幾個動作,感受骨頭的作用。立正,手臂前伸;摸一摸,感覺骨骼的保護作用:頭蓋骨、肋骨。

  4、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骨頭,到底有多少塊骨頭呢?自己摸一摸,或是數一數圖,估計一下。

  大人有206塊,為什么有那么多?看看手骨圖,知道人體的有些部位是有許多小骨頭組成。

  小朋友的骨頭在不斷地長4、骨頭在長,會有什么變化呢?(長長、合并、變硬)

  (三)讓骨頭長得

  1、怎樣讓骨頭長得好?

  2、如果骨頭受傷了,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會受傷?

  3、師幼共同,提升:喝牛奶、曬太陽、運動、坐得直、站得穩在幼兒帶來的眾多有數字的物品中,幼兒對溫度計的興趣很大,一到自由活動時間就聚集在數學區"玩"溫度計,小聲議論。他們發現用捂住水銀柱,紅色的"水"會慢慢升高,手拿開"水"就會下降。

科學教案 篇4

  知識背景:本活動運用的知識是有關與飽和溶液和改變液體密度等有關知識。

  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溶質的溶液。增加溶劑密度的.方法:添加溶質。本活動的科學原理在于將糖溶解在水里制成飽和溶液,使該溶液的密度增大,沉入水底。

  1、 方法背景 本次活動采用了觀察、實驗、探究等方法。

  試一試: 這是本活動開始的部分。為了讓幼兒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采用了先觀察的方法。請幼兒觀察教師手中的兩種液體--一杯普通的水,一杯紅色的水,請幼兒想一想:"把紅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會有什么現象?"教師在到紅水的時候應在杯子后面放一張白紙以便幼兒觀察。在幼兒看到水分成兩層后,請幼兒用自己面前的兩種水試一試看看能不能分成兩層。讓幼兒在濃厚的興趣下自己親手實驗,引起幼兒實驗和探索的欲望。

  說一說: 本環節大大激發了幼兒的語言表達欲望。幼兒可以通過自己的親手的實驗和教師倒的水進行比較,教師應該盡可能的讓幼兒把自己想說的事說出來,并提出一些讓幼兒既感興趣又能回答的問題以加強他們的自信心。"小朋友倒的水和老師到的水一樣嗎?那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教師可以在幼兒急切的期盼下說出答案"把許多白糖放到紅色的水里,使勁的攪,一直到化不開為止。"讓幼兒明白,紅色的水能沉到水底是因為里面有許多的糖,水就變重了,重的東西自然就沉到了水底。

  做一做: 本環節是采取了幼兒自己動手實驗的方法。在幼兒實驗時知道什么樣的液體可以沉到水底,用什么方法制作這樣的液體。讓幼兒和第一杯水比較,知道兩杯水的不同。

  一、本次活動完成的《綱要》和國家《科學》課程的目標有:

  1、通過幼兒的觀察和實驗等方法,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對事物的探究能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鼓勵幼兒運用恰當的方法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二、示范性方案:科學活動《奇妙的水》

  (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不同的水的變化,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的的興趣并萌發初步的探索欲望。

  2、 在幼兒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 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所看到的現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二) 活動準備: 兩杯紅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此材料幼兒人手一份)

  (三) 活動過程:

  1、 看一看,想一想 談話導題:"小朋友看看,老師手里有什么?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師把手里的紅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會有什么現象呢?" (教師把事先調好的紅色的飽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請幼兒仔細觀察有什么現象?為了讓幼兒觀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后面襯上一張白紙。幼兒可以看見紅色的水沉到了透明的水底,成了兩層,非常好看。)

  2、試一試: 導語:"小朋友,那么你們想做這樣好看的水嗎?現在請你們用桌上的水來試一試,看看你們能不能做出這樣奇妙的水來。"(教師給幼兒分別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紅色的水,請幼兒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兩層的水來。)

  3、 說一說: 導語:小朋友,你們好看的水做出來了嗎?和老師做的水一樣嗎? (教師請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實驗的方法和結果) 導語:"小朋友知道為什么你們的水不能象老師的一樣好看嗎?請小朋友看一看老師的紅水和小朋友的紅色的水有什么不一樣的。"請幼兒仔細觀察:小朋友的水很稀。老師的水很濃,象是蜂蜜一樣,粘粘的。告訴幼兒:"因為老師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這么多的糖在水里化了,水就變重了。而重的東西是要沉底的,所以紅色的水會在下面,透明的水就變成了兩層。"

  4、做一做: 請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東西(一杯紅色的水和白糖,一杯透明的水)制作奇妙的水。教師指導幼兒將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強調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里不能化了為止。將放有白糖的紅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里,請幼兒仔細觀察,奇妙的水做出來了嗎?

  (五) 活動評價: 科學活動《奇妙的水》很適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強,也很想自己有機會動手制做出他們自己喜歡的東西。本活動難度不大,但很容易看出結果,使孩子們通過成功的結果加強他們的自信心。通過本活動使幼兒在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也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知道什么是風化作用及地表巖石不斷破碎的原因。

  2、 通過模擬實驗驗證巖石破碎的假設;從而推測出使巖石破碎的各種因素。

  3、 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地表巖石的變化。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想象、假設,設計并完成模擬實驗,初步認識風化作用對地表改變的影響。

  教學難點:

  推測出使巖石破碎的各種因素。

  教學準備:

  酒精燈、試管夾、玻璃、一杯冷水和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觀看視頻資料,感受“幼年山脈”和“老年山脈”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小組討論后回答:

  (1)幼年山脈和老年山脈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2)想象“老年山脈”在形成初期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老年山脈”會變成現在的樣子?

  2、推測:山脈的變化受到哪些自然力量的作用?

  3、交流:進一步補充和完善自己的假設。

  4、小組根據自己的假設,設計模擬實驗研究一種自然力量對山脈的影響。

  2、 匯報交流實驗結果,認識風化作用。

  三、拓展延伸

  1、看圖,認識蘑菇石。

  2、推測蘑菇石形成的原因。

  3、設計實驗證明自己的推測并寫出實驗報告。

【【推薦】科學教案范文5篇】相關文章:

【推薦】科學教案范文04-06

【推薦】科學教案范文7篇04-30

【推薦】科學教案匯總10篇05-01

【必備】科學教案范文5篇05-01

小班動物科學教案04-18

【實用】科學教案匯總6篇05-05

【實用】科學教案匯總5篇05-05

精選科學教案四篇05-04

愛惜糧食大班科學教案04-27

科學教案模板匯編7篇04-2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福利精品久久久久91 | 亚洲综合性色AⅤ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色婷婷7月 | 色偷偷亚洲男人本色 | 亚洲精品在线中文视频 | 视频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