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07-28 13:27:50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科學教案模板合集6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科學教案模板合集6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從為什么會這樣地角度對周圍事物提出問題。

  2、能在教師指導下,認識和體驗科學探究學習的基本過程。

  3、能對周圍常見的現象產生好奇。

  4、開始對科學課的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

  5、能從周圍自然現象和生活實際中發現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引起科學探究的興趣,激發學習科學的熱情。

  2、培養提問題的意識,訓練提問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電吹風、乒乓球、紙片、飲料瓶自制的漏斗、自來水龍頭。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談話:科學課是學什么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親歷科學。(板書課題)

  2、學習新課

  認識圖標:書上都有哪些圖標,他們是什么意思?

  學生討論匯報。

  評:豐富感性認識,為讀懂課本做準備。

  演示實驗:用電吹風向上吹乒乓球?戳诉@個實驗你有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

  評:產生問題,激發學生提問的欲望,轉入課題。

  指導學生學習提問

  板書指導讀圖:第二頁的3幅圖表現了什么自然現象?小鼠標提出了什么問題?是用什么方式提出的?

  指導提問:觀察每幅圖的自然現象,你又想到了什么有關的問題?用為什么會或是怎么回事兒的方式提出了,寫在記錄本上。

  巡回觀察發現好的問題。

  課堂交流匯報:鼓勵學生向全班同學匯報自己的問題,肯定、鼓勵發言者。表揚積極參與者,表揚能寫出三個以上問題的學生。

  通過認識電視機,練習題問題。

  關于電視,你產生過哪些問題?你知道哪些問題?以小組為單位的進行討論,把問題寫在記錄本上,問題越多越好。巡回指導。

  評:培養學生信息交流意識。

  學生回到討論結果,肯定和表揚各組成績,表揚優秀小組。

  指導學生嘗試科學探究

  出示制片學習實驗方法:向2片紙中間吹氣,會有什么現象發生?

  實驗1:學生實驗吹紙片,指導學生記錄。

  指導猜測:請你猜1猜可能有什么現象發生?把你的猜測寫在記錄本上。

  實驗驗證:發放材料每人做三至五實驗,比較試驗結果與自己的猜想是否相同。巡視指導。

  課堂交流,檢查實驗結果,進行實驗操作個別指導,保證成功率。

  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提出問題:對這個實驗,你產生了什么問題?把問題寫下來。提出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為什么2片紙不是分開而是靠攏?

  評:鼓勵學生提問。

  嘗試解釋實驗現象:你能試著說1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實驗結果嗎?把解釋寫在記錄本上。進行簡單交流,不進行對錯評價。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保ㄟ^本課教學,使學生知道機器的主要組成部分。

 。玻囵B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分析常見的機器由哪幾部分構成。

 。常茉O計并制作一架簡單的機器。

  教學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前幾課教過的幾種機械:杠桿、斜面、輪軸、滑輪。

  二、新授

 。保治鲆环N復雜的機械

  出示掛圖。

  自行車的三個部分:剎車:杠桿。龍頭:輪軸。腳踏:輪軸。

  2.機器的四個部分

  出示自行車掛圖

  工作部分:轉動的車輪。

  動力部分:它靠什么力量轉動。

  傳動部分:是通過什么把動力部分的能量傳到工作部分的。

  操縱部分:是通過什么來操作自行車的運轉的。

  小結:完整機械有四個部分。

  選擇自行車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行研究。

  第二課時

 。常J識動力機和傳動部分

  蒸氣機:通過燃燒煤產生熱蒸氣,再變成動力。

  內燃機:燃燒油料產生動力。

  皮帶傳動:通過皮帶把相距較遠的兩輪連起來。

  鏈條:通過鏈條把相距較遠的兩輪連起來。

  齒輪:通過嚙合的齒輪來傳動。

 。矗柟

  分析洗衣機、機械表、縫紉機的四個部分。

  找出拖拉機的主要組成部分。

  三、作業:

  1.找出生活中常見機器的組成部分,分析各部分中簡單機械的作用。

  2.制作一個機械模型---我的機器。

  板書設計:

  5.自行車

  動力部分

  機器傳動部分

  工作部分

  控制部分

科學教案 篇3

  目的要求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知道眼睛怎樣看見各種物體,近視的原因,以及保護視力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學習做“眼球成像”及“近視眼病理”的模擬實驗。)

  3、向學生進行關于眼的衛生保健教育,培養良好的用眼衛生才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蠟燭及燭臺、凸透鏡2塊,凸度大小不同,及支架、紙屏、火柴。

  2、掛圖或投影片眼球的構造、視覺成因示意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提問:

 。1)凸透鏡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凸透鏡有什么作用?

 。2)凸透鏡成像有什么規律?

  2、談話:

 。1)凸透鏡成像的作用,不僅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還與我們的眼睛有密切的關系。你猜有什么關系?

 。2)關于眼睛你有什么問題?

  3、講述: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關于眼睛的科學(板書課題),重點是眼睛怎樣看到各種物體。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眼睛怎樣看見各種物體

 。1)認識眼球的構造

  ①談話:要知道眼睛怎樣看到各種物體,首先要了解眼睛的構造。你認為眼睛由哪幾部分構成了它們各有什么用?其中哪部分最重要?

  ②講解:眼睛外部是眼鹼(眼皮),眼險邊長有睫毛,眼鹼內是眼球。眼睛最重要的部分是眼球,眼臉、睫毛都是保護眼球的。下面我們重點觀察眼球的構造。(出示眼球構造圖。)

  ③觀察:眼球是什么形狀的?從圖上看,眼球由哪些部分構成了晶狀體是什么樣的?像什么?

 、苤v解:

  眼球是球形的。眼球的外部是眼球壁,眼球壁有好兒層,內層是視網膜。視網膜由很多感光細胞組成,像照相底片一樣,既能感知光的強弱,又能感知光的色彩。視網膜通過視神經與大腦相連。眼球的前部有一個小孔,叫瞳孔,外界的光通過瞳孔進入眼球。

 、萦^察:兩個同學相互觀察對方眼睛的瞳孔。

 、拗v解:瞳孔后面是晶狀體,晶狀體是透明的,外形很像凸透鏡,通過肌肉與眼球壁相連。

 、哂懻摚

  外界物體發出的或反射的光,通過晶狀體后會怎樣?(成像)成像在什么地方?(視網膜)

  通過以上分析,你認為眼睛的構造像什么?(照相機)哪個部分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哪個部分相當于照相機的底片?

 、嘟處熜〗Y: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眼睛很像一架精密的照相機,外界物體能在眼球內形成像。人有了這架"照相機",才能看見周圍各種物體。

 。2)認識視覺與光的關系

 、僦v述:眼睛所以能看見周圍各種物體,還與其他因素有關系。

  ②討論:

  在漆黑的屋子里,你能看見周圍的物體嗎?怎樣才能看見?

  你怎樣解釋這種現象?(如果學生不能很好解釋,可以進一步啟發:在沒有光的條件下凸透鏡能成像嗎?眼球內能成像嗎?)

  由此可以知道,眼睛所以能看見各種物體,與什么因素有關系?

 、劢處熜〗Y: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只有在有光的條件下,眼睛才能看見各種物體。

 。3)綜合視覺形成的原因

 、儆懻摚和ㄟ^以上研究,你認為眼睛所以能看見周圍各種物體,是什么原因?

  ②講述:

  眼睛所以能看見周圍各種物體,一是在眼球內有能成像的構造,二是必須有光。(出示視覺成因示意圖。)我們周圍的物體,有的自己發光,有的能反射別的物體的光。當它們發射或反射的光通過瞳孔、晶狀體進入眼球后·會在視網膜上形成這些物體的像;連接視網膜的視神經立即把這些光信號報告給大腦,我們就看到了這些物體。

  2、指導學生認識近視的原因及預防近視的方法

 。1)講述:健康的眼睛才能看清周圍的物體。如果眼睛受了傷或有了病,特別是晶狀體、視網膜、視砷經有了病,人就看不清、甚至完全看不見周圍的物體。例如少年兒童的多發病近視,就是由于晶狀體有了病。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來做個模擬眼睛看物體的實驗。

  (2)實驗:

 、僦v述:每個組都有大小相同、凸度不同的兩塊凸透鏡,先用凸度較大的透鏡實驗。讓蠟燭通過這塊凸透鏡,在紙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趯W生分組實驗。

 、塾懻摚涸谶@個實驗中,哪兒個部分相當于眼睛?它們分別相當于眼睛的哪個部分?哪個部分相當于眼睛看的物體?

  ④講述:使物體離"眼晴"遠一些(將蠟燭向外移),觀察"視網膜"上的像有什么變化?

 、輰W生分組實驗、匯報。(像變得模糊)

  ⑥講述:換用凸度較小的透鏡,觀察"視網膜"上的像怎樣?

  ⑦學生分組實驗、匯報。(像又變得清晰)

 。3)討論:

  ①通過以上實驗,你有什么發現?

  ②在以上模擬實驗中,凸透鏡表示什么?透鏡凸度的變化表示什么?(晶狀體凸度的變化)

 、塾纱丝梢晕┫耄嗽诳催h近不同的物體時,晶狀體有什么變化?(或問:由此可以推想,為什么眼睛既能看清近處的物體又能看清遠處的物體?)

 。4)講解:人的眼睛是靠自動調節晶狀體的凸度看清遠近不同物體的,晶狀體的凸度是靠牽引晶狀體的肌肉(睫狀。┱{節的。肌肉收縮,晶狀體凸度變大)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水的基本特征。

  2、認識字卡:無色、透明的、無味、無形、可流動的液體。

  3、培養幼兒節約能源的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小瓶子每人一個,瓶蓋或者能盛水的玩具每人一個

  老師:玻璃杯兩個,分別裝水和牛奶,裝有醋和水的瓶子各一個,瓷扣2個,每人一個盆子

  字卡:無色、透明的、無味、無形、可流動的液體。水勺,泡沫板。

  過程:

  1、請幼兒觀察水是什么顏色的?并出示牛奶和水請幼兒比較,說說牛奶是什么顏色?水有沒有顏色?知道水是無色的,并出示“無色”的字卡。

  2、拿兩顆瓷扣,分別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較觀察,能不能看到瓷扣不?為什么水中能看到?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3、出示醋,請幼兒聞一聞,說說聞到了什么氣味?再聞聞水的氣味,說說水有沒有氣味?知道水是無味的,并出示“無味”字卡。

  4、實驗:

水是怎樣到桶里的`?

  老師把杯子里的和盆里的水分別水倒另一個盆里,并問幼兒水怎么到另一個盆里的?象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瀑布一樣,流到另一個盆里)

  總結:

水是流到盆里的,出示“可流動的液體”。

  5、玩水游戲,讓幼兒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來嗎?怎樣才能將水盛起來?用小瓶子,勺子,瓶蓋盛并看看盛起來的水是什么形狀的?說說水有沒有形狀?

  總結:

水裝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狀,水本身是沒有形狀的,并出示“無形”的字卡。

  6、與幼兒一同看看字卡,一起總結水的特征。

  7、請幼兒討論水可以用來干什么?如果沒有水會怎樣?

  8、談談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節約水。

  9,游戲<運水>.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葉是多種多樣,同一種樹葉具有共同基本功特征。

  植物葉一般由葉片和葉柄組成,葉片上有葉脈。

  葉也是有生命,葉從葉芽開始生長,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過程與方法:

  統計撿到樹葉數量和樹葉種數;根據一定判斷依據,劃分出同一種樹葉和不同種樹葉。

  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研究樹葉興趣,培養愛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態度和意識。

  【教學重點】開展觀察葉生命現象活動,建構起葉也是有生命科學概念。

  【教學難點】是否是同一種樹葉判斷。

  【教學準備】

  學生自備材料:撿一些落葉。

  分組材料:同一種植物新鮮葉和落葉。

  教師準備:一條有大小不同葉片生長樹枝。

  【教學過程】

  一、統計收集到樹葉

  課前大家分別從不同地方收集到了各種樹葉,說說你是怎么收集樹葉。是呀,樹木是我們朋友,他們是有生命,所以我們不能隨意摘樹葉,F在把樹葉放在桌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統計:我撿了幾片落葉?這里面有幾種樹葉?

  二、觀察比較樹葉

  1、質疑:我們小組共有幾種樹葉?這些葉子是同一種葉嗎?

  2、討論:觀察到了什么,才說它們是同一種葉?觀察到了什么,才說它們不是同一種葉?同一種葉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較:同時觀察所有完整葉,我們能發現不同種葉有什么相同結構嗎?是呀,大部分葉具有葉柄、葉片結構,葉片上還有葉脈。

  三、觀察葉生命特征

  1、觀察:比較新鮮葉與落葉,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長在樹上新鮮葉與落葉最大不同表現在哪里?是呀,新鮮葉是活,而落葉是死。

  2、描述:觀察一種植物葉,我們能從中看出葉生長變化過程嗎?能找到這條樹枝上有幾種不同生長階段樹葉嗎?(如葉芽、小葉片、嫩葉、成熟葉、老葉、將枯葉等)能從幾張葉不同生長階段去推測一片葉生長過程嗎?

  3、總結:葉也是有生命,它從葉芽長成小小嫩葉,又慢慢地長大,變老。許多植物葉從春天長出來,到秋天枯黃死去,完成了葉一生。有些樹木雖然秋天不落葉,但它們葉同樣也有生長和衰老完整過程。

科學教案 篇6

  小孩子對什么東西都很好奇,但是真的讓他們去弄明白這個東西的原理又很復雜,不過我們可以讓孩子從觀察開始,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分享了觀察科學認識的活動教案,歡迎借鑒!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晴、雨、陰、多云等四種天氣類型的特點,認識天氣預報中幾種常見的天氣圖標,學習按要求進行簡單的天氣預報。

  2.能借助自制天氣圖像卡,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能對幾種常見的天氣圖標和天氣實景圖進行配對,提高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感知天氣與人們日常活動的關系,能主動關注天氣預報。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與家長一起搜集兩個方面的資料:“天氣預報的好處是什么?”“從哪里可以知道天氣預報(電視、報紙、手機短信、網絡等)?”幼兒已有簡單的關于動物習性與天氣變化方面的知識。

  2.材料準備: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氣預報截圖”、“動物氣象員”、“有趣的天氣圖標”。學具:幼兒人手一套天氣小圖標,配對操作學具(城市天氣實景圖和天氣圖標)。

  活動過程:

  1.戶外觀察和談話互動,引發幼兒對天氣變化及天氣預報的關注。

 。1)教師以手偶“喜羊羊”與幼兒展開談話導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們好!我參加了環游中國的活動,剛剛從北京來到廣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們這兒,天氣暖和多了,穿著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這里的溫度是多少。俊薄皠偛庞械男∨笥颜f天氣預報今天是7℃~1 5℃,我們一起到戶外去感受一下天氣吧?”

 。2)幼兒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動室外去觀察、感知天氣特點,并學習用晴天(或陰天、雨天)來描述當天天氣(關注天氣預報的幼兒可能會說出當天的天氣類型和氣溫)。

 。3)“喜羊羊”:“過幾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里的天氣怎樣。小朋友幫我出出主意,怎樣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氣呢?”

  適時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回憶和交流自己和家人了解天氣的基本途徑。

  2.通過討論,幼兒學習獲取天氣預報的常見方法,感知天氣預報的重要性。

  (1)教師出示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截圖,啟發提問:

  “圖中有誰?”(天氣預報員和天氣圖標。)“天氣預報員告訴我們什么?”(預報明天的天氣情況。)“除了看電視,我們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到天氣預報?”

  (2)幼兒根據經驗回答。

 。3)教師逐一出示報紙、手機、網絡等三種天氣預報截圖,讓幼兒了解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天氣情況。

  (4)簡單復習已有知識“小動物氣象員”,鞏固幼兒對動物習性的了解。

  指導語:“除了天氣預報,在以前的科學活動中,我們知道了有些小動物能‘預報天氣’,還記得它們是誰?是怎么預報天氣的?”

  幼兒回答。師小結:魚兒上浮、蜻蜒低飛、燕子低飛、螞蟻搬家等現象都是動物在“告訴”我們,要下雨了。

 。5)討論,進一步了解天氣預報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指導語:“除了晴天,還有哪些不同的天氣類型呢?”(雨天、陰天、多云天氣。)指導語:“如果明天是周末,天氣預報是晴天,你想做什么?如果預報是雨天,你想做哪些事?”

  3.幼兒認識天氣圖標,能準確說出其名稱并操作相關學具。

  (1)出示教具中天氣預報圖的天氣圖標,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圖片,結合操作學具,認識晴天、雨天、陰天、多云、晴轉多云等天氣圖標。

  指導語:“這個圖標畫了什么?表示什么?你手上有與這個相同的圖標嗎?請把它舉起來,和同伴互相看看舉得對不對!

 。2)出示北京和廣州的城市圖片(教具),其中有過去一周內連續5天的天氣情況。要求幼兒根據圖意,正確找出學具中與教具圖片相對應的天氣圖標,并大聲說出正確的天氣圖標名稱。

 。3)引導幼兒了解天氣圖中的氣溫如8℃,在播報時要念成“8攝氏度”;如果圖中的氣溫是“一11℃”,要念成“零下11攝氏度”。

  4.幼兒了解天氣預報的播報內容,嘗試按要求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

  (1)指導語:“哪位小朋友能像天氣預報員那樣播報天氣呢?大家一起想想播報天氣時要說些什么呢?”

 。2)幼兒自主上前,根據生活經驗,嘗試播報天氣。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播報,了解其播報的內容和順序是否符合要求。

 。3)幼兒觀看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視頻,然后說一說天氣預報的播報內容。教師適時提出本次活動中天氣預報的播報要求(按“日期一城市一天氣類型一氣溫”的方式進行播報)。

 、儆變邯毩L試按要求播報天氣(如:“2O13年1月8日,北京,晴,-11℃~O℃”;“20xx年1月8日,廣州,多云轉小雨,7℃~13℃”)。

 、谟變赫f出天氣類型后,還要提醒同伴在這樣的天氣中應該注意什么,如:如:廣州明天是“雨”,大家出門時要記得帶傘等。啟發幼兒在家時也提醒家人根據不同的天氣安排好生活。

  5.幼兒分組操作,制作天氣記錄卡,嘗試當“天氣預報員”,按要求播報天氣。

 。1)天氣記錄卡制作要求:仔細看手中天氣預報記錄卡上的一些圖片,想想看圖片中是什么天氣,找出代表這種天氣的圖標,每組制作出兩份天氣記錄卡。

  (2)幼兒4人一組,根據學具中已有的圖像,找出相應的天氣標志圖片進行配對后粘貼,制作出天氣記錄卡(記錄卡例舉)。

 。3)組員互相觀察和評價自制的天氣記錄卡(活動當天是星期一,幼兒預報的是星期二、三、四的天氣),如有不正確之處,嘗試在組內討論并修正。

 。4)學做“天氣預報員”。

  ①教師再次強調播報要求:“小朋友播報天氣的時候,要講清楚播報的日期、城市、天氣情況和氣溫,比如,今天是1月7日星期一,小朋友可以播報明天的天氣‘2Ol3年1月8日,北京,晴,一11℃~O℃’。”

 、谟變合仍谛〗M內按照播報要求和記錄表的內容,向同伴播報天氣,同伴之間相互評價。

 、壅堄變和七x出小組內的優秀“天氣預報員”,讓他(她)拿著本組制作的天氣記錄卡到“小小氣象臺”上預報未來3天的天氣情況,其他幼兒認真傾聽。

 、軆炐恪疤鞖忸A報員”輪流上臺播報天氣。

  ⑤教師點評幼兒的播報情況,重點指導幼兒學習播報“晴轉多云”等有變化的天氣情況。

  指導語1:“如果1月8日當天,廣州上午是多云,而下午是小雨,那我們應該怎么播報呢?”

  教師按順序出示廣州的晴天和多云兩幅圖,并通過手勢暗示幼兒。

  指導語2:“如果遇到當天天氣發生了轉變的情況,我們可以先說前一種天氣情況,再說后一種變化了的天氣情況,我們可以用一個‘轉’字來表達天氣的變化,如‘20xx年1月8日,廣州,多云轉小雨,7℃~13℃’!

  6.結束環節:集體到戶外去觀察并嘗試推測明天天氣情況,相互用完整句式預報。

  結束語:“剛才我們都試著進行天氣預報,請小朋友今晚回家和家里人一起看看天氣預報,對自己剛才的預測進行驗證。明天回園時看誰能又快又準確地為大家播報天氣!

  活動延伸:

  1.在班級主題墻上設置“天氣預報圖”,引導幼兒輪流記錄每天的天氣情況。

  2.在語言區新設“小小氣象臺”,供幼兒自主播報天氣。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春天科學教案03-09

科學教案:蝸牛09-11

走進科學教案12-08

科學教案范文04-06

科學教案《賽車》04-07

有關科學教案06-12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關于科學教案07-24

關于科學教案07-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欧美亚欧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 最新欧美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 | 日本色逼影音资源 | 中日韩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