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科學教案模板集合8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細致觀察事物的能力。
2、了解昆蟲眼睛的有關常識。
3、能比較不同眼睛的特征。
活動準備:
1、名畫欣賞《大眼瞪小眼》
2、畫家介紹、畫作欣賞
3、各種昆蟲眼睛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欣賞幼兒用書封底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t:畫面里有什么昆蟲?
t:小朋友來看看他們是長什么樣子的啊?
t:一般在什么季節能看到它們?
t:動動小腦筋來猜一猜他們在干什么?
幼兒集體討論。
二、參考幼兒用書后的(附1)(附2)。介紹畫家的特色,引導幼兒細致的觀察畫家。
t:小朋友來仔細看看圖片,看看它們的眼睛長在哪里?
t:是什么樣子的?
t:它們的翅膀是什么顏色的?
t:你還看到了什么?
幼兒集體討論。
三、出示各種昆蟲的眼睛的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討論:昆蟲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樣。
t:小朋友來看看這些昆蟲的眼睛是什么樣子的,他們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樣?
t:蒼蠅和蜻蜓的眼睛很大,占據了頭的大部分。如果我們人的眼睛也占了頭的大部分的話,那該是個什么樣子啊?(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來給幼兒一個直觀形象)
t:昆蟲的眼睛顏色,形狀一樣嗎?
t:眼睛上有睫毛、眼皮嗎?會眨眼睛嗎?
t:眼睛的位置和我們一樣嗎?
t:昆蟲的眼睛都是兩個嗎?
教師總結:昆蟲的眼睛是復眼,不是一個單個的眼睛,而是許許多多的小眼組成的,視力特別好,但看東西是一格一格的。(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來)
四、活動結束。
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感知5以內的數量是小班幼兒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提出,要"利用生活和游戲中的實際情境,引導幼兒理解數概念"。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創設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包餃子"情境,支持與引導幼兒在游戲中進一步感知5以內的數量。活動中教師通過提出若干開放性的問題,將以"點數"為核心的多種數學內容蘊含其中,形成一個充滿挑戰的數學學習環境,激發幼兒積極嘗試,主動獲取數學經驗。
操作卡片設計簡單、巧妙,由于餃子的數量、擺放位置和拍攝角度不斷改變,卡片上呈現了整齊、散亂、遮擋、干擾、環繞等不同擺放形式的餃子,不但加大了點數難度,而且增加了點數的樂趣。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昕限,整個操作過程需要幼兒克服動作、時間、材料等多種因素的干擾,認真專注地完成操作任務,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學習品質,并給幼兒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
目標:
1.能不受餃子擺放形式(整齊、散亂、遮擋、干擾、環繞等)的影響,正確感知5以內的餃子數量。
2.嘗試不受干擾,準確地完成"按數量包餃子"的任務。
3.喜歡參與活動,體驗數數的樂趣。
準備:
1.幼兒有用彩泥包餃子的經驗。
2.用彩泥包好的餃子1盤。
3.每張桌子上放3個自制的娃娃,每個娃娃的身邊分別擺放著3、4、5的點卡。
4.實物投影儀,電視機。
5.操作材料:不同擺放形式的餃子實物圖片(如圖)每人4張,小盤和彩泥球各若干(數量要充足,夠每人包4盤餃子)。
過程:
一、進入游戲情境,回憶前期經驗
1.引發幼兒興趣。
師:娃娃家的娃娃們想吃餃子了。今天,我們就來給娃娃包餃子。
師(出示一盤"餃子"):瞧!這是什么?你會包餃子嗎?
2.師幼共同玩手指游戲"包餃子"(附后)。
二、排除餃子擺放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5以內的餃子數量
1.幫助幼兒熟悉操作材料,初步了解操作要求。
師:這里都有什么?(卡片、盤子和彩泥。)要讓我們做什么?(包餃子。)包幾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小結):對,這些材料是包餃子用的,卡片上有幾個餃子,我們就要包幾個餃子。
2.引導幼兒觀察卡片上餃子的擺放形式,學習正確點數5以內的餃子數量。
師:桌子上有一些卡片,每一張卡片上的餃子都不一樣,快去數一數。
(幼兒練習點數,教師觀察指導,針對幼兒的點數情況,選取"遮擋"和"干擾"擺放形式的餃子卡片各一張。)
3.引導幼兒對"遮擋"和"干擾"擺放形式卡片上的餃子進行點數。
師(出示"干擾"卡片):這張卡片上有幾個餃子?還有什么?它是餃子嗎?能不能數?
師(出示"遮擋"卡片):這張卡片上有幾個餃子?這個餃子只露出了半個要算進去嗎?我們在數餃子的時候可不能把它漏掉了。
三、學習按照數量要求包餃子,并按數量分類擺放
1.引導幼兒觀察娃娃身邊的點卡,了解每個娃娃要吃幾個餃子。
師:娃娃們都餓了,看看他們都要吃幾個餃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師講解包餃子的操作要求。
(1)教師示范包4個餃子:先點數卡片上的餃子,將卡片插在盤沿上,再包出相應數量的餃子放在盤中,最后進行點數檢查。
(2)師:我的餃子包好了,應該送給哪個娃娃吃?送餃子的時候要大聲說:"娃娃,請你吃4個餃子。"誰來幫我送?
(3)請一名幼兒送餃子,鼓勵全體幼兒學說:"娃娃,請你吃4個餃子。"
3.幼兒操作活動:給娃娃包餃子并按數量分類擺放餃子。
教師觀察指導,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講述:"卡片上有×個餃子,我包了×個餃子,盤子里的餃子和卡片上的餃子一樣多。"同時,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根據卡片上餃子的數量包"餃子",提醒幼兒包完一盤"餃子"后再次選擇卡片進行操作。
4.展示分享。
(1)師幼共同做手指放松游戲,吸引幼兒圍坐在教師跟前。
(2)教師根據幼兒的操作結果,提前選取兩、三盤餃子引導幼兒進行展示分享,對正確的操作給予肯定,對錯誤的操作進行糾正。
師:你們真能干,給娃娃包了這么多餃子。這一盤有幾個餃子?為什么要包×個餃子?
師:這一盤"餃子"和卡片上的餃子不一樣,怎么辦?
四、結束活動
鼓勵還想操作的幼兒繼續操作,提醒不想繼續操作的幼兒將餃子卡片按照數量放到相應的點卡盒里,活動自然結束。
延伸活動:
將材料投放到娃娃家或娃娃餐廳供幼兒繼續游戲,可根據幼兒的能力適當增加卡片上餃子的數量。
附手指游戲:包餃子
"咕嚕""咕嚕"搟搟皮兒,(左手手心向上,右手在左手手心上做搟面杖滾動的動作)
"嘩嘩""嘩嘩"和和餡兒,(伸出右手的食指在左手手心上做攪拌狀)
"嘿喲""嘿喲"捏捏邊兒,(左手五指聚攏,右手在左手手指上做捏餃子動作,最后捂住左手手指停住)
咝--(做聞餃子動作)
咂一咂一咂一咂一(做流口水動作)
香噴噴的餃子給誰吃?(教師大聲問)給我吃!(幼兒大聲回答)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水上各種各樣的船,知道船是水上行駛的交通工具。
2、對船在水上行駛感興趣,能想辦法使紙船在水面上行駛。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船兒水上行》、幼兒自折牛皮紙紙船、裝滿水的臉盆、磁鐵、橡皮筋、肥皂片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回憶觀船情景:
――“上次我們到江邊(或河邊)看到了什么?它們是什么樣的?”
2、看圖交流認識:
出示教學掛圖:
――“圖片上有什么?它們是些什么船?”
“船是靠什么向前行駛的?”
“這些船都是做什么用的?”
“你還乘過什么船?乘船的感覺是怎樣的?喜歡這些船嗎?為什么?”
幼兒可就以上問題討論后作相應的回答。
3、紙船水上行實驗:
出示幼兒自制的紙船:
――“小朋友做了許多紙船,這些船也能在水上行駛嗎?”
“你有什么方法讓它們行駛呢?”
幼兒做紙船水上行駛實驗。
幼兒交流并演示操作方法和實驗結果。
教師在水槽演示“肥皂動力船”實驗:
在紙船的船尾剪一豁口,將肥皂片夾在豁口中,肥皂可減弱船后的張力,船會被推向前行。
幼兒嘗試用更多的方法讓紙船在水上行駛。
科學教案 篇4
【課題】發展教育和科學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識記 1、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4、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5、深化教育改革
▲理解 1、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4、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5、深化教育改革
▲運用 1、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教材分析】
▲重點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2、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難點 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教具 投影機(片)、
▲教法 讀-問-導-練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閱讀下列圖表,分析、討論它所反映的問題:
表1:1998年部分國家科技實力的名次比較
國家 分數 名次 科技貢獻率
美國 100 1 66%
日本 89.3 2 58%
法國 69.35 4 54%
中國 58.57 13 -
表2:部分國家符合科學素養條件的人口比例
國家(地區) 美國 歐盟 中國
占總人口的比例 6.9 4.4 0.3
提示:圖表反映出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科技人才占全國人口的比重也較小。
認識:當前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高度重視科技實力的提高和科技人才的培養。為此,我國要大力發展科學、教育和文化事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學習新課
◆讀
1、 學生快速閱讀教材P123-126,要求:時間為3分鐘,尋找本課的知識點,理清知識體系。
2、提問學生,歸納本課的知識體系。
◆問
1、學生再細讀課文5分鐘,思考有關思考題。
2、投影出示思考題:
1)發展科學技術有什么重要性?
2)如何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發展教育事業有什么重要性?
4)為什么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忣的戰略地位?
5)我國教育的現狀如何?
6)發展教育事業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7)我國為什么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3、教師提問,學生依次回答,對于不會的學生,讓其再讀再思考,讓已會的學生糾正,實在難懂的問題,由教師點拔。
4、由學生提問,師生共同解決。
◆導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表現和主要標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思想觀念的變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2、發展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表現和主要標志;
2)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3)世界范圍內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
4)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3、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因為,當今世界范圍內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教育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培養同現代化要相適應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是關系到21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建國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當前仍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制約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所以,必須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通過大力發展教育事來,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培養與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創新問題〗
選擇: 我國之所以重視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是因為它:( )
A、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首要條件
B、是提高公民道德建設水平重要因素
C、是公民應遵循的行為準則
D、決定著精神文明的性質和發展方向
答案:B
〖課堂小結〗
著重理解:①教育和科技的地位;懂得為什么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②認清科技與教育之間的關系:國與國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科技的競爭實質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③要聯系實際談談怎樣培養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如何改變思想觀念、學習方法、學習態度。
【板書設計】
三、發展教育與科學
1、 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科技創新
⑴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⑵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2、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⑴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⑵深化教育改革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下雨前后周圍環境的變化。
2、初步了解不同季節下雨的特點及雨水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活動重點:了解下雨前后周圍環境的變化
難點:掌握雨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活動準備;
幼兒收集有關雨的資料
活動過程:
1、觀察討論
(1)、幼兒猜謎,激發興趣
教師說謎面:千條線、萬條線,掉到河里看不見。
(幼兒說謎底)
(2)、討論雨
“你喜歡雨嗎?為什么?”
(3)、討論下雨之前環境的變化
“如果要下雨了,我們能知道嗎?可以從哪些方面看出天要下雨了?”(幼兒討論)
2、探索活動
(1)、討論不同季節的雨
“雨天的雨都是一樣的嗎?”
“春天的雨是什么樣子的?”
“夏天下雷雨時會出現什么景象?”
“下雨前周圍環境有些什么變化?”
“下雨天你還看見了什么?”
(2)、欣賞不同季節下雨的圖片
(3)、圍繞話題討論
“天怎么會下雨的呢?”
“雨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3、遷移話題討論
“外出時突然下雨了怎么辦?”
(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討論)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借助已有經驗,嘗試猜測、分析、推理動物過冬的方式,并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 嘗試在游戲中扮演不同的動物,表現它們各自的過冬方式。
3、 對動物過冬方式感興趣,愿意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教具:動物過冬課件
學具:動物實物圖片掛牌、過冬方式標記
經驗準備——幼兒有關于動物過冬的零散經驗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論自己知道的動物,喚起已有經驗,猜測分析動物在冬天面臨的困難。
1、自由談論,引入話題。
教師:你喜歡動物嗎?你們知道哪些動物?(幼兒自由發言)
教師:這些動物你們都認識嗎?看看有誰?(松鼠、烏龜……)
2、看冬景的畫面,猜測分析動物在冬天面臨的困難。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這是什么季節?(冬天)
教師:這么冷的冬天,動物們怎么度過呢?(躲起來……)
教師:在冬天,動物們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么呢?(找不到吃的、很冷…)
教師:冬天,動物們會遇到這么大的困難,可是它們依然生存著,動物們還是會度過寒冷的冬天。
二、幼師展開討論,梳理并拓展經驗,猜測、推理動物尋求解決困難的方法。
1、教師:不同的動物會有不同的辦法,你知道哪些動物,它會有哪些辦法呢?
共同觀察動物畫面,針對幼兒談到的每一個動物進行引導,教師按過冬方式的不同逐漸梳理出線索。
2、教師:動物們是不是用這些方法過冬的呢?好,我們來看一看。
看課件,了解小烏龜、大雁、雪兔和螞蟻的過冬方式,歸納出四種動物的過冬方法。
3、教師:看來動物們是有自己的辦法,它們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方法度過了寒冬。
三、看課件,玩游戲,鞏固提升經驗,表現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
1、教師展示四種過冬方式標記,看課件做游戲。
教師:看來,你們都很會動腦筋,動物們很想和你們做朋友,我們后面的桌子上有一些動物,待會兒請你們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動物來扮演它。
教師:自己是誰?在寒冷的冬天可以怎樣過冬呢?(幼兒選擇動物圖片,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好,請你們把小動物掛在胸前,回到座位上,一起來玩個游戲吧。
教師展示四種標記,分別掛在椅背上,交代游戲規則:這里是動物們的家,你就是一個小動物,請你仔細想想:你是怎樣過冬的?冬眠過冬的小動物都回到這個家里,南飛過冬的小動物都回到這個家里,換毛過冬的小動物都回到這個家里,看誰先回到家里。
(適時看課件四種過冬方式交互頁面,尋找答案:請××小動物回到自己家去。)
2、幼兒再次選擇動物角色進行游戲。
教師: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家,請你們把動物圖片放回椅子上,到后面的桌子上再選一個你喜歡的動物扮演吧。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過冬的?我們一起找一找吧!
科學教案 篇7
目標:
1、通過動手實驗操作記錄,知道鏤空的 物體才可以吹泡泡
2、 學習用毛根條和樹葉身邊的 物體制作吹泡泡工具,體驗成功的 喜悅
3、培養幼兒根據自己猜想有目的進行驗證的能力
教學準備
1、記錄表每人一份、吹泡器一罐、大的 吹泡器
2、吸管、雪花片、回形針、葉子、毛根條、制泡水、抹布每組若干。每人一個操作碗
教學過程
一、"吹泡泡"場景引入
1、出示吹泡器,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小玩具,認識嗎? 你們喜歡嗎吹泡泡嗎?你平時的吹泡器是怎樣的?其實我們生活中也藏著很多小物品、小工具可以當吹泡器,今天我們一起把它找出來,好嗎?
二、出示并介紹各種工具及記錄表,幼兒猜測并記錄
1、大家一看,我給你們準備了什么工具?
2、出示認識記錄表。(重點認識猜測的圖示與實驗結果的圖示)
3、幼兒猜測,師生共同統計并做記錄。
請個別幼兒猜測并上臺記錄。你為什么會這么想呢?
三、幼兒操作驗證并記錄
1、小朋友的猜想都不一樣,那到底對不對呢?我們可以自己去試一試,驗證一下!
2、幼兒操作嘗試,教師指導。(重點指導花片和漏勺)3、比較猜測和嘗試后的結果。
師:跟你的猜想結果一樣嗎?實驗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回座位跟你旁邊的伙伴分享交流一下你的實驗結果。你發現在這些工具中,哪些可以吹出泡泡呢?
師生共同驗證記錄在大記錄表上。
四、剛才我們發現葉子不可以吹出泡泡,那如何才能讓葉子吹出泡泡呢嗎?出示毛根條如何讓它也能吹呢 ,我們可以猜一猜試一試。(教師同上方法猜測統計記錄)那如果吹泡器的洞洞形狀是其他形狀的,吹出的泡泡又會是什么形狀呢,我們可以再去試試 。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觀察、討論、操作,激發幼兒對交通工具探索的興趣;
2、引導幼兒給交通工具分類,培養幼兒的分類能力;
3、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了解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直到正確乘坐的方法,不做一些危險的動作。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的交通玩具,各種交通工具的圖片,每組一套,
活動過程:
(一)玩各種車輛
啟發幼兒互相交換玩具車,互相介紹自己玩具車名稱、用途。
(二)開心聚會:
1、師運用游戲的口吻引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孩子們,今天我們收到邀請卡,請我們去很遠的地方參加森林聚會,你們想去嗎?可是森林聚會那么遠,我們怎么去呢?你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2、引導幼兒在同伴間相互討論,說出自己的辦法,如乘船、坐飛機等。
3、師:好,真聰明,有的想乘飛機、有的坐輪船、有的坐火車,真棒!那現在就請你坐上自己喜歡的交通工具,我們出發吧!
4、幼兒自由選擇交通玩具,聽音樂跟隨我們出發。
(三)交通工具可真多
1、“好了,到站了!孩子們,你們開心嗎?告訴我你是怎么來的,你請誰幫忙了?你覺得你的交通工具方便嗎?好在哪里?
2、師幼共同討論、講述自己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有什么用?引導同伴間交流講述。
3、請個別幼兒上前展示自己的交通工具,講述自己的想法,其余幼兒共同分享。
4、師小結:汽車、輪船、火車、飛機是用來運人和東西的,大家給他們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交通工具,它們行駛的速度很快,給我們的外出帶來了許多方便。
5、你還認識哪些交通工具?
6、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分別出示圖片,請大家欣賞。
(四)交通工具大比拼
1、師:“交通工具可真開心,認識那么多喜歡它們的小朋友,可是今天它們遇到一個麻煩,它們家里的成員越來越多,太擠了,希望小朋友幫幫它們,再給它們找一個舒服的家。”
2、幼兒分組進行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合作商量進行分類。
(1)按照交通工具的名稱進行分類;
(2)按照行駛地方進行分類;
(3)按照用途進行分類。
3、在投影儀上展示幼兒分類的結果,并闡述自己的理由,教師鼓勵幼兒同伴間互評。
(四)安全教育
1、師小結:孩子們,交通工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但是如果不遵守交通規則,做一些危險的動作,那么交通工具就會發火,會發生一些危險的事情。誰來說說乘坐這些交通工具時都要注意些什么事情,有什么要求呢?
2、這么多交通工具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和它們友好相處,需要遵守那些交通規則呢
3、提供一些圖片,請幼兒找出書中不正確的行為。
(五)活動建議和延伸:
活動結束后建議孩子們與老師并發動家長一起來陳列一個“交通工具博覽會”。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走進科學教案12-08
《氣球》科學教案08-27
科學教案:蝸牛09-11
關于科學教案07-24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關于科學教案07-27
春天科學教案03-09
科學教案《賽車》04-07
有關科學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