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朗誦稿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朗誦稿吧,朗誦,一般都在舞臺上,在大庭廣眾之中進行。那什么樣的朗誦稿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朗誦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朗誦稿1
眼淚劃過眼角,什么都無法訴說,晶瑩的淚滴在臉頰滑過一道道水印。干過卻什么都沒有留下過。都說眼淚是人身體里最沒用的東西,可它也是身體中最美的一種東西。在悲傷的時候它是一種悲哀的'象征,當你開心的流下淚水的時候,它是發(fā)著光的水晶球。
昨天終于忍不住這些天壓在心里的那種憤怒和咆哮,原來眼淚可以像決堤的海水一般,奔騰而出。像斷了線的雨滴一般,一滴滴落在手掌心,滴在心里最痛的位置。用手觸摸臉頰,那濕漉漉的液體沾滿了雙手,輕輕地用手把雙眼遮住,原以為眼淚就不會再出現,可是那種晶瑩的液體順著手指縫慢慢的落在衣角上,留下了一片水漬。
關于朗誦稿2
如果 如果再遇見你
我還有什么可以給你了呢
一切都已在禁止之列
生命嚴格如階梯
一層有一層的符號和標記
(縱然在夜里 如海潮般
涌來的都是牽扯的記憶)
所有的成人 最后
都不得不刺上文身
如果 如果再遇見你
我會羞慚地流淚
(也許是因為知道
你仍然會急著要原諒我)
為那荒蕪了的歲月
為我的'終于無法堅持
為所有終于枯萎了的薔薇
關于朗誦稿3
小時候
麥田是我的天堂
伴著清風在綠地毯上飛跑
把麥苗當做韭菜
就像把高粱當做花椒
后來,飄零在外
麥田是我的望鄉(xiāng)
最愛流連街心的花池
若有幸看到一片綠茵場
便依稀看見了流著汗的爹與娘
如今,我回到了家鄉(xiāng)
麥田褪下綠絲綢
吐出了園林與工廠
耕耘與收獲的.火苗越燒越旺
因為,我依然聞到了
那熟悉的麥草香
關于朗誦稿4
戰(zhàn)爭是一條長河
浸滿苦累與艱辛的負荷
我只是從河邊走過
身體便發(fā)僵打著哆嗦
戰(zhàn)爭是一條長河
河中漂浮著倔強不屈的擺渡者
被屢次熄滅的火苗仍在低聲嗚咽
泣訴著八十一年前要血洗的仇冤
戰(zhàn)爭是一條長河
河底的骸骨沒有被冷水分割
肢肢節(jié)節(jié)從未離分錚錚鐵骨奏一樂圣歌
我在河邊張望卻得從此仰望著
戰(zhàn)爭是一條長長的`河
誰也不知道哪里有盡頭,哪里有日落
它撲面而來你無能為力
它水滴石穿我無可奈何
戰(zhàn)爭是一條條長河
河邊總有人們在奮力的阻扼
一顆顆年輕的心相聚成樓閣
希望用自己的影子照亮這條戰(zhàn)河
戰(zhàn)爭是一條滾滾的長河
在每個人的心中洶涌流過
枯鐘的長鳴呼喚那嶄新的靈魂
我們年輕,但絕不會墮落
關于朗誦稿5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關于朗誦稿6
用熱血和忠誠浸染旗幟的'色彩,
用鐮刀和鐵錘打造旗幟的光芒。
黨旗下,
一個民族在崛起,
無數英雄競流芳。
用思考和成長重塑先鋒隊的形象,
用創(chuàng)新和拼搏締結拓荒者的頑強。
黨旗下,
真誠善良編織夢想,
奉獻自律成為時尚。
火紅愛心使旗幟更加絢爛,
金色陽光引領民眾志高歌揚。
黨旗下,
華夏大地九十載華章壯美,
人民昂首步入輝煌。
關于朗誦稿7
一、
我伴著明媚的春光走進綠洲
我澎湃的激情化作條條彩綢
我的血液蕩起昂揚的青春音符
我的追索一如倜儻的青春節(jié)奏
我何時走進青春人生似乎難以界定
但我總深戀著青春這一枝生命獨秀
青春啊是什么
這個超越美麗的迷人美麗
青春啊能有多久
誰都想親夠卻總也親不夠
青春不是平鋪的幾款色調
青春是剛剛展開的五彩繽紛的畫軸
青春不是一張被渲染的彩紙
青春是書寫壯美人生的一面錦繡
青春不僅僅是一種外表
青春孕育著理想、直面于挑戰(zhàn)、深藏著追求
青春不只是一個時段
青春是矗立在生命旅程中的摩天大樓
青春似乎還欠有幾分的練達
但誰不討厭老氣橫秋
青春常常充滿奇異的幻想
但誰不愛擁抱那創(chuàng)造的星斗
青春啊能隨我多久
我的青春能跨越幾度春秋
生命不竭啊
青春就不會衰老
漫漫征程啊
青春與朝陽一齊走
二、
中華民族五千載
歷史長河蕩悠悠
炎黃開我華夏基業(yè)
代代風流寫我民族春秋
代代風流喲
橫掃頑固與腐朽
代代風流喲
讓一座座豐碑佇立歷史潮頭
無論你初諳世事
無論你已把生命的符號畫到了盡頭
只要你向往明天
你就會迸發(fā)幻想、迸發(fā)創(chuàng)造、迸發(fā)渴求
這迸發(fā)的原動力是什么啊
就是那嬌媚的希望之花
就是那不肯離去的青春風流
擁有她啊
你就會在奮進的前程中闊步昂首
擁有她啊
你的人生始終都會那么嶄新、富有
三、
朋友
有位偉人你可記否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也是這位偉人,把青年比作朝陽
表厚愛,寄厚望,情意悠悠
有人說
昨天是歷史的紀念
明天是理想的擁有
只有今天才是大顯身手的時候
珍視今天就是珍視生命之光
奮斗于今天讓人生價值不打折扣
奮斗是青春的豪邁啊
沒有奮斗就會是沉沒于泥沙的小船一艘
站在時代的前列我們走走走
心中的偉業(yè)囊括萬代千秋
志向、報負把我擎向潮頭
堅韌、耐力讓我的追求無止無休
把握時代的律動
讓青春收獲萬頃波濤
胸懷五州四海
讓青春創(chuàng)造一個偉大的前所未有
四、
時鐘嘀嗒是奮進的號角
冬去春來是醉美的演奏
時代的形象就是這樣啊
一往直前豪邁唱春秋
人是世間最偉大的`生靈
他用思想支配著血肉
創(chuàng)造歷史開拓未來
用意愿主宰這可愛的星球
大膽幻想無所畏懼
構成了青春亮麗的風景
建設新世界摧枯拉朽
精英的風采將青春造就
今天的世界何等豐美爛漫
今天的中國多么令人精神抖擻
生活在騰飛的時代
時代給青春騰飛的雙翼
駕馭人類前進的航船
航船需要青春去楊帆遨游
青春的思維不會讓時代尷尬
青春的膽識不會讓航船蒙羞
青春喲不會辜負期望
時代的青春定會讓我們的星球光耀宇宙
關于朗誦稿8
早晨,12.9度,夢醒!
銀杏葉在風中抖動,雨霧飄在塵埃里,四處彌漫著輕紗般的影子。推開窗,晨風像一把把冷劍嵌入骨髓。深呼吸,在清冷的日子里,最是那刀劍橫斜歲月里的勇敢令人思憶。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兩千年前,荊楚大地戰(zhàn)鼓驚雷,槳聲搖亂。屈原望著滿目瘡痍,風雨飄搖的江山發(fā)出無盡哀嘆。帶著對祖國的深情,他自沉汨羅江底。
一個勇士的死,終將喚起一群勇士的生。
滿江紅里“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零丁洋中“留取丹心照汗青”。在山河破碎的歲月,這些鐵骨錚錚的'漢子用生命寫下了精忠報國這幾個大字。
兩千年后,一頭野狼并著海浪,從東方竄起。它瘦骨嶙峋,眼里卻放著貪婪的光,長圓了血盆大口,巴不得將整個大地都吞進肚里。
海浪拍打著礁石,雪崩碾壓了牧民,驚累震裂了大地,太陽被鎖進了海底……
動蕩。壓抑。黑暗。陰冷。
一把把刺刀、一把把火、一顆顆炮彈……腹中的嬰孩被天神召回,落地了的則被刺刀挑起,最輕盈的鳥兒也被扒光了毛,甩在泥墻上。城市變成了屠宰場,村莊仿佛回到了太古時期的模樣。
被逼退到森林邊緣的水牛踢了野狼一腳,野狼招來同伴,水牛被撕得只剩下筋骨。
啪,一個少年將教科書甩在課桌上,四周投來希冀的眼光。老師的教鞭舉起又落下,少年激動的淚水落在書頁上。
憤怒吧!少年!當先祖的靈位被野狼踩到腳下,碾碎,連灰都找不見;親人被撕得血肉模糊,扔到破巷殘墻,沒有光亮;土地被打上狼的烙印,肆意摧殘,寸草不生。而那野狼卻西革筆挺,伙同獅子,像翩翩君子一樣告訴你,不要反抗!
兩千年前,死了一個屈原,又生無數個屈原。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這是英雄的擔當、責任。與其茍延殘喘的生,毋寧轟轟烈烈地死。1935年12月9日,一群英雄少年們走上街頭,以筆為槍,他們挺起堅硬的脊梁,把熱血的胸膛筑為城墻。有人流血、有人倒下,但沒有人退縮。冷槍、囚籠又何妨,十八年后,他們又將是英雄少年。
人終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他們選擇了轟轟烈烈。一片葉的凋零不會讓秋風震顫,成千上萬的葉卻能磨滅寒風的氣焰。一個英雄死了,一群英雄活了,一群英雄死了,一個民族活了。
日月逾邁,若浮云來。歲月無情地消逝,溫暖的,是他們的精神,英雄少年們!
關于朗誦稿9
文豪的私家書單是怎樣的?名人都讀什么樣的書?一觀之下,或許可以增加到我們的人生必讀書目中,幫我們懂史、悟世、明理、養(yǎng)性。
除了作家、戲劇家、翻譯家這些頭銜,楊絳先生最知名的一個身份,就是錢鍾書的妻子。曾經有人這樣跟楊絳開玩笑,說楊絳喜歡清華兩個“書”——一個是讀書,一個是錢鍾書。
的確,自從幼年時受到父親楊蔭杭啟蒙而讀書以來,讀書和對讀書的思考貫穿于楊絳的生活中,她與錢鍾書也是因為共同讀書而結為連理的,以至于《楊絳:“九蒸九焙”的傳奇》的作者楊國良寫道:“楊絳一生最本初、最純粹、最持久的信仰是讀書。”
楊絳父親楊蔭杭的'教育理念來自于孔子的“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順其自然,注重培養(yǎng)楊絳廣泛的閱讀興趣。楊絳從小喜歡文學,只要楊絳表示喜歡什么作品,楊蔭杭就會把那本書放在她的桌子上。
在東吳大學讀書期間,楊絳進了政治系,但仍舊癡迷于文學的她,把課余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圖書館中,她在那里閱讀了大量的外國小說。有一次,父親問她:“阿季(楊絳本名楊季康),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會怎么樣?”楊絳說:“不好過。”父親又問:“一星期不讓你看書呢?”楊絳回答:“一星期都白過了。”楊絳對讀書的熱愛,可見一斑。
在清華大學求學期間,甚至在出國留學時,楊絳一直保持著這樣的閱讀熱情。在清華大學讀書時,共同的興趣愛好讓楊絳和錢鍾書走到了一起,之后兩人又一起留學英國。在楊絳的作品《我們仨》中,她這樣回憶自己和錢鍾書的閱讀時光:“牛津的假期相當多。鍾書把假期的全部時間投入到讀書中。大學圖書館的經典以十八世紀為界,館內所藏經典作品,限于十八世紀和十八世紀以前。十九世紀、二十世紀的經典和通俗書籍,只可到市圖書館借閱。那里藏書豐富,借閱限兩星期內歸還。我們往往不到兩星期就要跑一趟市圖書館。我們還有家里帶出來的中國經典以及詩、詞、詩話等書,也有朋友間借閱或寄贈的書,書店也容許站在書架前任意閱讀,反正不愁無書。”
對于讀書,楊絳也有過很多的思考。她曾經把讀書比作“隱身”的串門——“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對質。”在楊絳看來,這是“書以外的世界里難得的自由”。
關于能從書中得到的收獲,楊絳表示,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者發(fā)財,而是成為一個有溫度懂得情趣會思考的人,讀書到了最后,是為了讓人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有多復雜。在她看來,“書雖然不能幫你解決所有的問題,卻能給你一個更好的視角。”甚至,她覺得“喜歡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讀書能讓人遇到更好的自己”。
關于朗誦稿10
夜還在熟睡東方微露晨曦
啟明星眨著腥松的眼睛
起床的號角輕輕地吹響
怕驚破夜的靜寂
我們悄悄地穿衣漱洗
早操晨誦伴著黎明
開始了一日之計在于晨的學習
教室里穿越歷史的思緒
課堂上睿智的哲理
作業(yè)本上縝密的邏輯
我們沐浴著師長的雨露
我們是未來的主人
我們快樂地成長
我們成長著蓬勃和朝氣
綠色的.草坪上留下我們歡快的嬉戲
五彩的花朵是我們送給老師的贊禮
運動場上矯健的身姿展現著我們的自豪
演講會上擲地有聲的誓言是我們將要創(chuàng)造的奇跡
用歌聲唱出我們繽紛的理想
我們的豪情在這里醞釀
我們的壯志從這里崛起
當星星疲憊地向我們告別
滿載著收獲躺進被窩里
我們在一天天成熟
不光擁有知識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我們不再是懵懂的孩童
我們是燦爛陽光的少年
我們將引領潮流主宰二十一世紀
今天我們在這里蹣跚學步
有了扎實穩(wěn)固的根基
明朝祖國建設的各個崗位上
到處是我們奉獻的情誼
我們驕傲,我們自豪
我們有皮店中心學校肥沃的土壤
我們有一百零六塊堅實的根基
我愛我們的學校
愛這里的每一線陽光每一寸土地
愛這里所有慈祥的眼睛
愛這里溫暖心窩的每一句鼓勵
我愛我們的學校
愛這里哺育我們的每一個園丁
愛這里渡我們過河的每一朵漣漪
我愛我們的學校
愛這里的血液這里的榮光
愛這里奮發(fā)向上的群體
愛這個群體里的每一個心靈純潔無比
我愛我們的學校
大聲地向全世界表白
我們愛你一萬年每一個朝夕
關于朗誦稿11
陽光的風吹開霧霾,
不畏泥濘坎坷,
登上峰巒領略旖旎風光。
金色的雨爆出了綠色,
洗凈了塵埃潔凈了靈魂,
洗亮雙眸。橄欖樹生長著
希望,青春成為永恒。
一聲聲鳥鳴,
鳴亮黎明的日出。
揚起前進的紅帆,
蕩起青春的'雙槳,
執(zhí)著于風浪上,
耶穌基督同行。
拋錨在花香流溢的岸,
心靈誠實敬拜贊美,
青春無悔的奉獻,
榮耀歸于上帝。
關于朗誦稿12
突如其來的災難
國人悲痛,國人震憾
就那么一瞬間
一個個同胞走向了黑暗
六旬,一馬當先
忘個人安危奔赴前線
聲聲親切慰問
猶如春天般溫暖
將死亡的寒冷驅散
共和國的溫
坐陣悲情汶川
不離不棄,指揮救援
讓每一個中國人感動
讓世界感動,讓世界頌贊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是他對國人最真心的動員
三軍將士,生死搏戰(zhàn)
白衣使者,爭分奪秒
志愿隊伍,齊聚汶川
各行同胞,獻血捐款
友國鄰邦,熱情支援
中華民族血濃于水的情感
在這一刻得到了最光輝的閃現
億萬神州兒女
將心靈的燭光點燃
為逝去的同胞祈禱
為活著的兄弟姐妹吶喊
偉大的'吶喊動地感天
再一次看到了勝利的信念
信念中我們感到愛的溫暖
任何災難
壓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
因為大災面前
我們的心緊緊相連
大愛會讓我們渡過重重難關
迎接陽光燦爛的明天
我們誓言
廢墟之上,重建美好家園
關于朗誦稿13
祖國啊
你的闊大讓我無法
走遍每一個角落
祖國啊
你具體的小
使我又不能一一著墨
我在巨大與微小之間尋找
我要把歌聲唱得動人心魄
卻猛然發(fā)現了
被忽視的這個更小的'我
我自己就是
--祖國啊
關于朗誦稿14
是上天厚贈的禮物
給你的父母
你是驚喜
也是幸福
從此漫漫人生路
有了你的腳步
小時候
父母是袋子
裝盡你的麻煩
指正你的'錯誤
只為你走正旅途
長大后
父母是傾聽者
聆聽你的傾訴
你煩惱他們不會快樂
你開心他們特別好過
白天是你的太陽
散發(fā)溫暖光芒
晚上是你的月亮
黑夜不會寒涼
是你永遠的指明燈
在路上
敬畏
父母
關于朗誦稿15
三十二年前的端午節(jié)前夕
母親突然不辭而別離我仙逝
她走得那么匆忙,那么急促
連招呼也沒來及打
就這樣棄我陰陽兩隔
未能見上母親最后一眼
成了我一生最大的遺憾
在深切的懷念中怨恨了自己幾十年
撕心裂肺的心里傷疤至今未愈
憶想當年噩耗傳來的瞬間
我的心猶如晴天霹靂
遠在天邊的青海治多
恨不得長出會飛的翅膀
但在那個交通滯后的年代
一路坐汽車趕火車扒拖拉機
回家后看見的不是母親的笑容
而是村邊山坡上堆起的墳墓
潮濕的黃土和未干的草根
哀傷地告訴我:“來晚了!”
站立在母親的墓前
大腦麻木了,心全碎了
恨不得扶起棺房里安祥的母親
向她傾訴一切——
此刻,母親的身影浮現在我眼前
她那微笑,慈祥,善良,寬厚的樣子
沒有一丁點兒怪罪和抱怨
臉上露岀的全是——期盼
仿佛在說:娘懂得,自古忠孝難兩全
我細心地聆聽著
看著母親的墳冢
無聲的淚水情不自禁從眼眶流出
此刻,只有我才懂得母親的心思
而今,三十多年過去了
那一幕幕往事猶如昨天
無法從記憶的深處抹掉
母親一生艱辛的身影
象幻燈片在腦海里閃過
親切的囑咐常常在夢中出現
童年的我貪玩陶氣
惹了不少麻煩但都因有母親護著
而相安無事
曾記得,一次偷吃了看望外婆的點心皮
惹得舅舅怪母親不孝
又一次拿了留給奶奶早餐的唯一烙餅
害得父親與母親伴嘴
用草根把江水梨的水吸去了一半
拜年時姑姑幾次說母親小氣
還有一次追山羊獨自爬上依墻臺的屋頂
嚇得母親哭著跪著把我從屋頂上抱下來
還有,還有......
這一切母親心里清楚是誰干的
每次都是不愉悅地看我?guī)籽?/p>
從未對我動過半個手指頭
回想參軍離家時
母親一遍又一遍的叮囑
一次又一次的'流淚
我清楚母親不舍的淚水
是從心底流淌出的
后來我知道
凡是村里來野營拉練的部隊
再遠,母親也要去看
連續(xù)幾天不間斷
那不是看熱鬧
而是在尋找遠行且著軍裝的我
我還知道
在我走后的日子里
母親晚上睡不著居然學會了抽煙
三年后我第一次探親回家的那天
聽說母親天沒亮就起來
早早地準備好我最愛吃的食物
時不時地到大門口張望
逢人便說我娃要回來了
高興地像個過年的孩子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
非要帶著我走親訪友
一會兒拍拍我軍裝上的土
一會兒又問我吃飽了沒有
那笑容,那語氣
那表情,那動作
唯有母親的才是最真的
寒暑易節(jié),歲月流逝
但母親的音容笑貌
至今在我心里還歷歷在目
帶著歲月的滄桑
拖著疲倦的身子
兩手空空的離開了我
從自我成了沒娘的孩子
一萬多個日日夜夜里
對母親的思念時刻揪著我的心
甚至在夢里被一次次驚醒
斗轉星移
替代不了母親對我的恩澤
地動天搖
改變不了我對母親的思念
慈祥的母親
偉大的母親
天堂的母親
如有來世
我還想再做您的兒
【朗誦稿】相關文章:
成長的朗誦稿-朗誦稿01-25
六一的朗誦稿-朗誦稿12-30
感恩親情的朗誦稿_朗誦稿12-24
青春奮斗朗誦稿-朗誦稿01-04
愛我中華的朗誦稿-朗誦稿01-04
師生情的朗誦稿-朗誦稿01-04
青春愛情的朗誦稿-朗誦稿03-28
關于春天的朗誦稿-朗誦稿12-29
關于愛的朗誦稿精選-朗誦稿12-30
校園勵志朗誦稿-朗誦稿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