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計算機教學論文
引導語: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計算機,計算機已走進千家萬戶,由此可見學好計算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相關的高職計算機教學論文要怎么寫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當今世界各個領域正日益受到新的科學技術的沖擊,日益成熟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等技術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新科技群。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造成信息量劇增,這就要求本世紀需要的人才不僅要具備淵博的學識,更要具備獨立接受新信息、處理新信息的創新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對此,在計算機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一、合理設計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不僅是教學活動結果的預見,而且是學生學習的目的。大量的事實證明,如果學生根本就沒有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那么即使他們掌握了一定的創新方法和技術,也很難有實際的有價值的創新行為。因此,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著眼于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教師要重視教學目標的導向功能,既要有認知目標,更要有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創造能力的培養目標。
例如,在教WORD應用教程時,我先在大屏幕上演示了一份用WORD編輯的很美觀、精致的晚報,晚報中既有形象各異的文字、圖像,又有各種不同的表格,學生們看后立刻發出驚嘆的聲音,并且各自展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思考著如何來完成這個設計,在這個濃烈的學習氣氛中,我給學生概括講解WORD所具有的強大功能,學生們馬上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個個躍躍欲試,這就為后面授課的順利進行做好了準備。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即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養了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二、科學采用授課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
21世紀最偉大的產品不在科學技術,而在新型的學校教育。早在多年以前,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作為一名培養跨世紀人才的計算機教師,在面臨”知識爆炸”的時代,如果再用陳舊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和教育手段來教學,就很難培養出智能充分發展的創造型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學習現代化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對從事計算機教學的工作者有著緊迫的現實意義。
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是“授之以魚”還是“授之以漁”,每一位有遠見的教師都會選擇后一種答案。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讓學生直接參與探索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成就感,這樣有利于培養他們確立科學的態度和掌握科學的方法。教育理論家曾明確指出:“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學生在體驗和創造的過程中學習”。我的做法是,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大屏幕投影、網絡等先進的教育手段代替傳統的粉筆和黑板。在課堂上,我著重問題的創設,提供氛圍,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著手解決問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成為學生的”協作者”。
例如在講解Flash動畫設計教程時,首先讓學生面對計算機熟悉Flash界面,了解各菜單項的功能,當然在熟練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工具欄以提高工作效率,再幫助學生學會使用“幫助”菜單。學生在剛開始學習此軟件時,感到困難重重,每進行幾步操作都會遇到新問題,甚至產生抵觸心理,此時教師要親切和藹地耐心指點,鼓勵學生去發現新問題,大膽地引導學生試驗,并提供可行的處理辦法,使學生在不斷的操作中,總結出有規律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提高學習的.氣氛應讓學生在課堂上互相交流,在交流、試驗過程中,學生們不斷進行著自我評價、自我完善,最終不但能掌握要求的全部內容,而且對學生來說,感到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怎樣去學習一種軟件的方法,為學生今后能獨立使用其他軟件奠定了基礎。
當然授課模式有許多種,如講解接受模式、自學輔導模式、引導發現模式、實驗模式等等。在諸多授課模式中,沒有哪一種模式完美無缺,在教學中采用哪種教學模式,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去探索總結。
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展現學生的個性魅力。
課堂教學在形式上是集體授課,部分學生的個性魅力未完全展現出來。而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則打破了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學生們既可以有自己的學習進度,也可以互相探討、交流,使每個人的思路更開闊、更清晰。若老師能適時引導,那么學生的學習熱情就能很好的保持和提高。第二課堂活動的內容有打字訓練、編程訓練、軟件設計、網頁設計和動畫設計等,活動宗旨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獨立地學習知識、研究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造性思維品質。
在活動中,老師根據學生的意愿,把學生分成幾個組,每組學生可以用老師提供的題目,也可以自己找題目,利用課堂所學的知識,編寫軟件,服務于各個部門。在編寫軟件的過程中,老師不控制每個組的進度,而是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與學生共同探討或給予指點。這樣,學生的學習從原來的“老師要我學”,變成了“我自己要學”。在這種輕松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創造性得到了很大限度的發揮。如有些同學在活動中編出了較完善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給班主任提供了現代化的管理成績手段;又有些同學編寫了一些益性的游戲軟件放在學校的局域網中,給全校的學生學習計算機帶來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中,我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為有了自學本領,就等于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當然,自學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在規定的時間內去完成任務,老師則著重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學生共同研究,最終達到師生共同進步。
綜上所述,合理的教學目標的定位,科學的授課模式的使用,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的開展,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開發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高中計算機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語文高中詩歌教學論文02-07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15篇)03-31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15篇03-31
計算機論文致謝08-05
體育教學論文(教學論文,體育)08-12
兩篇高中英語教學論文04-19
淺析故事教學法對高中地理教學的優化論文12-13
高中語文寫作方向的教學方法初探論文07-26
高中教學總結03-02
淺析嘗試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