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教育的困境論文

時間:2021-03-30 11:14:23 論文 我要投稿

公民道德教育的困境論文

  公民道德教育雖是晚近興起的名詞,但全民的道德教育卻不離乎中國固有的傳統,成熟的人與成熟的社會 ――公民道德教育的困境論文。儒家所說的圣人"神道設教",《禮記·大學》所講的"修齊治平"之道,都是以圣人或圣王垂范示教,教化萬民。重視對民眾進行道德教育,在中國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傳統。在古人的治國理念中,由道德上成熟的人來治理道德上成熟的萬民,才能形成一個成熟的社會。道德教育的對象是具有普遍性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但教育的方法和目標卻是不同的:作為國家的管理者或治理者,以學校教育的方式,在德行上修己以治人,由"明明德"而"新民",由"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平"的關鍵,則在于先修己身,率先垂范,示教萬民,這也就是所謂圣人"神道設教"的意義。君子之德風,小之人德草。萬民則以圣王為楷模,受其教化。這種由道德上成熟的人組成成熟的社會的理想模式,也即是所謂的"內圣外王"。

公民道德教育的困境論文

  "公民"一詞,按照《辭海》的解釋,乃是"具有一國國籍的人。包括未成年人和被剝奪了政治權利的人在內。"根據這一定義,"公民"的概念相當于"國民",系指一國之民全體而言,固而公民教育也就是全民教育。除此之外,辭海還特別提到了我國《憲法》對于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哲學論文《成熟的人與成熟的社會 ――公民道德教育的困境論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這個規定是對前一定義的補充,即"公民"不僅指具有一國國籍的人,而且還是憲法所規定了的權利和義務的主體。由此,與公民有關的道德教育,不僅是全民的道德教育,而且是與公民作為法定政治權利和義務主體相關的道德教育。

  憑借上述對于公民道德教育的解讀,本文在此想提出并希望引發人們思考的兩個方面問題是:我們面臨著在這樣一個遠非成熟的社會,并且缺乏一個道德成熟的教育者人群的情況下,如何去進行以全民為對象、以道德成熟為目標的公民道德教育,并由此促成社會的成熟,換言之,如何使"內圣外王之道",不再是"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公民是既是權利主體,又是義務主體。在海外流行的公民教育,舶入后便簡化為公民道德教育。那么,在公民權利教育缺場的情況下,公民道德教育又如何展開,其展開又將會有何種可能的后果,以及公民道德教育框架內,如何處理公民作為權利主體與義務主體的關系。

【公民道德教育的困境論文】相關文章:

議論文熱點話題:提高公民健康素養05-09

未來城市的公民作文03-09

公民文明守則04-01

經典議論文論據素材:在困境中成功04-19

英語作文練習:道德教育07-20

2022公民贈與合同02-22

公民類贈與合同02-22

在困境中磨煉自我12-17

做個文明的小公民作文03-09

做文明合格公民作文03-0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午夜女人天堂在线观看 | 尤物视频在线国自产视频 |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主区 | 综合欧美精品日韩专区 |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 | 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