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復習教學反思
你會教學生議論文嗎?你的學生有多少個會寫議論文?
第一節課剛剛下課,我就夾著書來到了十六班的門口。這可不我心血來潮,而是近來,我發現教育學生更多是形式上的東西。哲學上說,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務于是內容,可我覺得在教學方面,至少是語文教學方面,開式是決定于內容的。
什么形式決定什么內容呢?
形式分學科專業與課堂組織教學,至于課外輔導則可以歸入課堂組織一類。
在此,單說后者。
課堂組織教學首先是師生心理上的準備。比如說,教師提前到教室。這樣做有兩種好處,一是學會迅速的安靜下來;二是教師可以利用這幾分鐘的時間,梳理一下自己這節課的教學思路。有的學校提倡候課,我想是有其科學性的。
其次是物質上的準備。書,練習本,筆,這些都是必不可缺少的東西。有的學生課本找不到了;有的學生學案找不了;有的學生要喝水;有的學生要去衛生間-------這些事情或東西準備不好,學生是不會安心學習的。
教師除去候課外,最重要的是備課了。教師的備課有大備課,課時備課,小備課之分。大備課是教師學科素養的'提高,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語文教師來說,大備課主要是讀書。但是這種讀書是略帶一點專業性的讀書,不是大眾化的讀書。大眾化的讀書更多的是水消磨時間,以滿足好奇心為主,關注的是故事情節的曲折。語文教師的讀書應該稍稍不同于大眾化的閱讀。它更應該關注文章的形式,比如說節奏、詳略、言語形式等等。不過只有經過了大眾化閱讀階段,才有可能進入專業化閱讀階段。因為,大眾化閱讀是養成興趣,形成習慣的有效途徑。小備課是作者本人的教學的,就是在上課前的幾分鐘里,把本節課的主要步驟寫下來,以規范自己的課堂,不至于信馬由韁。
【議論文復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復習課教學反思05-11
單元復習教學反思04-02
語文復習教學反思05-06
語文單元復習教學反思08-17
數學復習課教學反思03-04
初三數學復習教學反思05-04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反思04-26
單元復習教學反思(15篇)04-03
單元復習教學反思15篇04-03
初三數學復習教學反思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