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類畢業論文

時間:2021-06-19 16:07:41 論文 我要投稿

行政管理類畢業論文范文

  行政管理部門的職權并不能超越企業的內部分工。以下關于行政管理類畢業論文范文是小編為各位讀者們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歡迎閱讀與借鑒。

行政管理類畢業論文范文

  摘要:近年來,社會保障管理中出現的身份盜竊現象已經給社會保障事業帶來較大的危害。本文從個人、企事業單位和社會保障部門三個方面分析了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并提出加快立法、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健全管理體系和加大宣傳教育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社會保障 個人信息 身份盜竊

  近年來,關于身份盜竊的報道不斷出現。個人身份信息和識別憑證的數字化與信息化給身份盜竊作案者留下了可乘之機。身份盜竊逐漸由低技術手段向高技術手段發展,讓受害者防不勝防。在社會保障管理中也遇到了身份盜竊問題,如利用社會保障卡冒領保險金及相關福利,這給社會保障事業帶來較大的損失。因此,對社會保障管理中的身份盜竊現象進行研究,找出發生的原因及工作中的漏洞,避免身份盜竊給參保人員的權益帶來損害,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社會保障管理中的身份盜竊

  我國法律中沒有“身份盜竊”這一罪名。社會保障管理中的身份盜竊可以理解為個人或機構利用一定技術,在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不完備、管理者對社會保障賬戶信息疏于管理、個人對社會保障身份信息泄露疏于防范的情況下,竊取他人身份信息冒充他人并謀取利益、進行詐騙或從事其他非法活動。社會保障管理中的身份盜竊主要利用社保卡作為違法載體,其行為方式主要包括:冒領、盜領、租賃、借用他人社保卡領取保險金或相關福利。

  二、社會保障管理中“身份盜竊”的原因

  1、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薄弱

  我國公民對身份盜竊了解較少,對于身份盜竊帶來的危害了解更少。同時,我國公民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也比較薄弱。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不自覺的將自己的個人信息泄露出去,對個人的社保卡及賬單也不注意保管。很少有人會定期去核對自己社保賬單的明細是否正確,身份被盜用后也毫不知情。當前,身份盜竊罪犯的犯罪手段逐步由低技術手段轉向高技術手段,普通公民所掌握的知識有限,缺乏防范身份盜竊犯罪的知識和技能。

  2、企業缺乏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企業在為員工辦理入職、培訓時需要登記員工的個人身份信息,為員工辦理社保、社保代扣過程中需要使用員工的社保賬號和社保信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也經常需要客戶或合作公司提供相關人員的個人信息。因此,企業往往掌握大量員工和客戶的個人身份信息。但是很多企業在使用和保存這些個人信息時并沒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這些信息甚至被企業內部員工非法出售。

  目前我國人才流動性較大,員工跳槽較為常見。社保的繳納年限、金額等采取累計制,因此員工離職和入職牽涉到員工個人信息及參保資料的交接。企業在為員工辦理完離職手續后通常不會對離職員工個人資料妥善保管,有的甚至把員工的身份證復印件、賬號復印件隨意丟棄,這無疑增加了身份盜竊發生的可能性。

  3、社會保障管理部門需加強信息保護

  社保職能部門需要加強對個人身份信息和公共檔案的安全保護措施。社保部門由于工作職能的需要,廣泛采集和使用海量的個人身份信息和個人繳費記錄檔案。社保局和基金管理中心等部門需要采取相應措施,預防個人身份信息泄露。雖然政府部門承諾對個人信息資料進行保密,且要求其工作人員對信息進行嚴格保密,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社保機構并未做到對所有工作人員在安全使用參保者的個人資料進行充分和系統的培訓和教育,致使部分員工隨意使用、泄露個人信息,進而造成個人身份信息泄露和盜用。

  三、社保管理中防范“身份盜竊”的措施和建議

  1、加快立法

  法律是維護受害者權益、懲治犯罪分子最有力的措施。法律的缺位更容易讓犯罪分子鉆空子,因此,加快身份盜竊的立法迫在眉睫。目前,我國在社保方面的法律嚴重欠缺,僅出臺了一部《社會保險法》供社保部門和參保者在辦理社會保險業務中作為法律依據。該法第八十八條規定: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這條法律對騙保者處以較低的違法處罰,且自由裁量空間大,無形中助長了騙保者的囂張氣焰。

  2017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新的`刑法解釋,將騙取社保的犯罪行為定為詐騙罪。此次將騙取社保行為入罪,是結合了《刑法》中詐騙公私財物的相關法律,是通過司法解釋的方式,并未修改法律。同時,社保中泄露個人信息的責任難以進行調查和追究,所以掌握個人信息的各部門不會對個人身份信息的安全足夠重視,也容易導致管理各方的推諉。因此,立法部門仍然應該從對身份盜竊的懲治、個人信息泄露者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以及各部門對個人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責任等角度起草和頒布法律,讓身份盜竊無處可逃。

  2、加強社保領域的信息安全

  我國于2002年正式啟動勞動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建設,簡稱“金保工程”。該工程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以中央、省、市三級網絡為依靠,是覆蓋全國的社保電子政務工程,支持社保業務辦理、大眾服務、基金監管和宏觀決策等應用。金保工程利用數字證書技術,對重要信息的傳輸采用數據加密進行保護,并設置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目前,社保部門還建立了社會保障檔案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采用單位內部信息系統,僅內部工作人員可以訪問系統,可錄入和保存每位參保者的參保信息,并能夠及時更新參保者的繳費和領取社保金等各種信息。電子檔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參保者個人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另外,社保卡內置IC卡芯片,采用數字防偽技術,采用機讀方式鑒別真偽,每張卡內存有持卡人的圖像,可防止社保卡被他人冒用,復制難度極高。

  3、健全社會保障管理體系

  健全社會保障管理體系,不僅需要嚴格規定工作人員使用個人身份信息的權限,還需要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聯系和協同管理。雖然,社會保障部門在保險費的繳納、領取,保險基金的管理、支付等方面職責劃分明確,但在協同合作方面就顯得不足。一方面,各部門工作人員在履行好自己職責的同時卻忽略了部門間的溝通交流與信息核實,致使個人身份在被盜用的情況下仍能冒領保險金;另一方面,身份盜竊發生后,各部門相互推諉責任,給調查帶來了一定困難,甚至中斷了線索,無從知曉在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健全和完善社保管理體系,實現社保管理的零漏洞,是社保管理追求的目標。因此,加強部門間的溝通與合作,及時更新參保者個人信息,并及時完成部門間參保者個人信息的共享與核對,構建網絡屏障,讓企圖冒領、盜領社保金的違法行為無縫插針。

  4、加大宣傳教育教育力度

  隨著社保檔案數量增多,使用社保檔案管理系統的人員數量也在不斷增長。由于使用檔案系統的工作人員的用工形式不同,人員的素質和職業操守也參差不齊,因此政府部門需要對工作人員訪問個人信息的權利進行嚴格限定,并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培訓。

  參保單位應將保護個人身份信息納入公司規章制度,同時引入新技術對企業內部的信息庫進行防護和監控。企業在注重人防的同時還應注重技防,可以引入信息系統身份辨識新技術、數據交換和防止信息盜竊功能的新軟件,對企業內部的系統和數據庫等進行防護,防止黑客侵入企業內部的網絡和數據庫系統,竊取員工和客戶的個人資料。

  社會保障部門應利用各種媒體向大眾宣傳個人身份盜竊的發生過程、危害性以及防范措施,提高社會大眾的防范意識。首先,要及時銷毀不再需要的個人社會保障賬單及相關文件,特別是打印時留在公共電腦和打印機里的個人信息,因為當前的打印機、復印機大多帶有存儲功能。其次,將社會保障卡和對賬單等印有個人信息的物品放在家里或辦公室上鎖的抽屜中。再次,每月初或月底收到社保賬單后,仔細核對賬單明細,如果發現問題及時咨詢并盡快解決。

  參考文獻:

  [1]黨璽.美國“身份盜竊”立法、評析與啟示[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6):33-40

  [2]肖大堯,楊瞿萍.提升反欺詐能力 維護社保基金安全[J].四川勞動保障,2009(Z3):17

  [3]劉海,谷淑香.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3):227-228

【行政管理類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管理類畢業論文03-30

績效管理類的畢業論文04-01

行政畢業論文03-05

行政的畢業論文05-16

企業管理類畢業論文04-02

管理類畢業論文選題04-03

公共管理類畢業論文04-25

行政前臺畢業論文03-01

有關行政的畢業論文03-0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人韩国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男女精品天堂 | 自拍微拍福利精品在线资源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