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試論高校廣播影視類專業的藝術教育的參考論文
論文關鍵詞:廣播影視類專業 藝術教育 藝術素質 養成教育
論文摘要:廣播影視專業的藝術教育.對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大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改善大學生知識專一、知識面狹窄,拓寬其知識結構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根據相關院校專業的實際情況.從廣播影視類專業藝術教育的特點、必要性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相關見解。
近年來,廣播影視相關院校和專業由于鮮明的專業特征和良好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受到眾多學生和家長的追捧,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出現了招生的火爆場面。但是,廣播影視在我國宣傳事業中的重要作用,決定了我們在培養廣播影視人才時,既要重視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科學人文知識的培養,又要注重對學生藝術素養的養成教育。而廣播影視類專業的特殊性.也決定了其在進行學生藝術素養養成教育中。既要遵循藝術教育的一般規律,又要根據其特殊性進行新的探索和嘗試.培養出適應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條件下的合格的廣播影視類優秀人才。
大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而人才培養不僅包含專業知識和能力的教育與發掘,而且包含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深層培育,以及健康體魄及“全人格之發展”的鍛造和培養。因此,以高素質人才培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基于“廣電人才”培養的特點,以及多年實踐探索而積累的成果,我們提煉出“理論適度超前,能力與行業同步”的育人理念,并期望通過理念的宣揚達成實踐的自覺。
一、藝術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藝術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內容.它通過對大學生進行藝術的培養和熏陶,使之掌握人類的藝術審美經驗,受到美的感染.養成良好的審美素質,從而達到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高校藝術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能力是指在審美活動中發現、感受、判斷、評價和欣賞美的能力。面對同一審美對象.由于審美能力不同.人們獲得的審美感受也不同。目前,對大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僅僅停留在欣賞水平上是不夠的。還應重視他們的審美創造能力的培養。這種審美創造并不只是指專業的藝術創造,而是有著廣泛的內涵,像個人的穿著、寢室的布置、良好的人際關系等,而審美創造活動能收到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效果。
2.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藝術教育最大的特點是非功利性.高校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健康的人格。藝術教育通過對人類命運的關懷、對存在價值的不斷探索和對于生命意義的最高闡釋來引導人突破自身局限,優化自身的情感生活、文化素養、價值取向、精神生活等.從而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
3.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在大學生成才的諸多因素中.思想品德素質具有決定性意義,而藝術教育的靈魂是思想性,藝術教育還具有形象性和愉悅性,好的藝術作品往往對人起到激勵作用。
4.有利于大學生創造力的發展。藝術教育為培養創造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審美、藝術是個性鮮明、創造性品質較高的活動,藝術家的生命就在于他的獨創性,而藝術欣賞也要求接受者進行個性化的再創造.前文提到的審美能力就是一種創造力。這種創造力與一般邏輯思維的創造力不同,它是偏感性的、綜合性的,往往在瞬間發生;它是一種詩化的哲思,是一種頓悟,在生動的知覺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諦。就像郭沫若同志曾經要求科學家“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不要把幻想讓詩人獨占了”,因為“有幻想才能打破傳統的束縛,才能發展科學”。
二、廣播影視類專業對學生的藝術素質要求
廣播影視類專業不同于普通的高校藝術類專業.由于廣播影視在我國是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存在的.擔負著信息傳遞、輿論引導、大眾教育、娛樂提供等傳播媒介的功能,因此其在藝術教育中,應該培養學生的理性藝術素養。即大眾所能接受的藝術形式和理念,而不是前衛的藝術理念。藝術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和提升,其功能是創造美。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學生時,要遵循“理論適度超前,能力與行業同步”的思想,把藝術素養作為學生在校的一項基本素質進行培養,教會學生什么是美,如何用廣播影視的相關技術去發現美、創造美、傳播美。因此,我們把廣播影視類專業學生藝術素質要求分成三個部分.即:
1.普及藝術知識,即當代大學生應該掌握的最基本的藝術知識,包括文學、音樂、美術等學科門類。
2.專業藝術知識,即廣播影視藝術的相關知識,包括聲音藝術、畫面藝術、語言藝術、視聽技術與藝術等。
3.藝術傳播知識,即如何在廣播影視節目中進行藝術傳播,它是傳播藝術在前兩項基礎上的綜合運用。"
三、廣播影視類專業學生藝術素養養成教育的方法
廣播影視專業的藝術教育。對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大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改善大學生知識單一、知識面狹窄的現狀,拓寬其知識結構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廣播影視類專業藝術教育已受到各有關院校的重視。但仍存在不少的問題,如培養目標不太明確,缺乏系統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與實施途徑,缺乏科學的管理和充足的師資,等等。可以說,廣播影視類專業進行藝術教育任重而道遠。
1.轉變觀念,堅持整體教育觀。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必須有全面的教育。藝術教育培養的“會審美的人”在整體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僅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并且產生熱烈的感情,最基本的就是他必須具有對美和善的鮮明的辨別能力。在現階段,社會對人的個性、心理、人格的要求不斷提高,藝術教育作為促使個體素質提高、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作用也在不斷擴大。
2.堅持藝術教育與專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廣播電視在宣傳中的喉舌地位.決定了必須在其產品——廣播影視節目既要有藝術性,更要注重思想性,要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結合起來,發揮廣播電視作為輿論宣傳陣地的重要作用。
3.規范教學管理。藝術教育要具有較高的質量和水平.規范化的教學管理、嚴格的教學要求是其關鍵的環節。藝術教學應和其它教學一樣,列入教學計劃,有一定的考核,并計入學分。國外高校進行藝術教育的某些做法值得借鑒和學習。如在美國,不少綜合大學中的藝術院系所開設的部分課程都面向全校,各系學生可以自由選修、獲得學分,普及型藝術教育課程和部分專業藝術課程則列為全院必修課
4.重視開展課外文化藝術活動。課外文化藝術活動有多樣性、豐富性、時間空間隨意性的特點,是目前高校加強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占據重要的位置。高校課外文化藝術活動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舉辦校際的具有鮮明主題的大型文藝活動,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教育;二是加強對學生文藝社團的管理和指導.同時鼓勵各院建立文藝社團組織,不斷豐富大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
5.舉辦專業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活動并與專業實踐相結合。在現階段,我國高校已開始步入“品格定型期”。許多高校經過歷史的積淀逐漸形成了與其辦學理念、學科特點、教育模式與手段等緊密相關的校園文化和精神。尤其是對傳媒類特色高校來說,校園文化和精神的形成與發展體現出極強的專業特征.并與其學科專業的成長相得益彰。這使得學生的專業學習和校園文化活動不可分割,而高校的育人空間也從教室擴充到了整個校園。鑒于行業對人才要求的特殊性和學科專業的特點,我們要重視將理論教學、專業實踐和校園文化活動三者有機結合,以促進理論和實踐的緊密聯系,搭建課堂內外交織、融通的傳媒實戰平臺。比如,學校的報紙、廣播臺、電視臺和網站等媒體.本身就是諸多專業的學生實踐基地.從“采、編、播”到技術保障,以及日常運營、發行、維護和管理,幾乎全由學生擔當。麗像“電視藝術節”、“朗誦藝術節”、“光影隨行影像展映”、“經典電影展映”等影響廣泛的教學實踐活動及校園文化活動,給學生搭建了一個深化學習、強化實踐、創新發展的實戰平臺,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不斷充實和提高其知識、素質和動手能力,并在求知、求美、求樂的浸潤中激活自身的創造潛能。
總之.藝術教育作為廣播影視類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素質教育息息相關,它在素質教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對專業教育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任務,作為當今中國重要的傳播媒介。廣播影視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擔負著重要使命,加強廣播影視類專業學生藝術教育,既是培養新時期廣電人才的需要.又是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試論高校廣播影視類專業的藝術教育的參考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高校音樂藝術教育的意義與作用探究論文(通用9篇)06-16
試論少兒英語家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論文03-30
高職教育類專業高校名單的總結06-14
高校教育教學論文范文(精選8篇)10-13
試論梁實秋《雅舍小品》的藝術特色03-23
影視藝術產生與發展的歷程教案06-23
學前教育碩士論文參考文獻10-27
身邊的藝術作文「參考」02-03
試論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現狀論文04-24
試論課堂教學與社會就業的對接論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