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創新課程設計論文
創新創業能力是當今社會人才競爭力的重要表現,已經成為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任務。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學創新課程設計論文,歡迎閱讀參考!
摘 要: 創新創業教育能否培養適合社會所需的創業人才,關鍵在于建立有效的課程體系。本文以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為例,闡述了“四層次立體化”大學生創新的創業課程設計內容,完善的創業師資力量和考評制度,從而順利實施創新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關鍵詞: 創新 創新創業教育 創業課程設計
一、目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
20xx年政x工作x告中提出要“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因此,創新創業工作是未來我國經濟轉型的一項重要工作,而高校肩負著培養符合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任務,通過多年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總結出一些經驗[1]。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就高校創業教育現狀看,還沒有建立一套合適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來培養學生的創業知識結構和創業能力,大致說來,存在的問題及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新創業教育形式化嚴重,處于摸索狀態。我國地大物廣,不同地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因此統一的創業教育模式不能適合所有高校的需求。由于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起步較晚,缺乏自主創新,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具體表現為復制模仿,因此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TSPD模式起始于清華大學,但是在我國其他高校實際操作過程中(如浙江大學、南昌大學等高校),生搬硬套也采用這種模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特別是各個地域對人才的需求不同,我國高校沒有實現有效的突圍。
2.創新創業教育覆蓋率不足,創業經費嚴重不足。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經費對比國外教育經費來看投入嚴重不足,雖然我國教育經費在20xx年投入正式超過GDP的4個百分點,但國外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達到了10%左右[2]。因為受制于教育經費的影響,我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不可能在全國所有高校同時進行,所以只能在試點院校試行之后,才能逐漸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普及率,勢必造成創業教育覆蓋率不足,無法在全國高校得到普及。
3.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不夠重視,創業師資力量薄弱。雖然我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也有十來年,但一些高校的教師思維觀念沒有轉變,學生還是重理論輕實踐,主動創新不夠,實踐能力處于薄弱狀態。并且高校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深度不夠,自身嚴重缺乏企業工作經驗,創新思維和自主創業的能力有限,作為高校創業教育主力的高校教師無法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發展。
4.創業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嚴重制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高校小環境與社會大環境的支持密切相關,我國創新創業教育基本都是在高校內部進行,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的創新創業教育在實施力度上明顯不足,高校依然孤軍奮戰,導致高校創業教育效果不佳,與國家政策和社會力量的支持力度不夠有必然聯系。因此,高校創業教育持續快速發展是與國家政策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一個人的創新創業的素質決定了個人的創新創業能力,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課程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創新理念和創業知識結構。創新的創業課程設計對大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都會產生積極促進作用。專業知識水平是進行創新思維的基礎,創新創業專業知識水平的提高為創新創業的活動提供了支持。因此,設計一套高校創新的創業課程體系迫在眉睫。
二、“四層次立體化”創新的創業課程體系設計
在不斷探索和總結實踐的基礎上,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目前形成了“通識基礎教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創業專題培訓+創業實踐”為核心內容的“四層次立體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以“面向全體、培養骨干”的工作模式,在大學一年級針對全體學生普及通識教育,開設《創新創業概論課》。在大學二、三年級結合不同專業增設“學科創新創業專題講座”,在四年級針對部分有更多創業興趣和潛力的學生開設“創業專題能力培訓”,并為創業實踐者提供創業過程所需的創業指導。“四層次立體化”創新的課程設計將創新創業教育滲透到整個大學人才培養過程中,結合專業教育,以全體學生為教育對象,以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為目的,達到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
(一)開展創新創業啟蒙教育,培養創新創業意識。
面向大一全體學生開展“通識型”啟蒙的創業教育,主要目標是啟發“創業意識”、培養“創業精神”,讓大學生養成“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3]。將《創新創業概論》歸為通識教育課程模塊,并計入1學分。課堂教學要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和現代教育信息手段,能提高大學生對創業課程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行為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可選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采取案例式的教學方法,著重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決策和動手實踐,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業潛能和創業行為。目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生主要通過參與“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直接或間接地進行創業體驗,并積極鼓勵大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科研訓練項目。
(二)開展學科創新創業教育專題講座,實現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完善融合。
面向各學科專業二、三年級的大學生開展學科創新創業教育專題講座,主要目標是將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引導學生結合各自專業特長進行創業。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與各學科專業教育嚴重脫節,造成創業教育理念和實踐無法在專業教育中有效實施。可將《專業創新創業專題講座》納入專業核心模塊,在相應的專業核心課程內每個專業安排2-3次專題講座,定期邀請創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和成功創業的學長等開設創業講座,讓學生學習創業經營管理、創業風險投資及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知識,幫助學生掌握在創業過程中必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讓學生明白如何將創業與專業知識更好地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4]。
(三)開展創業專題培訓,提升創業實踐能力。
面向在校期間想創業的大四學生開展的創業專題培訓,主要目標是豐富大學生的'創業知識結構,提升大學生創業實戰技能和創辦企業的能力,提高大學生對風險的防控能力,減少失敗幾率。由于創業專業培訓教育是針對少數學生進行的,因此可選擇創業性強的專業領域,比如經管類的專業。選拔的大學生要具有創業的意愿和意志品格,專業培訓課程以制定創業演習和課程講授相結合的方式,圍繞創辦企業的過程展開的課程體系。在專業訓練課程教學中設置師生互動和實踐操作環節,并將《創業指導》納入大學生綜合實踐課程模塊并予以2-4學分認定,將《創業實踐》中大學生創業孵化實踐項目納入課外科技實踐活動模塊并予以4學分認定。多年來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利用校園創業孵化基地,打造大學生創業一條街,通過大學生親身體驗創業過程培養終身創業精神。
三、加強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優秀的創業導師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于2009年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領導小組,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和實踐指導工作,下設創業教育中心、創業指導中心和創業實踐中心。目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擁有一支專兼結合的創新創業概論課程團隊和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團隊,其中有國際、國家級培訓師5人,教授11人,副教授9人。學校曾先后多次承擔了全省高校SYB創業師資培訓任務,受到了全省高校師生的好評。經過多年來的經驗學習與探索,如今已建設一批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并且通過了國際培訓師和國家級培訓師的評估,在全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總決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及“贏在江西”創業大賽中成績斐然。
四、建立創新的創業課程考評標準體系
考核成績對大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有重要影響。創新創業考評標準改革要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把“注重考核學生實際能力”、“全面考核”、“過程考核”等一些先進理念注入大學生課程考核方式改革中,并建立師生雙向溝通式的考核信息反饋機制,有利于促進教與學的創新思路,從而保障創新的創業課程能順利實施。通過考評體系的改革,不斷強化大學生課堂學習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真正建立一套適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要求的考核評價體系[5]。
參考文獻:
[1]姬玉璽.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育體系建設探索[J].教學實踐研究,2015(4):165.
[2]周貞云,王道明,黃永明.創業教育如何與實戰經驗接軌[J].經營管理者,2013(4).
[3]王占仁.“廣譜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架構與理論價值[J].教育研究,2015(5).
[4]邱化民,呼麗娟.高校院系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究――以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為例[J].創新創業,2015(11):56.
[5]張鶴.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機制、路徑、模式[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10):30.
【大學創新課程設計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生創新創業論文2500字04-08
大學生創新創業論文2500字06-17
教學創新之我見論文08-18
課程設計論文致謝(通用5篇)04-20
大學生如何創新創業論文2500字12-16
高中創新議論文01-27
教學創新之我見論文5篇01-18
高考議論文論據:創新07-21
《離騷》課程設計11-13
商業模式創新論文開題報告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