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師愛的論文
師愛是作為一名教師的基礎品質,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幼兒教師師愛的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幼兒教師師愛的論文一
作為班主任,班級工作瑣碎繁雜,對孩子們的教育也往往不是水到渠成的,需要我們投入巨大精力!如果有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作保障,我們的班級管理必然會感覺輕松自如!
每個學生都是鮮活、靈動的個體,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有著各自獨特的性格、志向和智慧,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我們首先要把自己變成“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與他們同喜同悲,共歡笑、同學習,而不是高高在上,孩子們其實要的不多,最多的需求就是得到理解和關愛!
每一個最簡單的贊賞和關愛,對孩子們來說足以引以自豪。教育中“愛”是核心,一個心中有愛的老師,必然就能教育出心中有愛的學生!我們的艱辛付出應該是從孩子們這里最能得到認同和愛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多一點肯定,少一點批評;多一絲關切,少一點責罰,孩子就能感受到愛,并能用心和我們做朋友,良好的師生關系自然就形成了。
教師的賞識會激發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真的會出現你給學生一次機會,就會創造孩子一生的精彩的奇跡。
教師的一個微笑,一次鼓掌,一個鼓勵的目光,一個點頭的贊許,都能給他們帶來歡愉,帶來進取,帶來信心,帶來希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也有自己的優點。作為班主任,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做到賞識每一點微小的進步。這樣,每個孩子在你心中自然都是聰明的,都是可愛的。
確實,我們都會傾向于喜歡那些成績優秀,性格乖巧,遵守校紀校規的好學生,而把那些不聽話,成績差,破壞班級榮譽的學生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愛優秀學生,容易,愛差下生,很難。因為老師也是人,是人都有人的問題。
記得我剛接一個新班,有個學生小琴,是個性格孤僻的女孩,爸爸媽媽離婚后,就一直跟著爸爸生活,她爸爸整天外出打工,也無暇照顧。整天蓬頭垢面,汗臭熏天,學習也不好。整天孤獨的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也不與同學交往,她還養成了小偷小摸的習慣,在班上時不時的偷拿同學的學習用具,甚至還要拿取他人的錢。同學們都不喜歡她,排座位誰也不愿和她同桌,有的男同學甚至還取外號侮辱她。我對她采取了批評與鼓勵相結合的辦法。當發現她犯錯時,我會單獨對她進行教育,()并給其自尊,替她保密。當發現她一天沒犯錯誤了,我就會在同學們面前表揚她;鼓勵她,有時還送給他一些無人認領的學習用品等。經常給她梳頭,還把我女兒的衣服給她穿。并告訴她在有困難時不要做沒出息的事,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排座位我特地安排了一個學習好而且心地善良的女孩和她坐,還要求那個同學經常幫助她,指導她的學習,我還經常通過那個同學從側面了解小琴的情況,遇到困難及時解決。過了一段時間,小琴的生日到了,我就組織全班同學利用班隊會課為她開了個生日派對。同學們每人為她說了一句祝福的話,還有的同學送上了自己的小禮物,她感動得熱淚盈眶。現在的小琴活潑開朗了,干凈整潔了,再也聽不見同學給她取的外號了。經過我這樣不厭其煩地幫助,她還逐漸改掉了小偷小摸的行為習慣,在班級的各種活動中表現都非常積極,學習成績也日益提高。
“白天鵝”固然可愛,但“丑小鴨”更需要溫暖。教師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竭力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出自真心地去贊揚、去鼓勵。為他們提供更多體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相信“丑小鴨”也一定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托爾斯泰認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熱愛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個好教師……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相結合,他就是一個完善的教師。學生就是這樣,讓我既恨又愛。再可惡的學生也有他可愛的一面。恰恰是這些不一樣的學生給我們的教學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而心靈的橋梁要用情感去架設,用尊重、信任、體貼、關懷去充實。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去尊重和熱愛你的學生,而你的尊重和熱愛會如一縷縷陽光溫暖了學生稚嫩的心靈。愛是互相的,學生在理解了老師的愛之后也會以愛回報教師。他們回報的方式就是盡量少讓老師為他們操心,自己也盡可能地按老師的要求管束自己的言行。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付出愛心,枯草也會發芽;只要一縷陽光,他們就會更燦爛。教師在把愛奉獻給學生的同時,自己也在收獲著學生們的愛。
幼兒教師師愛的論文二
“師者,人之模范也。”教師以高尚的人格為典范,猶如恒星吸引行星,把學生吸引在自己身邊。“親其師而信其道”,以高尚引發高尚,以誠信培育誠信,絲絲縷縷,薪火相傳,把大寫的人字鐫刻在學生心坎。那么,作為班主任,就更應當把愛灑向每個學生的心田。馬卡連柯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可見,師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特別是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 師愛在班主任工作中所具有的特殊功能。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師愛有別于父母對子女的本能之愛,也不同于朋友之間的友愛,這是一種復雜的精神現象,師愛中蘊藏著更多的社會內容,是在教育實踐中,由教師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種高尚的教師情操。因此,師愛在班主任工作中所體現出的功能也就具有多樣性。
1. 師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和基礎。
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模仿和認同的出發點(動機)就是主體企圖與榜樣一致。榜樣不僅僅是行為規范的倡導者,更是主體仰慕的對象,使主體產生對它追求的意識。這就是人們愿意模仿所崇敬、愛戴的人的原因。青少年更是如此,教師要教育他們,就必須建立愛的關系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師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是班級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這種工作職責的特殊性決定了班主任必須不斷去接觸和面對自己的學生,長期接觸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反應,這種反應往往表現為一種情感反應,這就要求班主任在處理這些反應時,能融入自己的感情,以誠相見,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自己的學生,從心靈上去感化自己的學生,以至達到心靈上的溝通。這樣,班主任的表揚,學生會認為是鼓勵;班主任的批評,學生會視為是愛護,班主任的工作因得到學生的支持而變得順利和輕松,教育所期待的結果也會如愿以償。相反,如果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不重視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對學生的態度冷漠,缺乏熱情和關心,這樣,班主任的表揚,學生會認為是諷刺,班主任的批評,學生會認為是對自己的挖苦和懲罰,班主任的諄諄教誨,往往會引發學生的反感。教育當然得不到預期的目的,弄不好甚至會事與愿違,老師的“一片好心”,在學生身上產生的實際效果卻是“好心得不到好報”,大大削弱了班主任的威信。相同的個案,班主任采取的態度是“愛”還是“厭”,往往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
3. 師愛是學生智力和情感發展的重要條件。
人的認識能力的發展是與情感發展相伴始終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師愛是學生智力發展和知識掌握的動力機制。因為師愛的核心是關心、尊重和愛護學生,這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如自尊、自信、自強不息等。這些心理因素都是學生智力發展的心理條件,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動力因素。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師愛策略。
師愛的功能和作用是巨大的。為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對學生施以科學的愛和理智的愛。
1. 師愛表現為對學生的了解和鼓勵。
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包括對學生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知識基礎、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性格氣質、交友情況、喜怒哀樂的深刻了解。這是做好班級管工作、避免教育盲點、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
善于了解和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做到有的放失,是師愛的具體表現。青少年是發展中的人,身心各個方面都還不成熟,所以在他們的身上,總有一些積極因素,同時也有一些消極因素,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利用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來克服自身的消極因素,做到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以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2.要尊重、相信和理解學生。
尊重學生有兩層涵義:一是指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師生之間要建立起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絕不能傷害一個學生做人的尊嚴;二是指教師善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相信學生主要有三層涵義:其一是指教師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的天賦、才能、興趣和力量;其二是指要相信每個學生的心靈都愿意接受美好的東西,都愿做一個好學生;其三是指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教師和集體的關懷教育下,成為一個有用的社會人。理解是指教師理解學生的心靈。當學生有困難向教師求助時,當學生有委屈向教師訴說時,當學生犯了錯誤請求教師諒解時……這正是學生向教師敞開心扉的時機,正是需要教師理解、需要教師關懷愛護的時候。教師應及時理解、關懷和愛護學生,師生之間也應有“理解萬歲”。
3.班主任工作的焦點問題是如何處理好“兩極生”。
所謂的“兩極生”指的是表現好、成績好的“尖子生&rdq
uo;和表現差、成績差的“后進生”。不管對待哪一種學生,班主任都應能做到一視同仁,站在較高的層次上看問題,特別是務必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以平等的態度愛護學生的自尊心。作為班主任,如果對“尖子生”的成績和榮譽過分贊揚、寵愛有加,而對“后進生”的錯誤或過失表現得冷若冰霜、嚴加批評。那么,前者會助長學生的虛榮心和驕傲情緒,;而后者則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和對立情緒,這樣的學生往往會因得不到他人的關心和支持而變得孤獨,因看不到自己的希望而變得悲觀失望、不思進取,甚至容易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因此,具有師愛的班主任應懂得,其實脆弱的心靈更盼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和關懷,如果我們能適時開一些“治療”心靈深處創傷的良方,相信有一天丑小鴨也會變成白天鵝的。
4.嚴格要求是師愛的特殊表現。
嚴師出高徒,嚴格要求也是教師對學生高度責任感的體現,嚴中有愛,嚴就是愛。當然,對學生嚴格要求,并不是越嚴越好,班主任應該掌握一定的分寸,嚴而得當,并且還要嚴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一分嚴格摻入九分感情之蜜,這樣的甘露才能滋潤幼苗的健康成長。
班主任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可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嚴而有“格”,在教學和德育工作中,都應該按照相應規章制度和各種行為規范中的具體要求,來約束自己的學生;二是嚴而有“度”,班主任必須根據學生各階段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從班級學生的實際出發,合理要求,得當處理;三是嚴而有“恒”,即是要求班主任工作應持之以恒,這充分體現教育工作的復雜性和持久性;四是嚴而有“方”,即是要求教育學生時要講究方法,剛柔并用,寓剛于柔。
總之,說不盡的師愛是那樣圣潔,它肩負著祖國的未來、人民的重托,寄寓著長輩對下輩的殷切期盼,如泰山巍,如東海寬;道不完的師愛是那樣的無瑕,似陽光普照一視同仁,似雨露把大地灑遍;“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只有付出而不圖回報。在班主任的隊伍中我只是一名新兵,但我相信,只要不斷努力探索,以真心真情去愛學生,呵護學生,總有一天,一片月華將換來滿天星光。
【幼兒教師師愛的論文】相關文章:
播愛的師者11-16
師愛的中考滿分作文07-29
師愛的小學演講稿范文03-15
父愛.母愛.自愛.師愛作文03-07
愛的議論文(通用28篇)02-09
幼教一個充滿愛的事業幼兒教師的教育隨筆06-28
師愛作文600字5篇04-23
師愛有痕作文3000字11-19
愛的方式不同議論文-議論文范文01-24
高中愛的方式議論文600字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