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德育論文
德育作為五育之首對個體的全面發展起著定向作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德育論文,歡迎來參考!
一、在日常生活中把握機會對幼兒進行德育滲透
所謂“時時有德育,處處有德育”。幼兒園的日常生活重復瑣碎,但卻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著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例如,每天幼兒來園與離園時,他們都會跟老師說:“老師,早上好!”“老師,再見。”等。玩玩具時,我們教會幼兒謙讓,好玩的東西大家一起分享;成功完成圖畫時,教會了幼兒懂得欣賞和贊揚別人的成果。每天的早操結束后,孩子們在喝水的時候,我們教育幼兒要排好隊,不推擠。又如同伴生病了、撿到了別人丟的東西、無意間碰撞到別人等等,在幼兒日常生活中充滿了諸如此類的事情,我們一定要加以特別關注,隨時了解和掌握幼兒行為品德的各種動態,并不失時機地開展隨機教育。
二、將德育滲透于游戲活動中
幼兒最基本的活動形式是游戲。在游戲中,孩子們的主動性、積極性能得到真正的發揮,他們在玩耍的同時也獲得了相應的知識。如,在體育游戲的競賽活動中,讓幼兒明白自己一個人是不能完成游戲的,需要大家的'團結協作才能取得勝利,充分激發幼兒的團隊意識;在自由活動時,有人不小心摔倒了,孩子們就會上前去扶起他等等。同時要引導幼兒從游戲中發現哪些是應該學習的,哪些是不應該學習的,去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道德標準,真正把德育要求落實到每個幼兒。
三、將德育滲透于各學科領域教學中
德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赫爾巴特把教學看作是整個教育過程的核心。他認為一個人雖然能夠從周圍環境、從與人交往中獲得自然知識、社會知識,但是這些知識不是系統的,必須通過教學來給予補充。因此在幼兒園語言、社會、藝術等領域的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是提高德育效率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法。語言領域中的故事是幼兒最喜歡的。《誰要我幫忙》的故事,使幼兒了解了當別人有困難時要及時幫助別人,自己也會同時獲得快樂;《花兒好看我不摘》的故事,說明了要愛護花草的道理等等。幼兒聽故事時最易于調動他們的情感積極性。音樂課《螞蟻搬豆》也是教育幼兒團結起來力量大的好題材。
四、利用節日對幼兒進行德育
節日具有不同的意義,我們可以根據節日的不同對幼兒進行育。如,在“母親節”活動中,我們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同時請幼兒回家為媽媽捶捶背,捏捏腿,對媽媽說句“媽媽,您辛苦了,我愛你!”并且幫助媽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還在國慶節進行了愛祖國的活動,幼兒感受到了祖國的地大物博,多民族的融洽相處,激發了他們愛祖國的積極情感。通過在諸如此類的節日活動中滲透德育,在孩子們的心中掀起了愛的波瀾,促進了幼兒積極情感的發展與升華。
五、家園配合,共建德育
在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在對幼兒進行德育時,首先要從家長的意識入手,利用家長會、家園聯系欄等途徑幫助家長提高素質,加強家庭道德教育,幫助家長擺脫“學習第一”的觀念,請他們積極地關注孩子的品德發展,并且注重言傳身教的重要作用,在尊重老人,熱心幫助他人,愛護環境等方面做好孩子的榜樣。我們還應充分利用各種契機,及時與家長溝通孩子在園的情況,對幼兒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表揚,讓幼兒有成功感和喜悅感,把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持續下去。
幼兒的品德發展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對幼兒的德育也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在環境無聲的影響下,幼兒園的日常生活及教學、游戲等各項活動都是實施幼兒德育的主要途徑,同時做好家園共育,保證幼兒“5+2>7”的德育效果。
【幼兒園德育論文】相關文章:
幼兒園的德育論文06-10
德育論文精選06-01
生活德育論文06-10
小學德育論文04-24
優選德育論文06-01
德育論文參考06-01
教育心得 德育論文12-05
心燈 德育論文12-05
花的守望 德育論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