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護理論文

時間:2021-07-09 19:39:07 論文 我要投稿

血壓護理論文范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以下是小編收集的血壓護理論文,歡迎查看!

血壓護理論文范文

  健康教育生命網管理對鄉村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實施健康教育生命網管理對鄉村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與自我效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診斷為高血壓的78例患者,并對其實施6個月的健康教育生命網管理干預,比較干預前、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自我效能的差異。結果經過健康教育生命網管理干預后的患者在對健康知識認知、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質量方面均優于干預前,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采用健康教育生命網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壓患者對病情認知,提高其生活質量以及自我效能,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高血壓;健康教育;生活質量;自我效能

  高血壓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多見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據報道,我國患有高血壓疾病人數已超過1億[1]。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們對高血壓的治療及后期護理予以高度重視[2]。高血壓通常治療周期較長,如無恰當的護理方法加以干預,患者的病情控制、生活質量以及自我效能均不能得到良好改善[3]。通過采用健康教育生命網管理,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探討入網前、后鄉村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與自我效能的變化,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78例,其中男42例,女36例,平均年齡(52.4±11.0)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4.7±2.1)年。全部患者符合以下納入標準:(1)入選患者經診斷均為原發性高血壓;(2)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小學以上;(3)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4)無神經或精神的疾病,情緒穩定,不影響正常心理測試。排除標準:(1)有嚴重心、腎臟、肝臟疾病需長期臥床者;(2)嚴重精神疾病患者;(3)存在語言障礙者;(4)繼發性高血壓者。最終入選患者采用自身對照法,對比干預前、后患者各方面指標。

  1.2研究方法

  1.2.1患者評估針對入選的高血壓患者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評估,評估時間一般定為患者入院后24h內,進行健康教育計劃前,評估主要由責任醫生進行,找出影響患者病情存在的各種危險因素,并詳細制定個體健康教育計劃,最終確定患者健康教育內容重點,并將生命網護理病歷建檔。1.2.2住院實施在患者住院期間,對其飲食、運動以及心理方面進行護理,通過每月2次的課程引導,與患者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根據溝通內容及患者反饋及時更新修改后期的干預計劃并完善生命網護理病歷。1.2.3出院隨訪在患者出院后仍堅持進行常規的出院指導,對患者進行健康生命網管理服務,并請專業醫師提供建議。1.2.4再入院強化對于病情難以控制、反復并需要再次入院的患者,將其個人的健康教育生命網護理病歷進行修改調整,確保健康教育的實施效果。

  1.3評價標準

  在患者入網前以及入網后6個月對以下內容進行評價。健康教育達標率評價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對患者健康教育達標率進行評價,根據患者對每題回答正確程度給分,將分數>80分的患者定為合格。自我效能評價[4]根據RalfSchwarzer制定的`自我效能感量表對患者自我效能進行評價,統計每位患者最終得分,得分越高表示其自我效能情況越好。生活質量評價標準[5]采用歐洲治療與研究組織制定的生存質量問卷表對入選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得分越高表示功能越好,對于癥狀評價中,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明顯。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x珋±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計數數據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以及U檢驗進行分析比較;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入網前、后健康教育達標率評價結果比較

  比較患者入網前、后健康教育達標情況后發現,采用健康教育生命網管理后患者對于高血壓基礎知識、飲食治療方法、運動治療方法、血壓日常監測以及藥物治療方法掌握水平較入網前明顯提高,具有統計學差異(P<0.005)。

  2.2患者入網前、后自我效能評價比較

  接受健康教育生命網管理前患者自我效能得分為(31.5±1.7)分,進行健康教育生命網管理后,患者自我效能評分為(34.8±1.8)分。入網后患者自我效能明顯高于入網前(U=13.87,P<0.01)。

  2.3患者入網前、后生活質量結果比較

  對于患者入網前、后的生活質量(功能維度與癥狀維度)進行評估后發現,入網后患者生活質量方面較入網前明顯提高,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3討論

  長期血壓過高會導致腦細小動脈轉變為纖維素性或玻璃樣病變,血管管壁彈性下降,血壓升高,血管容易因破裂而出血,使得患者易出現昏迷、意識改變等精神功能障礙。在腦出血初期,血壓如果沒能及時得到控制,會使死該類疾病為患者及其家屬帶來極大困擾,使其生活質量逐步下降,嚴重時危及患者生命[6,7]。高血壓病情反復,難以控制,造成患者及其家人對于疾病治療的信心缺失,同時由于鄉村患者對于疾病認知程度以及重視程度不高,導致該類疾病治療效果明顯下降[8,9]。健康教育生命網管理不僅能夠提高患者對于疾病基本知識的認識,由于定期個體化方案的隨訪,也增強患者對于疾病的治療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研究發現,采用健康教育生命網管理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以及對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

  入網后患者對于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自我效能方面均優于入網前。健康教育生命網管理通過將健康教育、護理方法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模式,選取患者更容易依從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運動、飲食、心理以及睡眠全方位的護理,能夠對患者的自我效能起到積極的提高作用。生活質量是WHO提出的一種新健康概念,認為對于患者的健康不僅關注于其是否患病或衰弱,更應對患者精神上、軀體上以及社會生活上的狀態進行關注[10]。采用健康教育生命網管理后患者在心理、生理以及社會等多個方面的生活質量均優于入網前。由此可見,健康教育生命網管理不僅對患者的高血壓癥狀以及自我效能有所改善,對患者生活質量也有所提高。綜上所述,采用健康生命網管理對高血壓患者的病情控制、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質量均有所改善,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

  個體化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觀察

  摘要:目的分析個體化社區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效果觀察。方法選擇社區收治的社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458例,隨機分成對照組(229例)和實驗組(229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社區管理干預;實驗組患者則實施個體化社區健康教育管理干預;統計分析其服藥依從性及血壓控制情況。結果經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血壓均低于干預前,但實驗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血壓水平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個體化社區健康教育管理后,在血壓控制上具有比較顯著的臨床療效,進而可有效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幾率,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健康教育;高血壓;社區管理;服藥依從性

  原發性高血壓常發病于中老年人群中,這種疾病的發病原因主要為環境、遺傳等多種因素共同所致[1]。由于該病發病較為隱匿且病程長及進展緩慢,因此大多患者為檢測血壓后才發現。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血壓增高,同時還會出現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等[2-3]。目前臨床主要采用西藥改善或控制其血壓,但由于需長期治療,極易出現服藥依從性低的情況,最終影響臨床療效。本研究重點分析個體化社區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現做如下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管理的社區高血壓患者458例,全部患者均滿足高血壓的臨床診斷標準,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糖尿病、嚴重心、肝、腎并發癥、繼發性高血壓患者排除本研究。本組患者中,男女患者人數分別為300例、158例;患者年齡為48~80歲,平均年齡為(59.1±4.8)歲,最長病程15年,最短病程0.8年,平均病程(6.2±2.3)年;體重為43~71kg,平均體重為(62.5±10.8)kg。隨機將患者分成兩組,在基線資料方面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干預方法

  對照組高血壓患者給予常規社區管理干預,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定期進行健康大講堂相關知識講座;實驗組在常規社區管理干預的基礎上采用個體化健康教育管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①完善健康檔案,主要包括身高、體重、腰圍、BMI,不良生活方式、服藥情況等資料。②發放高血壓相關知識宣傳資料,內容包括高血壓的高危因素,疾病的分級、分層,靶器官的損傷及相關臨床疾病,如何防治,達標標準等,讓患者了解相關疾病知識,進而更好配合治療工作。③根據個體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健康教育計劃,評估患者病情,做出正確診斷,對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靶器官的損傷、相關臨床疾病,實施“一對一”現場交流與現場指導;使患者清楚自己血壓分級分層的情況,目前存在的可控高危因素及血壓達標情況,以及服藥依從性對控制血壓的重要影響等,從而促進患者知-信-行的改變。④囑患者進行家庭自測血壓,并與診室血壓相結合,以此數據為指導服藥依據。

  1.3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在不同干預模式下兩組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認知度、血壓有效控制情況及服藥依從性等相關指標。

  1.4評價標準

  根據社區實際情況將患者服藥依從性評價標準分為三個等級,即優、良、差。服藥依從性“優”:能夠完全遵醫囑服藥,主動就診,定期測量血壓;服藥依從性“良”:未能完全遵醫囑服藥,但其可主動就診,定期測量血壓;服藥依從性“差”:不遵醫囑服藥或自主停服,未能定期復測血壓[4]。

  1.5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組間數據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依從性情況觀察

  觀察組患者按時按量服藥、按醫囑增減藥、主動就診、定期復查等依從性指標均優于對照組,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血壓水平指標變化情況分析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壓均低于治療前,經分析實驗組患者的血壓水平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高血壓是臨床中的多發病和常見,而老年人群則是高血壓的主要發病人群,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而且會引起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因此人們也開始更加關注和重視高血壓[5]。老年患者發生高血壓癥狀的幾率非常高,而且可能誘發各種嚴重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如果病情嚴重則可能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所以積極調有效控制血壓水平能讓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有效降低,進而來對高血壓患者的預后進行有效改善。社區高血壓控制措施中,其主要手段就是通過藥物治療來控制患者血壓,然影響社區高血壓人群血壓控制因素較多,其主要為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如患者未能做到按時、按量、按醫囑服用藥物,都會直接影響到血壓控制情況[6]。

  個體化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的一種干預方式;通過社區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知識的了解,此類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會得到提高。因而,社區個體化健康教育干預對高血壓人群的血壓控制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社區個體化健康教育干預對高血壓人群的血壓控制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7]。

  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壓均低于治療前,但實驗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血壓水平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研究結果表明,在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用個體化健康教育管理干預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水平,進而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本研究結果與臨床相關研究結果報道相似[8]。綜上所述,在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個體化社區健康教育管理后,在血壓控制上具有比較顯著的臨床療效,進而能有效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鄭秀萍.社區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8):37-38.

  [2]崔婷,宮欽季,武琴.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社區調查研究[J].中國療養醫學,2013,22(4):367-369.

  [3]徐華萍.社區健康教育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J].中國鄉村醫藥,2014,(14):62-63.

  [4]李霞,張研,苗豫東,等.重慶市黔江區農村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現狀及影響因素[J].醫學與社會,2013,26(3):23-26.

  [5]許瑞,李應東.在院高血壓患者中藥物治療者服藥依從性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16):2905-2908,2917.

  [6]韋柳麗,黃金姣,盧雪梅,等.護理干預對門診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影響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6):1505-1506.

  [7]王玥坤.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0):5085-5087.

  [8]孫新利,張艷冬.中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影響因素的調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6):184.

【血壓護理論文】相關文章:

高血壓心理護理的干預治療論文06-22

論文范文如何有效護理老年高血壓患者08-19

高血壓腦出血護理體會10-08

高血壓護理心得體會03-12

孕產婦高血壓危象論文04-13

高血壓論文的參考文獻01-28

社區管理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控制分析論文06-23

高血壓情景教學論文范本06-13

妊娠高血壓危險因素研究論文04-1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午夜爽爽影院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宅男在线 | 久久精品无限国产资源好片 | 色色影院官网综合久久 | 婷婷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