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的錯誤而精彩的論文

時間:2021-06-11 15:55:54 論文 我要投稿

關于課堂的錯誤而精彩的論文

  鄭 星

關于課堂的錯誤而精彩的論文

  (福建省福州市高湖小學)

  摘 要:一節真實的課堂上錯誤的產生是正常的,也是不容忽視的,而其錯誤的產生有可能是學習的主體,也可能是課堂的引導者。由于學生的思維水平和知識的生成特點,導致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它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即使老師對于課堂上要講的內容了然于胸,思維嚴謹,偶爾也會在課堂上犯些錯誤。

  關鍵詞:錯誤;激發;突破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老師不要因課堂上出現的錯誤而回避,而是要充分利用錯誤生成性的資源,從錯誤入手,從錯誤中找出矛盾點引導學生進行思辨,提高自身的數學素質,同時也帶動其他學生積極參與的積極性,讓課堂因"錯誤"而精彩起來。所謂學習錯誤指師生在認知過程中的偏差或者失誤,往往是由許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造成的。如果任由其發展,就會錯上加錯。因此在課堂上不要忽視錯誤的存在,師生都要及時把發現的錯誤展現出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也能讓自身獲取到真正有效的知識并得以鞏固。新課程也告訴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捕捉課堂活動中的生成性資源,而錯誤就是這些資源中最常見、最易捕捉的。下面就此問題淺談幾點自己的心得。

  一、創造"錯誤",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一節精彩的課堂都需要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智慧,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的求知欲,在此過程中學習新知,鞏固新知。要想培養起學生的興趣,可以通過故事情境,可以通過比賽游戲,我認為還可以通過創造錯誤,引發懸念,由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學"有余數除法"時,如何讓學生有興趣了解余數這個概念,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展現余數,就成了我要著重思考的問題。為此,在課堂中,我邀請幾個小組的學生幫我分一分帶來的鉛筆。要求:給分到手的鉛筆每5根裝進一個袋子,老師都把你們需要的'袋子放在你們的桌面上了。第一組分到21根,4個袋子,第二組分到33根,6個袋子,第三組分到17根,3個袋子,第四組分到44根,8個袋子。學生踴躍動手參與問題的解決,最后每一組都迫不及待地向我提出:老師你把袋子都分錯了。個個都急于想把他們的發現告訴老師,積極性相當的高。這個時候,我就知道我創造的這個"錯誤"已經引起學生的注意了,并且引起了他們的興趣。于是我馬上提出怎么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呢?很自然地就讓學生從我創造的"錯誤"當中認識到余數的意義,用形象具體化的行為來解釋概念,為接下來的有余數除法的算理提供基礎。

  顯然,一定程度上利用創造出來的"錯誤"非但不會讓學生產生混亂,反而可以激發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知識的興趣。

  二、利用"錯誤",探究真知

  探究能力是數學課堂中的生命線,它是學生自身數學素質的體現,沒有探究過程的數學課堂終將只是純粹的知識灌輸,是填鴨式課堂的展現。新課標中指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最佳途徑就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整個過程中,讓學生學到知識與技能,()也體驗到探究的樂趣。錯誤之所以可以用來幫助學生探究,是因為它存在的矛盾點,通過這個矛盾點,讓人想要去思考,想要去探究,由此獲得新的啟迪。

  1.利用學生的"錯誤",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比如,有個老師講"大數的讀法"時,一開始就點明了課題,這時有一學生沒舉手就說了:"大數的讀法就是從最高位讀起的。"課還沒開始呢,就出現了錯誤的結論。而且表示同意的人還非常多,少數學生仍在猶豫當中,表示不贊同,但也說不出其他新的想法。教師本來可以不顧爭論遵循教案繼續新課,但是這位教師沒有這樣,而是讓錯誤的學生說說他的想法。他說:"曾經學習萬以內數的時候,讀數的方法都是從最高位讀起的,現在讀大數,一樣都是讀數,照道理應該也就是從最高位讀起了。"這時教師讓學生研究一下這名學生的說法有沒有道理,有的學生嘗試用他說的方法讀大數,有的學生嘗試從書上尋找幫助,有的學生思考有無不一樣的讀法,大家邊探索邊議論,最后發現讀數時不能說是從最高位讀起,而是要從最高級讀起,才是正確的。這時教師讓那位學生到前面說說,于是這位學生表示說:95871000如果按照以前的方法就讀成了九千萬五百萬八十萬七萬一千了,肯定不對,而按照從最高級讀起的方法就是九千五百八十七萬一千,才是對的。這樣通過學生的探索、討論,學生不僅糾正了錯誤,還發現了讀大數的正確方法,理解了不同數讀法上的不同。正是錯誤的結論,激起了學生探究的興趣,也就是教師以學生課堂生成的錯誤契機,巧妙利用錯誤達成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利用教師的"錯誤",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有次,在上課的時候,出示例題:"正方形花壇的周長36米,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結果出示的時候,漏抄了"正方形"三個字,學生在試做時,發現了問題。問:老師,這道題不能做,沒說花壇是什么形狀的。師:對,確實少了一個條件,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你們說那該怎么辦?師:現在,我看這樣,不加正方形這三個字,這花壇的形狀你將如何設計呢?花壇的周長還是先設計圖形,再求花壇的面積,行嗎?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設計出了不同形狀的設計方案,有圓形、環形、正方形、長方形等不同形狀。教師巧妙地運用自己的錯誤,將錯就錯,設計出一道開放性的問題。這一"巧妙的錯誤",生成了課堂的精彩,它不僅延伸了教學內容,而且喚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欲望。老師的錯誤引發的是學生的思考,難怪有些老師上課時要故意犯錯,故意裝"傻",讓學生來幫助解決問題。看來,只要引導得當,老師和學生都是不用害怕錯誤的,我們可以在錯誤中成長,真正地印證了"失敗乃成功之母".數學教學應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每個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錯誤,因勢利導,正確、巧妙地加以利用,提高教學的效率。

  三、調控"錯誤",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

  讓學生善于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是幫助他們自主學習的一項重要技能。而適當調控學生學中出現的錯誤,給學生假設一個自主探究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培養發現意識的有效途徑。

  比如,老師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在計算48÷5要求學生進行驗算。結果很多學生做的是錯誤的,有的學生得出的商是10,有的學生得出的余數是5.針對這一較為典型的錯誤,老師就把它作為一個判斷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先判斷答案是否正確,接著追問:"你是怎樣發現錯誤的?"學生在富有啟發性問題的誘導下,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很快找到了兩種判斷錯誤的方法:余數5與除數5比,余數等于除數大,說明是錯誤的;驗算:10×5+3≠48說明商是錯誤的。緊接著,我再帶著學生分析,找出正確的商和余數。

  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本來就應該是在不斷的探索中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現偏差和錯誤是很正常的,關鍵在于教師如何利用錯誤這一資源。上面的例子中,我從學生的現實學習中選取錯例,充分挖掘錯誤中潛在的智力因素,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創設一個自主探究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審視問題,讓學生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自主地發現了問題,解決了問題,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了學生的發現意識。

  學習中的錯誤是很寶貴的財富,但是并不是說所有的教學都以出現錯誤為標準,為了錯誤而錯誤,只會變得刻意化,讓學生感到厭煩,教師本身也脫離了錯誤這個資源真正使用的意義了。至于懂得合理利用錯誤,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鞏固知識,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習變成自己主動性、能動性,有所提高的過程。也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不錯的教學效果,讓課堂因"錯誤"而精彩起來。

  參考文獻:

  陸麗萍。小學教學新課程教材教法.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07.

  作者簡介:鄭星,女,1983年10月出生,教育學院教育學專業(函授本科),就職于福建省福州市高湖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

  關于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思考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論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探討

【課堂的錯誤而精彩的論文】相關文章:

論文:善待錯誤,成就精彩06-13

課堂精彩教學論文04-23

巧用錯誤構筑精彩數學課堂的方法論文06-20

細節,成就課堂的精彩的論文06-12

關注細節課堂精彩論文04-23

把課堂的精彩留給學生論文06-12

把課堂的精彩留給學生的論文06-12

精彩導入成功課堂的序曲課堂論文06-12

教學論文:問題課堂 分外精彩06-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 尤物在线观看视频黄负 |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天堂国产丝袜熟女 | 日韩精品福利性爱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