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堂的設計教學論文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目的是通過思想品德課堂的教學來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實現這一目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決貫徹新課改中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教學方式。
讓生活成為重要的教育素材,改變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空洞說教,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的知行搭起一座橋梁。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品德的最大特點,當今世界的社會現象千變萬化,學生生活在充滿各種信息的社會里,適當引入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可有助于目標的有效達成。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目標要實現道德、法律、國情教育。
1.為實現這一目標我設計課前5分鐘的新聞演講,學生踴躍參與,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關心國家、大事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精神。
2.讓民主成為課堂學習環境,學生能在課堂上真正表現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他們會學得開心。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邊共同活動的過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在課堂中同時體現出來的。一節好課,應該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還要給予不同學生不同權利。如,在回答簡單問題時盡量叫平時不愛回答或不學習的學生,給予他們信心。
3.在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要承認不同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明顯差異,考慮學生學習自主權的發揮程度,還要引導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重心放在參與意識低的'學生身上,適當提高他們的學習權利和權利意識。
以合作討論來組織教學由于討論具有合作性、交流性、探究性和平等性,實施課堂討論的前提是給了學生平等、對話的機會,在討論過程中,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各小組間的競爭可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并提高討論的有效途徑,使學生的學習心態更為放松,責任感更強。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目標,是一門以學生社會生活為基礎,使學生知、情、意、行的統一,學生在思想品德學習過程中,應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體驗學習為主。
4.讓多媒體成為學習好幫手。我每個單元至少要組織一次多媒體課,從而通過圖、聲并茂吸引學生,對所學的教材形成正確而又具體鮮明的形象,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總之,教無定法,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課,必須是多種方法的靈活運用,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到課內與課外的結合,知與行的統一。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現代教學之需要。
【思想品德課堂的設計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設計的探索10-18
課堂教學目標設計論文03-14
SPOC混合課堂教學設計論文06-19
思想品德課的活動式課堂教學論文07-05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06-12
翻轉課堂實驗教學設計研究論文06-19
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探討論文06-19
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論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