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的論文范例
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下面是關于節能環保的論文范例的內容,歡迎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原有的城市規模、框架、道路和基礎設施等已難以承載現實的容量,不能充分滿足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要求,建設城市新區可以有效疏散中心城區高密度人流,解決諸多城市問題,提高市民生活質量等,發揮大城市產業轉移和人口疏散的職能,使其成為新的地區經濟增長點或者成為振興當地正在衰退經濟的復興地。開發建設宜居的生態城市新區是各地政府的為政之要,在如火如荼的城市新區建設中作為政府職能部門各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理應當好參謀,正確指導。
關鍵詞:環保;節能;探討
1、新型節能環保建筑材料
在城市擴建、改建過程中,隨著舊建筑物拆除、清理工作的結束,接下來要進行的是題是對嶄新建筑物的構建。建筑師們除了對新建筑的外觀和內部結構進行精心設計以外,還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便是建筑材料的選用。為了滿足人們對居住及工作環境保溫、光、聲等方面舒適度的要求以及對新建筑物節能環保性能的要求,新型節能建材的大量使用將成為當前城市發展建設的新趨勢。在建筑中使用各種節能建材,一方面可提高建筑物的隔熱保溫效果,降低采暖空調能源損耗;另一方面又可以極大地改善建筑使用者的生活、工作環境。
1.1新型建筑節能材料分類
在眾多建筑材料中,建筑物的圍護結構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建筑物的能耗,維護結構主要包括:墻體、屋面、門窗和玻璃。在當前的科學技術推動下,這些結構在制作過程中開始使用越來越多的建筑節能新材料和新技術。
1.1.1 新型墻體材料
墻體材料在房屋建材中約占70%,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物能量的損耗約50%來自墻體。新型墻體材料主要包括磚、塊、板等,如粘土空心磚、摻廢料的粘土磚、非粘土磚、建筑砌塊、加氣混凝土、輕質板材、復合板材等。在我國墻改工作初期,墻體材料主要為實心黏土磚,實心磚對材料需求大、保溫隔熱性能比空心磚差,經過墻改后,實心黏土磚逐步被空心粘土磚所替代。
1.1.2 節能門窗
建筑門窗是建筑物熱交換、熱傳導最活躍、敏感的部位,其熱損失是墻體的5倍。門窗的`節能約占建筑節能的40%左右,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節能門窗的制造材料從單一的木、鋼、鋁合金等發展到了復合材料,如鋁合金一木材復合、鋁合金一塑料復合、玻璃鋼等。目前我國市場主要的節能門窗有:PVC門窗、鋁木復合門窗、鋁塑復合門窗、玻璃鋼門窗等。
1.1.3 節能屋面
用于屋頂的環保節能型建材有玻璃棉或礦物棉氈(墊),這些保溫材料與裝飾貼面復合而成的天花板,能減少閣樓空間與屋頂天花板之間的傳熱系數,起到隔熱保溫的作用。
1.1.4 節能玻璃
除結構外,對門窗節能性能影響最大的是玻璃的性能。玻璃是重要的建筑材料,隨著對建筑物裝飾性要求的不斷提高,玻璃在建筑行業中的使用量也不斷增大。然而,當今人們在選擇建筑物的玻璃門窗的時候,除了考慮其美學和外觀特征外,更注重其熱量控制、制冷成本和內部陽光投射舒適平衡等問題。目前我國市場主要的節能玻璃有:中空玻璃、真空玻璃、熱反射鍍膜玻璃、鍍膜低輻射玻璃、泡沫玻璃等。
2、人居環境的定義及發展
人居環境的定義:人居環境科學就是以人類居住的環境科學這一要領范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學科。它是探索研究人類因各類生存活動需求而構筑空間、場所、領域的學問,是一門綜合性的以包括鄉村、集鎮、城市等在內的以人為中心的人類聚居活動與以生存環境為中心的生物圈相聯系,加以研究的科學和藝術。
人居環境的發展:2001年《人居環境科學導論》出版以來,中國人居環境科學研究從概念走向實踐,不斷豐富,取得一系列實質性進展。其中最突出的表現是在學科發展上呈現出多學科繁榮的局面:
學科建設上,近年來我們在建筑、園林、城市規劃三位一體方面的進展:許多重大建設工程也力圖將建筑與城市、園林結合起來。
技術科學的進展(單學科的拓展),目前清華大學在熱環境、聲環境、面對氣候變化的討論中也取得了許多積極的研究成果;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如京津冀人居環境、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的人居環境以及關于面向“北京2049”人居環境規劃實踐的探索。
關于人居環境史的研究,旨在從國家、區域、城鄉、建筑群等層面,對中國各時代人居環境發展演變的內在規律進行探討,深化人居環境理論研究。
關于重點學科群建設,如將人居環境科學列為學科建設的基礎研究、關于園林學學科重組的討論以及轉型中的人文地理學研究等。
從已有的研究進展來看,這是學術發展的必由之路。學科交叉早為我們的先驅者所積極提倡,但實踐中從原有的學科拓展出去,并做出切實的成果仍充滿艱辛,不過一旦有所進展,其發展則可影響業界。
3、科學合理的進行規劃
根據生態學理念進行城市規劃,運用生態新區生態學來引導城市規劃,就要在生態系統能承載的基礎上,通過使用生態學原理和系統設計方法,科學合理的進行規劃,利用區域范圍內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能力,建設人與城市,自然生態與經濟社會相協調發展的城市,從而促進城市的健康發展。要避免城市規劃的“大眾一致化”,就要摒棄以追求物質形態規劃為主,把目標鎖定在人工秩序和功能效率的層面上,而要盡可能地保護好城市的不可比擬的自然原生態。在新城區的規劃中劃定生態敏感地區等,如:濕地、河流、林地等生態景觀價值優越的綠色空間,使其成為新城區的綠色開敞空間。
4、因地制宜彰顯特色打造宜居新區
城市規劃要因地制宜,突出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建筑景觀、人文特色。我們既要總體參照城市發展的普遍規律,又要具體到地區的實際情況,確立適合的城市的發展方向與模式,做到“個性化”。為了突出城市特色,城市規劃者應該在熟稔區情的基礎上,結合城市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有效的借鑒中外城市建設的經驗和建筑風格(切勿盲目模仿和照搬),使我們的城市規劃特色鮮明、別具一格。
5、用循環經濟模式引導新區工業園區發展要遵循“3R”原則
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倡導節約型、集約型、生態型的發展模式,把節約放在第一位,鼓勵綠色生產,倡導綠色消費,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以節約能源與綜合利用為基礎,有力推進以資源再利用為主體的靜脈產業;實施全面清潔生產檢驗,杜絕落后的設備、技術、產品及布局落后的污染企業,抓好環境友好型企業示范及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推廣工作;樹立開發區生態工業園榜樣,發展生態工業園,為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為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有利保障;建立以水資源梯級利用、分質供水和循環利用相結合的水資源體系,提高海水與中水的利用率,改進技術,淘汰高耗水工藝和設備,逐漸達到區域污水基本零排放的目標。
6、正確處理“兩個關系”是做好規劃的關鍵
其一是經濟總量增長與環境總量控制的關系,其二是土地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既要做到科學確定新區產業布局和功能區布局,又要科學確定新區環境總量,合理制定總量控制目標與控制戰略,加快落實污染物排污許可證制度,科學和有效的利用有限的環境容量資源;確定經濟增長中的科學能源消耗指標,堅持節約、開源與保護并重的方針,進一步完善資源再利用,實現最大限度的經濟增長、最少數量的能源消耗的目標,繼續實施以重點污染源煙氣脫硫為主的大氣環境污染綜合整治,要進一步加強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生活環境和發展環境。
7、結語
人居環境科學發展的歷程實踐了冀圖用“綜合的、統一的方式”,“構出一些原則,以便遵從這些原則來改造我們的生存環境” 的設想。從我們建構人居環境科學開始,就已經領悟到不是企圖建構一門“人居環境學”,一個龐大的、僵化的學術體系,而是隨時代需要,組構以解決問題出發的學科群入手,因此,人居環境科學構建的并且這個學術體系是隨時代需要,在解決時代問題的過程中得以不斷擴大、成長、創新。人居環境科學要解決的是在快速城市化提升中,人類生活、生產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問題我們也認識到,人居環境的問題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將越來越復雜,面臨的挑戰將愈發嚴峻,與此相應,也就越來越要拓展新的學科參與到解決人居環境的問題中來,將已經成熟、達成共識的學科知識組成人居環境科學的知識體系,形成復雜的學科巨系統,以應對人居環境面臨的共同挑戰。
【節能環保的論文】相關文章:
節能環保論文04-28
節能環保的論文04-28
節能環保論文例文04-28
關于節能環保論文04-28
節能環保小論文04-28
節能環保論文范例04-28
節能與環保論文04-28
節能環保小論文范例05-01
節能環保論文范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