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過程導向下成本會計論文

時間:2021-06-14 12:30:42 論文 我要投稿

工作過程導向下成本會計論文精選

  一、傳統成本成本會計課程設置現狀及弊端

工作過程導向下成本會計論文精選

  (一)課程內容陳舊,與工作任務相關度低。

  以傳統教材為載體的的成本會計教學內容是按照學科體系設置展開的,重理論知識、輕實際操作;重知識的系統性,忽視知識與具體工作任務的聯系,不利于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成本會計教學內容缺少對企業生產流程的介紹,學生學完后無法根據不同的企業環境和成本管理的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不能針對不同生產組織特點和類型的具體企業,組織成本會計工作、進行成本核算并編制成本報表。特別是當學生畢業后從事成本會計工作以及進行成本核算、分析等工作時,往往適應期較長,單位滿意度低。因此,傳統的學科體系從課程內容的選擇到課程內容組織、實施都不能突出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理論與實踐的整合,課程內容缺乏高職特色。

  (二)課程實施方法單一,與實際工作過程聯系不緊密。

  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多是采用教師臺上講課,學生臺下聆聽記憶的形式。實訓操作多是在教室內進行,學生不能體驗真正的職業情景,實踐過程很難與實際工作相聯系,每個人一套賬做下來,各個崗位都由一個人完成,不能在實踐環節中體會到崗位分工的重要性,不能有效的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課程評價方法不合理,無法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

  當前高職院校成本會計課程仍采用閉卷考試形式的終結性評價,只重視試卷分數不考慮學習過程,沒有把學生職業能力納入課程評價體系,這樣的考核方式沒有關注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行為表現,不能考察學生對職業技能的掌握程度,很難體現高職會計課程的特色,更難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

  二、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設計理念與方法

  (一)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設計理念。

  工作過程是指工作人員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最終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所謂“工作過程導向”,是從具體工作崗位的任務出發,以完成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學習內容,使學習者具備勝任工作崗位的能力,以實踐為主要學習過程的一種全新的職業教育模式。如果說普通高等教育強調學術性,則高等職業教育更多地強調職業屬性,職業領域的不同就產生了不同的工作過程,因此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高職課程,更符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在高職課程中開展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將系統的學科知識體系課程轉變為能力本位課程,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設計理念充分體現了工學結合的特點,加強了職教課程內容與工作之間的融合性,將教學與工作結合,提高了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效率,更易達成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

  (二)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設計方法。

  第一步,工作任務分析。從工作崗位或崗位群出發,對其進行工作任務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確定典型工作任務。第二步,行動領域歸納。在對典型工作任務做進一步分析的基礎上,通過能力整合,將典型工作加以歸納形成能力領域即行動領域。第三步,學習領域轉換。即作為職業分析結果的行動領域,必須根據職業教育的基本規律將其轉換為學習領域即課程。第四步,學習情境設計。所謂學習情境,是在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的背景下,將學習領域中的能力目標及其學習內容進行基于教學論和方法論轉換后,在學習領域框架內構成的多個“小型”的主題學習單元。

  三、高職成本會計課程內容設計

  根據工作過程導向課程設計理念,能力本位的培養目標是課程內容定位的導航框架,在此框架內,職業教育課程內容應以過程性知識為主,陳述性知識為輔。因此,高職成本會計課程應以培養學生成本核算職業能力為重點,基于成本會計工作過程,設計教學內容、完成職業培養目標。即將成本會計工作過程劃分為若干個子系統,為完成每一個子系統的任務,需要將成本會計知識與技能進行全部解構,然后按完成子系統的知識與技能要求重構,再轉換為高職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學習單元,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課程內容的設計,涵蓋了兩個要素:一是課程內容的選擇,二是課程內容的排序。

  (一)課程內容的選取。

  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內容的選取必須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課程施教對象的智力特點,二是課程內容指向的`基本范疇。從高職學生的智力特點來看,高職學生更擅長形象思維。從高職課程內容的基本范疇來看,高職教育的重點在于使學生掌握過程性知識,而不是所謂陳述性知識。因此,輔。著重選取有代表性的內容,增加能夠提升崗位業務判斷能力和后續學習能力的相關知識點。如增加企業生產類型的認知“、不同企業成本核算方法的選擇設計”等內容。

  (二)課程內容的整合序化。

  由成本會計課程專職教師與行業企業專家組成的專家指導委員會通過調查研究,以成本會計工作過程為導向,對企業成本核算崗位進行職業能力分析,確定崗位基本職業能力。在此基礎上,確定崗位的具體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構建相應的課程標準,進而提煉、整合和序化教學內容。按照新的行動體系課程,我們將成本會計課程內容整合為五個模塊: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分類法和定額法。在每個項目模塊中,分別設計了五個任務即熟悉生產過程、生產費用的歸集、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完工產品成本的結轉、等。每一個項目下的具體任務中,再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上述成本會計課程內容的設計,以實際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職業發展規律來整合和序化課程內容,可以使得課程在內容結構上更好地與工作結構相對接,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四、高職成本會計課程教學設計

  基于工作過程的成本會計課程,強調職業工作的整體性和工作過程的完整性。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仿真教學、角色扮演等先進有效的教學方法,圍繞每一個崗位所需知識與技能展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融教、學、做于一體,融實訓室與課室為一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與參與意識,使學生能夠在系統的教學訓練中,完成由專業的認知到職業角色的轉變。成本會計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根據項目的大小和難易程度,可以采用團隊合作和個人獨立完成兩種形式。通常對于較為綜合的項目和復雜的任務安排團隊合作完成,團隊一般3-4人,團隊內有明確分工,學生按照分工情況各就其職,對于較為簡單的項目和工作任務安排個人獨立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協助引導學生用成本會計方法、手段去解決實際問題,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研究和分析問題能力、協作和溝通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實施角色扮演法,可以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崗位的不同角色,針對各角色所承擔的工作任務進行學習與工作。如材料費用的核算,可讓同學分別扮演倉庫保管員、車間領料員、材料核算員等,并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鍛煉學生成本會計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五、高職成本會計課程考核設計

  (一)以實踐技能和能力培養為目標設計考核內容,使考核與教學過程相結合。

  成本會計教學目標設定對應成本會計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與素質要求。在職業能力方面,我們特別強調成本核算能力的培養,同時兼顧成本分析和控制能力的培養;在職業素質培養上,首先強調的是愛崗敬業,其次是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的培養。成本會計課程將職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貫穿于五個教學模塊中,具體體現在教學模塊所包含的五個實訓項目教學中,寓考于教,教、學、做、評相融合。實踐能力考核與實踐教學過程相結合,強化了專業崗位綜合能力訓練,突顯了以能力培養為目標的高職教學考核模式的獨有特征。為完善技能考核模式,需要制定成本會計實訓項目考核方案,明確考核的標準、內容、方法等,使實訓考核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二)采取多樣化考核方式,注重過程考核與能力測評。

  成本會計課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試相結合、開卷考試與半開卷考試、閉卷考試相結合形式,課堂考試與現場考試相結合形式,筆試與口試、答辯相結合的多種形式。重點考察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實訓操作技能。

【工作過程導向下成本會計論文】相關文章:

實踐教學下成本會計論文03-31

PBL教學模式下成本會計論文范文06-06

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模擬公司項目教學分析論文06-15

以自主學習能力為導向的過程教學研究論文07-04

以人為本視角下成人教育管理的發展論文07-03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論文06-24

留下成熟09-04

生本教學與職業導向在中職教學中的統一論文06-29

本科會計論文03-3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中文丝袜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女同 | 亚洲再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精品 |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 色色色色五月天亚洲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