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傳播在有效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
一、音樂傳播的概念與功能
(一)音樂傳播的概念
1.什么是傳播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傳播是人的社會交往、社會互動和社會現象產生的重要前提,更是社會得以形成的基礎。“傳播”是英文communication一詞的漢譯,其意思是思想、觀念、意見的相互交流。“傳播”在漢語中是一個聯合結構的詞,其中,“傳”有“傳遞、傳送”和“傳授”之解釋和運用;“播”有“播種、傳揚、散布”的解釋。傳播學的學者們對傳播所下的定義是:兩個人或兩個以上的人之間的一種分享信息的關系。其目的是謀求信息、勸說、指導(教育)和娛樂。傳播可以定義為“建立在人與人之間信息互相傳遞的基礎上能對人產生影響的一種活動與過程”,它應該既有相對的靜態也有絕對的動態。
2.音樂傳播趙志安認為音樂傳播是指“信息化的音樂文化在社會環境中被交流與共享的系統活動過程,音樂傳播具有多重屬性。”音樂傳播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既有無意識傳播,也有有意識傳播;有不限受眾范圍限制的大眾音樂傳播,還有受眾有限制的學校音樂傳播、教會音樂傳播、商業音樂傳播;同時從目的來看,既有目的明顯的音樂傳播,也有無目的的音樂傳播。以上音樂傳播之間盡管存在著多重差別,但它們都包含有傳播必需的五個因素及傳播機制。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任何音樂現象都離不開音樂傳播。這些音樂信息所運載的傳播者的音樂意圖,在為人們“分享”或“共享”。
(二)音樂傳播的功能
音樂傳播具有如下的社會功能:第一,音樂傳播滿足并且實現了各時期、各民族地區、各階層年齡結構與職業結構的人們對音樂的一種需求,現實生活中并實現了音樂對人的多種形式和多方面的影響;第二,音樂傳播與反饋的長期雙相交流,使音樂風格得到群體的.共同認可并以相對穩定的形態成為音樂藝術獨特性的標志;第三,音樂傳播的雙向交流是否完美,是檢驗音樂家的藝術創造成果在特定時期之內和聽眾面前是否成功的尺度。第四,音樂傳播是保存音樂風格或音樂藝術作品的唯一技術手段。在群體的“接力傳播”中,音樂保存下來了。而具有現代大眾傳播媒介的當代音樂傳播,
二、音樂傳播在有效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音樂教育者教育方式的多樣化音樂傳播的多樣化發展給音樂教學帶來最大的變化便是教師與學生教育方式的平等性、獲取知識的互補性,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從原來的“灌輸觀念”演變為“溝通觀念”,使傳統的音樂教育方式變成“開放式”音樂教育。在音樂傳播的最初階段,音樂教育者是社會音樂資源的唯一提供者,音樂傳播形式發展越來越快,社會音樂資源的壟斷者也在轉移,不僅僅是音樂教育者,學生獲取音樂知識的來源,也不僅僅靠課堂,互聯網科技發達的今天,網絡上可以搜索引擎到其他各方面的資源,可以通過各式各樣的媒介手段獲得豐富的音樂知識,很多的知識也值得老師們去學習、借鑒。學生的音樂生活范圍和音樂視野得到開闊,這種互補、互助溝通的學習狀態是音樂教育發展的一重大改變。
(2)校內教學過程音樂傳播環境中,很多音樂之所以能取得大眾接受,就在于制作人進行大量的宣傳,在宣傳同時又故意保留一部分,形成吊起受眾胃口的效果,同時又給受眾群體留下一個想象的自由空間,所以,在有效音樂教學中,課程導入的設計就尤為重要,能吊起學生胃口的導入就是有效的導入法。在音樂教學中,有效的感受應該有明顯的視聽覺沖擊力。較強視聽覺沖擊力的形成,需要有合適的音樂素材、音樂版本、音樂感受時間等多方面的選擇來達成。有效的感受只是手段,感受的下一步就是要有效的理解,有效的“解讀”音樂,也能“解毒”音樂。
【音樂傳播在有效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法的有效應用的論文07-31
小學音樂有效教學論文03-29
即興伴奏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6-22
現代音樂視唱在教學中的應用與發展論文08-02
Cakewall軟件在音樂教學的應用論文07-10
流行音樂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7-31
淺談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音樂能力論文07-01
關于詩詞中的音樂與音樂中的詩詞的論文07-22
案例教學在傳播學教育中的應用論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