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操教學中大學生膽怯心理表現與克服策略論文
一、體操教學當中學生出現膽怯心理的原因和表現。
( 一) 學生的心理素質差。
在體操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光需要掌握一些基礎動作,還需要學習很多具有難度的體操動作,這些動作對學生的熟練程度,身體協調能力有很大的要求,這也就從側面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了評定。很多時候學生在做一些較難的動作都會承擔一定的心理壓力,這些壓力可能會導致學生動作不規范、動作失誤等問題,心理壓力過大還可能造成訓練受傷。對于很多初次接觸體操的人來說更是苦不堪言,所以學生的心理壓力就會更大,慢慢的演變成膽怯的心理,排斥體操訓練。
( 二) 學生的情緒缺乏穩定性。
很多學生出現的膽怯心理,經過多次的研究可以發現,這些都是來源于學生的情緒缺乏穩定性。很多學生希望通過訓練在短時間內掌握技巧并且達到相應的標準,這種急切的心理往往會讓學生更加的浮躁,難以安心踏實的訓練,在這種心理下學生一旦出現失誤,就會非常的沮喪,好像受到了很大的`打擊,長期的處于壓力和焦躁不安的情緒狀態之中,這會導致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如果沒有良好的情緒,就無法安心的學習。
二、幫助學生克服膽怯心理的途徑。
( 一) 明確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安全防護。
一個準確的學習動機,將會指引這學生努力的、專心的進行訓練活動,所以教師就需要利用科學的手段讓學生的心理保持平靜,并且告訴學生心理狀態對于訓練質量的影響,讓學生意識到心理的重要性。其次也要不斷的增強安全防護的系數,在教學中也要進行“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特質和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有目標、有重點、有針對性的講解和訓練。教師需要明白有時候足夠的時間會給學生心理上一個緩沖和過度的階段,讓學生擺脫膽怯心理需要時間,提高保護,讓學生不容易受傷,也會鼓勵學生大膽進行訓練沒有后顧之憂。
( 二) 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與教學質量是成正比,所以教師在關注教學進度的同時也應該放眼于教學的實際情況,學生是否跟得上教學進度,是否接受這種教學方式,教師應該在每一節課都進行合理、科學的設計。難度適中,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學習中獲得成就與提高,在訓練中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避免由于不合理的教學手段或者教學模式而造成學生學習效果的不理想和學習積極性的打擊; 在體操教學中有很多動作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不光要進行動作的演示,還應該對學生的動作進行指點和規范,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動作進行理解,同時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保持學生的積極性和情緒的穩定性。
( 三) 體操與心理健康得關系。
上文我們多次提到心理健康與體操是密切相關的,如果學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狀態,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使用科學的方法,然學生在訓練中培養出堅韌不拔、意志堅定的優良品質,并且不斷地影響其他學生。
( 四) 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教師需要注意到“榜樣的力量”
,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用自己的所作所為去對學生造成積極的影響,讓學生信賴老師、尊敬老師,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能、擁有良好的心理。創造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做學生的領路人,因此教師需要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養以達到影響學生的目的。
三、結語。
本文首先闡述了體操教學當中學生出現膽怯心理的原因和表現,其中包括: 學生的心理素質差學生的情緒缺乏穩定性; 其次筆者提出了幫助學生克服膽怯心理的途徑,例如: 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提高安全防護、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體操與心理將康德關系、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如果學生在體操學習的過程中被膽怯心理困擾,會造成對學習效果和教學進度的雙重打擊,因此幫助學生擺脫膽怯心理,獲得技能上的提升,是在教學中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 張志堅。體操教學中膽怯心理成因及對策研究 [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6)。
[2] 葛青。談體操教學中怎樣克服學生的膽怯心理 [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0(1)。
[3] 王守俊。淺探在體操教學中學生膽怯心理的形成機理與對應措施 [J].教育學文摘雜志,2012(20)。
[4] 秦泗華,王瑞芹,莊俊偉。克服體操教學中學生的膽怯心理 [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2(4)。
[5] 王偉。體操教學中學生心理障礙的成因及調節 [J].當代體育科,2012(21)。
【體操教學中大學生膽怯心理表現與克服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克服孩子膽怯心理的方法02-19
幫助孩子克服膽怯心理04-25
體操教學的論文03-21
我克服了膽怯的作文09-28
小學生體操教學論文04-08
重慶中小學體操教學現狀與策略論文07-02
高校體育對學生心理障礙的克服論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