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大學生體育心理需求及體育課程改革論文
摘 要:隨著全民健身計劃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大力推行,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現在大學生的體育學習心理需求已經發生了變化。通過對普通高校體育學習心理需求的探討,提出了深化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體育教學;心理需求;課程改革
前言
近些年來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問題,人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探討和研究。本文擬從分析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現狀入手,結合教育發展趨勢,以理性的視角分析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為高校體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1、體育興趣的需求
通過對大學生們訪談,其中絕大多數學生喜歡體育鍛煉,并且能夠充分意識到體育對增進健康的重要作用。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入學以來對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增強了。有資料證實大概有10%的學生表示畢業后會堅持體育鍛煉,尤其是大學時代選修田徑等相對比較枯燥的項目的同學表示畢業后會堅持鍛煉的人數更少,這說明傳統枯燥的田徑教學或者說田徑項目已經不適合在高校作為引導興趣而存在的體育課了。大學時代是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最后階段,大學時代的體育教育最終要與終身體育接軌,這也是大學體育立足當前、放眼未來、培養合格的現代化人才的目標。因此,我們務必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弘揚體育思想。在跨世紀的時代里,隨著國家對人才培養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之際,更要求學校體育教育把培養人才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涵蓋在體育教育的身心全面發展的目標之中。
2、求知欲望的需求
學生求知的欲望可以說比任何時代都強烈。隨著年齡的增長,文化層次的提高,特別是在當今高校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中強調"全民健身"這一原則,使他們對體育有強烈的求知需求。大學生往往力圖深人了解與體育有關的知識,開始把體育學習、體育鍛煉、強身健體和將來工作聯系起來。根據這一求知心理需求,我們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首先必須博覽群書、更新知識、嫻熟地掌握高校體育理論知識。在運動形式豐富多樣追求個性化體育運動的今天,對于求知欲望強烈的現代大學生來說,傳統的教學內容安排要求系統性;考核標準注重競技性;教學形式體現規范性;學生練習要求紀律性,這種五、六十年代的體育教學運動模式的"四性化"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體育課的需要了。絕大多數學生迫切需求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但是這種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仍然是現階段高校體育的主體,這使得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能力在客觀上造成障礙,嚴重阻礙了新時期體育的發展。
3、生理心理的.需求
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目的是增進健康,另外一個目的是練就健壯的體魄和健美的體形,身體是載知識之車,存道德之倉庫。有研究表明男生比女生更重于強身健體、健美體形,女生對體育的健身價值認識不足這是大學體育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女生對于體育健身價值認識不足與傳統文化、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等諸多因素有著必然的聯系,大學體育課程對于這個問題要引起重視,至少在課堂上要努力提高這個群體的認識。比如可以開展各種比賽、樹立模范和榜樣、宣傳制造濃烈的運動氛圍等。在此認識基礎之上從課堂上課外活動上以及各種組織形式上繼續加深引導,讓女同學們不僅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生理功能,還要讓她們認為體育是一種美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欣賞和體驗,是一種高尚的生活方式,體育可以使人開闊視野,結交朋友,提升學習生活適應能力等。
小結 學生對于體育有較高的興趣、但是個別枯燥的項目阻礙了興趣的繼續發展。學生求知欲望較高,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阻礙了學生的求知欲。在對于體育的生理心理需求方面,男生較之與女生略高,提高女生群體對于體育的深層次理解迫在眉睫。回顧改革歷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探索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目前看來,雖然仍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高校體育課程的明天是美好的。
參考文獻:
[1]王素華,李荔.多元文化教育下的我國課程改革[J].教學與管理,2009,(7):60-61.
[2]陸作生,劉昕.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思考[J].中國體育科技,2002.
【淺析大學生體育心理需求及體育課程改革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的論文05-31
高中體育教學模式課程改革論文06-21
職業需求的食品課程改革實踐的論文06-28
基于課程改革下加強體育興趣的培養的論文02-20
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有效改革研究論文06-20
新課程下初中體育教學怎樣改革論文01-19
高職院校排球體育教學課程改革解析論文06-21
高校體育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論文06-26
中學體育田徑課程教學改革的策略研究論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