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后的旅游文化與紀念品開發的論文

時間:2022-09-28 07:14:10 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汶川大地震后的旅游文化與紀念品開發的論文

  摘要:本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四川“5.12”汶川大地震災后重建羌族旅游文化的提升與紀念品開發運用進行了深入的探析。通過課題組多次實地調研,提出了汶川大地震災后重建羌族旅游文化與紀念品開發的新思維,新路徑,新內涵,及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從而實現羌族地區災后重建的美好愿望。

關于汶川大地震后的旅游文化與紀念品開發的論文

  關鍵詞:災后重建;旅游文化;紀念品開發

  在我國少數民族藏羌聚居地,四川省阿壩地區,有著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這些資源為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巨大的空間。追述歷史,藏羌民族在千百年的社會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特有文字、語言、宗教、習俗等民族文化。這些悠久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需要后人繼承和發揚。經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阿壩地區為了盡快恢復災后重建,提升旅游形象,開展了用地震遺址旅游文化與紀念品設計開發應用來完成阿壩地區災后重建,用地震遺址來帶動旅游經濟,提升旅游業發展空間,在原來的傳統旅游業的基礎上,益于新型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課題組成員通過對阿壩地區各地羌寨受災情況多次實地考察,明確阿壩地區羌寨的旅游文化新模式可從紀念品導入,課題組一致認為紀念品設計與開發,可從阿壩地區羌寨地震前當地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歷史典故、民間傳說、戲文故事等為題材,進行陶藝、浮雕、工藝品以及新材料的制作,及手工制作或小規模生產來自籌自建,投入到震后重建家園的活動中,并結合阿壩地區地震遺址旅游的開發,進行紀念品設計、生產、銷售,拉動羌寨災區經濟增長,刺激羌寨旅游消費,促進羌寨經濟發展,保障災區基本生活,解決羌寨災區就業狀況,恢復重建家園的目標。“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各地羌寨地震遺址應保存一部分,地震遺址對災區盡量做到旅游文化可持續發展的作用,挖掘其地震后的遺址內涵。

  一、災后重建新思維

  1.汶川大地震后部分地震遺址要保存好,不改變其本來面貌,使其得到旅游文化可持續發展的作用。2.汶川大地震后地震遺址旅游文化與紀念品設計應用,能承載日益增長的旅游者觀看的數量,滿足旅游者越來越多樣化的視覺需求,并能保持對未來旅游者的強大吸引力。3.汶川大地震后地震遺址旅游文化與紀念品設計開發,能夠滿足羌寨災區長期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質需要。4.汶川大地震后地震遺址與紀念品設計展現,能為旅游者親臨其感,展現出汶川精神、四川精神、中國精神,真正展示出“在大災大難面前,英雄的中國人民是難不倒”的精神實質。

  二、災后重建新路徑

  1.讓羌寨人民參與地震遺址保存規劃中來,讓地震遺址的保護與旅游開發與災區羌族人民共同促進、共同繁榮、持續發展。2.讓羌寨人民參與地震遺址旅游業與紀念品設計的規劃與開發,在地震遺址旅游與紀念品設計開發規劃和管理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當地羌民的利益,以謀求旅游業可持續發展。3.讓羌寨人民成為地震遺址的保護主體,保護好地震遺址,讓更多的人來參觀感受大地震的前沿,無疑是對紀念品開發客觀上起到促銷的作用,所以保護好地震遺址是推動災區經濟的重要決策。三、災后重建新內涵1.地震遺址的保護與紀念品開發,是羌寨災區旅游業發展新的趨勢。2.地震遺址的旅游開發與紀念品設計應用,是羌寨災區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3.地震遺址的紀念品開發設計應用,是羌寨災區指導旅游業發展的新觀念。4.地震遺址的紀念品開發,是見證中國人民抗震救災的偉大,以及中國人民大愛無疆的精神內涵。5.地震遺址的紀念品的設計與開發,是羌寨災區精神價值的再現。6.地震遺址的紀念品的生產與銷售,是羌寨災區文化價值的傳播。7.地震遺址的紀念品的營銷與策劃,是羌寨災區經濟活力的復蘇。本課題研究,以汶川大地震災后重建為實證,基于社會學的視角,在對其調研的基礎上理性分析,通過對汶川大地震災后重建旅游提升與紀念品開發的內涵的分析,明確了汶川大地震的災后重建旅游提升與紀念品開發的發展方向、途徑與目的,并指出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提出相對應的建設性意見。汶川大地震災后重建離不開旅游文化提升的支撐,先進文化旅游建設是有效推進羌族地區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先進文化旅游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前提和文化基礎。構建羌寨受災地區旅游紀念品購物中心、與成都周邊生產企業聯合,并通過媒體、特別是網絡進行宣傳,促進災區經濟發展——以阿壩州理縣桃坪羌寨為案例。在理縣桃坪羌寨開設旅游紀念品購物中心,拉開全寨旅游紀念品購物中心建設的序幕。旅游紀念品購物中心面積可為50-100平方米,主要銷售包括食品、用品、工藝品三大類的數百種以羌族民族特色旅游紀念品。當游客來到這里旅游時,不僅可以感受到桃坪羌寨的美景及羌民農家小院休閑娛樂,還可以逛逛新建成的桃坪羌寨旅游紀念品購物中心,盡情挑選各種特色紀念品。在欣賞完羌民農家美景之后,到這里來選購一些特色工藝紀念品帶回家也不失為一件美事,帶給旅游者別樣的意境。近年來,阿壩地區各地羌寨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四川省工藝美術研究所的不斷開發與指導,將羌繡、羌笛、羌鼓等富有當地羌族特色的少數民族生活用品,開發成為少數民族地區傳統工藝品,為羌民增加了經濟收入。綜上所述,阿壩地區各地羌寨旅游文化提升與紀念品開發的繼承發展不僅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宏觀調控,而且更要靠當地的羌民共同攜手治理,實現“羌民自治與政府引導”相結合的“共治”方式,真正推進羌寨旅游文化的發展。羌族傳統旅游文化,要繼承也要創新,只有通過羌民的文化“重構”來實現羌族地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結合,從而建立與市場經濟及現代少數民族相適應的羌族文化的價值體系。實踐證明,政府在保護羌族文化和地震遺址將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因為政府可以通過立法保護羌族傳統文化和地震遺址,并實施規劃羌族旅游開發范圍、規模、形式、容量等,做到適度發展,避免旅游開發對羌寨帶來新的破壞。保護好地震遺址的旅游資源,協調好政府與羌民的利益關系,發揮羌民的非物質文化的保護意識,促進羌寨旅游文化及紀念品開發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彭平.都江堰市震后旅游業發展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

  [2]青理東.思想政治教育與災區社會穩定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12.

  [3]譚越.四川地震旅游開發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9.

  [4]鄭瑞濤.羌族文化的傳承與嬗變[D].中央民族大學,2010.

【汶川大地震后的旅游文化與紀念品開發的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汶川大地震的詩歌12-16

5.12”汶川大地震作文03-07

汶川大地震感想06-15

有關于旅游的作文:旅游紀念品01-27

觀唐山大地震后感04-25

觀唐山大地震后感04-26

旅游紀念品宣傳口號12-28

汶川大地震感想作文04-22

無題記汶川大地震的詩歌04-17

旅游紀念品的廣告語04-1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及片中文字幕 | 婷婷激情五月天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在线高清 |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片 | 午夜男女爽爽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