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論文

時間:2022-09-28 11:21:47 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論文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和內涵;旅游則是文化的表現形式和重要載體。促進二者融合發展,從而實現雙贏和提升,是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為此,我區應通過獨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滿足游客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增強旅游產業的吸引力;同時應借助旅游產業使更多人來內蒙古體驗文化、感受文化、弘揚文化,助推全區文化產業發展。內蒙古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獨具特色的民俗、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和鮮明的民族文化特點,都對我區豐富旅游產品內涵、塑造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文化旅游形象等具有積極作用,也為我區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提供了條件。內蒙古旅游游業一直以來就把草原文化、民族文化融入產業發展之中,經過多年的扶持與培育,已發展成為社會公認的高附加值產業。尤其是近幾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投入下,我區的文化旅游業結合實際,不斷創新,文化和旅游呈現出多領域、多形式、多層次交互融合以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舉的良好態勢。近年來,自治區黨委在“8337”發展思路中,提出“把內蒙古建成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的戰略定位,突出了我區的旅游特色和優勢,也為進一步推動民族文化強區建推進內蒙古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設提供了助力。新形勢下,推進我區民族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需要我們立足當前,進一步拓寬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充分發揮內蒙古的文化資源優勢,將文化旅游產業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論文

  一、創造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條件

  一是高起點制定發展規劃。明確自治區未來幾年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戰略目標、保障措施和發展重點,按照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深入調研全區文化資源,合理開發和轉化,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探索文化與旅游融合的新途徑。二是創新體制機制。突破原有觀念束縛,逐步建立起富有活力、協調統一、符合市場規律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打破部門、行業、地區的壁壘,實現民族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無縫對接,特別要在旅游部門和文化部門間建立起協調配合的長效工作機制。三是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根據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實際,利用高校、培訓機構和旅游部門,定期開展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逐步建立起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機制,培養一支懂文化、專業精的人才隊伍,并允許有特殊才能的專業人才以其擁有的創新成果和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參與收益分配。四是做好宣傳推介和營銷傳播。圍繞主題旅游形象,辦好各類節慶民俗和游藝民俗活動,充分利用網絡、影視等多種傳媒手段,高密度、多角度、全方位宣傳,有針對性地開展營銷策劃,真正把內蒙古的文化旅游資源宣傳出去。

  二、從廣度和深度上挖掘內蒙古文化旅游資源

  在推動我區旅游產業從傳統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和文化體驗并重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文化資源的挖掘和開發,提升旅游產業的文化品位和層次,走一條特色化、差異化的文化旅游發展之路。一是要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資源。以民族民俗文化為依托,大力設計、完善和推廣蒙古風情游、鄂倫春特色捕魚、鄂爾多斯婚禮等民族文化旅游項目;同時要開發更多的文化旅游項目,使游客充分體驗和感受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風土人情。二是要挖掘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深入研究蒙元文化、契丹遼文化、鮮卑北魏文化、北絲路文化、突厥和回鶻文化等歷史文化,繼續開發古城遺址、古長城等,使游客了解內蒙古深厚的文化底蘊。三是要挖掘草原文化旅游資源。本著保護草原生態的原則,開發人文生態旅游產品、探險生態旅游產品等,使游客領悟草原生態之美、和諧之美。四是要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文化旅游資源的作用。修繕和維護好革命文物和重大愛國主義歷史事件遺址、紀念館等,使游客在獲得豐富的歷史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激發愛國情感、弘揚民族精神。在旅游中注入文化元素,要改變過去單一的程式化模式,把高深的文化內涵轉化為游客喜愛的文化大餐,轉化為既有鮮明特色、又有很強參與性的大眾消費旅游產品。通過對傳統旅游文化資源進行包裝、改版、升級,使其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人文效益。如設立“三少”民族生活體驗旅游主題,讓游客走進“三少”民族生活區,學習民族樂器的制作和使用、傳統民族服飾的佩戴、牧民食物的制作流程等,體驗少數民族生活狀態,增強旅游感受,刺激旅游消費。

  三、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要想推動文化與旅游融合,樹立鮮明的主題旅游形象,實現文化資源保值增值,必須著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文化旅游品牌。在草原文化的大背景下,要抓好品牌的創意、設計和開發,沿歷史發展脈絡,融入蒙古族原生態文化和現代文化創意,以新型的旅游產品為載體挖掘特色文化資源,設計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時代特點的文化旅游產品;要進一步挖掘知名旅游景點景區的文化潛力,對發展條件好、潛力大的景點景區,以迎合當代人文需求的形式展現景區的歷史文化底蘊、民族風俗習慣、地域文化特色等,豐富文化內涵,提高旅游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將其打造成引領內蒙古文化旅游發展的新品牌,做到主題突出、特色鮮明、亮點紛呈,從不同層次向外界展示和宣傳全區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資源;要引導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突出的文化旅游熱點地區建設,以名鎮、名街建設為重點,提高市場化運作水平,打造文化旅游特色產業集聚區。另外,我區文化旅游產品結構相對單一,旅游體驗也不全面,草原文化旅游產品設計存在既重復又割裂的現象,品牌效益難以發揮。只有將不同地域的文化習俗進行優化重組,才能使文化旅游產品形成互補優勢,形成優質文化旅游產品鏈;只有打破地域界限,資源共享,才能滿足游客對文化內涵的需求,才能提升整個區域的旅游經濟水平。因此,有必要對全區文化旅游品牌進行有效整合,根據文化旅游資源空間分布特點,發揮規模效益和聯動效應,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形成文化旅游產業集群。旅游產業的創新需要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要注重提高從業者的文化素養,提升旅游產品的文化創意,把體現人文關懷、提升文化內涵貫穿于旅游的全過程。文化旅游化需要培育多樣的旅游載體,發揮政府的引導功能,拓寬游客的參與領域,把形象化、通俗化、大眾化的文化元素貫穿其中,讓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一同肩負起我區建設民族文化強區的使命和責任。當前,內蒙古旅游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雄厚的產業基礎,獨特的資源優勢,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難得的發展機遇。隨著“十三五”宏偉藍圖的徐徐展開,我區必將迎來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春天。

【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論文】相關文章:

2015“發展環巢湖休閑旅游產業”論文征集啟事01-28

2015“發展環巢湖休閑旅游產業”論文征集啟事06-04

旅游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12-06

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3-21

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心得體會范文07-20

旅游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12篇12-06

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工作調研報告05-23

旅游產業發展工作計劃方案08-06

旅游產業發展座談會議簡報05-29

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精選19篇)05-0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日韩理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伊人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 夜夜爱夜夜操国产精品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