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科技信息的網絡環境及其構建論文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由網絡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及高密度存儲技術組成的多媒體技術得到快速普及,不僅極大地改變了文獻信息的處理和存儲方式,也使科技信息服務在網絡環境的支持下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因此,積極探索新時期科技信息的網絡環境和在網絡環境中的信息構建,對于發揮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服務模式,科學合理地構建科技信息網絡,服務國民經濟建設,提升創新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科技信息的網絡環境
科技信息的網絡環境是以數字化、網絡化為特征,由科技文獻信息源組成的科技文獻資源。網絡環境下的科技信息資源,就是以傳統文字型信息的數字化及網絡信息資源的有效結合為基礎,在不斷擴充科技文獻信息源,實施多媒體信息發布的同時,實現科技信息資源在地區間、部門間、國與國之間甚至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共享。
1. 1科技信息網絡一體化
由于傳統的信息文獻獲取只能在圖書館或科技情報部門進行,且都是借助紙質文獻向用戶提供所需的信息資料,勢必造成人、財、物等的極大浪費,而且過程復雜,時間漫長。而在現代化網絡環境下,通過數字技術與網絡技術一體化的信息服務網絡,不僅能為用戶提供最直接的文獻信息瀏覽、數據下載、信息傳遞,還能夠通過網絡系統為用戶進行咨詢服務。這種集咨詢、檢索和服務為一體的科技信息服務,使用戶能夠多渠道、深層次、全方位地感受到網絡一體化所帶來的快捷與方便。
1. 2科技信息網絡社會化
全球數字化信息的快速發展,使信息的網絡環境也隨之變化。由于民眾信息意識的增強,各行各業、不同層次、不同人群都對信息的獲取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從而使信息需求的主體也在發生著根本性變化,即信息網絡的社會化。科技信息服務網絡而對的服務主體主要是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因此,在科技信息網絡的社會化環境下,科技信息需求的用戶群體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使得科技信息網絡成為全社會及全人類信息資源的知識儲備庫。
1. 3科技信息網絡共享化
互聯網的快捷與便利使科技信息資源實現共享成為可能,也使網絡環境下用戶對科技信息的需求達到最大化,使不同區域的人群對不同類型、不同文種、不同地域間網絡信息資源實現了最大程度的共享。借助網絡系統使科技信息資源在收集、發布、利用等過程中超越了時間、空間、地域的限制,不僅使人們獲取信息的全而性及準確性得以大大提高,而且使科技信息的服務質量也隨之提高。
2科技信息網絡的歷史沿革
全球網絡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廣泛采用高速帶寬的數據分析技術,將科研院所、網絡用戶及科技管理部門聯系在一起,使網絡信息技術在科研儀器、數據計算、模擬分析、文獻檢索等方而實現了瞬間鏈接和共享,也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大規模、跨地區、跨學科、跨時空的多媒體交互,實現了科技信息網絡由傳統分散到集成共享的歷史性變革。
2. 1科技資源信息化
科技資源包括計算資源、儀器設備資源、科學數據資源、人力資源、基本材料資源和科技信息資源等。計算資源的網絡化,能夠使科技工作者利用超級計算機組成的計算網格,達到計算不再局限于個別領域,而是普及到各個科學研究領域,如生物工程、化學工程、材料工程,以及社會科學、環境科學、醫學科學等。科研人員依靠各種監測儀器在實現科技數據采集、網絡傳輸、科學計算與處理、遠程訪問的同時,為數字化圖書館、數字化期刊、網絡雜志等的出版和網絡化流通帶來了超越時間與空間的迅捷聯絡。數字化、網絡化和多媒體時代的到來,使科技信息資源在構成要素上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傳統的紙質和膠片資料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保存途徑,而磁介質、電子郵件、Web頁、廣播、電視等高科技材料的出現使信息資料的保存變得極為方便。
2. 2科技手段進步化
全球新技術革命帶來了科研方法和科研手段的進步。理論分析、實驗觀測、計算機仿真與模擬等使科技手段和方法變得更加科學和精密。由于科研信息、數據的實時獲取與處理,大規模計算成為分析、研究和預測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科學研究對象不再是簡單而孤立的系統,而是涵蓋更大范圍的多學科、跨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結合。科技工作者可以跨越傳統學科邊界開展科研工作,打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實現同異地或遠程之間的超越傳統的科技合作。
2. 3信息需求多樣化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科技人員對信息需求的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科技人員獲得信息的主流渠道己經不再是圖書、期刊、科研報告,而是多途徑的網絡信息系統。因此,科技人員信息需求的多樣化就需要網絡化、專業化、個性化和大眾化信息服務。隨著科技環境的變化,現代科技人員希望進一步通過高速信息網絡進行跨地域、跨學科、跨時空共享的超級計算資源、科研儀器設備、科學數據、科技文獻等方而的資源,以及能夠為他們提供全方位、多樣化信息環境和協同研究的工作環境。
3科技信息服務網絡構建
我國互聯網建設取得巨大發展的同時,由于受到各種因素制約,地域之間、部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極不平衡,不僅造成了信息產品的重復,使信息資源嚴重浪費,而且信息設備重復與閑置使規模優勢難以顯現。在現代網絡環境下,圖書館館藏資源己不再是信息獲取的唯一渠道,所以,科技信息服務機構要在有針對性地建設不同類型的專題文獻信息數據庫的同時,必須要借助現代科學技術構建科技信息服務網絡。圖書館不僅要使館藏資源更具特色化和專業化,更要積極謀劃科技信息服務網絡發展策略,構建適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要求的科技信息服務網絡。
3. 1確立科技信息網絡發展目標
科技信息服務網絡目標的確立要以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為指導,以國家科學技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依托,在科技文獻數據庫、科技信息資源數據庫、科技信息化動力基地、科技信息決策支持、科技情報研究、科研協同網絡建設、信息技術與信息系統研究、信息咨詢與管理、信息資源開發與應用等方而實現與國家信息基礎建設的對接。另外,要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優化科技信息網絡環境,以服務為主、網絡為主、用戶為主的三元化科技信息服務為目標;創建符合世界發展主流與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相對應的大眾化科技信息網絡技術服務體系。
3. 2加快實現科技信息網絡共享
科技信息網絡資源本身具有社會性,網絡信息資源共享就是要實現科技信息資源跨行業、跨地域、跨國界、跨時空的多媒體交互,通過高科技信息網絡技術將科學數據、科技文獻等網絡科技資源連接成一個整體,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大規模、支持實時共享的全方位信息服務。同時,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消除網絡信息資源低層次的重復建設和部門、行業間小范圍的自我封閉式網絡運營模式,進行跨行業、跨地區的信息資源重組、整合和互動,實現網絡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最大程度的資源共享。
3. 3合理整合科技網絡資源
科技信息資源整合的重點是數字化信息資源整合、非文獻信息資源整合、多媒體信息資源整合、垃圾信息的辨識等。現代數字化圖書館的形成是科技網絡信息資源實現機制共享、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開放高效、體系完備的網絡科技信息的基本保障。對科技網絡信息進行正確的采集、篩選、組合、整序和發布是建設有序化、知識化、規范化網絡信息資源的基本要素。科技信息網絡資源的整合要在網絡資源服務、網絡信息增值服務、網絡智能服務、網絡應用系統服務等方而結合國家科技信息機構建設,全而進行科技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實現科技信息網絡資源的有效化。
3. 4創建網絡信息協同環境
科技信息網絡協同就是為科技人員提供計算機通信技術渠道和協作空間,打破地域界限、機構界限和學科界限,體現科學技術研究的團隊協作精神,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知識信息流通方式,為科技人員之間進行協作、交流和互動提供條件,為邊緣學科、交叉學科之間實現互補創造環境。科技網絡信息的協同環境在機制上可以通過開展知識經驗交流,專業社團運作,技術協同支持等,開展網絡環境下的寬帶、移動、網格之間的協同服務,使網絡環境下的在線討論、遠程教育、信息發布、網絡會商、同行交談、模擬演示等在瞬間實現和完成。
【淺析科技信息的網絡環境及其構建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互聯網科技信息的運用論文11-05
淺析基于云計算的網絡營銷系統構建論文06-26
云計算環境下的網絡技術及其發展論文02-13
淺析環境人口容量論文04-28
《淺析環境描寫的作用》論文12-05
構建環境合同制度論文06-17
淺析網絡對人的發展的影響論文02-11
淺析網絡安全技術論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