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微課運用論文
摘要: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學語文教師如何將微課合理運用到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已成為當前中學語文教學中的熱點問題。基于此,文章在分析微課概念與主要特點的基礎上,對“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原則和應用策略進行了詳盡的探討。
關鍵詞:
微課;中學語文;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學語文教學理念不斷更新,微課教學開始被引入到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引入不僅有效地減輕了中學語文教師的工作量,并且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本文就“微課”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合理運用進行分析,以期可以更好地提高中學語文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
一、“微課”概念及主要特點
“徽課”是一種基于現代信息技術,以視頻為主要教學載體,緊緊圍繞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任務而進行的師生教與學的教育過程。從定義上來看,課堂教學的微視頻是微課教學的關鍵。“微課”也是“課”,但并不是傳統課堂的簡單微縮。“微課”不僅包括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課件以及教學環節,而且包括教學反饋和教學評價。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課”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中學語文教學內容。“微課”和傳統課堂相比,其具有以下幾個特征:①目標明確。一堂微課只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重點突破,具有十分明確的指向性和目的性。②無生教學。微課視頻的設計和錄制過程都是教師獨自進行的,沒有學生的參與。③時間較短。根據中學生的學習規律和認知特點,“微課”具有教學時間短的特點,一般以五至八分鐘為宜,最長都是控制在十分鐘左右。④及時反饋。教師只需要將事先錄制好的微視頻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而自己則成為教學旁觀者,及時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表現,并給予及時的信息反饋。
二、“微課”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微課”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優勢是有目共睹的,但其由于一些客觀局限性而難以完全替代傳統語文課堂教學。因此,在引入“微課”教學時,必須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一)輔助性原則
語文作為一門集人文性、工具性于一體的.學科,是人們進行語言、思想交流的實用工具。其應用性極強,再加上學科知識體系相對復雜,使得其融合要求較高。而微課教學本身知識點較為單一且缺乏系統性,再加上其知識的單向傳輸且缺少現場教學的互動性,使其難以完全替代中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因此,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始終堅持微課教學的輔助性原則,既要充分發揮其優勢,又要防止過度依賴“微課”,合理應用微課教學資源。
(二)針對性原則
由于語文微課教學具有目標明確、時間較短以及內容較少等鮮明的特征,因此教師在利用“微課”開展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時應盡量針對某一個知識點展開教學,而不是盲目使用微課教學資源,不加選擇地使用微課教學資源。這樣不僅難以充分發揮“微課”應有的積極作用,反而會對正常的語文課堂教學產生一定的干擾,進而降低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必須始終堅持微課教學的針對性原則,對其進行慎重使用。
(三)有效性原則
“微課”之所以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得以廣泛應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果教學效率得到提高,整個課堂就自然會輕松多了,從而使得“教師樂于教,學生樂于學”。中學語文教師在對微課教學資源進行選擇、開發和利用時,必須始終堅持有效性原則,以優化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為目標,真正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三、“微課”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運用“微課”開展課前自學
隨著網絡技術以及智能通訊設備的不斷普及,使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變得可能。微課視頻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隨時隨地的播放和暫停,可以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課前自學。在課前,中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發放“微課學習任務單”,并將事先制作好的微課視頻上傳到學習平臺,學生在家就可以下載相關的學習資源,然后在家長的指導下自主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上課前由語文課代表將任務單收齊上交,教師則可利用課前時間進行批閱,分析班級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然后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課堂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運用“微課”進行課堂導入
經過長期的語文實踐教學使得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課程的導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一個好的課堂導入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做好情緒的鋪墊和積累。如果只是通過教師的語言講解進行課堂導入的話,即便再聲情并茂也很難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運用“微課”實施課堂導入。例如,教師在進行《荊軻刺秦王》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微課”進行課堂導入,可以將課前編輯好的電影《英雄》的微視頻給學生播放,幫助學生感性地認識這一事件,并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得接下去的課堂教學輕松自如、一氣呵成。
(三)運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
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學科更具情感性和形象性,然而由于受限于學生認知能力,使得在中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難以感知和理解一些語文知識,甚至會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對于中學語文教學而言,如果缺少了對文章內容的感知能力就難以真正體會到文字的美麗。而從教學需要出發設計與語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教學場景,可以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知與理解教學內容。而微課教學主要以微視頻為核心內容,在創設教學情境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和課文意境相關聯的微視頻,為學生創建出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讓他們在所創設的情境中感受語文的無窮魅力。例如,在進行《赤壁》教學時,如果只是單純依靠教師言語講解和學生的文字閱讀是很難對課文有更深刻的體會的。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對《赤壁之戰》的場面進行情景創設,從而讓學生充分感知《赤壁》這篇文章中的意境,加深他們的印象,使其能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
(四)運用“微課”突破重難點
每一堂課都有重點和難點,它們是中學語文教學任務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學生理解起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只是通過語文課堂上幾十分鐘的學習,是很難真正消化和理解重難點的。因此,如何有效幫助學生突破語文知識的重難點是每一個中學語文教師都應重視的問題,同時這也是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師可以應用“微課”將語文重點知識突顯出來,將難點知識進一步細化,從而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教學,進而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向沙漠進軍》教學時,可以利用微視頻向學生展示沙漠形成的原因及其如何向人類進攻的,在學生對沙漠有了初步的認知之后,再引導學生認識人類如何抵擋沙漠進攻等問題。在學生討論完成之后,再將環保專家的解決方案播放給學生,進一步培養其發散思維能力。
(五)運用“微課”設計課堂提問
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語文教師就必須精心設計語文課堂提問,以巧妙設疑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索,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微課”不僅可以向學生直觀展示語文教學內容,也可以優化課堂提問,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播放微課視頻之后,就可以結合微課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然后要求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自主思考,緊緊圍繞教學內容來提問,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更加深刻的認識教學內容。
四、結語
“微課”應用于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僅是新課程改革對中學語文教學提出的全新要求,同時也是提高中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學語文教師必須不斷去探索和實踐微課教學,保證中學語文微課教學得以順利實施,進而不斷提高中學語文教學質量,提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邱媛.對語文課堂教學中使用微課的探討[J].亞太教育,2015(7):156-157.
[2]李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實踐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4):133.
[3]卜新堯.高中語文微課如何與傳統課堂對接[J].語文知識,2016(11):40-41.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微課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微課在小學音樂教學的運用論文11-14
職業教育的微課運用思路論文11-20
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運用論文11-10
微課在職校德育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6-30
關于在中職學校有效運用微課教學的論文07-02
高中歷史教學如何運用微課資源論文08-31
如何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說課設計論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