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生基本職業素養培育的方法論文
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貫徹實施,對各種類型人才培育提出了多重挑戰,尤其是直接面對市場生產第一線的高職學生,其面臨的就業壓力和職業挑戰更加突出。在就業和職業發展過程中,高職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尤為關鍵。作為綜合素養重要組成部分的基本職業素養培養也被提到新的高度,提高高職學生的基本職業素養勢在必行。這既是對高職院校提出的一項新課題和新挑戰,也是對高職學生群體提出的新任務和新要求,不僅需要高職院校研究具體的措施和辦法予以落實,更需要高職學生群體積極配合,完成自我職業素養的提升。
一、基本職業素養的內涵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可分成“文化理論素質培養”和“職業能力訓練”兩個階段。“文化理論素質培養”階段是通過人文素質課程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論素養和專業基礎知識;“職業能力訓練”階段是面向市場基于工作過程的職業能力鍛造階段,使學生成為準職業人。這兩個階段都包含基本職業素養的培育。
職業素養是指組織在個人素質方面的要求,是一種較為深層的能力素質要求,滲透在個體的日常行為中,影響著個體對事物的判斷和行動的方式。可以用冰山理論對職業素養作一個說明:假如把一個人的全部才能看作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是他所擁有的資質、知識和技能,這些是顯性素養,而潛在水面之下的,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態度,可稱之為隱性素養,也可稱為基本職業素養。從冰山圖示中可看出,隱性素養部分支撐一個人的顯性素養部分,其對一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從構成上看,基本職業素養具體體現在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意志品質、進取心和求知欲、敬業精神、責任意識、團隊意識等方面,這些正是高職教育所重點關注的,恰恰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內涵[1]。
高職學生基本職業素養是指高職學生在從事某種職業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這一素養不僅包括需要掌握的基本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職業道德及豐富的職業情感、良好的職業習慣,還包括社會適應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社會實踐能力、自學能力等素養。總之,高職學生基本職業素養是指高職學生從事具體職業應具備的基本素養的綜合。與這一概念相關的是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高職學生的其他素養。基本職業素養屬于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他素養則是和基本職業素養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的關系。
高職學生基本職業素養包含豐富的內容,由眾多子素養構成,具體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職業技能四個主要層次[2]。第一個層次是職業道德,包括職業義務、職業責任、職業行為的道德準則三個方面,職業道德屬于基本職業素養的基礎,沒有職業道德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職業素養;第二個層次是職業意識,包括奉獻意識、創業意識、競爭意識和協作意識四方面內容,屬于基本職業素養的前提,沒有職業意識便沒有職業素養的培養條件;第三個層次是職業行為習慣,包括主動進取、友好合作、服從服務、謙虛低調四個方面,屬于基本職業素養的中心,沒有職業行為習慣的養成便沒有完整成熟的`職業素養;第四個層次是職業技能,是關于職業方面的技術和能力,屬于基本職業素養的支撐,沒有職業技能的訓練便沒有職業素養的最終養成。
二、高職學生基本職業素養培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基本職業素養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主客觀方面的條件限制和不足,導致高職學生基本職業素養培育面臨諸多問題,比如,社會不良風氣對高職學生的干擾,高職院校重視程度不夠以及高職學生自身認識模糊,都會對高職學生基本職業素養的培育產生負面影響。
(一)社會不良思潮干擾學生基本職業素養培育
進入新世紀,我國正式加入WTO,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浪潮,這樣的開放趨勢使我國受到各種外來思想的影響。這些思潮既存在有益的方面,也有很多沒有經過消化吸收、鑒別分析就傳入的不良思潮,如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高職學生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由于他們自我控制力和鑒別力不高,再加上網絡的發達,使得不良思想得以迅速傳播,一些高職學生陷入這些思潮干擾之中。
(二)高職院校忽視學生基本職業素養培育
由于高考制度的長期實施,使得分數成為選拔人才的首要指標,初高中階段教育普遍重視學生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同時,伴隨我國教育市場化的改革,以及高職教育學制較短的問題,導致高職院校普遍關注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忽視學生基本職業素養的培育。
(三)高職學生對基本職業素養概念的認識模糊
高職學生對于人生理想和各方面的規劃都還不成熟,對于未來沒有清晰的認識。大多數高職學生由于長期受學業困擾和不自信,導致其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不能夠樹立堅定遠大的個人理想,不能很好地適應高職院校的學習,很多學生讀書都只是為了獲得一張文憑,為以后找工作做準備。同時,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后,由于沒有得到及時的人生規劃引導,導致學生對個人素質提升的要求不高,很多人沉迷于網絡游戲和網絡世界而無法自拔。
三、高職學生基本職業素養培育的對策
(一)建立學業導師制度
社會不良思潮對于高職學生基本職業素養的培育危害重大,必須予以堅決抵制。為此,需要建立立體的防控機制,建立學業導師制度,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化高職學生對于不良思潮的理性認識和積極抵制。
(二)建構基本職業素養培育體系
首先,高職院校要關心學生的各方面事務,包括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情況、能力鍛煉等,通過各種渠道為學生基本職業素養培育提供平臺和條件。同時,從專門課程的開設、專職教師的選配、專業機構的設置等方面建立高職學生基本職業素養培養體系[3]。
(三)提高學生對基本職業素養培育的認識
職業素養培育如果沒有得到學生的積極響應,就不可能取得應有的效果,必須提高學生對其自身基本職業素養培育的認識和認同。一方面,通過典型引導、技能大賽等各種形式,全面提升學生的基本職業素養意識,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基本職業素養的培育中來,使其有機會提高其基本職業素養;另一方面,內因是根本,需要不斷提高學生對于基本職業素養的認識,使其成為學生的信念和實際行動。
參考文獻:
[1]劉蘭明.基于職業基本素養的高職課程考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56-59.
[2]劉蘭明.職業基本素養教育探究——兼論職業教育“關鍵能力”[J].中國高教研究,2011(8):86-87
【高職生基本職業素養培育的方法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生職業素養的培育措施研討論文11-17
體育生職業素養的培育論文11-17
藥學高職生職業素養論文03-19
高職生職業素養教育方式研討的論文11-20
醫藥高職生職業精神培育途徑研究論文11-17
高職生人文素養論文05-26
關于體育為手段的職業素養培育思路論文11-17
高職化工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育論文11-19
淺析對高職生網絡素養的培養方法論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