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數學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論文
語言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是思維的表現,思維是語言的內容,語言表述的完整、準確,就直接反映了學生思維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在研究了語言和思維的關系后說:“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慨念的方法,在很大程腰上是取決于語言的。”
教學中我們應逐步要求學生用確切的、簡練的、清晰的語言表達數學中的一些概念、法則、性質。下面就小學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談幾點看法。
1.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
理解是表達的基礎,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先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如理解和、差、積、商、礦大、縮小、質數、合數等慨念。對學生語言上的缺陷不能有半點疏忽。
例如問:“什么是積?”有的學生答:“兩個數相乘的和叫積。”于是教師問:“和是指什么?”學生立即意識到自己錯了,應是“兩個數相乘的結果叫積。”
2.教師要用規范的數學語言,對學生施以良好的影響。
教師的語言和行動是一種不可估量的無形的教材。數學語言是最精確的,在這方面教師的語言應做表率,教師的語言應用詞準確、筒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后連貫。教學語言規范的教師,他的學生表達能力強,表達準確、清楚、簡練。有些教師偶爾也把不規范或不科學語言帶進課堂,如:長方形的周長等于長加寬乘2;任何整數都可以化為分母為自然數的假分數。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范作用,對學生的初步思維能力的形成加以艮好的影響。朱智賢教授明確指出:“小學教師的任務在于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語言,特別是書面語言和內部言語,豐富兒童的經驗,特別是間接的經驗,因為兒童的思維水平是在掌握言語和經驗的過程中實現的。”
思維和語言相比,思維是抽象的,語言是具體的,語言有形、聲、看得見、聽得著,易于把握。思維能力和運用語言能力相比較,運用語言的能力易于培養和發展。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該以語言訓練為主線,通過發展學生的言語,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3.持之以恒,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要抓住每一節課的每個教學環節,結合教學內容,有計劃、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說話訓練。引導學生讀課文、說思路、說解題過程、說操作過程、說分析過程,低年級可以要求學生先想后說,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
如:有男生7人,女生比男生多2人,女生有多少人?教學時可讓學生先動手擺擺小捧后,想想:
(1)男生、女生誰多?
(2)女生的人數可分成哪兩部分?
(3)怎樣算女生有多少人?最后引導學生完整口述。 中年級可以要求學生先讀課文,然后有條理、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如在應用題教學中,可利用教具圖表直接演示,訓練學生用數字語言敘述應用題的條件、司題。分析思路和解題過程,通過讓學生口頭敘述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口頭敘述數量關系式,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提高了解題能力,發展了思維的靈活性。
高年級則可要求學生讀課文后,逐步運用數學語言準確、簡明且有根據地進行表述。如:讓學生判斷4589能不能被9整除?為什么?可讓學生敘述為:因為4589各位數的和是26,26不能被9整除,所以4589不能被9整除。通過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數學表達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準確性。
4.培養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
首先,要求學生說要要正確、完善、準確、精練。如有的學生說“12是倍數,4是約數”,這樣說是不準確的。其次,說話要有根據、連貫、通順。如37是質數還是合數?為什么?要求學生回答:“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的數是質數,因為37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所以37是約數。”數學教學中的語言訓練是在語文教學的言語訓練基礎上進行的。由于學科特點,數學教學通過抓數學術語、句、篇,側重培養學生聽、說、讀的能力,著重發展學生的口頭語言和內部言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時機,適時為學生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循循善誘,導之以法,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運用能力,使學生養成科學使用數學語言的良好習慣。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經過嚴格訓練,使學生能連貫地、有條理地、有根據地論事說理、解釋現象、爭論問題、批駁錯誤。
【淺談數學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論文11-30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論文01-24
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下數學論文10-11
淺談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論文12-04
淺談地理教學中的興趣培養論文11-29
淺談生字教學中的能力培養論文12-02
淺談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運動觀論文09-01
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論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