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管理客戶代管分析論文
一、新增客戶和倉庫環節
當供應商新增客戶代管式VMI客戶時,應與客戶同時簽訂VMI倉庫租賃協議,租用地點設在客戶生產基地周圍并由客戶代管的VMI倉庫用于存放供應商的產品,或者與客戶指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簽訂由其協同配送服務協議。在供應商自己的庫存管理系統中,應同時相應增加一個與之對應的VMI倉庫,用于日后發貨時調撥貨物使用;而新增傳統庫存管理客戶則無需新增倉庫,日后發貨時貨物直接從傳統倉庫發出即可。
二、生產安排環節
客戶代管式VMI客戶通常會在其VMI系統中上傳物料需求計劃,計劃中有明確的交貨時間,供應商自己應及時跟蹤系統中的需求計劃,評審自己生產能力做出評審意見并安排自己的生產計劃。傳統庫存管理客戶通常是根據需求向供應商提交訂單,再讓供應商根據訂單去安排生產。
三、產品發貨環節
客戶代管式VMI客戶發貨時,供應商的產品是根據VMI系統計劃中的產品交貨期發送到VMI倉庫或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倉庫,這時的產品物權都還屬于供應商所有。相應的賬務處理是從傳統倉庫調撥貨物到VMI倉庫,產品所屬會計科目還是“庫存商品”。傳統庫存管理客戶則是直接發貨給客戶,由客戶直接簽收,物權轉歸客戶所有。相應的賬務處理是做出庫單據,產品所屬會計科目由原來的“庫存商品”轉變成“發出商品”,相關的發出商品成本也相應確認了。
四、銷售發票開具與收款環節
客戶代管式VMI客戶是待產品從VMI倉庫被領用到生產線上使用后,客戶將領用清單發送給供應商作為開票結算的信息,供應商的產品從發貨到領用開票的時間相對于非寄售銷售模式的時間要長一些,供應商的收款周期也就相應長一些。而傳統庫存管理客戶基本上是收貨后即安排上線使用,使用后一般在下月或是近期就與客戶結算開票,客戶就能及時收到貨款了。由于傳統庫存管理客戶的產品是下訂單后生產的,所以訂單號是貫穿產品流動過程始終的,在開票時如果客戶有提供開票數量所對應的收貨時間和訂單號,供應商不能掉以輕心忽視這個訂單號,而應按訂單號去開票,以免日后對賬時出現無法核對的情況。
五、倉庫管理環節
客戶代管式VMI倉庫中產品物權雖然屬于供應商所有,但是由于產品存放在設在客戶生產基地周圍的寄售倉庫或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倉庫,所以一般是由客戶派專門的倉管員代管寄售倉庫或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人員代管寄售倉庫,寄售倉庫的物料收貨、發貨和庫存信息倉管員都要及時地錄入到VMI系統中,以便客戶方的采購人員及時安排需求計劃、供應商的銷售人員和生產計劃人員及時根據需求計劃安排生產計劃和發貨時間,以及供應商的財務人員與VMI倉的倉管人員及時核對VMI倉庫的.收貨、發貨和庫存數據的準確性。設有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庫存管理模式在物流公司按客戶要求將供應商的貨物送到客戶方時,客戶還是會辦理正常的VMI入庫手續再辦領用手續。而傳統庫存管理客戶需要的產品在發貨前都存放在供應商自己的倉庫里,由其自行管理。
六、數量賬核對環節
客戶代管式VMI客戶一般要對三類數據進行核對,一是供應商發貨與VMI倉庫收貨數據的核對,二是客戶的領用數與提供給供應商的結算開票數的核對,三是供應商賬面的VMI庫存數與客戶代管的VMI庫存數的核對。在核對這些數據時一定要注意考慮兩方收發貨的時間差異,扣除在途因素,特別是核對庫存數時供應商要考慮扣除未開票數,才能實現有效的核對。傳統庫存管理模式客戶若對賬制度比較健全的,在與供應商結算開票前都會先對未開票數據進行一次核對,核對時除了核對收貨的時間、數量外還會具體到此數量對應的訂單號,這時就體現了按訂單號開票的重要性,如果之前開票未按訂單號開票,事后供應商自己剩余的未開票數據必然會與客戶提供的未開票數據對應的訂單號不一致,當兩方的未開票數據中的數量出現不一致時,客戶一般會要求供應商提供未開票數量的發貨時間和訂單號進一步核對,供應商往往會因無法提供準確數據造成發出商品無法開票的損失。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數據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獲得了條碼技術和掃描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越來越多的集團企業在協同制造需求的影響下,開始使用VMI系統來解決企業間的物流協同處理,實現銷售點信息和配送信息分別傳輸給供應商和零售商、庫存與產品的控制和計劃系統實時更新等。新生的客戶代管式VMI庫存管理模式對供應鏈管理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與傳統庫存管理模式相比,其在管理模式上的創新與變革需要協同制造企業的管理者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與發展。
【庫存管理客戶代管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庫存管理靜態建模分析論文12-25
血液庫存管理因素分析論文12-26
備件庫存管理可行性分析論文12-26
關于庫存管理的論文03-31
虛擬庫存管理物流配送分析論文12-28
庫存管理數據化數學模型分析論文10-11
中國現代管理理論的學科特征分析論文10-26
對現代管理中工具理性的反思分析論文09-19
庫存管理畢業論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