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類節目出現的原因及社會功能淺析教育論文
摘 要:國內電視調解類節目的興起與其切合我國社會轉型的時代背景,充分發揮社會調解和社會援助功能的原因是密不可分的。本文結合江西衛視《金牌調解》節目,從符合傳統習慣和時代背景、滿足受眾新的精神需求等方面分析電視調解類節目出現的原因,探討調解類節目面臨的取材和保證真實性等問題的現狀,并闡明電視調解節目在心緒轉換、減輕壓力和提供社會調解與援助的獨特作用及影響。
關鍵詞:調解類節目;真實性;社會調解功能
一、調解類節目出現的原因
(一)社會轉型引發大眾新的精神需求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的社會轉型期,在這樣巨大的社會轉型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也有著明顯變化,許多人一時無法接受這樣快速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精神需求。電視媒體不可置疑地擔當了這一滿足受眾新精神需求的角色。此時出現在電視中的關注民生的、與百姓家常里短息息相關的調解類節目,如江西衛視《金牌調解》、北京電視臺科教頻道《第三調解室》、SMG新娛樂頻道《新老娘舅》,為當事人解決家庭、情感或者經濟類問題,滿足了他們傾訴與宣泄的欲望。調解即使不能立刻幫當事人解決問題,也能緩解委屈心理,引導他們走出困境。觀眾也能從調解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調解方法,迎合了大眾的精神需求[1]。
(二)社會矛盾更加凸顯
當前國家經濟體制變革、社會結構變動、利益格局調整,各種新舊矛盾便不可避免。社會關系復雜,婚姻問題出現,婚外戀、離婚現象增多;離婚產生的財產和子女撫養權問題隨之而來;房地產產業發展,一家兄弟為了房產分配產生爭執;朋友之間的借債問題常常不僅涉及法律更與人情有關,有人懂得鉆法律的空子,這對另一方就很不公平,由此引發的矛盾糾紛也越來越多。這些涉及人情的矛盾如果單純靠法庭解決,很可能合法卻不合理,而調解從人情和法理兩方面來考慮,更容易找到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法。把調解搬到電視屏幕上,其公平透明性又有了保障,因此越來越多的矛盾的當事人愿意走入演播室,請調解員現場為他們排憂解難。
(三)遇事找人調停評理符合中國國情
在我國,人們遇到難事,尤其是家里事或者熟人之間的事,很少直接訴諸法律,而是找家族或者當事雙方公認的德高望重的長輩來評理,這是中國人的傳統。調解過程中,雙方都有陳述自己的機會,由中間人來做評判,“旁觀者清”,中間人會站在相對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問題,調解矛盾。而調解類節目中的調解者,如《金牌調解》“三劍客”章亭(主持人)、胡劍云(調解員)、寒楓(觀察員)、《新老娘舅》“明星調解員”柏萬青等,他們就是這樣的'中間人,知情講理,有一定的公信力和專業知識,講道理讓人信服,又給人啟發。
(四)人民調解更加廣泛
長期以來,人民調解為消除民間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1月1日起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為人民調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國家鼓勵和支持人民調解工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媒體緊跟時代,打造電視調解這一法制類節目。如石家莊廣播電視臺3頻道的《調和》、北京電視臺科教頻道《第三調解室》、江西衛視《金牌調解》等,這些節目是加強人民調解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普及法制宣傳教育、宣揚和諧之風的新形式,同時也動員社會各方力量推進社會矛盾化解、服務和保障民生,更體現了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
(五)調解節目有受眾基礎
調解類節目解決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真情實感最容易打動人,而復雜的懸念則滿足了受眾的好奇心。受眾雖沒有親身參與,觀看過程可以給人參與的感覺,看到他人的矛盾,調解類節目能對觀眾生活中的問題產生補償失衡作用,同時也是他們宣泄情感緩解壓力的有效渠道。
二、調解類節目面臨的問題
調解類節目在全國遍地開花,收視率較高,豐富的素材源是節目得以進行下去的關鍵。而節目的取材角度一直都是電視調解節目的短板。但現在調解類節目很多都是夫妻感情或家庭糾紛的題材,難免讓人覺得千篇一律。大量的家庭糾紛的調解容易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審美疲勞一旦產生,對于電視節目來說是致命的。因為它在某個方面就意味著節目沒有創新力和發展前景,長此以往,便會喪失觀眾。
取材多樣化是調解類節目需要解決的大問題,將有關經濟糾紛、房產、勞工等社會熱點話題的內容融入節目,為觀眾知曉熟悉,真正發揮電視媒介引導、認知的社會功能。緊跟時代和社會熱點、豐富節目內容、關注社會問題、挖掘節目深度,才能更久地留住觀眾。
電視調解類節目廣受贊譽的同時,在網上也出現了質疑的聲音。個別節目為了吸引觀眾、迎合獵奇心理,刻意追求轟動效應,在節目設置上過度渲染悲情,膚淺瑣碎,夸張情節甚至制造假的離奇事件來博取收視率。[2]電視調解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具有很強的公信力,最大優勢就在于公開透明。如果真實性不能保證,那節目的公信力也就無從談起。調解類節目涉及到法律,不能為了搶收視率而違背初衷地編造、擺拍。真人真事是最基本的,節目的目的應該是引人向真向善,觀眾需要的不是多么離奇曲折的過程,而是需要那些針對當事人實際情況,用不同的觀點、視角,得出的直指心靈的道理。
三、電視調解類節目的社會功能以及影響力
調解類節目以貼近百姓生活的家長里短為內容,為觀眾展現矛盾的起因、調解過程和最終結果,真實反映現實生活,充滿人文關懷和道德感化,滲透法治教育,擁有較高的收視率并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以《金牌調解》為例,該節目集室內劇真人秀、公開法庭式法制節目和娛樂節目為一體,把百姓的家長里短搬上熒屏,將生活中難以調和的矛盾曬出來讓社會評理,因其形式新穎,情感真實,調解分析公平合理,獲得了較高收視率,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3]作為法制類的調解節目,《金牌調解》的社會功能表現得尤為明顯。
(一)心緒轉換和自我確認作用
處在社會轉型期的人們,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發生明顯變化,生存壓力增大,調解類節目是他們宣泄情感緩解壓力的有效渠道。這些節目將調解過程展現在觀眾面前,也可以使同樣有矛盾經歷的觀眾自己找到解決糾紛的途徑。如《金牌調解》中《以小見大的妻子》一期,妻子對丈夫不信任,為了種種小事和丈夫吵吵鬧鬧糾纏不清,最后鬧到離婚,又被丈夫趕出家門。在了解這些小矛盾引發的大問題后,調解員對妻子指出,他們夫妻倆產生矛盾的原因就是妻子對丈夫不信任,過分發揮了她的想象力,想歪了,不相信丈夫的解釋,夫妻倆到最后不再信任彼此,分道揚鑣。調解員說,夫妻間需要用信任將愛的溫暖在家里延續,成長一份愛需要一輩子的呵護,而毀掉一份愛只需一句不信任。這樣的一期節目從雙方充滿矛盾到最后矛盾化解,一方面為觀眾提供消遣,緩解壓力,另一方面,小摩擦幾乎在每個家庭中都會發生,通過與節目中當事人的比較,觀眾也能反省自身行為,并協調自己的觀念和行為。
(二)正面引導與社會教育作用
我國的廣播電視一直是國家宣傳和輿論導向的重要陣地,調解類節目的媒介“教化”作用更為明顯。每期節目中都有調解員對當事人雙方的評價和勸解,對當事雙方在思想、行為、性格上需要改進的地方做出分析提出建議,這些分析不僅能使當事人對整件事有更全面和透徹的認識,反思自己,在道德上得到提升。如《金牌調解》中《不聽話的丈夫》一期,丈夫沈先生因過失出車禍被判刑,妻子盡心盡力照顧還遭公婆數落,丈夫竟然沒有站在妻子的角度上,任憑家人冤枉妻子。妻子寒心,他卻以自己性格懦弱,不愿惹事為自己開脫。調解員就指出,如果丈夫對自己的評價只停留在“懦弱和自私”上,以“天生性格如此”為理由就可以輕易地原諒了自己,沈先生內心缺乏“正氣”,沒有這種“正氣”,他就不知道如何看社會,如何看生活,如何看命運。一個男人到中年如果還做沒有擔當的“花瓶”,那就不再是“花瓶”,而是一碰即碎、毫無價值可言的玻璃瓶。這些樸實而又有哲理的話,與當事人經歷結合起來,對受眾也能起到很好的價值導向作用,同時,這些話很有可能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話題,甚至影響和改變受眾的思維方式。這樣,節目不僅滿足了心緒轉換和人際交流功能,還有信息傳播和思想教育交流的功能。
(三)提供社會援助
調解工作瑣碎啰嗦而又復雜,呈現在電視上45分鐘的節目往往需要錄制四五個小時,但調解工作又是社會和諧不可缺少的,它的基礎價值十分深遠。身處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交織混雜,來自婚姻、家庭、工作、朋友,受矛盾糾紛困擾的不只是走向熒屏的少數人,很多人苦于困擾卻無法排解,而這些充滿人文關懷的調解也為受眾做了心理疏導。《金牌調解》與調解法的實施相伴,媒體緊跟時代,唱到積極文明的社會風尚,表現出強烈的時代需求性。調解工作本就是基層工作,節目中調解員的疏導方法也可以幫助培養更多優秀的調解員,幫助人民調解工作更加有力進行[4]。
四、結 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的實施表明了:國家對人民調解工作的重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產生的調解類節目對有矛盾的雙方(或多方)實現消除隔閡、平靜對話、溝通和諧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時,因其大眾傳媒的引導、認知、教育的社會功能,又對受眾有不可小覷的社會協調功能和教育影響力。社會責任重大,希望這些節目能不單純以獵奇追求收視率,而是充分發揮大眾傳媒議程設置功能,以真實的情感,真誠的勸導和分析使觀眾感悟人生,為社會營造和諧氣氛。
參考文獻:
[1] 張麗.我國調解類電視情感談話節目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1.
[2] 馮波.調解類節目“收視之道”解析[M].收視中國,2011(7).
[3] 吳學敏.尊重人、愛護人、關心人、幫助人——以人為本,打造調解中的金牌[J].聲屏世界,2011(10).
【調解類節目出現的原因及社會功能淺析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教育評價的功能論文03-31
淺析消費稅法經濟調節功能論文05-24
淺析消費稅法經濟調節功能的論文05-24
淺析物理教育中的創新論文03-30
淺析素質教育論文(精選10篇)04-13
淺析俄語教學中的創新教育論文03-30
關于禮儀對社會交往功能的促進效能論文07-17
《淺析高等教育的數量觀與質量觀》論文03-31
淺析共享單車論文04-10
淺析屈原的詩學論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