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職前職后一體化論文

時間:2021-07-03 10:41:02 論文 我要投稿

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職前職后一體化論文

  [論文摘要]教師教育課程設置職前職后一體化是教師教育職前職后一體化的重要內容,對于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的教師教育在課程設置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職前職后課程體系相互獨立,互不關照,教師專業發展的各個階段的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與連貫性。這種現象的產生,與人們的教育觀念、教師教育各階段的培養培訓目標的確定、教育教學管理機制與實施機構等多種因素有關。我們要以教師專業發展為導向,用終身教育的理念來規劃教師教育的職前職后培訓,合理確定各個階段的培養培訓目標,進行課程體系設計,使得教師教育各階段的課程設置,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照,形成科學合理、體系連貫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

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職前職后一體化論文

  [論文關鍵詞]教師教育;課程設置;職前培養;職后培訓

  教師專業化和教師教育改革已越來越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和研究的熱點。教師不僅需要職前培養,還需要職后培訓,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不斷接受教育。這既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業發展對教師的_種要求。近些年來,我國的教師教育在職前培養、職后培訓等方面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在教師教育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主要問題之一是教師的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相互獨立,互不關照。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兩段分離的模式,嚴重地影響到教師教育的整體性、系統性與連貫性。教師教育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一體化,可從多個方面論述,本文僅就教師教育課程設置職前培養職后培訓的一體化進行論述。

  一、教師職前培養、職后培訓課程設置現狀

  (一)教師教育職前培養階段的課程設置

  教師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需以課程設置與實施作保證。我國目前教師職前培養的任務主要有師范院校承擔。師范院校課程體系的構成,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專業課程加教育課程。專業課程體系大體與非師范專業相同。例如,以中學語文教師為培養目標的師范類漢語言文學專業,其專業課程與非師范專業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相似。教育類課程一般包括心理學、教育學、學科教材教法、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等。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往往更多地從專業角度強調課程體系的邏輯性與完整性。強調在學術上要達到非師范專業的水準。教育類課程則企望通過教育理論學習、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教育實踐活動達到“合格教師”這一培養目標。為實現培養目標,專業課教師強調師范生的學術水準,要求確保專業課程的門類與學時,而教育類課程教師則強調師范性,要求增加教育類課程門類并確保足夠的學時,最終導致專業課程與教育課程兩大模塊無法平衡,總學時突破計劃。

  職前教育階段課程設置上的困境與其培養目標有關。師范專業與非師范專業培養目標不同,學術性怎么能用同一要求去衡量?!教師教育的學術性要求,要根據教師工作崗位的需要,根據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來確定,而不是簡單地將非師范同專業的學術水準作為教師教育學術性高低的參照體。我們要根據教師工作崗位要求,考慮專業課程設置,構建專業課程體系。職前教育階段將師范生培養成“合格教師”這一培養目標也是不切實際的。教育類課程的目標應是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論知識和教師職業技能,了解基礎教育現狀,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實際工作能力和初步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偠灾,我們的目標應是培養出來的學生具備合格教師的基本素質。

  教師教育職前培養階段的課程設置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將教師的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聯系起來,從總體上考慮課程設置;未用終身教育的理念來指導,將職前教育看成是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只是在封閉的系統里考慮課程結構的系統性、邏輯性與合理性,而不考慮與教師在職培訓課程的系統性與邏輯性。課程設置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相分離,既與職前培養課程計劃制定者的思想觀念有關,也與教師教育的管理體制與實施機構有關。目前,我國教師教育不同階段,其管理體制與實施機構不同,師范院校承擔職前培養任務,在職培訓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門策劃,由其下屬的教師進修院校、教研中心具體實施。在這樣的教育教師管理體制下,實施教師教育的不同主體之間互不溝通或溝通不夠,也是教師教育課程設置互不關照的重要原因。

  (二)教師教育職后培訓階段的課程設置

  教師在職教育包括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我們這里談論的主要是在職教師的非學歷教育。目前,我國教師的在職培訓,從內容上講有師德教育、班主任工作培訓、教學技能與技術培訓、學科教學研究、德育研究等;從形式上講有教學觀摩、課程學習、專題研討等;從層次上講有人職教育、在職提高、高級研修等;從管理上講,有教育行政部門規定、教師進修院校實施的培訓與校本培訓。教師職后培訓的課程一般包括學科專業課程和教育課程兩大類。學科專業課程一般包括專業現狀、學科發展前沿與發展動態、鄰近學科專業知識等方面的課程。教育類課程一般包括基礎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教育研究等課程。

  目前,教師職后培訓課程設置與實施存在的普遍問題是:主觀隨意性大,較多的考慮當前的形式與任務,缺乏長期系統的課程設置規劃;通識培訓課程較多,針對不同類別、不同個體教師開設的課程偏少;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與連貫性,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階段的課程脫節,職后各階段的培訓課程也缺乏系統性與連貫性。教師職后培訓課程設置這些方面的問題,有著復雜多樣的原因:教師專業發展職前職后各階段的培養培訓目標不明確或目標定位不當;缺乏從總體上對職前培養、職后培訓課程體系設計的意識;沒有根據教師專業發展職后各階段的'具體培訓目標,合理設置培訓課程;培訓課程開設針對學科專業特點、教師個人特點不夠;教師教育管理體制與實施機構存在的問題,導致溝通不夠,各自為政。

  二、教師職前培養、職后培訓課程設置的一體化

  (一)職前培養階段的課程設置

  教師職前培養職后培訓目標的整體性與連續性決定了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系統性與連貫性,培養目標的階段性決定了不同階段的具體教學內容。教師教育職前培養階段的課程設置,既要考慮職前教育的相對獨立性與完整性,又要考慮到職前職后教育的銜接,使之系統與連貫。   課程設置的依據是培養目標。職前教育只是為教師專業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將職前教育目標定位于高成熟度的教師是不切實際的。我們應將“具備合格教師的基本素質”作為職前培養目標,以人才市場合格教師的素質要求及教師終身發展要求為依據,提出職前教育階段在職業道德、專業知識與技能、教育教學技能與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再根據這些方面的要求考慮職前階段的課程設置。

  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時,要根據未來工作崗位和基礎教育改革對學科專業知識、技能的要求,確定專業課程設置和課程標準。課程體系設置時應體現拓寬、夯實專業基礎課程,突出主干課程,削減“枝葉”課程。通過相關專業必修課程開設,幫助學生打下寬厚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通過選修課程開設,幫助學生了解學科發展前沿動態,提高其科技素養與人文素養。崗位要求是師范生學科專業方面學術性的參照標準。

  教育類課程設置也要以“具備合格教師的基本素質”為依據,構建結構合理、切合職前培養目標、與職后培訓連貫的課程體系。形成正確的教學理念,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初步掌握教育理論知識,具備一定教育教學技能和從教能力,了解中小學教育實際與基礎教育改革動態,具備較強的教育科研素質和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這些是“合格教師的基本素質”的具體內容”。要依據這些方面的要求,考慮教育類課程的設置。教育類課程體系設計時,應將教育學、心理學、教育科研方法這些課程作為教育類課程中的主干課程,以提高學生的教育理論素養,強化學生自主發展意識,增強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要強化教師職業技能訓練課程與教育實踐課程,適當增加相關課程的門類與學時數,以提高師范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與從教能力。教育類課程中也應開設一些選修課程。

  長期以來,用人單位對師范類畢業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與從教能力有諸多不滿。筆者認為,師范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與從教能力在職前教育階段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水平,職業技能與從教能力進一步提高更依賴于職后培訓和教育工作實踐。再說,受職前教育階段總課時的制約,教師職業技能與教育實踐課程在教育類課程及全部課程占的比例不可能大幅度增加。

  (二)職后培訓階段的課程設置

  教師在職培訓課程設置,一是要瞻前,與職前培養的課程設置相銜接,保持課程設置的連貫性;二是要顧后,根據職后教師專業發展不同階段之特點與培訓目標,保證職后各階段課程設置的連貫性。

  新教師走上工作崗位后,我們應將“合格教師”作為新教師入職輔導階段的培訓目標,找出師范類畢業生素質與合格教師要求之差異,確定課程設置,選擇教學內容。職前教育階段,師范院校在職業道德方面,往往只作一般的宣傳教育,教育教學技能課程的教學要求及學生實際達到的水平與合格教師的要求尚有較大差異,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常規,新教師知之甚少,由于缺乏實踐經驗,班主任工作技能也是新教師的薄弱環節。因此,新教師的人職教育應將這些方面的內容作為通識培訓重點,開設相關課程,幫助新教師在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情意等方面達到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在開設通識培訓課程的同時,我們還要根據不同學科之特點、不同教師之差異,開設一些選修課程,以滿足不同學科、不同教師的需要。

  在職提高階段的培訓,其對象是那些已在教師工作崗位從教數年,已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其培訓目標應定位于“高素質教師”,使他們在職業道德、專業知識技能、教育教學能力、學術研究與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達到較高的水平。這一階段的教師培訓的課程設置、內容選擇,既要遵循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講什么的原則,又要從教師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開設必要的理論與學術課程,增強其可持續發展能力,這一階段的培訓課程,不僅要開設諸如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教育研究方法這類通識培訓課程,還要考慮課程類別和設置的多樣化,以滿足不同學科、不同層次教師之需要。如為不同學科教師開設學科前沿與動態、學科教學研究動態這些方面的課程。課程類型上,要適當減少必修課程,增加模塊化的選修課程,滿足不同類別教師的需要,提供大量的微型課程,滿足不同個體教師的需要。

  對于那些在教育崗位上從教多年,已取得顯著成績的教師,其培訓目標應定位于專家型教師。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專業成熟度,使之成為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對于這類培訓對象,培訓課程應以教育類課程為主,兼以學科方面的內容。可通過開辦高級研修班的形式,為他們開設各種學術講座,設置研究性課程,將一般培訓與開展課程研究相結合起來。對于這種高層次的教師培訓,除一般培訓課程外,還應采用“量身定做”的方式,開設專門課程,滿足不同個體之特殊需要。使他們的理論水準、研究能力、實踐能力均得到提高,思想與行為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幫助他們從更高層次審視教育,形成正確的教育理念與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

  在職教師的職后培訓要特別重視校本培訓。現在,在職教師的職后培訓一般由教師在職教育管理與實施機構考慮職后培訓課程體系的構建,在課程設置方面起主導作用,而校本課程受到忽視。我們要重視在職教師的校本培訓,鼓勵各校根據本校實際及教師特點進行校本培訓課程,發揮在職教師所在學校的積極性,并將校本培訓課程納入在職教師培訓體系之中。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三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网站69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久久人人澡 | 中文字幕亚洲小综合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久久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