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語文教學改革必要性論文

時間:2021-07-03 13:51:37 論文 我要投稿

中職語文教學改革必要性論文

  摘要:如果從職業需要的角度分析教學活動與其目標的關系,我們可以把教學看作是無限逼近職業目標的一系列活動.我們所講的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主要涉及范圍是中等職業學校,其教學目標應當是直接現實地為未來的職業實踐服務.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活動與職業實踐活動客觀上是兩個過程,前一活動是后一活動的準備過程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也不同于威入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他還沒有參加專門勞動和工作的體會,更沒有需要學習的緊迫感和主動性、積極性.因此,在從事中等職業教育的語文教學活動時,必須直接現實地為未來職業教育實踐服務.

中職語文教學改革必要性論文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改革;教學活動;教育目標

  1教學內容的能力本位性

  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是以崗位職業為目標的適應崗位需要的能力系統。這種規定性使其教學內容體現著一種極強的特色。首先,教學內容具有鮮明的職業性。在課程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教師應側重于該門課程在崗位工作實際運用的說明與分析,在教學中既要學生了解學科知識的體系,以便理解,更要體現崗位規范標準要求的相應的規律與體系。其次,教學內容具有明確的能力本位目標。

  明確中等職業教學能力本位的特點,對于把握其教學規律是至關重要的。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活動中既有聯系也有區別。一個人能很好地掌握一門學科的知識,但不一定能很好地運用這門知識。例如,一個熟讀若干本經營書籍的人,不一定是一名優秀的經營家,一個熟讀《孫子兵法》的人也不一定是一個好的軍事家。為此,在教學中,就不應只從傳授知識的角度去安排課程,而應該通過練習,引導學生把知識和實踐的體會結合起來去親身體驗,才能晟終培養其能力。目前,中等職業學校課程改革與考試改革的都向綜合型方向發展,其目的也足引導學生創造性地運用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角色的集體性

  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主體與普通教育的教學主體相比較,其集體性的.特點更為明顯,因為其培養目標的崗位角色,決定了教學結果的綜合性特別強。首先,教師的主體不僅有專業課教師.基礎課教師,還有指導技能技術的有關人員甚至負責就業指導的有關領導和專業人員也影響著教學關系。其次,教師作為教學主體的核心擔負著多種角色,其作用是綜合性的體現。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了解和重視自身多角色的地位。只有具有了這種意識,才能在教學中把握好各種環節,全面地完成教學目標,關注教學過程與學生未來崗位工作過程的關聯。為此,教師特別要防止教學中出現以下兩種情況。第一,教學過程中注重了職業實踐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但在具體教學環節上卻忽視了與職業實踐的緊密聯系。這種情況雖然有利子貫徹教育教學的一般原理和規律,但往往容易造成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脫節,對培養職業實踐能力不利。第二,在教學過程中完成了自身單一課程的知識傳授和能力訓練,卻忽略了與其他實踐課程的聯系,教學各方互不通氣,各自為政。

  從表面看,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并無問題,然而卻不易將有關知識和規律體現于完成學生的總體學習目標之中,體現于未來的崗位素質形成之中。由此看來,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過程,無論是組織形式還是訓練能力的設計,都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教學的時空內,很多地方還應把課堂外其他的教學因素作統一考慮。

  3素質教育呼喚語文改革,也呼喚語文考試改革

  我們的考試不僅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對學生的學習做一些引導現代科技飛速進步和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巨大變革,要求我們職業學校語文老師的思想應具有前瞻性,要注重素質教育,不僅要面向當前現代化的現實,更要面向未來。教育的周期性長,語文教學不可能把未來所需要的一切語文技能都教給學生,因此,語文教學必須把培養學生的攝基本語文素質,最基本的語文能力,特別是學習的能力放在首位。在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培養他們廣泛獲取知識的興趣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學會有所發現,有所創造。為了提高我們中職學校語文教學質量,為了培養更多優秀學生,也為使中職學校的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我們的語文評價工作必須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這就需要進行改革,通過改革評價體系,達到促進語文教學的目的。隨著社會對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人才激烈競爭狀況的加劇.這種改革時不可待,這是學生的需要,社會的需要,也是中職學校發展的需要。作為中職生,學業結束后就要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對大多數學生而言,這是系統學習語文知識的最后機會,如果不用正確的教學評價引導、幫助他們切實提高語文素養,這將是終生的缺憾,所以,這種需要是現實的,也是十分緊迫的。

  4國際上語文教學評價實踐的一些啟示

  新的評價體系關注的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發展,是通過人的發展進而促進語文學習的發展。目前國內已有一些介紹各種新型語文教學評價理論和外國實踐經驗的文章。一些中職學校和中職語文教育工作者也在這方面進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但這仍是初步的!局部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和完善的體系,尚處在探索實踐階段。

  當今國際上也越來越關注基礎學科對學生的評價問題,關于語文教學對學生的評價體系正目趨完善并形成一定的發展趨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4.1世界各國都增加了評價的主體:國家或政府教育機構在評價主體中占有權威地位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現象。而最能表現這種權威地位的無疑是中學畢業考試或大學入學考試。如英國的中等教育普通證書考試,德國的中學證書考試等,所有這些考試均由政府教育機構或專門的考試委員會來主持,一般是對學生整個中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作出終結性評價,在評價中占據相當的權重。教師在對學生的評價中也擔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師主要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如法國的持續考察,德國的實踐成績,還有英國的課程作業等,評價主體均是教師,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能力表現和學習傾向作出評價。除此之外,許多國家非常重視家長在評價中的作用,注意了解來自家長方面的評價信息。法國中學引入學生的自我評價。法語課程的自我評價包括四大方面內容口語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以及運用和創造能力。開學初,教師即把設計好的自我評價表格發給每個學生,由學生根據自己每次作業的情況。練習情況以及課堂表現情況填寫。到學期結束時,班級委員會將自我評價表與教師評估!校長評語一起寫入綜合報告,以使每個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認識自己。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使學生成為教學評價的參與者,提高了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融洽的教學氛圍和學生健全的個性形成都有重要意義。

  4.2評價內容的增多。評價內容的增多是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綜合的考核。法國的中學畢業會考標準將法語考試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考察閱讀理解和寫作,第二部分聽寫課文,且占全部分數的四分之一。德國德語課的成績由書面作業,口語能力和實踐成績組成,這些都表明了世界各國在評定學生的語文成績時,不是單從某一方面,某一角度測量的,而是多維取向,評價涵蓋了語言技能的方方面面。

  5結語

  雖然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出現了新的轉機,但存在的問題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提升中職生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一批專業精、素質高的勞動者,是擺在中等職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迫切任務綜合分析,造成中職生綜合素質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個人的、家庭的、社會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高。中職學校要發展,必須從改革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入手。筆者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認為語文能力是中職學校畢業生綜合能力的一個主要方面,本文試圖從自己所從事的專業出發,探求提高中職學校畢業生能力水平的途徑和方法,進而促進中職教育事業的發展。

【中職語文教學改革必要性論文】相關文章:

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論文01-08

在新課改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改革論文01-07

淺談對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01-09

試析新課改視野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改革論文01-09

試析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實施策略教育論文01-09

面向職業的中職語文教學改革探討論文01-09

中職體育教學改革創新論文11-10

中職校教育教學改革思考論文07-30

中職學校引入茶文化的必要性探析論文10-0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另类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第一页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 日韩乳水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 色性国产精品不卡视频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