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技能大賽抽選項目講解環節英語講解詞創作的建議論文
【摘要】高職技能大賽一方面指引著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另一方面檢驗了職業院校的師資水平和辦學實力,以及學生的實踐應用和創新應變等能力。福建省高職技能大賽 “英文導游服務”賽項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比賽環節和內容也在不斷變化。筆者結合近年來指導參賽選手的實踐經歷,針對其中難度較大的“抽選項目講解”這一環節的講解詞創作提幾點建議。
【關鍵詞】英語導游服務 高職技能大賽 抽選項目講解 英語講解詞創作
引言
高職院校之間資源差異性較大,尤其是民辦高職院校,在生源、資金、師資等各方面面對著與很多公辦院校的差距和競爭壓力。如何在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爭取這一賽項上成績的突破。本文通過縱向分析近年來比賽環節的變化趨勢,結合編寫“抽選項目”英語景點講解詞的體會,以及指導選手參賽的實踐經歷,意圖總結一條可實踐、可操作的“以賽促學,以賽帶訓”專業人才培養的路徑,以期起到拋磚引玉之效。
一、福建省高職技能大賽導游服務賽項近五年的變化及發展趨勢
福建省高職技能大賽導游服務賽項一開始只單設“普通話導游服務”,而“英語導游服務”直到2014年才增設,至今共舉辦了四屆。中、英文導游服務的比賽環節與內容基本一致(除2014年“現場知識問答”環節中曾單獨設置全英文題庫),只是比賽語種不同。附表對該賽項近五年比賽環節及內容做了縱向比較,由此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
第一,“自選導游講解”環節一直是導游服務賽項的“重中之中”,但得分差距難以拉開。選手在賽前根據選題范圍準備一段4-5分鐘的導游詞和相應的PPT資料,用相應組別的語種進行模擬導游講解。這比實地導游講解更難,因為在有限時間內,利用虛擬情景講出“實地現場感”,并且要有新意、技巧性和渲染力,實現和場下“游客”的互動,這對語言組織力與表現力的要求都非常高。在這個環節中,各選手和指導老師往往準備比較充分,尤其高手間得分差距較小,所以想在環節和別的選手拉開差距是很難的。
第二,“抽選項目講解”環節的增設使比賽內容設置更專業、更科學、更靈活,也更容易拉開選手間差距。大賽在其他環節的變動性不大,如自選導游講解、現場知識問答、才藝表演、導游知識測試或情景再現這幾個環節都與往年有重合部分,只有“抽選項目講解”部分年年更新。比如,2015年起,降低了筆試環節的比分,新增設2分鐘的“即興演講”環節,即對抽選60個普通日常話題進行演講;而自2016年開始,這個部分繼續發生較大變動——即抽選中國的30個世界遺產地之一進行景點講解;2017年,抽選20個福建省內 “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講解。可見,“抽選項目講解”環節使比賽內容更靈活多變,它的難預測性最容易拉開選手間的差距。從比賽現場來看,不少選手抱著“押寶”的僥幸心理上場,或因準備不足,在場上連連卡殼,甚至長時間思考,不到1分30秒就下場的選手比比皆是。
第三,“抽選項目講解”環節讓英語導游服務的指導老師和參賽選手在備賽過程中承受更大的工作量和壓力。從公布賽題到大賽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除了5分鐘自選導游詞、才藝表演和近千題現場問答的客觀題要準備之外,還要自己整理二、三十篇抽選景點的講解詞,并用非母語正確、流暢地在臺上表達出來這無疑對他們在專業知識儲備、臨場反應、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上的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想而知,這些英語選手及其指導老師背后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龐大的工作量。
二、“抽選項目講解”環節英文講解詞的創作及備賽建議
第一,寫出套用模板,包括開頭和結尾。
比如開頭的歡迎詞:Good morning! Welcome to ××City in Fujian Province. Thank you for joining me in the introductory par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Today, I am going to introduce to you –××.
結束語:The situation has not been improved much until ××(Year), because in the year, ×× was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或This act aims to better protect the treasure of humankind and ensure the world’s cultural diversity.
但是,套用語忌多而泛,在2017年省賽現場有些選手雖然講解的時間達到了要求,但是大部分的話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沒有幾句說中“要害”,自然也瞞不過評委的耳朵,最后得分也較低。
第二,對所有抽選題進行分類或整理,或按地理位置、或年份、或其它類別分類,幫助參賽選手總結規律,提高記憶效率。如2017年抽選項目是福建省內2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筆者按照入選時間、入選名錄級別、申報地整理出表格,這樣學生一目了然,這樣分類給學生進行指導。
第三,英文講解詞應時刻立足于“外國人看中國文化”的視角。英語導游和普通話受眾完全不同,所以側重點也不同。中國人對中國的文化或景點已經有所了解,而外國人可能對一些基本的概念,比如“乾隆”是誰;“龍”、“鳳”在中國文化中有著與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理解。
再如在講解“大紅袍”茶樹的傳說故事之前,有必要向外國游客講明“大紅袍”在中國古代特殊的意義:Do you know Dahongpao is actually the name of the tea bushes?Literally speaking, Dahongpao means Big Red Robe in English.The robe was a kind of long clothing the ancient Chinese usually wore; and the color of Bright Red, maybe you’ve known, is the symbolic color of China. Chinese people usually wear clothes in red in weddings or celebrations.Maybe some of you wonder,what connection is between a red robe and a tea? Yes, there must be a legend here.
第四,組織講解詞內容時應盡量選擇“好講好記”的點。
比如蒙古族長調民歌的英文講解詞中,可以這樣向外國人解釋“long-tune singing”:Literally speaking, it is called “long song”not only because the songs are long, but also because each?syllable?of text is extended for a long duration. A four-minute song may only consist of ten words. In a long song, people usually praise the beauty of vast grassland, mountains and rivers, the love for parents or close friends, expressing reflections on human destiny.
總之,高職院校“英語導游服務”技能大賽賽制還在不斷的改革和完善過程中,未來只會更趨靈活、專業化,對導游詞和講解詞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面對近年來高職生源現狀,講解詞的創作要一方面要照顧到選手的實際接受水平,另一方面也需另辟蹊徑,走巧路或少走彎路。把大賽的成果應用到專業實踐教學中,比如xx整理導游講解詞的實訓手冊,加強院校間交流和成果的分享,探索專業教學改革新途徑,真正發揮技能大賽“以賽促學,以賽帶訓”的作用,引導技能大賽“倒逼”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改革與建設。
參考文獻:
[1]徐慧慧.比賽型導游詞的創作研究———以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導游服務賽項為例[J].職業教育,2015(11)
[2]2014年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導游服務(中、英文)”項目競賽方案[Z]
[3]2015年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導游服務”賽項規程[Z]
[4]2016年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導游服務”賽項規程[Z]
[5]2017年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導游服務”賽項規程[Z]
【高職技能大賽抽選項目講解環節英語講解詞創作的建議論文】相關文章:
寫好議論文的技巧講解01-29
講解員大賽自我介紹01-29
朱家角導游詞講解01-27
鼓浪嶼名人之旅講解詞11-24
導游詞講解方法【經典】07-01
南山導游詞講解04-17
烏鎮導游詞講解06-15
普光氣田講解詞02-27
入場式講解詞05-05
考英語作文寫作的講解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