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制條件下高校班集體建設與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幾點思考論文
摘要:隨著學分制在高校全面推行,給傳統意義班集體建設帶來很大沖擊,班集體教育功能受到削弱。本文從學分制對班集體建設的影響、班集體的作用進行分析,就如何實現班集體建設與學生個性和諧發展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學分制 班集體 學生個性
班集體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單位,是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的有效載體。然而隨著高校學分制全面推行,傳統意義上的班級越來越松散。班集體教育功能日益被削弱。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加強研究,積極探索學分制條件下班集體建設的內容、方法和途徑,實現班集體建設與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真正發揮班集體育人功能。
一、學分制給班集體建設帶來的影響
1、學分制下班級管理日趨松散。選課制的推行,打亂了原有的學生班級建制和管理模式,弱化了班集體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也削弱了基層黨團組織、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干部等傳統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者的功用。
2、學分制下班級學生缺乏共同目標。集體觀念趨于淡漠的學分制下,由于學生學習、生活的相對不固定性,導致傳統寓教于樂的學生活動等無法有效開展,傳統意義上的黨團活動難以組織,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對于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諸多傳統領域。
3、學分制下班級輔導員(班主任)工作難度加大,工作效果堪憂。學分制下,由于班集體這一重要工作平臺的丟失。使得班級輔導員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均較以往大為增加,并且由于學生德育缺乏具體的評價體系,而在學校在獎學金評定等方面又過大的注重學生成績與其績點,從而在學生中可能形成一定的學習至上、德育無所謂的功利思想,輔導員(班主任)辛苦的工作卻可能收效甚微。
二、班集體作用
班集體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作用。班集體是學生管理的基本單位。在學校教育中起著最基本的管理作用,學生在班級組織管理中,處于一種有序的狀態。各班級的協調一致,又保證了全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2、教育作用。班集體作為學生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不僅傳遞著學校有關部門的信息,實施對大學生的教育,班集體自身對每個成員也有教育作用。
3、協調作用。班集體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一個自治組織,在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中,班集體發揮著協調各種關系的重要作用。
三、班集體是共性與個性相互統一的整體
一個班集體是由眾多學生組成的,而每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個性,正是眾多不同的個性形成班集體的共性,因此良好的班集體形成有賴于班級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而良好共性是在個性的基礎上形成的,共性一旦形成,便反作用于個性,促進學生素質的進一步優化。因此,作為教育者必須避免兩種傾向。一是過分強調學生的社會化,強調統一,要求一律,扼殺了人的個性;二是過分強調學生的'個性,教育缺乏必要的引導,學生呈自由發展趨勢,多元化和個性化不能與統一性有機結合,結果致使倫理道德滑坡,人際關系冷淡,缺乏合作、理解和認同精神,表現為極端的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違背了教育的本真,影響了社會的發展。
作為培養人的教育活動本身就應該從人的差異性出發,使每個學生得到發展,應培養學生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形成“和而不同”的個性本真狀態。素質教育就是要摒棄那種把不同個性的學生放在一個模子里鑄造的做法,強調尊重個性,因材施教,把個性教育與整體教育有機協調起來。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必須尊重學生個性,使學生能夠各顯其能。各施其才。從而使班級體內不同類型之間及單個學生不同發展側面之間形成優勢互補。
四、班集體建設與學生個性和諧發展幾點認識
1、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摒棄分數評價原則。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和特長,僅憑學習的好壞作為評價一名學生的依據,必然使其個性發展受到障礙,也必然阻礙了素質教育的實施。所以,在班級管理中依據素質教育理念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相應的發展方向。在多元化評價體系中,既要有學習指標,也要有思想品德評價;既要有各類特長指標,也要有創新實踐能力評價。這樣,引導每一個學生都全面認識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樹立綜合性目標,也能在不同方面尋找自信心。在班集體中確定自己的位置,使班集體成為自己釋放能力、展示自我的場所。
2、辨證認識學生個性,做到班級管理兼容學生個性差異。一個班級的學生,在氣質、性格、能力上都存在著個別差異,具有不同的心理發展水平、不同的個性特點等,這些在生活都會表露出來。要辨證認識學生的個性差異性。要仔細了解每個學生個性特點及其發展水平,從而找準班級管理與學生個性發展結合點。使班級管理與學生個性差異相結合。
3、切實關愛學生個性,做到班級管理張揚學生個性優勢。青少年隨著身體發育成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教育者應切實關愛每個學生個性的張揚。并加以正確引導。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應切實關愛每一個學生。強化服務意識,切切實實為學生個性自由充分發展著想,主動關心學生學習、生活上的困難,解決學生間糾紛,排除成長中的心理障礙。同時給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環境,讓學生在班級里安心學習,發展特長,張揚個性。
4、在培養班集體共性與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增強班級凝聚力。在培養班集體共性的同時,還要注意內化和改造學生的個性。在班級中往往有個別學生的個性與班級共性不太和諧。容易影響優良班風的形成。對這樣的學生,既要完善有利于本人發展的個性,又要科學的改造其個性缺陷。內化個性就是用班級共性形成的輿論力量來約束他們的行為,使他們把正確的群體意識轉化為個人意識,把班級的共性內化為個性。共同目標是通過個體目標的實現而實現的。個體目標與個體現狀的差異體現了學生發展與追求的差異。集體目標源于個體目標,又高于個體目標。兩者的差異又會誘導學生產生新的追求與需要。有沒有共同目標。共同目標的好差,都能影響班級的凝聚力,影響班級的風氣。
【學分制條件下高校班集體建設與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幾點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中外合作辦學對高校建設發展的思考論文05-07
高校體育的發展及思考論文05-12
對我國市場發展的幾點思考的論文05-03
高校和諧學生社區建設探討論文04-26
對學分制條件下課程教學考核的思考教育論文01-21
高校和諧發展校園文化論文09-30
對高校體育教學觀念轉變的幾點思考論文01-24
發展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的幾點思考論文05-08